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峰
(華東師范大學 中文系,上海 200062)
語言分析美學何為?
——后期維特根斯坦思想對美學的啟示
王 峰
(華東師范大學 中文系,上海 200062)
以后期維特根斯坦思想為基礎的語言分析美學是一種有待開掘的美學研究方法。這是一種防御性美學,對形而上美學式的、普遍性的美學論斷持懷疑態(tài)度,并運用語言分析方法對形而上美學的大概念進行徹底質疑和否定。從表面上看,這是在消解美學,其實不然。語言分析所破解的是普遍式美學論斷,它并不走向徹底的解構主義;相反,通過語言分析,美學重新在語言使用的基礎上獲得重生,在美與藝術的分析上提出新的建設性方向,構建出新的美學語法。
語言分析;語言轉向;語法治療;美學語法
毋庸諱言,在當代中國學術環(huán)境中,語言分析美學境地尷尬。一方面,作為一種當代西方學術流派,分析美學已經處于衰退的境況,西方學界已經從分析潮流中擺脫出來,對語言分析方法進行了深入反思。這也給中國學界帶來重大的影響,因為一種學術潮流在西方的落潮往往使中國學界的跟隨愿望降低,這是一種正常的學術觀念反應;另一方面,中國美學和文化思維慣性又不甚喜歡語言分析這一看似瑣碎的分析方式,認為這一方式不去解決整體性宏觀的問題,只關注小的問題,而且用嚴格的分析態(tài)度來對待人文學科問題,這也讓習慣于宏觀把握和詩性思維的中國學界不太喜愛。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合乎情理的拒斥態(tài)度。
語言分析美學的這一困境可以理解。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大量西學涌入中國,語言分析美學曾一度受到過關注,當然它不可能像法蘭克福學派、后現(xiàn)代、后殖民等流派那樣受到重視,甚至也不如符號學、新批評等流布并不廣泛的學術觀念的影響大。但它畢竟進行了一些研究,尤其是新世紀以來,一些學者對當代影響大的一些分析美學家做了介紹分析,也翻譯了一些相關著述,但從整體上看,語言分析美學還屬于不太受重視的學術流派,其學術方法也未取得更廣泛的支持和追隨,語言分析美學在西方學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中國學界似乎是不可復制的。相比較而言,另外一種具有嚴格的分析精神的學術流派現(xiàn)象學在中國學界似乎幸運得多,當然意識分析與語言分析還不一樣,意識分析有一種精神方面的強度,它帶給研究者一種強大的精神幻想,仿佛我們能夠憑借意識的力量像做精密手術一樣對意識進行分析,這對意識自身的間離感要求很高。相比較而言,語言分析與現(xiàn)象學分析就不一樣,現(xiàn)象學依然存在一種整體感,一種普遍性的要求;而語言分析卻放棄了這一普遍性要求,將其歸入語詞誤用的范圍,走向語境化的語言分析,這就不免降低了對渴求普遍性魔力的學者的吸引力。
語言分析美學在中國的困境是否就意味著這一學術路徑的沒落(不適應)呢?其實不然。我們經常認為一種思想的水土不服就意味著這一學術思想與中國語境不合拍,不接中國的“地氣”,其實,這一觀念未免過于簡單化和平庸化。一種學術思想不能僅僅看它一時的發(fā)展,而要看它是否具有真正價值,是否能深刻地改造中國的學術思考。我認為語言論轉向是可以做到的。一種學術思想的價值并不以持有此種見解的人數(shù)多寡來斷定,而是依照其真正的學術思考深度為基礎,只要具有真正的學術思考深度,它必然會在某個時間被大多數(shù)研究者接受,成為所謂的熱潮。但在此之前,守住清冷的研究歲月卻是必要的,也是學術研究最自然的經歷。
以維特根斯坦思想為起點之一的語言分析美學在西方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它的方法從哲學界泛濫至美學、文學、法律、社會學、宗教、藝術等各個學科,幾乎成為一種普遍的學術分析方法。語言分析方法作為一種美學浪潮的確退潮了,但作為一種基本的學術分析方法卻更加普遍化了,它已經成為基本的學術訓練的一部分,內化在基本的學術觀念中。相比而言,中國學界從未經歷過這一普遍化和內化,只是看到語言分析美學的沒落就將其拋在一邊,這就不是出自理性反思,而是一種盲從。從學術慣性的角度看,沿著一種學術觀念發(fā)展自然具有優(yōu)勢,因為走上這一條道路的學者人數(shù)眾多,理解者也多,而轉到人數(shù)少的道路上理解者自然就少。中國學術界較少經歷這種看起來瑣碎的學術分析方法的錘煉,自然產生先天的抗拒,從學術發(fā)展的角度來講,這是一種從學術慣性演化來的學術惰性。從整體觀之,中國的人文學術研究較之西方學術還有比較大的追趕空間,在某些方面我們已經趕上或超過了西方學術研究水準,但在語言分析上來看,我們無疑還是小學生。雖然語言分析美學看起來不太符合中國學術研究的個性,但是一來,缺之當補之,二來通過用漢語來表述、思考分析美學觀念,這本身就是擴展?jié)h語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學術思想在不同的語言和文化中發(fā)揮作用的方式。
