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天
(廣西桂林圖書館,廣西 桂林 541002)
朱鳳森《韞山六種曲》述略
羅 天
(廣西桂林圖書館,廣西 桂林 541002)
廣西臨桂籍人士朱鳳森是清嘉慶、道光間較為知名的劇作家,有戲曲劇本集《韞山六種曲》存世。但因傳本稀見,學(xué)人難窺其全貌,《中國戲曲志·廣西卷》等專業(yè)戲曲文獻(xiàn)對其版本、內(nèi)容等的記述,多有錯(cuò)誤。今據(jù)所見刊本及資料,對《韞山六種曲》的成書、內(nèi)容等加以介紹,并對其在地方戲曲研究等方面的資料文獻(xiàn)價(jià)值略作論述。
朱鳳森;《韞山六種曲》;廣西;古代;戲曲;文獻(xiàn)
歷史上,桂籍戲曲作家及其戲曲專著不多?!吨袊鴳蚯尽V西卷》一書,其“綜述·明清時(shí)期的廣西戲曲”中談及廣西文人劇作家時(shí),稱“廣西的文人劇作家寥寥無幾”[1]8;其“志略·傳記”中載記的明清時(shí)期廣西“戲劇作家”,僅有四人,分別是明代嘉靖萬歷間柳州的張翀,清代乾嘉年間桂林的朱依真,嘉道間桂林的朱鳳森,以及“第一個(gè)為桂劇編寫劇本的劇作家”[2]——清末時(shí)的唐景崧;其“志略·報(bào)刊專著”所記存世劇作集僅有兩種,一種是唐景崧的《看棋亭雜劇》,另一種即是朱鳳森的《韞山六種曲》。且“志略·報(bào)刊專著”之序言中稱:“在歷史上,廣西籍的戲曲作家又不多,戲曲專著數(shù)量較少。據(jù)目前資料所知,廣西最早的戲曲劇本集應(yīng)是清代中葉桂林朱鳳森及其妻姚氏合著的劇本集《韞山六種曲》。”[1]487應(yīng)該說,朱鳳森稱得上清嘉慶道光間有名氣的劇作家,許多文學(xué)史著作特別是一些專門的戲劇文學(xué)史及工具書都提到他,如石昌渝主編《中華文學(xué)通史·第6卷·清代文學(xué)》中稱:“每個(gè)特定歷史時(shí)期文學(xué)的體式是豐富多彩的,嘉慶、道光(鴉片戰(zhàn)爭以前)時(shí)期的雜劇與傳奇是這一階段整體文學(xué)成就的組成部分,這一時(shí)期較著名的文人劇作家如舒位、許鴻磐、朱鳳森、周樂清、嚴(yán)廷中等以他們的作品勾畫出雅部戲曲衰落的圖景?!盵3]但朱鳳森《韞山六種曲》傳本極為稀見,學(xué)人難窺見其全貌。因此包括《中國戲曲志·廣西卷》、顧樂真《廣西戲劇論稿》等在內(nèi)的專門著述,在言及《韞山六種曲》相關(guān)問題時(shí),或言之不詳,或多有錯(cuò)誤。今筆者據(jù)所見《韞山六種曲》清嘉慶間刻本及相關(guān)資料,對該書的成書、刊印、內(nèi)容等略作介紹,并略析其文獻(xiàn)價(jià)值。
朱鳳森(1776-1832),一名奕森,后改鳳森,字韞山(又寫作“蘊(yùn)山”)。廣西臨桂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出生。臨桂朱氏靖藩后裔,稱得上科舉仕宦的望族。據(jù)今存于廣西桂林圖書館的朱鳳森曾孫朱椿林的鄉(xiāng)試朱卷統(tǒng)計(jì),朱鳳森的曾祖一輩,有8名舉人,2名進(jìn)士,祖父一輩,出了10名舉人,2名進(jìn)士,父親一輩,出了10名舉人,他們大都走上仕途。出身于這樣的家庭,朱鳳森自幼即在長輩的安排下開始了與科考有關(guān)的學(xué)習(xí),“五歲入塾,讀《孝經(jīng)》,……成童著學(xué)籍……”[4]清嘉慶三年(1798)鄉(xiāng)試中舉,六年高中進(jìn)士。未得選官,游歷在外奔走衣食。應(yīng)原授業(yè)恩師劉金門之邀,至山東掌瑯邪書院近6年。