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用心若鏡:論莊子體道的鏡子思想

2015-03-22 00:31王永豪
東岳論叢 2015年3期
關(guān)鍵詞:圣人莊子鏡子

王永豪

(中國石油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山東 青島 266580)

?

用心若鏡:論莊子體道的鏡子思想

王永豪

(中國石油大學(xué) 文學(xué)院,山東 青島 266580)

莊子的理想人格與理想國分別是至德之人與至德之世,其實現(xiàn)前提是內(nèi)心達到無欲望攖擾的虛靜狀態(tài)。以虛靜之心觀物,和鏡子成像一樣:鏡子成像的前提是“虛”、“靜”,只將外物毫無偏私地呈現(xiàn);體道者用心若鏡,使自己的精神達到一種虛空澄明,純凈曠達的狀態(tài),排除思想中的雜念和欲望,對外物不進行價值判斷,因此萬物眾生平等,人與世界和諧相處。

至德;虛靜;鏡子

莊子在對“人性”和“世界”獨特理解的基礎(chǔ)上,在繼承老子,反對儒墨各家的過程中建構(gòu)起自己的理論體系。就人性角度而言,莊子追求的是一種放德而行、自然而然的人性觀。《莊子·天道》云:

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莊子·天道》)

成玄英把“放德而行”理解為“放任已德而逍遙行世”,成氏疏曰:“有識禽獸,無情草木,各得生立,各有群分,豈資仁義,方獲如此”,“放任已德而逍遙行世,順于天道而趨步人間,人間至極妙行,莫過于此也。”①(清)郭慶藩:《莊子集釋》,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480頁。宋林希逸把這種天地萬物的“德”稱為“自然之造化”、“自然之道”,放德而行就可以達到人生極至:

欲使天下無失其所養(yǎng),則天地之間,物物皆有自然之造化,何可容力!但當(dāng)依放自然之德,循行自然之道,能如此已為極矣,故曰“已至矣”②(宋)林希逸:《南華真經(jīng)口義》,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頁。。

“道”是天地間的總規(guī)律,“德”是所有個體在這一個大的規(guī)律里面所獨有的個體特點?!拔锏靡陨?,謂之德?!?《莊子·天地》)“得”,“自得”之意。萬物自得而生,外不借助于他物,內(nèi)不借助于自我,不知所以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這樣才符合萬物自身生存規(guī)律。莊子注重“天地”、“日月”、“星辰”、“禽獸”、“樹木”以及人等個體的固有運行生存規(guī)律,萬物只有不違背其自有規(guī)律,做到適性生存,則可以達到逍遙自在的生存狀態(tài)。

“放德而行”就是保持自己的自然本性,順從生命的本質(zhì)而立身行事,這樣就能保持內(nèi)心的逍遙自由。擁有“德”,保證自己的“德”不受外物損害是物我關(guān)系中人不役于物并不被物役的保證。擁有最高“德”的人,也就是體悟“道”的人,其生命力最旺盛,對生命的把握最準(zhǔn)確,具有抵御一切外在禍害的能力。正如《莊子·秋水》篇云:

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于禍福,謹于去就,莫之能害也。(《莊子·秋水》)

就世界角度而言,如果能實現(xiàn)萬物適性,眾生平等,那么則可以達到“至德之世”。

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dāng)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xiāng),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系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援而窺。(《莊子·馬蹄》)

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莊子·馬蹄》)

人順應(yīng)自己本性就可以逍遙生存,世界則可以實現(xiàn)至德之世。但莊子也深刻認識到,世俗蕓蕓眾生被利益蒙蔽,被欲望牽引,失去本真的人性,精神陷于不自由狀態(tài)。《莊子·齊物論》:

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搆,日以心鬬。縵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發(fā)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fù)之也;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復(fù)陽也。喜怒哀樂,慮嘆變慹,姚佚啟態(tài)?!肚f子·齊物論》

莊子嘆息道:“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莊子·齊物論》)避免這種悲哀,尋回失落的本性,實現(xiàn)理想的至德之世的根本的方法是“心養(yǎng)”。 《莊子·在宥》曰:

