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梅
建設高效課堂,讓每個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運用導學案應該是一條好的路徑。
一、當學生興趣被激活,導學案才能出現
教學本該是充滿趣味和思維活力的師生雙邊活動,學生在其感興趣的情境中,思維更靈活,更能滿腔熱情地投入思考,從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課堂開課不能過早、過于直接呈現一些思考練習,而要運用多種方式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興趣,給學生一個預熱的過程。讓學生帶著興趣和探究的欲望進入課堂。也就是說,導學案不適合超越學生興趣過早呈現,它代替不了課堂激趣導入。
二、圍繞核心問題的精講引領不可或缺
導學案不能代替?zhèn)鹘y(tǒng)的激趣導入,也不能代替教師必要的精講引領。在學生依據導學案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要了解學生對關鍵問題的理解,根據學生的匯報和學習狀態(tài)考慮如何參與學生的學習,然后進行針對性講解,達成教學目標。真正做到學生已經懂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弄懂的不講,學生自己學習之后還不懂的一定要講,突出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和深入內化。
比如一位語文教師執(zhí)教《陶罐與鐵罐》,在學生經過了導學案的引導學習,有了基本的認識后,教師提出了一個綜合性問題:你認為陶罐和鐵罐究竟誰更有優(yōu)勢呢?它們在對待個人的優(yōu)點和他人的不足時,誰說得對,為什么?這個問題的設計既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學生既需要結合文本信息,又需要結合個人生活經驗才能回答,是一個聯系學生知識世界、生活世界、心靈世界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學生在進一步討論和教師的精講引領中對這一問題的深化理解,非常有利于對文本重難點知識的掌握。
三、導學案中學習目標的設計要明確具體
導學案的學習目標和教師教案中的教學目標并不完全一樣,學習目標在導學案中是給學生看的,要讓學生清楚自己的學習任務,要以學生的立場和角度去表述。要多用“能記住”“能說出”“會運用”“解決”等可檢測的明確用語。比如一位教師教學《可貴的沉默》擬訂的學習目標:
1.會認16個生詞,會寫其中的8個生詞;
2.能和小組同學一起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并懂得關心父母;
4.能體會抓住人物神態(tài)、動作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這幾項學習目標,針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語文能力提升及情感發(fā)展等各方面,既全面又具體明確。而還有一位教師教學古詩《鄉(xiāng)村四月》擬訂的學習目標是這樣的:
1.按要求認讀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
3.自主學習,發(fā)揮想象,理解詩意,從中感受鄉(xiāng)村田園風光的美麗,勞動生活的緊張忙碌,培養(yǎng)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
4.培養(yǎng)學生閱讀故事的興趣。
很顯然學習目標中的3、4和教學目標還是混淆的,學生不會太明確學習任務和學習內容,因此不會對學生的學習有引領作用,成了一個擺設。
四、導學案的探究性問題要精心提煉
導學案中的探究性問題既要起到引導學生理解文本的作用,又要有概括性,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整合;既要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貫穿全文的思考,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建構,又要有利于激起學生思考,有利于學生能力的達成和精神的塑造。絕不能是學生在課文中簡單尋找答案填空。而是要引導學生閱讀文本獲取信息后,綜合自己已有的經驗進行知識的重組和建構。比如有一位語文教師教學《可貴的沉默》(1-13自然段),導學案中設計的探究問題是:
1.閱讀1-9自然段,找出描寫課堂熱鬧的句子(在文中用橫線畫出),想一想,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什么?
2.閱讀10-13自然段,思考孩子們?yōu)槭裁闯聊ㄔ谖闹杏貌ɡ司€畫出),孩子們在想些什么?
這兩個探究問題的第一問都是針對文本語言本身的理解,第二問都是需要結合學生自身生活、學習、精神情感,進行綜合才能解答。這樣的探究問題才能促進學生語言、思維、精神情感的同步發(fā)展,才具有培養(yǎng)學生高層次閱讀能力的價值。
最后,導學案的主要功能是導學,對學生自主學習中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檢測自然必不可少,但是不必過于繁瑣細致地列出太多的訓練題,讓學生大量地抄寫、組詞、填空。應該把握學生在字、詞、句等基礎知識中易出錯的內容加以訓練檢測,讓預習檢測發(fā)揮導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