后辭書院之職,鄉(xiāng)居兩年左右。嘉慶十五年(1810)得任河南浚縣知縣。在任第四年即1813年,河南爆發(fā)了震驚全國的天理教起義。天理教眾占領(lǐng)滑縣后,在首領(lǐng)李文成率領(lǐng)下圍攻與滑縣相鄰的??h。朱鳳森率士民堅(jiān)守城池11天,后清兵大軍至,方解城圍。事平,以功加同知銜,但未獲實(shí)職,并因同事蜚語,于次年四月以疾投劾歸。二十二年(1817)春報(bào)病痊愈,留河南候補(bǔ)。二十三年(1818)代理固縣知縣,嘉慶二十五年(1820)又重任??h知縣,此后一直連任,直至道光十二年(1832)以病卒于任上。嘉慶十八年(1813)守浚一事,是朱鳳森一生中頭號大事。他自著有《守浚日記》,逐日記其事,嘉慶十九(1814)年刻印,今存于世。[5]同時(shí)代及后代人對朱鳳森的記述和評價(jià)主要集中在這件事上。
朱鳳森出身的家庭是詩書之家。祖父朱昌煐,能詩,《三管英靈集》錄有其詩。父親朱緒亦能詩,著有《存耕堂詩文集》。由于家學(xué)的影響與薰陶,朱鳳森“九歲能詩”,[4]并執(zhí)迷于詩,“好詩,家居、出游、從宦、寢處、飲食未嘗去詩,與子弟言學(xué)未嘗不及詩”[5],“晚尤嗜詩,治事之暇率以詩自娛?!盵7]有詩集《韞山詩稿》傳世。桐城派古文家梅曾亮評其詩“精熟選理而取法唐人之氣體聲調(diào),故詞理兼茂音壯而氣清”。[6]清代廣西巡撫梁章鉅編纂的廣西大型詩歌總集《三管英靈集》,錄其詩達(dá)55首之多。朱鳳森除工詩外,還善詞曲,與許鴻磐*字漸逵,號云嶠,山東濟(jì)寧人,自稱“山左任人”或“任人”?!锻ㄖ尽な献迓浴吩疲骸叭螢轱L(fēng)姓之國,實(shí)太吳后,今濟(jì)州任城即其地?!边@就是任人的出典。許鴻磐是嘉道間較有名氣的學(xué)者、戲曲作家。生平事跡見《清史列傳》卷七二、《道光濟(jì)寧直隸州志》卷八、《國朝漢學(xué)師承記》卷六、《國朝先正事略》卷三五。、汪應(yīng)培*字香谷,錢塘(今杭州)人,雜居《簾外秋光》即載有朱鳳森和他唱和詩及每出后所加的評語。曾官河南內(nèi)鄉(xiāng)知且。等清嘉慶道光間有名氣的文人、劇作家相友善。
朱鳳森生平詳見于鄧顯鶴*該墓志題為“誥贈朝議大夫例授奉政大夫河南??h軍功候升同知臨桂失府君墓志銘”,見鄧顯鶴著《南村草堂文鈔》卷十四,繼修四庫全書籍1501冊。《續(xù)碑傳集》卷四一亦收有此文,題作“河南浚縣知縣朱君墓志銘”。為其所撰墓志以及葉紹本撰《朱韞山先生傳》等。一些研究者據(jù)《明清進(jìn)士題名碑錄索引》無朱鳳森之名,稱朱鳳森未中進(jìn)士,實(shí)不知其原名奕森,后改名鳳森。查《(光緒)臨桂縣志》,其“卷四·選舉表”有載:清嘉慶三年(1798),朱奕森鄉(xiāng)試中舉,嘉慶六年,朱鳳森中進(jìn)士,“朱鳳森”名下注:“原名奕森”。今各種資料及著述多稱《韞山六種曲》為“朱鳳森與其妻姚合著”,其所依據(jù)者,應(yīng)是據(jù)清代惲珠所編清代閨秀詩歌總集《國朝閨秀正始集》。惲珠《正始集》錄有姚氏《三元詩并序》,其“作者小傳”載:“姚氏,廣西臨桂人,同知朱鳳森室。按:鳳森字韞山,嘉慶辛酉進(jìn)士,與氏同工填詞,曾合譜有《才人?!贰妒O》等曲。子琦舉道光辛卯解元?!盵8]惲珠與朱鳳森及姚氏同時(shí),其《正始集》初刊年代與《韞山六種曲》刊印年代相距不久,故惲珠了解掌握的情況當(dāng)真實(shí)可靠,《正始集》所記不誤。姚氏為朱鳳森繼室,為朱鳳森生育二子:朱琦及朱輅。朱琦即后來名列“嶺西五大古文家”與“杉湖十子”者,名享一時(shí)。據(jù)朱椿林鄉(xiāng)試卷載,朱鳳森娶妻王氏、姚氏、張氏。