心養(yǎng)。汝徒處無為,而物自化。墮爾形體,黜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釋神,莫然無魂。萬物云云,各復(fù)其根,各復(fù)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乃是離之。無問其名,無窺其情,物固自生?!?《莊子·在宥》)

莊子認為,現(xiàn)世是敗壞的,由于人受欲望驅(qū)使,種種不正當(dāng)做法使得宇宙“天氣不和,地氣郁結(jié),六氣不調(diào),四時不節(jié)”,“災(zāi)及草木,禍及止蟲”,而要想達到“萬物云云,各歸其根”的理想狀態(tài),只有通過“心養(yǎng)”。“心養(yǎng)”就是養(yǎng)心,即摒棄思慮,清心寂神。忘卻形體,廢棄智慧,把倫理與欲望一起遺忘,找回原始自我,回歸自然本性,最終實現(xiàn)至德。所以在莊子那里,“心養(yǎng)”是現(xiàn)世通向理想社會的途徑。

莊子把人與自然相諧、物我齊一的狀態(tài)看作自由逍遙狀態(tài)。取消物我對立,以達到人與自然、人與“道”相融合的具體方法是“心養(yǎng)”。在《人間世》篇莊子借孔子之口,以重言的方式提出與“心養(yǎng)“內(nèi)涵完全相同的另一種做法:“心齋”。

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莊子·人間世》)

本段文字在莊子思想中意義重大。通過“心齋”,排除思想中的雜念和欲望,使自己的精神達到一種虛空澄明,純凈曠達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亦即“氣”。 徐復(fù)觀指出:“氣,實際只是心的某種狀態(tài)的比擬之詞,與老子所說的純生理之氣不同。”*徐復(fù)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徐復(fù)觀文集》(第3卷),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頁。陳鼓應(yīng)亦言:“在這里‘氣’當(dāng)指心靈活動到達極純精的境地。換言之,‘氣’即是高度修養(yǎng)境界的空靈明覺之心。所以說:‘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摱镎摺@然是指‘心’而言。”*陳鼓應(yīng):《莊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7年版,第140頁。自由必先修身,修身重在修心。

徐復(fù)觀在其《中國藝術(shù)精神》中陳述“心齋”、“坐忘”都是一種虛空澄靜狀態(tài),只有超越欲望之情,才能與萬物相通,人只有全盤呈現(xiàn)其真性情,才能實現(xiàn)精神自由:

莊子以虛無言德,以虛靜言性言心,只是要從欲望心知中解脫出來;而虛無虛靜的自身,并不是沒有作用。正相反的,從超脫出來之心所直接發(fā)出的作用,這是與天地萬物相通的作用。莊子的忘知去欲,正因為知與欲是此一作用的障蔽。他所追求的精神自由,實際乃是由性由心所流出的作用的全般呈現(xiàn)。*徐復(fù)觀:《中國藝術(shù)精神》,沈陽: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頁。

忘知去欲可以讓主體與天地萬物相通,葉維廉解釋這種相通是區(qū)別于“以我觀物”的“以物觀物”,二者有以下區(qū)別:

前者以自我來解釋“非我”的大世界,觀者不斷以概念、觀念加諸具體現(xiàn)象事物之上,設(shè)法使物象配合先定的意念;在后者,自我溶入渾一的宇宙現(xiàn)象里,化作眼前無盡演化生成的事物整體的推動里。去“想”,就是去應(yīng)和萬物素樸的、自由的興現(xiàn)。前者“傾向于”用分析性、演繹性、推論性的文字或語態(tài),“傾向于”用直線串連、因果律的時間觀,由此端達到彼端那樣刻意使意義明確地發(fā)展和明確地界定。后者“傾向于”非串連性的、戲劇出場的方式,任事物并發(fā)直現(xiàn),保持物物間(使讀者能自由換位換觀點的)多重空間關(guān)系,避免套入先定的思維系統(tǒng)和結(jié)構(gòu)里。重視“以物觀物”的道家美學(xué),是要盡量消除由“我”決定的類分和解說,而同時肯定事物原樣的自足,詩人仿佛已化作事物的本身。*葉維廉:《比較詩學(xué)》,臺北:臺灣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100-101頁。

