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情景介入導學法,是鐘祥市教學研究室思想品德教研員王珣10多年來研究、實踐、推廣的一種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它打破了思想品德課空洞理論說教的模式,走出了一條生動高效的路子。
一、模式概述
1.模式結構
思想品德情景介入導學法是以學生生活中的一個情景為主線貫穿整堂課,學生依據(jù)情景材料提出的問題開展合作探究,在活動中體驗、獲得并掌握知識、升華情感。其具體教學步驟可以概括為“教材問題化——教學情景化——情景問題化——問題活動化——練習測試化”五個環(huán)節(jié)。各環(huán)節(jié)的關系如下圖:
2.模式解讀
教材問題化就是教師首先將一節(jié)課所要教學的內(nèi)容以問題形式呈現(xiàn),或者學生自讀教材,提出本課教學內(nèi)容的知識性問題,然后采取學生自學或者同桌互助方式解答問題,再通過師生問答的方式訂正答案。同時,教師精講本節(jié)課重難點,并讓學生以適當方式進行鞏固。
教學情景化就是教師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構創(chuàng)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情景素材,其中包括CAI課件、視頻音像資料、學生表演的小品、生動有趣的故事、清新的詩詞、旋律動聽的歌曲、發(fā)人深省的名言警句、幽默風趣的漫畫等。
情景問題化就是教師依據(jù)情景素材給出3—6個與情景緊密相關的問題,問題與材料之間預留思考的空間,分發(fā)給每個學習小組,每組著重解決一個問題。
問題活動化就是要注意還時間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個人反思、同桌互助、小組合作、師生探討等多種途徑,解疑釋惑,發(fā)揮潛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練習測試化主要是教師精選相關練習當堂檢測教學效果,師生訂正答案,共同總結答題規(guī)律。這樣做就是變作業(yè)為檢測,可以極大提高學習效率,鞏固學習成果。
二、模式的推進
1.實踐探索。此教學法由筆者在鐘祥市羅集一中、長壽路學校任教期間創(chuàng)立;2010年4-5月,在鐘祥市磷礦實驗學校駐校2個月,研究、改進、實踐;進一步將實驗學校擴大到鐘祥二中、鐘祥五中、胡集一中、舊口二中、東橋中學、洋梓中學等10所初中,最后在全市推開。
2.培訓提高。筆者通過模式介紹、上示范課等形式,在鐘祥二中對思想品德骨干教師進行了“情景介入導學法”專題培訓;在鐘祥市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中心為全市思想品德教師作了題為《思想品德情景介入導學法的研究與實踐》的講座。通過培訓,絕大多數(shù)思想品德教師都掌握了這種教學方法。
3.理論提升。思想品德情景介入導學法首先在鐘祥市立項規(guī)劃重點課題《素質(zhì)教育進課堂研究》中研究,使情景介入導學法上升到理論高度。2013年5月,“思想品德情景介入導學法研究與實踐”通過湖北省教研室立項,并被確定為湖北省基礎教育教研課題第三輪項目,進行進一步研究,不斷提升理論高度。圍繞情景介入導學法,筆者撰寫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三題》《發(fā)揮管理支點作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等一批研究理論成果在《素質(zhì)教育論壇》《湖北教育》等雜志上發(fā)表。在湖北省教學研究室舉辦的首屆全省校本教研優(yōu)秀成果評比中,《思想品德情景介入導學法教學模式》榮獲一等獎。
三、模式的實施
1.選取的情景素材要新穎、生動,呈現(xiàn)情景的方式要靈活。在課堂上,可運用多種方式導入情景,如用語言描述情景、用音樂渲染情景、用小品塑造情景,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把思想政治課抽象的理論具體化、生活化、實用化。使學生時時感受到真實的學習場景,始終以濃厚的興趣投入到學習中去,有感而發(fā),從而為學生參與討論和活動做充分的準備。
2.注重以活動為載體,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思想品德情景介入導學法是通過導入情景提出問題。應選擇教材中重點、難點或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和焦點問題,使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全程參與到活動和討論中,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邊互動。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在課堂中應是引導者、促進者和幫助者。
3.要注重活動的引導和信息的反饋,增強情景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活動中,要注意留給學生必要的思考時間,使學生對教學情景所展現(xiàn)的整個問題,涉及的知識和方法,對自己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做出必要的反思。通過反饋的信息,引導學生調(diào)整原有的認知結構,形成新的認知體系,從而達到知識和能力的升華。
思想品德情景介入導學法通過導入情景,讓知識與情感巧妙結合,讓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親切感和新鮮感,讓師生關系、教與學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從而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