《韞山六種曲》清嘉慶間晴雪山房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等處有藏,筆者所見即是國家圖書館所藏。其刊本:半葉七行,行十八字。四周雙邊,單魚尾,上書口題劇名。封面分三欄,右欄題:“晴雪山房鑒定”,中欄題:“韞山六種曲”,左欄題:“才人福、輞川圖、金石錄、十二釵、平錁記,守浚記附刻”。書前有朱鳳森自序及何文明序。朱鳳森序未題署時(shí)間,何文明序署有“嘉慶戊寅”。朱氏自序曰:“桂林有山在獨(dú)秀峰之西疊彩山之左,樸而秀,窈而深。吾嘗居其巔,讀古人書,愛‘玉韞山含輝’之句,名其山曰‘韞山’,而人遂因以呼我。朝夕丹鉛,作曲五種。既出仕,嘉慶十八年,歲在癸酉,有守浚之役,任人許子云嶠記其事,葉宮商而譜之,得六種曲焉。晴雪山房不知何許人也,授之梓。予曰:“藏之可也,韞山能無意乎?”[9]由朱氏此序,可知其《六種曲》中有五種為其自撰,而《守浚記》劇為“任人許子云嶠”,也就是許鴻磐的作品,合在一起刻印,“得六種曲”。
《六種曲》刻本的刻印時(shí)間,筆者所見,有清嘉慶十八年、二十三年、二十五年三種不同說法,各舉一例如下:1997年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國曲學(xué)大辭典》中的“《韞山六種曲》”條目稱“清嘉慶十八年(1813)家刊本”;同年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文學(xué)大辭典》中的“《韞山六種曲》”條目則稱“有嘉慶二十三年(1818)序刊本”;1999年解放軍文藝出版社《中國文學(xué)通典·戲劇通典 》中的“《韞山六種曲》”條目稱“今存嘉慶二十五年刻本”。
三種說法,孰是熟非?暫不作定論。先介紹每種曲的成書:
今存《韞山六種曲》刊本,其第一種《才人?!?,后有作者朱鳳森自題記跋,云:“嘉慶庚辰春,寓梁園,與許子云嶠友善。余讀《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以為長卿與文君之事,兒女私情耳。后世史筆不肯書,不暇書,亦不能書。而史公文,乃淋漓曲盡如此。因玩賞不忍去手。適云嶠至,曰:‘蘊(yùn)山,曷加之粉黛,葉以宮商,使古人復(fù)開生面乎?’余唯唯,謝不敏,然竊韙之。偶坐小窗,演《才人福》十六折。喜云嶠諳于宮調(diào),句之拗口者,相與酌定。書成,聊以自娛,不敢示他人也?!?跋后署:“桂林朱鳳森韞山記,時(shí)庚辰三月二十四日辰刻”[10]由此序,可知《才人?!穭”?,是朱氏讀《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后,敷演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故事。其友許鴻磐給予了鼓勵(lì),并參與訂正。劇本創(chuàng)作并完成是在嘉慶庚辰春,也就是嘉慶二十五年,寓居梁園時(shí)。
今存《韞山六種曲》刊本,其第五種《平錁記》,為朱鳳森以戲曲敷演李兆元(字勺洋)父親李青萍平定“土寇”馬錁的故事。劇本前有朱鳳森自序曰:“余與李子勺洋交最契,不獨(dú)以詩文相唱酬,并以古循吏相切劘。嘉慶庚辰春,勺洋見余《守浚日記》,因出其所紀(jì)尊甫青萍觀察擒馬錁事,余擊節(jié)嘆賞不置。時(shí)方請假,多暇。遂仿元人百種曲,作《平錁記》四出,竊欲為觀察廣其傳也。遂不揣剪陋而付之梓。時(shí)孟秋七夕前一日韞山朱鳳森識?!盵11]此序可知,嘉慶庚辰春,李勺洋得讀朱鳳森《守浚日記》后,將其所寫父親李青萍平擒拿馬錁的文字記錄給朱鳳森,朱鳳森閱后“擊節(jié)嘆賞不置”,作雜劇《平錁記》以彰揚(yáng)李青萍故事。時(shí)間在嘉慶庚辰孟秋七夕前一日,也就是嘉慶二十五年七夕前。