“以物觀物”就是排除概念、觀念對人的框限,避開知識、欲望對人的干擾,讓人與物相諧,“詩人仿佛已化作事物的本身”,使自然自由的呈現(xiàn)。以這種空明、虛無的心態(tài)觀物就可以物我齊一,達到至德。

老子曾把圣人觀照世界的心靈比喻為鏡子。圣人觀察世界就像鏡子映照外物,所以圣人能客觀公正。《老子·第十章》曰:“滌除玄覽,能無疵乎!”高亨注說:“覽、鑒古通用……玄者,形而上也,鑒者鏡也……玄鑒者,內(nèi)心之光明,為形而上之鏡。能照察事物,故謂之玄鑒?!?高亨:《老子正詁》,北京:中國書店1988年影印1943年開明書店影印本,第24頁。老子強調(diào),清除內(nèi)心的種種欲望雜念,把自己的心打磨得像鏡子一樣去觀照世界,對世界的認識就能沒有偏私,就能毫無瑕疵了。

莊子也把心齋以后的心靈比作鏡,同時又以水作喻。對于鏡來說,映在其中的萬物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亦即是“齊”的。鏡子不會對外物進行價值判斷,不會因外物的不同而改變其鏡像。

《莊子·應(yīng)帝王》曰:“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惫笞ⅰ坝眯娜翮R”曰:“鑒物而無情?!?③④⑤⑥⑦⑧(清)郭慶藩:《莊子集釋》,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309頁,第309頁,第309頁,第309頁,第309頁,第309頁,第148頁。成玄英疏云:“夫懸鏡高堂,物來斯照,至人虛應(yīng),其義亦然?!雹酃笞ⅰ皯?yīng)而不藏”曰:“來即應(yīng),去即止。”④成疏曰:“夫物有去來而鏡無迎送,來者即照,必不隱藏。亦猶圣智虛凝,無幽不燭,物感斯應(yīng),應(yīng)不以心,既無將迎,豈有情于隱匿哉?”⑤郭象注“勝物而不傷”曰:“物來乃鑒,鑒不以心,故雖天下之廣,而無勞神之累?!雹蕹墒柙唬骸胺蛭镉猩鷾?,而鏡無隱顯,故常能照物而物不能傷。亦猶圣人德合二儀,明齊三景,鑒照遐廣,覆載無偏。用心不勞,故無損害,為其勝物,是以不傷?!雹咭簿褪钦f,圣人睹道不以一己之私心分割宇宙整體,宇宙萬物在至人心中的感受如同物像在鏡中的自然映象,將外物在心中原樣呈現(xiàn)。鏡子對外物的映照不會摻雜自己的情感好惡,而尊重外物的自有規(guī)律,這和透過圣人的眼睛看世界相類似。

以鏡觀物就是讓事物的本然狀態(tài)呈現(xiàn),這是一種不被攖擾的狀態(tài),照出的是一個未被分割的世界。以鏡觀物和圣人睹道有兩點相通:“虛”與“靜”。

首先,鏡子成像的前提是“虛”。 對于鏡子來說,如果想要成像,必須保證鏡面潔凈無塵:“鑒明則污垢不止。止則不明也?!?《莊子·德充符》)鏡子上不能有污垢,喻人心不能有先見之私念。這也正是“道”的特點:“虛”。