從根本上來說,將語言分析美學徹底地置入漢語之中,是提升中國人文學術研究質量的最基本方式。這一方式存在于每一個研究者的具體研究活動之中,但我們卻往往忽視它的存在,把它簡單地外化為中國思想與西方學術的二元對立,并且連篇累牘地探討中國學術怎樣學習西方,怎么吸收西方學術,而看不到這一吸收本來就已經存在于所有的介紹、陳述、評判、批駁、運用、變化等等之中了。正是運用漢語這一語言進行思考,語言分析美學才會真正成為中國學術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而研究者的責任不僅在于為這一吸收借鑒做出宏觀上的、整體性的辯護,更在于將這一學術思想的每一個細節(jié)內化在自身的思考當中,自覺乃至自然地運用好每一個語言學觀念,使之成為自己的基礎觀念,進而成為中國學術的一個部分(無論是以并立、對立還是以融合的方式)。兩者相較,后者更應該成為基礎性的工作,因為沒有細節(jié)上的純熟應用,不能解決具體的問題,從而就沒有整體接受;只有后者才具有辯護的力量,而前者是一種前導性的觀念,它引人注意,開辟道路,但道路堅實與否卻由鋪設道路的一個個具體細節(jié)來保證。
語言學無疑是文論和美學研究的一件利器。20世紀60年代,人文研究領域的語言論轉向①Linguistic Turn的意思很明白,但翻譯到漢語里卻有三種譯法:語言學轉向、語言論轉向、語言轉向。從字面意思來看,語言學轉向最接近英文,但語言學轉向容易讓人誤以為這是一種基于語言學的人文研究。相對來說,語言轉向所涵蓋的范圍更廣泛,但它有些超出linguistic Turn所涵蓋的范圍,容易抹掉與語言學的聯(lián)系。相對而言,語言論轉向更恰切一些,它指出語言學的淵源,但更傾向強調語言分析這一轉化方式,與語言學轉向比較,擺脫了語言學這一專業(yè)學科的依賴性,故此,本文采用“語言論轉向”來對應英文中的linguistic Turn。已基本成為共識,理查·羅蒂所編的同名論集《語言論轉向》[1]引起了極大反響,也成為語言論轉向的標志。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學涌入中國,語言論轉向的觀念也開始產生影響,有一批研究語言論轉向的專著和論文出現(xiàn),一批學者自覺關注各個人文學科的語言問題,在語言論轉向的翻譯、介紹、整理以及運用上都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依然遺憾地看到,語言論轉向在中國沒有生根,只是一種知識性的介紹和了解,沒能成為學術界的一種普遍性思考方法。在這方面,它遠不能跟現(xiàn)象學、解釋學相比,更比不上其后的文化研究,更不用提一直占據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歷史研究模式。一般的學術觀念認為,雖然語言論轉向在西方人文社科研究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但中國接受的時間延后了30年,時世異也,自然需要有保留、有選擇地吸收;更重要的是,文化研究作為一種更新的學術潮流,已經覆蓋了語言論轉向的影響,壓縮了語言論轉向的空間,并消減了語言論轉向的必要性。所以,我們應該追隨最新的學術潮流,跨越相對陳舊的語言論轉向,直接進入文化研究轉向,這才能與世界學術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梢哉f,這一觀念是很有代表性的,也是必須要警惕的。其重要原因在于,語言論轉向不只是一種學術潮流的轉向,而且是學術方法的更新。一種學術方法如果沒能在一個國家的學術研究領域產生大量的研究者,沒有將這一研究方法吸收入各個學術門類,那么這一方法很難生根發(fā)芽,很難有批判的吸收,更何況我們還沒有吸收,就已經生產出鋪天蓋地的批判了。語言論轉向作為一種基本的學術研究方法,沒能在中國學術領域生下根來,這既是學術發(fā)展的遺憾,也導致了學術的缺環(huán)。
要想深入了解后期維特根斯坦美學思考所蘊涵的方向,我們必須明了后期維特根斯坦美學觀念是以什么為起點的,
1. 本體性的轉變
后期維特根斯坦的美學思想可以視為一種語言實踐型的美學,這是一種反對本體性建構的美學觀念。首先,它反對藝術符合現(xiàn)實論,認為藝術并非生活的反映,也非真理的反映,說到底,它不反映什么,但它與生活聯(lián)系極其緊密,正是在生活中,在語言實踐中形成其獨有的規(guī)則。藝術與現(xiàn)實生活不是誰符合誰的問題,而是伴隨的問題,即藝術規(guī)則與現(xiàn)實相伴隨。在有些體裁中,比如現(xiàn)實性的體裁,生活方面的東西比較重要;而在有些體裁中,比如強調形式的體裁,形式方面的因素更重要。我們談及藝術,不能抽象地談藝術,必須在某種藝術類型的范圍內談藝術,不同的藝術類型與現(xiàn)實的關系也不一樣,忽視這一點,就是空泛地談論藝術與現(xiàn)實的關系。
其次,反對審美情感決定論。藝術不是內在美感的抒發(fā),而是藝術表述與美感一起產生;沒有一種內在的審美力量告訴我們該如何表述藝術,而是我們選擇藝術表達方式的同時也塑成我們的美感;無論是言盡意,還是言不盡意,兩者都是對藝術語言與審美意象關系的誤讀,審美意象只能在藝術語言中成型。
總之,在這一本體性轉變中,藝術規(guī)則才是藝術的關鍵。藝術規(guī)則與大量的藝術文本捆綁在一起的,沒有藝術文本,就沒有藝術規(guī)則,藝術規(guī)則就是具體藝術文本的運用,不存在抽象的藝術規(guī)則。一個有經驗的讀者在進入藝術文本的時候,總是能夠根據藝術文本的展開潛在地調動藝術規(guī)則,同時建構藝術文本,所以藝術規(guī)則不是抽象的,而是實踐的。藝術不斷在實踐,在給自身規(guī)定界限,也不斷在實踐中突破界限。