今存《韞山六種曲》刊本,其第六種《守浚記》,為朱鳳森好友許鴻磐所作,敷演朱鳳森堅(jiān)守浚縣的事跡。前有李兆元《守浚記北曲小序》述其成書云:“許子云嶠著守浚記北曲,為朱子韞山守浚作也。當(dāng)時(shí)賊起于滑,人情惶怖。而浚去滑不及一舍也,為賊所必欲得……蘊(yùn)山一書生耳,能為地方出死力抗危難,可以傳矣。云嶠感其事,仿元人百種之體為北調(diào)四折,以豪健之筆發(fā)沉雄之致,摹繪處幾于須眉畢現(xiàn)……”[12]序后署題“庚辰冬杪東萊李兆元書”,知李序作于嘉慶二十五年冬末。據(jù)此,許鴻磐作《守浚記》,應(yīng)不晚此時(shí)。
《韞山六種曲》中的朱鳳森的《十二釵》《金石錄》《輞川圖》三劇,暫無可靠資料確定其具體的創(chuàng)作時(shí)間。但《十二釵》一劇,應(yīng)是作于朱鳳森鄉(xiāng)居桂林之時(shí),在此一提:朱鳳森的《十二釵傳奇》,是敷演《紅樓夢》故事。卷前有朱鳳森所作《十二釵題詞》曰:“我家臨桂深山曲,一帶矮墻黃土筑。四圍煙水板橋通,兩株老樹三間屋。誰將碧玉琢為笙,吹向秋天風(fēng)月清。名士無多王子晉,佳人難再董雙成。晴窗飛過娟娟鳳,有客袖書雙鯉送。遠(yuǎn)自三山青玉峯,寄來一部《紅樓夢》。教余按曲譜宮商,珠樹瑤林別有香……身居玉洞五千崖,筆寫金陵十二釵……”[13]據(jù)朱鳳森此題詞可知,他居桂林時(shí),友人寄來《紅樓夢》,他得閱后按曲譜宮商,成《十二釵》。韋盛年于所撰《朱鳳森年譜》中稱,《十二釵》寫于嘉慶十一年(1807)朱鳳森辭山東瑯邪書院之職后,回桂林鄉(xiāng)居的兩年左右的時(shí)間內(nèi)。韋盛年所說,應(yīng)有可能。但年譜中言“其余四種也已完成”,[14]顯然不實(shí)——上面已述,《才人?!贰镀戒樣洝返膭?chuàng)作完成都在嘉慶二十五年。
既然《韞山六種曲》中的《才人?!贰镀戒樣洝返膭?chuàng)作完成都在嘉慶二十五年,那么《韞山六種曲》的刊印不能早于此時(shí),故《韞山六種曲》“清嘉慶十八年(1813)刻本”之說顯然不對?!吨袊膶W(xué)大辭典》“嘉慶二十三年(1818)序刊本”之說,大概是據(jù)何文明序署有“嘉慶戊寅”?!凹螒c戊寅”,即嘉慶二十三年。但從何文明序言內(nèi)容看,該序并不是為《六種曲》而作,而是為詩集而作。序中寫道:“韞山出其吟稿,屬余評騭,且命以序。余攜回署中,讀半月而后卒業(yè)……”何文明在序中,極贊朱鳳森“以書生守孤城”的勇謀與詩作的出色,最后稱言:“韞山骨相異人,人尤磊落,喜談天下事及往古廢興成敗,娓娓不倦。異日當(dāng)必有殊猷偉績顯著于時(shí),不徒作嶺外一詩人而已”。[15]可能是“晴雪山房”刊印《韞山六種曲》時(shí),將嘉慶二十三年何文明為朱鳳森詩稿寫的序言借用于此。說《韞山六種曲》刊刻于嘉慶二十五年,則大致說得過去,大體可靠:其一,現(xiàn)見存刊本中,各處顯示出的全部時(shí)間信息,最晚的是嘉慶二十五年。其二,《韞山六種曲》中,朱鳳森的自序說:自撰有“五種曲”,其守浚之役,友人“任人許子云嶠記其事,葉宮商而譜之,得六種曲焉”。故“五種曲”的完成,至少不應(yīng)晚于許氏《守浚記》之作。而據(jù)前面的考證,許氏《守浚記》之作,不晚于嘉慶二十五年冬末。因此斷定,嘉慶二十五年,“六種曲”已完成。
《韞山六種曲》共有傳奇2種:《才人?!放c《十二釵》;雜劇3種:《平錁記》《金石錄》《輞川圖》;另有許鴻磐所撰雜劇《守浚記》一種。分別如下:
