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屬性與法理基礎

2015-03-26 18:01:47陳愛飛

陳愛飛

(廈門大學 法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5)

論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屬性與法理基礎

陳愛飛

(廈門大學 法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5)

摘要:2012年新民訴法確立了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賦予第三人獨立提起撤銷訴訟的權利,意在遏止我國民事司法實踐中日益增加的詐害訴訟、惡意訴訟以及冒名訴訟等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與侵犯第三人合法權利的行為。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屬性與詐害訴訟、禁止權利濫用等聯(lián)系密切,欲更好地將這一制度適用于我國的司法實踐,必然要深入研究其基本屬性、法理基礎,以及其他民事訴訟原則、制度等多方面內(nèi)容。

關鍵詞:第三人撤銷之訴;詐害訴訟;事后程序保障;法理基礎

2012年我國對《民事訴訟法》進行了修訂,其中第56條第三款明確規(guī)定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但遺憾的是,該法的規(guī)定僅限于法律條文,并未對其具體的法律適用作出細節(jié)性規(guī)定。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正式施行,《解釋》第292條至第303條對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法律適用作出具體規(guī)定,新規(guī)定在一定程度上為第三人撤銷之訴的適用提供了指導,但該制度作為典型的舶來品,在我國缺乏相應的司法實踐經(jīng)驗,其未來發(fā)展依然堪憂。

一、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界定

我國有學者將第三人撤銷之訴定義為:第三人撤銷之訴是指第三人因不能歸責于自身的事由未參加他人正在進行的訴訟,但在訴訟結束后有證據(jù)證明已生效的裁判或調(diào)解書內(nèi)容損害了其民事權益,從而向作出該法律文書的法院提起的請求撤銷已生效裁判或調(diào)解書的訴訟[1]。

在新民訴法規(guī)定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之前,法國和我國臺灣、澳門等地區(qū)確立了類似的第三人撤銷訴訟制度,現(xiàn)行《法國民事訴訟法》第582條至第592條對該制度有較為詳細的規(guī)定[2], 我國臺灣地區(qū)在“程序保障論”思潮的影響下,其“民事訴訟法”第507條第一款至第五款也以“事后程序保障”為出發(fā)點,規(guī)定第三人撤銷訴訟制度,而在澳門地區(qū)將與之類似的制度稱為“基于第三人反對而提起的上訴”,它實際上為一種非常上訴制度[3]。引起這種上訴的原因是,在法院不知悉有關訴訟中的當事人存在訴訟欺詐行為的情況下,作出有損第三人利益的終局裁判。

日本學者棚瀨孝雄認為,司法是以解決私人糾紛為基本功能,同時具有創(chuàng)制法律規(guī)則與維護法律秩序之公共目的[4]。我國也有學者對民事訴訟的目的進行闡述,即立法者基于對民事訴訟本質(zhì)屬性的認識與其客觀需要,而預先設定的民事訴訟活動的理想目標[5]。在以往的司法實踐中,我國民事審判往往被認為更偏重實質(zhì)正義,而對程序正義有所忽視,程序保障方面尚有不足。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便是立法者從程序保障與實質(zhì)正義并重的角度,對案外第三人合法利益的保護的一次探索。從程序正義角度出發(fā),為案外第三人合法利益的保護提供一種獨立的事后程序保障途徑;從追求實質(zhì)正義的意義上講,我國立法機關意在通過增設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使案外第三人能夠以獨立之訴的形式,撤銷損害其合法利益的判決、裁定、調(diào)解書,以實現(xiàn)維護案外第三人民事權益的目的。

二、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屬性分析

(一)獨立之訴

第三人撤銷之訴與再審之訴均為向案外第三人提供事后救濟的程序,且二者都是在保證法的穩(wěn)定性的基礎上向案外第三人提供權利救濟的方式[6]。但就實際功能而言,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較之再審制度更有利于維護生效判決的效力與程序的穩(wěn)定性。因為,在認可此前法律關系的不變而謀求利害關系人地位安定之必要性時,第三人撤銷之訴只需將形成的效果面向將來即可[7]。