2. 以美學診治為手段,以瓦解為特征
后期維特根斯坦的美學論述與其哲學論述是一致的,即都以概念的診治為基本方式。在《哲學研究》中,維特根斯坦樹立了一種新的哲學風格,即哲學診治。維特根斯坦認為,既有的哲學觀念以巨型概念為基礎,脫離具體的語言使用,做不恰當?shù)钠毡樾詺w納,并將局域性的概念上升為全局性的概念,導致概念與實際使用之間產生了脫離,并導致形而上學錯誤。要想解決形而上學錯誤,必須從清理巨型概念入手,把概念放回到語言使用當中,放回到實踐當中。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進行概念的清理工作。因此,后期維特根斯坦的工作以診治為手段,做的是在清除障礙中進行建設,這一建設性方式是相當新穎的。美學研究同樣應該以概念診治為基礎,分析既有的美學概念中產生的概念誤用,從而中止不適當?shù)拿缹W概念,將美學思考真正拉回到語言使用、語言實踐當中。這是以美學診治為基礎的新建設,同時也是一種新的建構方法。
從表面上看,既然以診治為手段,自然包涵著對既往哲學、美學觀念的瓦解,這看起來像是德里達所做的解構工作。這也從某種角度響應了后期維特根斯坦與后現(xiàn)代主義的親緣關系。但這樣的理解只能視為一種誤解。后期維特根斯坦看起來的確是在做一種解構性的工作,他力主摧毀以往的哲學思考方式,重新建立一種新的哲學思考方式,而這一方式乍看起來像是德里達的解構工作,但其不同卻是顯而易見的。德里達的解構破解了一切可能的共相或本性,但除了解構方法,似乎并沒有一個穩(wěn)固的立腳點。他解構掉了形而上學共相,破解了系統(tǒng)性理論建立的可能性,但同時為了解構的徹底,拒絕提供一個可能的出發(fā)點。后期維特根斯坦與之不同,雖然在破除系統(tǒng)性理論建構上兩者是一致的,但維特根斯坦并沒有走向徹底的解構,相反,維特根斯坦并不完全排斥建構,只是他的方法中蘊涵的建構不是建基于反思的系統(tǒng)性建構。他認為,傳統(tǒng)形而上學之所以是錯誤的,原因在于其不適當?shù)厥褂谜Z詞,將日常語詞做了抽象處理,將語詞從其具體使用中隔離出來,建造了一系列形而上學大詞,這些大詞脫離了語境,并加以抽象運用,如此就預先假定了一種抽象存在的可能性,這是錯誤產生的根源。所以當務之急是進行語詞使用的治療,對語詞的語法進行探析,以清除誤用及由之而來的錯誤理解。所以,維特根斯坦所做的解構性工作帶有清障性質,清除錯誤的地基,從而敞開真正建設的空間,并規(guī)劃正確地基的可能方式。如果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德里達像拆遷隊,只管拆房子;而維特根斯坦更像一個城市規(guī)劃師,討論各類房屋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新設計應該如何與既有建筑形成和諧呼應。德里達具有傳統(tǒng)形而上學同樣的宏偉氣魄,雖然是反面的,否定的,但工作的姿態(tài)是一致的;而后期維特根斯坦卻完全脫離了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工作氛圍,他尊重語言使用的實際情況,反對進行抽象的、宏大的理論闡述,主張回歸到語言實踐當中。從方法和達到的成效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理論建構方式。
3. 非整體性的建構方法
語言分析美學的一個工作前提是拒絕普遍性判斷。所謂普遍性判斷,指的就是那種形而上式的關于世界整體的先驗式的判斷,在這種判斷中出現(xiàn)的是世界的基礎性的解釋,在美學上是美的本性的判斷。
我們完全可以想見一種懷疑的觀念:語言分析美學拒絕了普遍性判斷,但它依然留下一個難以自圓的普遍性判斷:拒絕普遍性。這種懷疑觀念相當有市場,而且具有相當大的迷惑性。
其實,中止形而上學的普遍性判斷,但并非中止判斷。判斷一直是語言的基礎功能,離開判斷就沒有人類行為,只是判斷并不是越趨于形而上越具有概括力,抽象的判斷也不等同于形而上判斷,如康德所說的純粹先驗的判斷并非是一種最基本的判斷,而是一種要警惕的判斷方式。海德格爾說,我們不是去選擇存在,而是被拋于存在之中,我們首先存在,然后才發(fā)現(xiàn)在存在中存在這回事,而這一發(fā)現(xiàn)是需要反思能力的。[2]同樣,我們可以說,我們不是去選擇語言,而是被拋于語言,我們使用語言,才發(fā)現(xiàn)語言這回事,并通過語言發(fā)現(xiàn)我們存在,同時世界存在。如果從反思的層面看,語言甚至比存在更根本,雖然我們也知道,無論在存在層面,還是在語言層面,語言與存在在實際的活動中,都是同時出現(xiàn)的。
那么,語言分析美學的工作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離棄傳統(tǒng)形而上學追尋本質的工作方法,徹底將形而上學本質觀從方法上阻隔在美學探討之外,轉而進行多點的、多層面的美學探詢,如此一來,語言分析美學既防止了本質主義觀念,也防止了解構主義觀念,從具體方式上說,就是將美或藝術的本質探詢轉變?yōu)槊缹W語法研究。
4. 更深層的理論一貫性