1.《才人福》,傳奇,二卷十六出首一出,《韞山六種曲》第一種。本劇為才子佳人戲,取材《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類說·異文集》《華陽國志·蜀志》及有關(guān)軼事,并加以虛構(gòu)。寫漢司馬相如卓文君事:相如至臨邛見卓王孫之女文君,慕其才貌,一曲《鳳求凰》得美人心。二人私奔至成都,文君當(dāng)壚。后相如至京師,獻(xiàn)賦,得武帝賞識,獲官。時(shí)夜郎國稱霸西蜀,相如奉旨出使,曉之以理,夜郎臣服,愿納漢貢,相如因功受賞。卓王孫聞婿顯貴,往探女,極盡恭維之能事,丑相橫生。后相如受狗監(jiān)楊得意慫恿,娶茂陵女為妾,寄無字書予文君。文君作《白頭吟》回贈。相如省悟,與文君重修舊好。今存刊本前有許鴻磐序,后有作者的跋。清代著名劇作家沈起鳳撰有《才人?!穫髌?,但該劇演明姑蘇張幼于與秦曉霞、李靈蕓事,內(nèi)容與此劇不同,僅劇名相同。
2.《輞川圖》八出,雜劇,《韞山六種曲》第二種。首載于唐薛用弱《集異記·王維》。本事見《集異記》《太平廣記》。取材于《集異記》等書所載有關(guān)王維的軼事,與明代王衡雜劇《郁輪袍》、清代黃之雋《四才子》中《郁輪袍》等劇題材相同。此劇敘述唐代王維以自度琵琶新曲《郁輪袍》、新作《輞川詩集》、手繪《輞川圖》受到玉真公主賞識,一舉登第的故事。
3.《金石錄》八出,雜劇,《韞山六種曲》第三種。該劇取材于洪邁《容齋四筆》等書,所記之宋代趙明誠、李清照夫婦軼事,并增飾《記園》《詞會》兩折寫成。明誠愛收集古書畫、金石古玩,清照參與??辫b別,二者琴瑟和鳴,佳偶天成。明誠先逝,清照孀居孤寂,憶往昔,慨然作《金石錄后記》以記之?!队泩@》寫清照之父李格非作《洛陽名園記》事,《詞會》寫李格非、趙明誠翁婿飲酒賦詩事。最后以李格非偕明誠、清照夫婦入山修煉成仙作結(jié)。
諸多專業(yè)戲曲論著、工具書都介紹過朱鳳森《金石錄》一劇,但多有錯(cuò)誤。例如,顧樂真著《廣西戲劇史論稿》中有關(guān)朱鳳森文字這樣記載“著有《守浚日記》《韞山詩稿》及《韞山六種曲》,即雜劇《守浚記》《平錁記》《金石緣》《輞川圖》四種及《才人福》《十二釵》(16折)兩種?!妒O》與《金石緣》系寫《紅樓夢》的故事。這在當(dāng)時(shí)來說,是個(gè)時(shí)髦的題材?!盵16]在此,顧樂真誤將《金石錄》作《金石緣》,并誤將該劇寫清照明誠之金石事作寶黛釵之紅樓事,蓋系《韞山六曲》版本流傳不廣,顧先生未見真本之故也。又如,廣西戲曲專志——《中國戲曲志·廣西卷》一書,亦將《金石錄》名稱與內(nèi)容弄錯(cuò)。該書說:“韞山六種曲,包括雜劇《金石緣》《守浚記》《平錁記》《輞川圖》及傳奇《才人?!贰妒O》六種……清嘉慶年間有刻本,今有傳本?!妒O》與《金石緣》寫《紅樓夢》故事?!盵1]487。筆者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尚有多部書籍誤將《金石錄》作《金石緣》,如《中國曲學(xué)大辭典》中提到“韞山六種曲,……含雜劇《平錁記》《守浚記》(即許鴻磐《儒吏完城》一劇之改名)、《金石緣》《輞川圖》四種”,傳奇《才人?!贰妒O》二種。[17]再如,《中國古代名人分類大辭典》中有云:“所作戲曲今存《金石緣》……”[18]等等。
