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中國歷代服裝雖然姿態(tài)萬千,但從總的形制上看只有兩種—胡服和漢服。我們已經(jīng)介紹過漢服,這一次就來詳細說說胡服最典型的代表—起源于滿人服裝的旗袍。時至今日,我們通常只能在舞臺演出或者是古裝電視劇里見到漢服的蹤影,旗袍卻還時時出現(xiàn)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然成為今日中國國服的代表、女裝的典范。
旗人之袍:旗袍的前世
旗袍原意為“旗人之袍”,明朝末年,努爾哈赤統(tǒng)一了滿族各部,隨后建立了八旗制度,將所有族人都編在其中管理,于是滿族人也被稱為“旗人”,他們的著裝就被稱為“旗袍”。滿族人建立清朝后,中原的漢族人也漸漸接受了滿族的服裝發(fā)式,從而導致傳承幾千年的漢服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如圖所示,早期的“旗人之袍”可不專屬于女性,這是男女通用的衣著呢!受滿族原始游牧生活的影響,旗袍一般體現(xiàn)為馬蹄袖、寬腰直筒式(有時用腰帶束腰),為了便于上下馬,袍下擺還四面開衩。其中,男裝的馬蹄袖和女裝的氅(chǎng)衣是滿族服飾最突出的代表。
清朝官員向皇帝行禮時,總是非常利索地用左右手互相拍打小臂,把兩邊手腕上的一截半月形袖頭拍放下再跪著喊:“著!”這截袖子形狀像馬蹄,顧名思義便稱“馬蹄袖”。馬蹄袖平日挽起,出獵作戰(zhàn)時放下。既可御寒,又作裝飾。向皇帝行禮時,需要先放下馬蹄袖,顯示袖內沒有藏有兇器,同時也是尊重的體現(xiàn)。
和我們平時穿的休閑服一樣,滿族貴族婦女在日常居家、走親訪友時也愛穿著舒適實用的休閑裝,也叫“便服”,氅衣就是最具裝飾性的一種女子便服,它圓領、直身、不顯露身形、左右開衩到腋下,裝飾復雜,在領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繡花裝飾,有的還要鑲上18道衣邊才算是美;氅衣的袖子都是半袖,而且又寬又大,所以又叫“大挽袖”。
進入20世紀以后,受西方文化影響,男子漸漸不再穿“旗人之袍”了,西裝、襯衫、中山裝、長衫……成為主流,女子也不再將自己通身裹得嚴嚴實實的了,她們要勇敢地展示自己玲瓏的美麗,追求自由與平等。于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現(xiàn)代意義上的女裝旗袍出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