維特根斯坦總是采取非常簡短的方式表述其所討論的問題,無論是前期的《邏輯哲學論》還是后期的《哲學研究》,或者其他的筆記、手稿,都采取段落式甚至箴言式的寫作方式。在不了解維特根斯坦思考的人看來,這些筆記往往跳躍性太大,缺乏相應的理論推導,而段落與段落之間似乎形成錯綜復雜的呼應關系,沒有一個條理清晰的系統(tǒng)性體系來保障各個層面、各個概念間的明晰關聯(lián)??梢哉f,這些初步觀感的確是有道理的。維特根斯坦采取的箴言式寫作的確增加了理解的難度,這跟維特根斯坦本人的態(tài)度也有關系。他選擇這樣的方式有其獨特的考慮,實際上,采用這樣的寫作方法是出于一種寫作策略上的考慮,可以說,維特根斯坦在尋求理解上是頗為苛刻的,他不希望普通人來了解自己的哲學,他也認為普通人理解不了,所以他只給那些他認為能夠理解的人寫作。甚至對聽課的學生,他也要親自挑選,只有極少數(shù)他認為可以理解他的學生才能進入他的課堂聽課。
雖然維特根斯坦有這樣的寫作特點,但這并不影響他的理論具有一種內在的邏輯性。表面上他的論述很跳躍,但他總是回應最深層的困惑或誤解,而無暇顧及一般閱讀者能否理解他的觀念。即使是羅素,他曾經的老師,也常常誤解維特根斯坦。比如羅素給《邏輯哲學論》寫的序言就被維特根斯坦批評為曲解了自己的觀念,而維特根斯坦重回劍橋大學申請學位的論文正是《邏輯哲學論》,在座的著名主考人摩爾、羅素等基本沒有能就論文內容提出問題。最終是維特根斯坦提議論文答辯結束。他拍拍各主考人的肩膀,安慰說:“別在意,我知道你們永遠不會懂的。”[3]
按照陳嘉映的說法:“維特根斯坦不是哲學專業(yè)出身,哲學史的造詣不深,在哲學方面,維特根斯坦熟悉叔本華的著作,并通過叔本華對康德和佛教有所了解。在哲學和宗教鄰近的領域,維特根斯坦熟悉克爾凱郭爾和詹姆士的一些著作。他特別鐘愛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爾斯泰的作品。維特根斯坦不是一個學者型人物,但他具有極為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他對人類生存本質的深刻感知,以及他在理智上的特殊天賦,使他在哲學上達到了其他哲學家難以企及的深度?!盵4]
由于維特根斯坦思想的深刻性和表述特點,為理解維特根斯坦帶來巨大困難,幸好有維特根斯坦的再傳弟子Baker和Hacker對《哲學研究》做的完美注疏,可以讓我們一窺維特根斯坦的秘奧。這一注疏主要以Hacker為主,Hacker與Baker合寫了第一、二卷,三、四卷由Hacker獨立完成,并且Hacker還整理了《哲學研究》第四版并譯為英文。這一注疏展示了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理論上的一貫性和深刻性,解決問題的技巧和勇氣。雖然在維特根斯坦之前并沒有人提出這些問題,但維特根斯坦對問題的解決方法卻獲得了學術界的公認。同時,維特根斯坦所指出的問題也被普遍接受,他本人創(chuàng)立的日常語言分析方式成為歐美學界的主流??梢哉f,能夠深入到《哲學研究》之中,細致入微地理解維特根斯坦,而不是粗線條、大枝葉地理解他,沒有此注疏是不可能的。我更愿意把我寫就的一系列后期維特根斯坦美學研究成果當作維特根斯坦本人的巨著《哲學研究》、其弟子記錄的《美學講演錄》、Baker和Hacker合作的八卷本《哲學研究注疏》和其他論著、論文,以及本人的相關理解的結合體,以《哲學研究注疏》為引導來理解后期維特根斯坦思想(不限于《哲學研究》),并將其轉化到美學思考上。目前,這樣的研究在英文研究中也并不多見。
1. 文本細讀與精義闡發(fā)相結合
由于維特根斯坦并無明確的美學思想,所以要想闡發(fā)他的美學觀念必須借助于相關文獻和基本觀念的梳理。比較幸運的是,維特根斯坦有專門談論美的課堂筆記,由他最信賴的學生整理發(fā)表,這彌補了維特根斯坦美學論述上的不足。在維特根斯坦美學講演錄里,他涉及諸多美學觀念,也做出了大致回答,只是展開得過于簡單,還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彌補。因此,要想闡釋清楚后期維特根斯坦的美學觀念,必須結合代表其后期思想的重要著作《哲學研究》來進行。因此,結合維特根斯坦的一些美學闡述,并運用在《哲學研究》中展現(xiàn)出來的整體性思考,以推展建構符合后期維特根斯坦思想的美學設計就成為一條可行的途徑。在《哲學研究》中,“語言游戲”和“家族相似”是其表層觀念,這兩個觀念往往被提及得最多,但往往只是觸及一些皮毛,未及精髓,若想深入闡釋理解后期維特根斯坦的哲學設想,必須深入到他的關鍵思考當中去,這就是“遵行規(guī)則”和反對“私有語言”。只有通過更深入的系列闡發(fā),《哲學研究》中的基礎性思考才能落實在美學中,演化為一種語言分析美學的建構方法。
2. 澄清誤解與理論建構相結合
后期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思想非常復雜,與一般的哲學、美學思考完全不同,在某些方面甚至處于其對立面。維特根斯坦認為,既往的哲學思考往往是錯誤的,其最大的錯誤就是濫用大詞,在需要考察實際細微差異的地方,卻使用大概念將差異掩蓋掉,這導致了既往的哲學在概念上看起來很周密,但若仔細考察實際應用卻充滿了斷裂,在理論與實際情況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這是實際情況與大概念之間的矛盾,也是實踐對巨型理論的無言的反抗。所以,當務之急,是清除一般的哲學大概念,將哲學放回到實際的語言運用和具體情況中去,由之,澄清既有的誤解就成為基礎性的工作。可以說,本研究涉及維特根斯坦思想闡發(fā)的部分都是以消解性工作為基礎的,必須先做清障工作,我們才能找到得以前行的道路。在后期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觀念中,這一清障工作已經進行得很充分,隨之,建構性的工作也同步進行。而在美學中,這一工作尚只是初步的,還沒有充分展開,即使是英語研究界,這一工作也展開得很不充分,這就給本研究留下了巨大的空間。