4.《十二釵》,二卷二十出,傳奇,《韞山六種曲》第四種。本事見清曹雪芹《紅樓夢》,據(jù)有關(guān)情節(jié)改編,其寫法則效《桃花扇》。卷前有作者《十二釵題詞》。正戲十八出,首為“試一出先聲”,末為“續(xù)一出余韻”。全劇以寶釵黛“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為主體,敷演金陵十二釵的故事。其中《斷夢》《出夢》(原作“醒夢”),是借刻友人許鴻磐《三釵夢》雜劇中的二出,詞句略有不同。每出故事皆無關(guān)聯(lián),各自獨(dú)立。劇中所列的十二釵與小說中的十二正冊、十二副冊都不相同,系選取黛玉、寶釵、湘云、可卿、寶琴、晴雯、鴛鴦、香菱、平兒、金釧、岫煙和紫鵑的故事集合而成,體現(xiàn)出對紅顏薄命身世憐惜的思想傾向。末出云“你金釵十二行,做不了的風(fēng)流夢,把一霎間惺惺懵懂,那真和假總是空,恁綢繆總是哄,甚姻緣撮得攏”,[19]點(diǎn)明題旨。十八出中就有三出是寫晴雯的,戲份堪與黛玉比肩,超過寶釵,作者對晴雯其人的重視和喜愛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5.《平錁記》,四出,雜劇,《韞山六種曲》第五種。所寫內(nèi)容為乾隆年間實(shí)事,事本李勺洋《尊甫青萍觀察擒馬錁事》。書前有朱鳳森自序。本劇寫山東萊州府掖縣人李锳由舉人出身任河南閿鄉(xiāng)知縣,時(shí)閿鄉(xiāng)有土寇馬錁聚眾反叛,任用妖僧“大和尚”為軍師,抗糧罷稅,官吏不敢進(jìn)入他所盤踞的區(qū)域。李锳到任后查明馬錁惡跡,派得力差役十四人喬裝前往密訪,擒獲馬錁等人。李锳因功升任潼關(guān)司馬,離任時(shí)百姓們夾道歡送。其子李兆元嘉慶六年中進(jìn)士,官閿鄉(xiāng)。時(shí)原縣差役張嘉言已年逾古稀,向他講述其父當(dāng)年擒獲馬錁的故事。
6.《守浚記》,四出,雜劇,《韞山六種曲》第六種。此劇系朱鳳森好友許鴻磐撰,附刻于《韞山六種曲》,敷演朱鳳森率領(lǐng)??h士民抵抗天理教圍城,堅(jiān)守??h事。許氏后將所作《守浚記》收錄于道光年間刊刻的他的戲曲劇本集——《六觀樓北曲》一書。收錄時(shí)《守浚記》易名《儒吏完城》,且文字有所改動。
1.《韞山六種曲》可為研究嘉慶間文人戲曲發(fā)展提供材料?!恫湃烁!贰遁y川圖》《金石錄》《十二釵》和《平錁記》五種,前四種主要寫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表現(xiàn)作者的羨慕向往之情。后一種,并包括附錄的友人許鴻磐《守浚記》,則反映了作者從正統(tǒng)思想觀念出發(fā)對起義者的否定態(tài)度,這也是多數(shù)封建文人對此類事件的共同立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俄y山六種曲》為研究當(dāng)時(shí)文人戲曲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nèi)容等提供了材料。在此,尤其值得指出的有二。其一,朱鳳森的《十二釵》是重要的敷演《紅樓夢》題材的戲曲作品。1978年,由著名作家、戲劇史家阿英先生選編的《紅樓夢戲曲集》,收錄敷演《紅樓夢》故事的清代戲曲10種,朱鳳森《十二釵》即是其中一種。其二,正如學(xué)者所指出的,中國傳統(tǒng)戲曲,多為歷史題材和傳說故事,寫當(dāng)代人物事跡的很少。[20]而《韞山六種曲》中的《平錁記》與《守浚記》,是少有的將在世友人作為雜劇中的主要角色的劇作作品,堪稱反映現(xiàn)實(shí)生活的“現(xiàn)代劇”。故有研究者認(rèn)為:《平錁記》與《守浚記》“為研究中國歷史上的‘現(xiàn)代戲’提供了可貴史料?!盵20]