再審之訴則是指為糾正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裁判中的錯誤而對案件再次進行審理的程序,即當事人不服法院做出的生效裁判,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要求法院撤銷該裁判,并對案件重新進行審理和裁判,以保護其民事權益的請求[8]。與之相比,第三人撤銷之訴在很多方面存在著明顯區(qū)別。第一,兩者功能不同。第三人撤銷之訴是對受原訴裁判不利影響的案外第三人的事后程序保障,是對其合法權益的救濟,希望通過提起獨立之訴以撤銷不利影響的部分或全部裁判。再審之訴的功能則是使不服原生效裁判的一方當事人能夠推翻原判決,從而讓法院重新作出對其有利的裁判。第二,審理的程序不同。一般來說,第三人撤銷之訴是案外第三人獨立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適用一審程序,這是因為我國的審級制度為兩審終審制,只有這樣才能使案外第三人在不服法院一審裁判時,能夠通過二審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既保障了第三人的審級利益,又為其增加了另一救濟途徑。但按照《解釋》第301、302條的規(guī)定,當?shù)谌嗽V訟請求并入再審程序審理時,根據(jù)審級程序的不同,存在兩種不同的處理形式。簡言之,再審之訴的審理即為原審是一審的按一審程序進行,原審是二審的則適用二審程序。

另外,從我國民事司法實踐現(xiàn)狀來看,各級人民法院對案外人申請再審制度的適用范圍、條件等重點問題存在著較大差異,這也是本次新民訴法將第三人撤銷之訴作為獨立的訴的類型確立下來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形成之訴

現(xiàn)行民事訴訟制度承認給付之訴、確認之訴和形成之訴三種類型,有學者認為,這是訴訟制度漫長發(fā)展歷史中的一大終點[9]。形成之訴,是指原告利用法院判決變動已成立或既存的民事法律關系或民事權益之訴,也稱創(chuàng)設之訴。 根據(jù)形成效果的不同,形成之訴可分為實體法上的形成之訴和訴訟法上的形成之訴。前者是指形成或者變更實體法律關系的訴,后者則是指訴訟目的為形成或者變更某種訴訟法上的訴[10]。訴訟法上的形成之訴的訴訟判決效力不是絕對的,無對世效力,其拘束力只及于當事人。通過這一特點,可將訴訟法上的形成之訴與實體法上的形成之訴區(qū)別開來。

那么,第三人撤銷之訴又屬于何種訴訟?筆者認為,從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概念、本質(zhì)上看,該訴仍屬形成之訴,兼具實體法上的形成之訴與訴訟法上的形成之訴的共同特點。第三人撤銷之訴是案外第三人要求撤銷他人之間損害其合法利益的部分或全部判決、裁定、調(diào)解書,其本質(zhì)是要求變更判決、裁定和調(diào)解書已經(jīng)確定的法律關系,而這一特征恰好與形成之訴的特征相適應,因而第三人撤銷之訴在訴的性質(zhì)上可將其歸類于形成之訴。從程序法角度看,第三人撤銷之訴為第三人向法院提出的部分或全部撤銷對其不利的生效裁判的訴訟,而基于實體法角度,它又是第三人對原審中的雙方當事人提出的實體權利主張,希望變更現(xiàn)已形成的實體法上的法律關系。

(三)事后程序保障制度

“程序工具主義”理念在我國司法界影響深遠,“重實體,輕程序”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司法現(xiàn)象。但隨著程序公正價值理論在我國的傳播,人們突破了對民事訴訟目的的原有認識,當今法學界流行的關于民事訴訟是以“程序保障的賦予”為目的的學說,進一步凸顯了程序價值的優(yōu)越性。我國臺灣地區(qū)民事訴訟法學近年來對程序保障論極為推崇,有學者提出,原則上法律應該保障當事人享有充分攻防的權利,使糾紛當事人事前能夠參與審判程序,防止突襲裁判[11]。另外,在發(fā)生第三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的事由未參與訴訟,進而影響到原判決之時,需設立事后程序保障機制,保障第三人的程序權利,臺灣學者將這種事后保障程序稱為第三人撤銷判決訴訟[12]。

筆者認為,根據(jù)正當程序保障中的程序主體性原則,案外第三人有權利要求參與裁判的形成過程。程序主體性原則必須貫徹于法律程序的構想、設計及運作過程的始終,同時尊重并符合程序相關人的主體意愿,尊重權利主體的程序參與權與選擇權,使權利主體更加信賴程序的內(nèi)容與運作[13]。我國臺灣地區(qū)學者在對程序保障的概念作出闡釋時提出,要使一個人自愿接受特定判決的拘束,就應該讓其充分參與訴訟程序,讓其有效地行使訴訟權利,并賦予其在訴訟中的攻防權利。若當事人充分參與了此類程序,則將不可避免地受到裁判的約束[14]。