3. 維特根斯坦美學思想闡述與中國當代問題相結合
相對于其他20世紀偉大的哲學家而言,中國美學界對維特根斯坦思想接受程度并不高,大約有三個原因:其一是語言哲學的工作方法太過精細,與中國美學、文論傳統(tǒng)喜好宏大觀念和詩性思維的傾向背道而馳,這造成了接受的困難。其二是維特根斯坦的論述方式。無論是前期的《邏輯哲學論》還是后期的《哲學研究》,維特根斯坦的書寫都具有簡潔的文風,他無法忍受長篇累牘的論述性書寫方式,而喜歡用簡潔的段落和較短的句子來表述,尤其是《哲學研究》的風格,表述更加日?;?,放棄精確概念(在維特根斯坦看來,這種所謂的精確概念不過是哲學語詞誤用的表現(xiàn),所以他不可能使用那樣的表述),而深入到語言使用的各種語境中進行探討,用他的術語說,進行日常語詞使用的語法探討,而這樣的風格比之學院式學術論述體來說,顯得過于跳躍,以致難以把握。這樣一來,無法避免的結果就是少有人理解,甚至難以讓人理解。其三,作為語言論轉向的代表人物的維特根斯坦,隨著中國學界對西方學界語言論轉向過時論的接受,也被當作一種過時的思想放棄了,這實在是一大遺憾。與維特根斯坦大致同時代的海德格爾同樣注重語言,海德格爾在中國學界接受程度非常高,這與他所倡導的詩思方式密不可分,而海德格爾對語言的強調相對于其詩思來說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視。
當然維特根斯坦在中國受到忽視的原因還可以列舉很多。不論原因為何,語言一維受到最大誤解卻是顯而易見的。但正因為如此,反而為語言分析美學留下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從人文學術闡發(fā)的角度來說,任何一種西方或東方理論的闡述都與中國當代問題或顯明或潛在地連接在一起。我們不可能像做生意一樣,一樁生意不賺錢,馬上就改弦易轍,人文學術研究需要一直不計較功利的精神,即使一時甚或很長時間得不到關注,未能與所謂的“中國問題”掛上鉤,只要研究者承認其價值,就應該堅持下去。學術研究要坐冷板凳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在語言分析美學看來,所謂的“當代中國問題”其實是一種被誤解遮蔽的言說,所以必須對各種當代問題進行語言分析,清除虛假問題,高揚真正具有核心意義的當代問題,才能達成對中國當代問題的真正解決。而無疑,這些當代問題都與語言使用和分析密不可分。
正是在這樣一種層面上,我們才看到理論的“用處”,它澄清問題域,讓各種虛假問題退場,使真正問題彰顯,在這一過程中,它也完成了自身的理論表述,同時也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1. 反對既有的美學邏輯,建立新的美學語法
20世紀以來,美學研究逐漸對之前的形而上學式研究產生了懷疑,對形而上學本質論逐漸遠離,60年代,這一遠離演化為一場看似深刻的革命,即后現(xiàn)代的解構式的觀念。后現(xiàn)代的解構和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建構形成直接尖銳的對立,相比較而言,后現(xiàn)代的解構更受到關注,擁護者也多,但后現(xiàn)代解構的弊端同時也是學界不斷探討的話題。那么如何在反對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先驗建構的同時又不走向后現(xiàn)代的解構之維呢?語言分析美學是一個相當有影響力的方向。雖然語言分析美學在中國學界的影響力還不夠,但在歐美學界,這卻是一種影響廣泛的學術研究方法。相對于傳統(tǒng)形而上美學和后現(xiàn)代解構美學,語言分析美學既不走先驗建構的道路,也不走解構本質的道路,不如說,它另辟蹊徑,從形而上本質的預設與反對中脫離出來,將實質性探究轉變?yōu)檎Z言探究,使語言成為美學研究的基礎。但并不表明語言是一個先驗的基礎,不如說,任何在概念和體系上的研究都是語言性的,沒有脫語言的概念,也沒有脫語言的理解。這并不是在建立以語言為基石的形而上美學體系,這里的“語言”不是一個純粹的存在,而是一種指向,它同樣是一個語言中的概念,但它同時又是一個最特別的語言概念,因為它既是一個概念,又作為一個存在,將概念指向自身。從整體上看,語言分析美學是反體系的,但不反對概念的一貫性,或者說,這種一貫不是形而上的一貫,而是在語詞使用中保持一致。這個一致不依靠定義或某種基石來達到,而依靠具體語境的探究與語詞在其他語境中使用之間的關聯(lián)來揭示。從來不存在純粹的語言本性,我們依賴它達到對所有語言使用的認識,從基礎到具體使用,這樣的思考方向同樣潛存著傳統(tǒng)形而上美學思考的控制。語言分析美學是一種在具體使用上不斷探究使用方式的動態(tài)美學,它瓦解了傳統(tǒng)形而上美學的先驗基石,但并不走向完全無本質論的后現(xiàn)代解構美學,而是將目光聚焦在具體的美學判斷和美學語境中,探究在語境中語詞使用的語法關聯(lián),這一語法關聯(lián)既非先驗,亦非經驗,既非本質,亦非無本質。從形態(tài)上看,它處于兩者之間,但這只是一種表相,并不表明它是兩者的中介,因為從方法來說,它完全脫離了本質論和解構論的窠臼,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美學方向。