通過“心齋”所達到的“氣”是一種“虛”的狀態(tài),“虛”是“心齋”的本質(zhì)表現(xiàn)?!疤摗迸c“道”相關(guān)聯(lián)——“唯道集虛?!?《莊子·人間世》)郭象注曰:“虛其心則至道集于懷也”;成玄英疏云:“唯此真道,集在虛心。故如虛心者,心齋妙道也。”⑧曹礎(chǔ)基解釋說:“氣其實不能聽亦不能與外界接合,無聲無慮,所以是虛的,虛就能接納萬物,但唯有道才能集結(jié)在空虛之中,因為道本身也是虛的。”*曹礎(chǔ)基:《莊子淺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54頁。此氣之所以“不能聽”是因為該“聽”是有心之聽,帶有太多先入為主的偏見。實現(xiàn)“心齋”就能物我齊一,心靈不受外物干擾,精神超然物外。此時萬物融合沒有界分,正是那沒有匱乏的最初狀態(tài)。

莊子宣稱:“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莊子·大宗師》)成玄英疏曰:“觀察萬有,悉皆空寂,故能虛其心室,乃照真源,而智惠明白,隨用而生。白,道也”,“言吉祥善福,止在凝靜之心,亦能致吉祥之善應(yīng)也?!?郭慶藩:《莊子集釋》,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版,第151頁,第459頁。也就是說,觀照那個空明心境,只有空明的心境才可以聚集福善,實現(xiàn)與大道同行。另外,鏡像與實物等大,隱喻了圣人觀物對外物沒有分割,這是圣人體道的效果。

其次,圣人觀照萬物的另一個前提是“靜”?!八?,不雜則清,莫動則平?!?《莊子·刻意》)“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惟止,能止眾止。”(《莊子·德充符》)古人常以水為鏡,但只有靜止的水才可以作鏡面反射。唯有靜止之水方能照人。靜止的水才可以使物像不扭曲,保持其有面貌。流水之心被欲望所攖擾,而心如止水則能保持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客觀公正。唯有圣人才可以內(nèi)心純靜。靜如止水,自然可以臨照他物。

《莊子·天道》云:“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zhǔn),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圣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背尚⑹柙疲骸胺蛩瑒觿t波流,止便澄靜,懸鑒洞照,與物無私,故能明燭須眉,清而中正,治諸邪枉,可為榫的,縱使工倕之巧,猶須放水取平”;“夫圣人德合二儀,智周萬物,豈與夫無情之水同日論邪!水靜猶明燭須眉,況精神圣人之心靜乎!是以鑒天地之精微,鏡萬物之玄賾者,固其宜矣?!鼻f子以水作喻,水可以明燭須眉,清而中正,圣人精神則可以鑒天地之精微,鏡萬物之玄賾,其前提條件都是“靜”。莊子以物質(zhì)喻精神,指出二者異曲同工之妙。

莊子以水喻鏡,如果水不能靜止則不能成像,靜止的水面是一個平面,“平”也暗示出圣人觀物睹道之心的公平中正,沒有情欲擾懷,沒有一己之偏。這是圣人體道的狀態(tài)。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莊子·應(yīng)帝王》)

圣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撓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zhǔn),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圣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莊子·天道》)

徹志之勃,解心之謬?!F富顯嚴(yán)名利六者,勃志也?!怂牧卟皇幮刂袆t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無則無為而無不為也。(《莊子·庚桑楚》)

徐復(fù)觀分析在靜的精神狀態(tài)下知物,可以知物而不為物所擾動。知物而不為物所擾動的情形,正如鏡之照物,可以做到“不將不迎”:

“不將不迎”,這恰是說明知覺直觀的情景。其所以能“不將不迎”,一是不把物安放在時空的關(guān)系中去加以處理。因為若果如此,便是知識追求因果的活動。二是沒有自己的利害好惡的成見,加在物的身上;因為若果如此,便使心為物所擾動,物亦為成見所歪曲。心既不向知識方面歧出,又無成見的遮蔽,心的虛靜的本質(zhì)便可以呈顯出來。*徐復(fù)觀:《中國藝術(shù)精神》,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頁。