三、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法理基礎

(一)司法資源的有限性的要求

當前,“如何以有限的司法資源實現(xiàn)最大化的司法正義”已成為在我國民事司法改革的焦點問題。有學者提出,我國現(xiàn)行的民事再審制度與國家治理法治化理念尚有一定差距,設立新型的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有利于緩解先進的法治理念與相對落后的民事再審制度之間的矛盾,使有限的司法資源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我國民事司法語境之下,雖然“民事再審制度”在某種意義上有其自身優(yōu)勢,但較之于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卻無法適應司法資源效用最大化和司法正義范圍最大化的價值目標。司法是國家提供的一種公共服務,這種服務是有限的,它會受到訴訟成本、司法效率等因素的影響,司法資源的有限性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對司法正義的追求[15]。為實現(xiàn)司法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設立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從我國的民事審判實踐看,很多民事案件都經(jīng)歷了一審、二審、再審程序,甚至有的當事人在二審法院的裁判生效后,惡意利用再審程序拖延時間,以達到拒不履行原審裁判的目的。我國法院每年審理的民事案件數(shù)量十分龐大,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果案外第三人欲通過再審程序推翻原訴裁判,必然會極大地增加訴訟成本,降低司法效率。更令人擔憂的是,司法成本最后會逐漸轉化為社會成本,其后果將十分嚴重。一方面,將激化訴訟當事人之間的既存矛盾,破壞原有的通過法院審判確立的民事法律關系,使當事人之間的矛盾愈加不可調(diào)和。另一方面,加之我國訴訟文化本身就存在窮盡審級救濟的傳統(tǒng),司法公信力必然會受到嚴重影響,有損司法權威。從司法經(jīng)濟性的角度來說,這也不符合市場經(jīng)濟中的“經(jīng)濟交易成本最小化、財富最大化”的原則,與注重訴訟效益的現(xiàn)代法治理念要求相悖而行。因此,為使司法資源得到更大限度的優(yōu)化配置,同時減少司法資源的浪費,就必須做到使有限的司法資源能夠在那些尋求或需要正義的人們中公正的分配[16]。

(二)規(guī)制詐害訴訟的必然選擇

何為詐害訴訟?一般認為,詐害訴訟是指訴訟中雙方當事人惡意串通,采取虛構事實、隱瞞真相、作虛假陳述等非法手段進行欺詐,致使法院做出有損第三人正當利益的判決,破壞正常的審判活動的行為,或者是一方當事人惡意實施訴訟,通過司法程序,達到占有他人財產(chǎn)或損害公共利益的目的的行為[17]。詐害訴訟主要涉及的是財產(chǎn)利益,人身關系的詐害訴訟相對較少,最為經(jīng)典的表現(xiàn)即為逃避債務型詐害訴訟與轉移財產(chǎn)型詐害訴訟。詐害訴訟的頻繁發(fā)生不僅體現(xiàn)了我國規(guī)制詐害訴訟法律規(guī)范的缺失,還顯示出部分人性的喪失。民事司法實踐中,某些不法分子對利益的極端追求,利用法律規(guī)范的漏洞,在正當司法程序的掩蓋下,以合法形式攫取他人正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

原有的民事訴訟法并未明確規(guī)定詐害訴訟的制裁措施,被詐害者無法通過申請再審請求法院撤銷原生效裁判。張衛(wèi)平教授認為,對于像此類現(xiàn)實中較為普遍的詐害訴訟行為的規(guī)制,首先應當完善民事證據(jù)制度,制裁詐害訴訟行為人的違法行為,其次還應在程序救濟方面維護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如在民事訴訟法中增加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18]。新民訴法第56條第三款將該制度變?yōu)楝F(xiàn)實, 從立法者的意圖出發(fā)可知,任何因詐害訴訟、惡意訴訟等行為受到損害的案外第三人均可提起撤銷之訴[19]。

(三)糾紛解決的實現(xiàn)路徑

司法以解決私人糾紛為基本功能,同時具有維護法律秩序和創(chuàng)制規(guī)則之公共目的。從司法的功能角度出發(fā),立法機關在試圖設立某種法律程序時,首先應當明確該程序的功能,對其進行功能定位,充分考慮設立的意圖到底是用以解決何種社會問題,抑或是權利義務爭議,以及預測該程序是否會對其所針對的問題、產(chǎn)生實際的有利效果。在設立某一法律制度之前,如果未解決功能定位問題,該制度必然會因缺乏主導方向而誤入歧途[20]。