2. 強調語言實踐的美學
語言分析美學重建了什么?如果它依然是一種客體論或主體論的美學,它如何能脫離傳統(tǒng)美學的窠臼?無論是客體論美學還是主體論美學,都屬于認識論美學之列,強調主體和客體在審美這一認識性活動中的基礎作用,并依此展開各種建構模式;而語言分析美學必須擺脫認識論美學,才能離開傳統(tǒng)形而上美學的路徑。語言分析美學不是要建立純粹語言基礎上的美學模式,而是在語言使用中分析使用語境和使用方式。這是一種充滿實踐品性的美學,與生產實踐、意識實踐等具有相近的特點,只是語言實踐更強調在語言中人才能為人,美才成為美,生產實踐和意識實踐是語言實踐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在這一點上,語言分析美學與實踐美學有一些關聯(lián)。在實踐美學那里,實踐與語言是分開的,實踐是意義生產本體,語言是意義傳遞中介,實踐是人與世界關系的本體性關聯(lián),語言只是輔助性的。物質實踐論并不是單純的物質客體論,而是一種具有現(xiàn)代因素的理論觀念,它把本體放在關系上,而不是放在主體或客體上,這就彌合了主客之間的鴻溝。在這一理論視野中,實踐成為生產意義的動力,同時,實踐本身就指明人在世界中的重要性,沒有實踐即無世界,也無自然界的呈現(xiàn)。因此,假設一個無人世界中的自然界既無意義,也完全是先驗的假定。這一命題內部存在著明顯的悖論:它是一個由人做出的無人假定,無論怎樣都打上人的印跡。但我們并不由此轉向主體實踐美學,仿佛任何實踐都不過是主體的實踐,所謂的客觀性不過是盡量去除主體性而言,而從根本上說,既然實踐都是人的實踐,而人是主體,所以任何實踐都去不掉人的因素,也就是主體因素,由此,實踐是主體的,精神性的。在這種主體論實踐美學的論調里,人等同于主體,人的實踐等同于主體實踐,客體性不過是主體借以展現(xiàn)自身力量的外表,而這樣一來,人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就被認識論框架限制住了。何為人?人即實踐。但這一實踐指的是主體實踐嗎?我們如何能夠知道進行的是“主體”實踐,而不是別的?如果沒有語言參與其中,我們如何能知道進行的是何種實踐?依靠意識嗎?根本不可能。沒有語言,意識也喪失存在的基底。[5]語言實踐不是單純的語詞運用,它還包涵著一系列的因素,沒有這些因素,也就沒有語言使用的可能。但我們不能說其中哪種因素是語言的基礎,或語言是這些因素的基礎。因為沒有語言與這些因素同時參與,就沒有語言出現(xiàn),同時這些因素也無法在語言中得以成型,無法成為它們自身。語言實踐美學擺脫了客體性和主體性的困擾,客體性依然存在,只是它不再是脫離語言的絕對的意識客體,而是在語言使用中出現(xiàn)的穩(wěn)定對象,主體已不再是純粹意識,而是在語言使用中凸現(xiàn)出的語言實踐行為的發(fā)出者。無論是主體還是客體,都與語言結合在一起,密不可分,在語言實踐活動中,它們與語言一道出場,成為語言實踐行動中最為重要的因素。
可以說,我們從來不能脫離語言而進行思考,脫離語言而思考的假設同樣是在語言中做出的,但它是語言自身中存在的誤導性因素。因此不斷進行語言批判是非常重要的,語言并不是把什么東西都準備好了,供意識享用。語言批判如同理性批判一樣,是一個艱巨的、不斷進行的工作,一有松懈,我們就會被語言中存在的誤導力量所欺騙。所以,語言實踐除了各種實際情況以外,還包括語言分析。
3. 語言分析優(yōu)先于存在分析
對于語言分析美學的工作方式不熟悉的研究者,往往會覺得語言分析美學過于注意細枝末節(jié),過分計較語詞這種不影響大義之處,盯住這些不影響美學大義的細微用法,而忘記了對于美學整體性問題的把握,畢竟語詞不過是展現(xiàn)美學大義的手段,是表述大道的橋梁,如果過于計較語詞,而不是關注對最深刻、最具一般意義的道理,那么就犯了膚末支離的弊病。可以說,這樣的觀念或明或暗地存在于當今中國美學研究界中。其實這里存在著理解的錯位。非語言分析美學更傾向于把語言看作對象的符號或能指,“美”這個詞指的就是美的事物,“美”這個語符如何與美的實質達成一致成為基礎問題。而在語言分析美學看來,“美”從來都不只是一個詞,它同時包含著“美”這一語詞對“美的事物”的塑造,沒有語詞,即沒有存在對象。
