丁志偉
延安大學附屬醫(yī)院導管室(延安 716000)
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數字減影在腦動脈瘤診斷中的應用比較
丁志偉
延安大學附屬醫(yī)院導管室(延安 716000)
目的:探討腦動脈瘤臨床診斷中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在我院就診的腦動脈瘤患者30例,均行螺旋CT血管造影聯(lián)合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結果:本組患者中30個動脈瘤均能夠通過MSCTA與DSA明確顯示,兩種影像學診斷方式測量腦動脈瘤瘤頸與瘤體大小的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MSCTA在瘤內情況、瘤壁鈣化、顱內位置確定等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而在動脈瘤測量中操作也更方便簡單。結論:MSCTA在腦動脈瘤診斷中具有與DSA相同的確診作用,操作更簡單,圖像顯示效果也更好,能夠有效應用與腦動脈瘤篩查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腦動脈瘤的臨床診斷中,主要的影像學診斷方式為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雖然當前大多數臨床醫(yī)師仍然將作為腦血管病變診斷的“金標準”,但是隨著多層螺旋CT(MSCTA)血管造影技術的逐漸發(fā)展,已經有很多學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見[1]。本文通過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與DSA診斷腦動脈瘤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討腦動脈瘤更有效的影像學診斷方式。
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腦動脈瘤患者30例,入院原因23例為蛛網膜下腔出血、7例為眼動神經麻痹或劇烈頭痛。30例患者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22~65歲,平均44.6±6.8歲?;颊咧?4例行MRI與MRA檢查,9例行Gulielmi可脫落栓塞術治療,4例行球囊導管栓塞術治療,3例行外科手術治療。所有患者均在螺旋CT血管造影檢查后7d內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診斷確診。
2 設備儀器 CT檢查儀器為德國西門子Definition Flash 256層螺旋CT掃描機。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儀器為德國西門子Artis zee ceiling大型平板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
3 檢查方法 螺旋CT血管造影檢查的層厚選擇為1mm,層間距設定為0.5mm,重建區(qū)域為重疊50%,FOV設定為18~22cn,對比劑輸注選擇為肘前靜脈,以高壓注射器注射,流速選擇為3ml/s,首先行小劑量循環(huán)試驗進行延遲時間的確定,劑量選擇為20ml,之后以相同的流速進行血管造影掃描,造影劑劑量為每千克體重1.5ml,對比劑選擇為非離子對比劑Utravist,避免過敏反應的發(fā)生,盡量避免患者移動。檢查結束后將螺旋CT掃描的數據輸入工作站,以SSD表面遮蓋方法、MIP最大密度投影方法、VE仿真內鏡技術進行處理,部分有需要的病例以偽彩色技術進行處理,獲取三維彩色立體捷普圖像。
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選擇Seldinger技術,穿刺動脈選擇為股動脈,血管造影選擇單側椎動脈與兩側頸動脈,椎動脈造影劑劑量為10ml,流速選擇為5ml/s,頸動脈造影劑劑量為12ml,流速選擇為6ml/s,投影照射位置選擇為正側位,如果有特別需要可以選擇斜位,壓力選擇為300PSI。
4 圖像評價 圖像閱片評價方法為雙盲法,由兩位高年資副主任與兩位高年資影像學技師共同完成,同時參與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以及手術治療。
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組數據采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表示方法為,組間差異檢驗方法為t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不存在由于身體不適而終止檢查過程的患者,不存在造影檢查失敗患者,所有患者均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
30例患者經影像學診斷共發(fā)現顱內動脈瘤30個,直徑為5~30.1mm,均能夠清晰顯示。MSCTA檢查中發(fā)現腦動脈瘤30個,其中前交通動脈瘤11個,后交通動脈瘤10個,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動脈瘤6個,右側大腦動脈瘤3個。DSA影像學診斷首次檢查共發(fā)現動脈瘤28個,2例由于存在蛛網膜下腔出血,動脈血管存在異常痙攣而未顯示動脈瘤,1例右側大腦動脈瘤由于方位重疊而誤診為后交通動脈瘤,經再次DSA診斷均確診。MSCTA與DSA測量動脈瘤最大徑與動脈瘤頸最大徑結果統(tǒng)計見附表。兩種影像學診斷方法測量的動脈瘤大小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但MSCTA對動脈瘤的內部、瘤壁以及瘤頸各部分的情況以及顱內空間的位置確定將均優(yōu)于DSA。
本組病例中,9例患者選擇Gulielmi可脫落栓塞術治療,4例患者選擇球囊導管栓塞術方案,3例選擇開顱外科手術治療,其余患者由于經濟或其他原因選擇內科保守治療。