虛靜之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明”,是不被知識侵害的宇宙本原狀態(tài),而這種“明”,是一種與宇宙萬物相通的能力,所以此“明”即能洞悉宇宙萬物之本質(zhì)。莊子“虛”、“靜”思想旨于老子,老子重視“虛”與“靜”, 老子要求,求道者要把致虛和守靜的功夫做到極致:“致虛極,守靜篤”(《老子·第16章》)陳鼓應(yīng)宣稱:心靈原本是空明寧靜的狀態(tài),只因私欲的活動與外界的擾動,而使得心靈蔽塞不安,所以必須時時做“致虛”“守靜”的功夫,以恢復(fù)心靈的清明?!疤摗?,形容心靈空明的境況,喻不帶成見。*陳鼓應(yīng):《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3年版,第134頁。正所謂朗鏡懸空,靜躁兩不相干。

莊子追求的是萬物萬象質(zhì)樣俱真地自由興發(fā)、自由涌現(xiàn)的“至德之世”,這是一個未被知識分割的沒有價值判斷的物我混一的無言世界。莊子之所以對“未知有物”的“古之人”極力贊揚,以及老子大力呼吁“復(fù)歸于嬰”,就是想回歸那個已失落了的人與外物相諧的“至德之世”。葉維廉指出,“‘古之人’,在渾然不分、在對立與分極的意識未成立之前,兒童,在天真未鑿的情況里,都可以直接地感應(yīng)宇宙現(xiàn)象中的具體事物,不假思索,不藉抽象概念化的程序,而有自然自發(fā)的相應(yīng)和。”*葉維廉:《比較詩學(xué)》,臺北:臺灣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98頁。普通人因為受了世俗的局限,把抽象的思維系統(tǒng)強加在其自然天放的本性之上,便失去了“放德而行”的能力。人類只有破除世俗的牢籠,打破知識的羈絆才可以保持自由自在的天性,才可以逍遙而行。錢鐘書曾把知識、范疇及概念等比喻成“魚化石”,這些概念由最初的物我齊一漸漸變成統(tǒng)治人心的異己力量:

人類最初把自己沁透了世界,把心纘進了物,建設(shè)了范疇概念;這許多概念慢慢地變硬變定,失掉了本來的人性,仿佛魚化了石。到自然科學(xué)發(fā)達,思想家把初民的認識法翻了過來,把物來統(tǒng)治心,把魚化石的科學(xué)概念來壓塞養(yǎng)魚的活水。*錢鐘書:《錢鐘書散文》,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第404頁。

魚化石的比喻揭示各種范疇概念最初是人們對世界的詩意的認識,人類詩意地棲居在這些比喻、象征之中。由于教育將這些認識固定化、模式化,從而形成僵化的制度,最終成為統(tǒng)治人自身的異己力量。

因此,要想真正呈現(xiàn)整個宇宙自然的本性,只有忘掉被知識、語言固化的各種范疇、概念及以規(guī)章制度,透過“心鏡”去觀望、把握這個宇宙,才可以與“道”為一,讓宇宙自然本真狀態(tài)活潑潑呈現(xiàn)。

[責(zé)任編輯:楊曉偉]

“中國石油大學(xué)(華東)自主創(chuàng)新科研計劃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名稱:《無言的消遙:論莊子哲學(xué)思想對生存層面及語言層面的關(guān)注》,項目編號:10CX04006B。

王永豪(1973-),男,中國石油大學(xué)文學(xué)院副教授。

B223.1

A

1003-8353(2015)03-0112-04

猜你喜歡
圣人莊子鏡子
神奇的鏡子
空鏡子
官場圣人范仲淹
他者的鏡子
官場圣人范仲淹
《莊子說》(二十二)
《莊子說》(二十)
《莊子說》(十五)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
台南县| 建昌县| 容城县| 东平县| 华蓥市| 桑植县| 湖南省| 即墨市| 卢湾区| 江门市| 鹿泉市| 淮滨县| 曲沃县| 保定市| 宣威市| 黎川县| 石河子市| 梁山县| 高要市| 花垣县| 博罗县| 九龙县| 昌吉市| 石嘴山市| 女性| 怀柔区| 平利县| 旬阳县| 江北区| 罗江县| 金阳县| 乐昌市| 安达市| 大同县| 炉霍县| 靖安县| 营口市| 神农架林区| 万荣县| 金寨县|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