2.《韞山六種曲》中《十二釵》的創(chuàng)作為研究《紅樓夢》在嶺南、廣西的傳播提供材料。如前所述,朱鳳森《十二釵》的創(chuàng)作,是其在家鄉(xiāng)臨桂時(shí),友人寄來《紅樓夢》一書,他得讀后“按曲譜宮商”,成傳奇劇《十二釵》,敷演《紅樓夢》故事。據(jù)此可知,清嘉慶間,《經(jīng)樓夢》通過友人之間的寄傳,已經(jīng)傳到桂林。并且,此時(shí)桂籍文人于《紅樓夢》的愛好,不僅停留在簡單的閱讀、欣賞階段,而且已經(jīng)改編成戲曲。因此,朱鳳森《十二釵》戲曲集,是反映清嘉慶間《紅樓夢》在嶺南以及廣西的傳播和影響的珍貴資料。
3.《韞山六種曲》中的《守浚記》《平錁記》還有一定的史料價(jià)值。雜劇《守浚記》是許鴻磐敷演朱鳳森抵抗河南天理教起義事,而雜劇《平錁記》是朱鳳森敷演乾隆二十一年(1756)李青萍鎮(zhèn)壓馬錁起義事。據(jù)學(xué)者涂宗濤研究考證,劇中“土寇”馬錁及其部眾是白蓮教徒,馬錁的行動是白蓮教領(lǐng)導(dǎo)的一次農(nóng)民起義行動。故而,《守浚記》《平錁記》二劇的具體情節(jié)雖有虛構(gòu),但仍反映了乾隆至嘉慶間河南境內(nèi)的白蓮教起義的一些情況?!镀戒樣洝芬粍∷鶎戱R錁事實(shí),即可說明,早在乾隆中期,河南已有零星的白蓮教起義活動。
4.《韞山六種曲》是研究廣西地方文學(xué)尤其是戲曲發(fā)展較為珍貴的資料文獻(xiàn)。清及清以前桂籍文人戲曲集,除《中國戲曲志·廣西卷》所載的張翀、朱依真、朱鳳森、唐景崧四人的寥寥數(shù)種外,尚有民國間《廣西省述作目錄》所載的龍繼棟的《俠女記》《烈女記》二種,桂籍文人戲曲作品屈指可數(shù)。正如《中國戲曲志·廣西卷》所言,歷史上廣西的戲曲作家不多,戲曲集也極少。又據(jù)《中國戲曲志·廣西卷》、顧樂真《廣西戲劇論稿》等專業(yè)著作,以及《廣西文獻(xiàn)名錄》等廣西地方文獻(xiàn)書目工具可知,今仍存世的桂人戲曲專集僅有唐景崧《看棋亭雜劇》及朱鳳森《韞山六種曲》。而唐景崧《看棋亭雜劇》原刻本“已絕世”,僅有抄本流傳。[1]101并且抄本僅保存下唐氏的部分作品。朱鳳森本身有較高的文學(xué)素養(yǎng),工詩擅詞曲,是嘉慶時(shí)重要的戲曲作家。他的戲曲作品集《韞山六種曲》可說是僅有的存世的桂人戲曲集的原刻本。因此,其文獻(xiàn)資料的原始性、珍稀性顯而易見。故《韞山六種曲》于廣西地方文學(xué)尤其是地方戲曲文學(xué)研究而言,堪稱珍稀寶貴的文獻(xiàn)資料。
在清嘉慶道光間,朱鳳森稱得上全國知名的劇作家。其《韞山六種曲》,是僅有的存世的桂人戲曲作品集,故尤可珍重。但其傳本絕少,學(xué)者多不得見。1978年,阿英編《紅樓夢戲曲集》出版,朱鳳森《十二釵》收入其中,學(xué)界多因《紅樓夢戲曲集》窺其一斑。2010年,《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由學(xué)苑出版社出版,朱鳳森《韞山六種曲》收入《叢刊》第八十一、八十二冊。然因非單獨(dú)印行以及《叢刊》印數(shù)較少等原因,學(xué)者仍難知見,多未窺其全貌。時(shí)至今日,未見關(guān)于《韞山六種曲》的研究專文。筆者特略作介紹,期能拋磚引玉,以使這一珍稀寶貴的桂人著述得學(xué)界進(jìn)一步的研究、整理及利用。
[1]中國戲曲志·廣西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廣西卷[M].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5.