非語言分析美學往往把美學研究對象當作是一種存在來看待,無論這一存在是實存或抽象屬性,還是意識或理性建構物。與這一存在相符合的概念必須以存在為基石,概念的意義來自于存在,只有概念與存在之物形成對應關系,概念才獲得真實的含義。所以,在非語言分析美學觀念中,語言與對象兩者的重心在對象上面,意義來源于存在,如何達到概念與存在的一致是至關重要的。從這一觀念出發(fā),就會認為語言分析美學只關注概念語詞的分析,而遺忘了存在之維,如此便完全喪失了意義之源,切斷了與意義的真正聯(lián)系,而單純研究概念語詞,最終只會迷失在能指的滑動中,把握不到真正的意義。這一理解完全是概念的錯位,非語言分析美學所理解的語言與語言分析美學理解的語言完全是兩回事。在語言分析美學看來,概念從來不是單純語詞,從來不是語符能指,概念與所指對象之間也絕不是相符關系,而是相互成型的關系。語言與對象并沒有一個明顯重心,因此,相較于非語言分析美學來說,語言的地位就提高了,語言不再只是表述,而是塑造。當然這是雙向塑造,是同時成型,而這一點,在非語言分析美學中雖然常常是承認的,但其理論重心的偏移已經決定了不可能將語言提高到基礎地位上。如果我們冒一點理論風險,可以這樣說:語言分析美學是語言與對象平行雙重的二元論美學;而非語言分析美學則是一種一元論美學,無論這一元指的是以對象為中心,還是以語言為中心——后者看起來接近于語言分析美學,比如后結構主義和德里達式的解構主義,但其實質完全不同。后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走在對象一元論的反面,達成的是語言一元論,而語言分析美學其實是一種二元論美學,外貌上的相似并不能掩蓋實質精神的差異。
在此必須強調一點限制,只有在基礎建構的層面上,我們才可以為語言論賦予一種二元論的外觀,但在實際分析的角度,語言分析包含了存在分析。當我們面對具體問題的時候,存在分析預先暗示了某一存在,而分析是對存在的語言性行動。語言仿佛是手術刀,存在仿佛是機體,這一圖像先行為存在分析擬定了基本的結構和方式,在這一圖像中,存在被預先脫離語言地規(guī)定了,但語言的刀鋒只能分解機體,卻無法觸及機體的內在靈魂。存在為什么就如此呈現(xiàn)出來?語言分析如何真正與存在一致?存在(或存在的某些精魄)是否在分析中躲避開語言的接觸?如果預先假定存在的優(yōu)先性,這些都將成為無解的難題。只有將存在看作語言的存在,語言看作存在的語言(存在論分析只關注后者,忘記了前者),語言與存在才真正是一體的。分析存在同時也是分析語言,而分析語言同時也是分析存在,兩者是須臾不可分離的。當我們出于某種具體的需要,只對存在進行分析的時候,就已經是把語言當作存在的基本結構來對待了,只有這里,存在才展現(xiàn)出其物質性的一面,而這一物質性,同時也是在語言中成型的物質性。一旦出現(xiàn)存在方面的難解紛爭,我們不是繼續(xù)堅持存在的堅固性,而是退回到語言中去,看看在語言中成型的存在物在紛爭中是否出現(xiàn)了扭曲。這時語言分析就成為最基本的分析,也正是在這一層面上,我們確立了語言分析的優(yōu)先性。
后期維特根斯坦美學對中國的美學研究具有實際的理論價值。首先,它是一種基礎性的美學觀念轉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美學經過一場美學大討論,基本上走在健康的理論建設道路上。同時,西學再次涌入中國,各種思潮輪番上陣,西方人文學術百年來的發(fā)展被壓縮在10余年的時間里表演一遍。這種快餐式的饕餮盛宴解決了營養(yǎng)不良問題,但同時帶來了營養(yǎng)過剩以致厭食的后遺癥:“追新逐后”既成為一時令人側目的行為,同時也不斷證明這是博取學術成績的不二法門。西方的人文學的語言論轉向從時間上看準備期較長,可以從20世紀初索緒爾思想算起,60年代語言論轉向獲得普遍承認,并演化為基本的人文學術方法。中國學術界從90年代開始注意到人文學術的語言論轉向,并在10余年間成為一個討論熱烈的話題。但很快,隨著90年代末文化研究的興起,語言論轉向漸漸衰落,變?yōu)橐环N普通的人文學術潮流,隨著新潮流的興起,這一潮流的光彩慢慢褪色。這真是人文學術研究的遺憾!語言論轉向不僅僅是一種學術潮流而已,它是20世紀學術中最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思想之一,而維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無疑是其中最具有思想深度和啟示者之一。延伸到美學上,后期維特根斯坦美學徹底質疑傳統(tǒng)美學,他的一系列思考動搖了傳統(tǒng)美學的基石,讓我們認識到以真理面目出現(xiàn)的美學基石不過是語言誤用產生的虛妄,去除這些虛妄必須進行整體的語言學觀念的轉變,將錯認作存在之真理的東西重新轉回到語言概念中去考察。這一轉變可與康德的認識論美學轉變相媲美,當然,這同時也是對認識論美學最徹底的清理。
其次,具體錯誤觀念的糾正。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基礎方面:(1)反對藝術符合現(xiàn)實論;(2)反對審美情感決定論;(3)藝術規(guī)則才是藝術的關鍵。這在前面 “本體性的轉變”中已經提到,此處不再贅述。
最后,提出新的美學、藝術理論。后期維特根斯坦并未提出新的美學觀念,但在他的著作中,關于美學和藝術的論述卻很多。這里從其后期著作《哲學研究》的基本思想出發(fā),結合其具體的美學和藝術論述,提出新的美學、藝術理論,這在西方維特根斯坦研究界也是普遍的方法。從英語研究界情況來看,目前關于后期維特根斯坦美學研究還未如其他學科那樣興盛,這也給本研究留下了比較大的空間。根據后期維特根斯坦的思想,他除了對美學研究中既有的誤區(qū)進行勘誤以外,我們還能從中得到更有建設性的啟發(fā)。比如,藝術本質到底可以不可以探討,藝術是不是真的死了,藝術規(guī)則與藝術類型之間的緊密關聯(lián),藝術契約是否能替代本質論,文學藝術的虛構與語言的關聯(lián),等等。有些解釋是國內外其他研究者未曾做出的,如藝術類型、藝術規(guī)則等問題的解釋。維特根斯坦美學與藝術思想博大精深,不斷對其做出新的解釋可以繼續(xù)探討其美學思想中的精髓,發(fā)掘和發(fā)現(xiàn)新的美學與藝術觀念,推進當代美學建設。除了對維特根斯坦美學與藝術做出解釋性的貫通外,還可對其進行新的闡發(fā),如將其定位為一種治療的美學,藝術類型成為美學與藝術的關鍵領域,等等。新的闡發(fā)有利于對維特根斯坦美學與藝術思想做進一步的延伸。