民事訴訟的主要功能在于解決當事人之間的權屬爭議,其最終目的仍然是解決糾紛。為擴大民事訴訟的糾紛解決功能,裁判效力擴張至訴訟外第三人已成定勢。但按照糾紛解決的相對性原則,假如裁判在利害關系第三人未曾參與的情形下作出,就意味著其必須接受他人通過法院裁判達成的對其正當利益產(chǎn)生不利影響的裁判結果,這不僅毫無意義,反而會對第三者的訴權保障造成損害[21]。在此情形下,為使案外第三人能夠在因既判力擴張而受不利裁判影響時,其人身權和財產(chǎn)權等基本權利可以得到應有的救濟,確保裁判效力擴張的正當性,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即被作為一種新的獨立的訴訟類型確立下來。究其原因,就某些特定的訴訟類型而言,案外第三人可通過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方式,除去原審裁判中的不利內(nèi)容,實現(xiàn)解決糾紛的目的。

四、結語

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是在充分運用民事訴訟法理、原則、精神等基礎上提出的,反映了急于救濟第三人正當權益的意愿,是運用立法技術處理司法問題的一次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首先,有利于規(guī)制民事司法實踐中廣泛存在的虛假訴訟、惡意訴訟等侵害第三人正當權益的行為。其次,作為第三人正當利益受侵害時的事后程序保障機制,為其提供了一條便利的救濟途徑。第三,為防止第三人濫用訴權、頻繁地提起撤銷之訴,應當結合誠實信用原則,完善訴訟告知程序。近兩年的司法實踐表明,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在實務處理上存在諸多困境,缺乏與其相配套的法律制度。是故,在新民訴法及其《解釋》的實施過程中,應將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作為監(jiān)測重點,總結經(jīng)驗,為其良好運行提供指引,實現(xiàn)設立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初衷。

參考文獻:

[1]王福華.第三人撤銷之訴適用研究[J].清華法學, 2013,(4).

[2]法國新民事訴訟法典(附判例解釋)(上冊)[M]. 羅結珍,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633-646.

[3]趙旭東,董少謀. 港澳臺民事訴訟法論要[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8:172.

[4][日]棚瀨孝雄. 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M].王亞新,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112.

[5]田平安.民事訴訟法學原理[M].廈門:廈門大學大學出版社,2006:5.

[6]王福華.民事訴訟法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334.

[7][日]新堂幸司.新民事訴訟法[M].林劍鋒,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54.

[8]江偉,肖建國. 民事訴訟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302.

[9][日]三月章.日本民事訴訟法[M].汪一凡,譯.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54.

[10]肖建華,楊兵.論第三人撤銷之訴——兼論民事訴訟再審制度的改造[J].云南大學學報,2006,(4).

[11]邱聯(lián)恭.程序保障論之新開展——程序選擇權論[M].臺北:三民書局,2000:1.

[12]許士宦.第三人訴訟參與與判決效主觀范圍——以民事訴訟上第三人之程序保障為中心(上)[J].月旦法學雜志,2010,(178).

[13]肖建國.論法律程序[J].浙江大學法律評論,2001,(1).

[14]黃國昌.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263.

[15]齊樹潔.民事程序法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33.

[16]齊樹潔.民事上訴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45.

[17]劉平立.訴訟欺詐問題探析[N].人民法院報, 2002-02-23(03).

[18]張衛(wèi)平.中國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的構成與適用[J].中外法學,2013,(1).

[19]湯維建.修改后民訴法強化八大機制[N].檢察日報,2013-01-02(3).

[20]譚秋桂.我國民事再審程序的功能定位與制度重構[C]//月旦民商法研究——民事訴訟法之變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83.

[21][日]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訴訟法[M].白綠鉉,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167.

[責任編輯:王澤宇]

中圖分類號:D915.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7966(2015)05-0091-03

收稿日期:2015-05-21

作者簡介:陳愛飛(1991-),男,江西豐城人,2014級訴訟法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武山县| 喀喇| 镶黄旗| 广东省| 积石山| 绥阳县| 耒阳市| 白银市| 青冈县| 白水县| 绥中县| 云龙县| 邯郸县| 邢台市| 麦盖提县| 石门县| 双流县| 镇康县| 兴隆县| 兴安盟| 循化| 海原县| 怀宁县| 浦江县| 宁化县| 东山县| 开化县| 绥芬河市| 乌拉特后旗| 蓝山县| 苏尼特右旗| 张掖市| 麻城市| 斗六市| 平湖市| 江津市| 香港 | 菏泽市| 灵寿县| 万荣县|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