[2]廣西大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廣西大百科全書·歷史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3]石昌渝.中國文學(xué)通史·第6卷·清代文學(xué)[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
[4](清)鄧顯鶴.河南濬縣知縣朱君墓志銘[C] //清碑傳合集.上海:上海書店,影印本,1988.
[5](清)朱鳳森,守浚日記[M]//歷代日記叢鈔(嘉慶刻本),北京:學(xué)苑出版社出版,2006.
[6](清)梅曾亮.韞山詩稿序[C] //朱鳳森.韞山詩稿,清咸豐七年(1857)刻本.
[7](清)朱琦. 韞山詩稿后記[C] //朱鳳森.韞山詩稿,清咸豐七年(1857)刻本.
[8](清)惲珠.國朝閨秀正始集[M].道光辛卯年(1831),紅香館刻本.
[9](清)朱鳳森.韞山六種曲序[C]//朱鳳森.韞山六種曲,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 刻本.
[10](清)朱鳳森.才人福跋[C]//朱鳳森.韞山六種曲,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
[11](清)朱鳳森.平錁記序[C]//朱鳳森.韞山六種曲,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
[12](清)李兆元.守浚記北曲小序[C]//朱鳳森.韞山六種曲,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
[13](清)朱鳳森.十二釵題詞[C]//朱鳳森.韞山六種曲,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 刻本.
[14]韋盛年.朱鳳森年譜[J].廣西地方志,2005(3):35-37.
[15](清)何文明.韞山六種曲序[C] //朱鳳森.韞山六種曲,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
[16]顧樂真﹒廣西戲劇史論稿.[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
[17]齊森華.中國曲學(xué)大辭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8]胡國珍.中國古代名人分類大辭典[M].北京:華語教學(xué)出版社,2009.
[19](清)朱鳳森.十二釵[C] //朱鳳森.韞山六種曲,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刻本.
[20]涂宗濤.清人雜劇單行本《平錁記》——蘋樓藏書瑣談之三.藏書家第8輯[M].濟(jì)南:齊魯書社,2003.
[責(zé)任編輯 韋志巧]
Brief Research on Zhu Fengsen’sSixPlaysofYunshan
LUO Tian
( Guangxi Guilin Library, Guilin, Guangxi 541002, China)
Zhu Fengsen was born in Lingui county of Guangxi who is a well-known playwright in the reign of Jiaqing and Daoguang in the Qing Dynasty. There is an opera script collection ofSixPlaysofYunshanin the world. However, because the circulated editions are very rare, scholars couldn’t glimpse its full picture. There are many mistakes found in some of the professional opera literature’s versions and contents, such asAnnalsofChineseTraditionalOperas-GuangxiVolume,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editions and related data, the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writing process and content of theSixPlaysofYunshan, and briefly discuss its literature value in the local opera research.
Zhu Fengsen; Six Plays of Yunshan; Guagnxi; ancient time; opera; literature
I237
A
1672-9021(2015)03-0028-06
羅天(1979- ),女(壯族),廣西桂林人,廣西桂林圖書館館員,主要研究方向:廣西地方文獻(xiàn)、廣西抗戰(zhàn)文化,古籍保護(hù)與古籍整理。
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重大招標(biāo)項(xiàng)目“桂學(xué)研究”(12&ZD164)。
201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