附表 MSCTA與DSA測量腦動脈瘤最大徑與瘤頸最大徑的統(tǒng)計結果比較
腦動脈瘤(Aneurysm)是指顱內動脈的局限性異常擴張。動脈瘤可以壓迫鄰近腦組織、顱神經而產牛相應的臨床癥狀,亦可破裂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顱內動脈瘤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原兇,病死率和致殘率均很高。成年人顱內動脈瘤的發(fā)生率為l%~5%,其中95%分布在頸內動脈系統(tǒng)中,5%分布在二椎動脈系統(tǒng)[2,3]。兒童顱內動脈瘤相對少見,且一般比較大、起源部位不夠典型、多與外傷和感染有關。在腦動脈的分叉部、轉彎處解剖學常發(fā)現動脈壁的中膜及彈力層缺失,因為這些部位遭受血流搏動性沖擊較大,進一步引起局部動脈壁彈力層破壞或變性,加之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流量增加,單側腦動脈的閉塞、缺損或結扎等導致腦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其他原因,致使局部動脈壁薄弱部分膨出而形成動脈瘤[4,5]。
DSA是腦血管疾病診斷的有效方法,同時能夠直接指導血管內的治療,但由于存在對患者機體的創(chuàng)傷,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而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技術的出現,為腦血管疾病的診斷帶來了開創(chuàng)性的局面。MSCTA具有掃描速度較快且創(chuàng)傷微小的特點,而多層螺旋CT相比傳統(tǒng)CT的技術能夠增強圖像的空間性與分辨率,同時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也為這方面的改善錦上添花[6]。現代越來越多的影像學工作者與臨床醫(yī)師對MSCTA抱有支持的態(tài)度[7]。
MSCTA的橫斷面掃描結合工作站后期處理獲取立體圖像能夠對動脈瘤壁是否存在鈣化進行判定,還能夠觀察瘤體內是否存在血栓,能夠在血管內部進行觀察,圖像準確。而在DSA診斷中,如果鈣化程度不高,顯示就較為困難,而如果瘤體內存在血栓還容易在動脈瘤大小測量中影響結果的準確度。本組病例中,MSCTA與DSA均能夠明確診斷腦動脈瘤,而在腫瘤以及瘤頸大小的測量中兩種方法也不存在顯著差異。而在DSA測量中常用的方法為導管標記法,可能由于導管彎曲或放大導致誤差產生,在MSCTA中則能夠通過原始圖像或立體圖像直接測量,操作簡單而準確性高。
本次研究中MSCTA能夠準確診斷動脈瘤,而DSA有2例由于蛛網膜下腔出血所致動脈移位而漏診,經DSA再次診斷明確。因此動脈瘤可能由于DSA插管與出血而導致陰性診斷結果,這一點在其他臨床診斷研究中也證明存在[8]。因此,在DSA診斷為腦動脈瘤陰性時,MSCTA能夠提供診斷參考,而前交通動脈瘤是DSA較容易漏診的類型,需要MSCTA進行確診[9]。在大樣本臨床研究中螺旋CT血管造影診斷腦動脈瘤的準確率在87%以上,而且在直徑2mm以上的動脈瘤中可以直接確診[10]。本組病例的診斷準確率為100%,應當與病例基數較小有關,同時本組病例動脈瘤直徑較大。本次研究能夠得出與相關文獻一直的結果,MSCTA對腦動脈瘤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
[1] 曹 強,郭啟勇,姜 軍,等.多層CTA三維重建技術評價腦動脈瘤的臨床應用:與DSA對比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4,20(7):1024-1027.
[2] 張筱雙.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對腦動脈瘤的診斷價值比較分析[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1,17(23):2889-2891.
[3] 孫 彤,辛 星. 腦動脈瘤術后癥狀性血管痙攣發(fā)生影響因素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1,40(7):811-813.
[4] 張曉娟,喻 博,劉作君,等.64層螺旋CTA在腦動脈瘤診斷中的價值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0,48(8):60-61,封3.
[5] 朱胤龍,趙崇學,周忠民,等.調壓膠囊治療收縮期高血壓234例[J].陜西中醫(yī),2013,34(10):1305-1306.
[6] 張 超,陳 亮,潘平康,等.缺血性中風中醫(yī)證型與頸部血管狹窄程度、血脂及 HCY 的相關性[J].陜西中醫(yī),2013,34(10):1302-1303.
[7] 張 俊,陳文華,邢 偉,等.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與DSA診斷腦動脈瘤的對比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藥雜志,2010,12(12):32-34.
[8] 申光旭,韓 丹,徐 燕,等.雙能量頭顱CTA對腦動脈瘤的診斷并與DSA對照[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0):95-97.
[9] 李玉林,于 昭,程鳳燕,等.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與三維重建在腦動脈瘤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2):93-95.
[10] 周良學.家族性腦動脈瘤研究進展[J].四川醫(yī)學,2005,26(8):693-695.
(收稿:2014-10-20)
顱內動脈瘤/診斷 血管造影術,數字減影
R739.41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