接受一種新思想總是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國內對后期維特根斯坦思想的翻譯、介紹、整理還處于起始階段。這一過程很長,這種知識性的介紹是必需的,沒有這一階段就談不上理解和化用維特根斯坦的思想。同時,我們也不應該滿足于知識性介紹,要想吸收新思想為自己的養(yǎng)分,必須用它真正解決問題;只有能夠解決一系列本來不容易解決的問題,新思想才能站穩(wěn)腳跟。因此,解釋、整理、化用后期維特根斯坦美學思想就成為當務之急的工作。本研究本著這樣一種設想和目標,在理解的基礎上努力化用其方法,力圖解決一系列美學難題,并提出相關的美學思考建構,希望這一思考既是合乎后期維特根斯坦原意的,又能實際地融入中國美學思考,為中國美學做出建設性的拓展。
[1] Rorty Richard. The Linguistic Turn: Recent Essays in Philosophical Method[M]. Chicago,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7.
[2] [德]海德格爾. 存在與時間[M]. 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9:61-74.
[3] [英]雷·蒙克. 維特根斯坦傳:天才之為責任[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272.
[4] 陳嘉映. 語言哲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138-139.
[5] 王峰. 私有語言命題與內在心靈——維特根斯坦對內在論美學的批判[J]. 文藝研究,2009(11):27-36.
(責任編輯:李孝弟)
What Linguistic Analytical Aesthetics Can Do?——Inspirations to Aesthetics Gained from Wittgenstein′s Later Thought
WANG Feng
(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
The linguistic analytical aesthetics based on Wittgenstein′s later thought is a method of aesthetics research worthy of excavation. It is a type of defensive aesthetics which holds suspicions of the general aesthetic statements originated from metaphysical aesthetics, and questions and negates latter′s general concepts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nguistic analysis. Judging from the surface, it seems to dissolve aesthetics, but in effect it is not. The truth is that linguistic analysis aims at breaking general aesthetic statements, and does not lead to absolute deconstructionism. On the contrary, aesthetics gains rebirth on the basis of language use owing to linguistic analysis. Linguistic analytical aesthetics offers a new constructive direction for aesthetics and arts research, creating aesthetic grammar.
linguistic analysis; linguistic turn; grammatical therapy; aesthetic grammar
10.3969/j.issn 1007-6522.2015.02.007
2014-10-12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2008BWY001)
王 峰(1971- ),男,遼寧葫蘆島市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業(yè)方向為西方文論、美學。
B83
A
1007-6522(2015)02-00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