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關系芻議

2015-04-10 13:04曹令敏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山東濟南250307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5年1期
關鍵詞:關系

曹令敏(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山東 濟南 250307)

?

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關系芻議

曹令敏
(濟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山東 濟南 250307)

摘 要:作為兩種重要的認知能力,心理理論和道德判斷之間是否存在某種關系是發(fā)展心理學領域探討的熱點問題。在介紹心理理論和道德判斷的概念、發(fā)展和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對兩者之間的相關關系和因果關系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未來研究應關注研究范式、領域普遍性和領域特殊性、被試年齡、特殊群體和神經影像學、教育策略等方面。

關鍵詞:心理理論;道德判斷;關系

心理理論和道德判斷是近年來發(fā)展心理學領域的兩個研究熱點。過去幾十年,心理學研究者在人們如何理解心理現(xiàn)象(心理理論)、如何作出道德判斷方面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但總的來說,這兩個領域的研究都是單獨進行的。然而,過去幾年,已有一些研究探測出這兩者之間存在著聯(lián)系。[1]探討兩者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更好地認識及促進兒童的道德發(fā)展。

一、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的概念、發(fā)展及影響因素

(一)心理理論的概念、發(fā)展及影響因素

兒童怎樣建構心理理論呢?有人認為心理理論是進化的產物,人類大腦有特殊模塊,它們使兒童建構關于自己和他人心理活動的豐富理解。[7]另外,假裝游戲是促使兒童思考心理狀態(tài)的活動。兒童逐漸意識到人類心理的創(chuàng)造性潛能,知道了信念僅僅是影響正在進行的活動的心理結構,即使它們并不代表現(xiàn)實。[8]兒童也有充分的機會從家庭討論中了解心理是如何產生的,這些討論集中于動機、意圖、信念和其他心理狀態(tài)。研究表明,母親越經常與孩子討論心理狀態(tài),兒童日后在心理理論任務上的成績就會越好。[9]而且,兄弟姐妹之間的互動可能也有幫助。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有哥哥或姐姐的學前兒童在錯誤信念任務上的成績更好,他們能比其他兒童更快地獲得“信念—愿望”心理理論。[10]年長的哥哥、姐姐可能提供給兒童更多玩復雜的假裝游戲的機會,使他們更多地參與欺騙性的互動。這些經歷說明,信念不需要反映現(xiàn)實,同樣可以影響自己和他人的行為。但是,在錯誤信念任務上做得很好的兒童也與大量成人進行互動,這意味著當兒童獲得心理理論時,他們是多個“老師”的學徒。[11]

(二)道德判斷的概念、發(fā)展及影響因素

道德判斷是指個人運用已有的道德概念和道德認識,對道德現(xiàn)象進行分析、鑒別、評價和選擇的心理過程。這種判斷是隨兒童道德概念的發(fā)展而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首先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研究道德判斷問題的是皮亞杰。早在20世紀20年代,皮亞杰使用“對偶故事法”揭示出兒童的道德判斷經由他律到自律的過程。20世紀50年代末期,柯爾伯格運用“道德兩難故事法”對72個10~16歲男孩進行研究,提出了兒童道德判斷發(fā)展的3個水平(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后習俗水平)、6個階段(每個水平有2個階段)的模型。根據(jù)柯爾伯格的觀點,發(fā)展的順序是不變的,因為其中每種思維模式都部分地依賴于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而認知能力也是以固定順序向前發(fā)展的。另外,他還指出,在缺乏社會經驗的情況下,道德難以發(fā)展,社會經驗可以使一個人重新評價其已有的道德概念。

皮亞杰和柯爾伯格認為,同伴互動比與權威成人的單向討論更能促進道德發(fā)展。但有研究者提出,如果父母在和兒童討論道德問題時以積極、支持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提一些溫和的探究性問題,了解兒童是否明白自己的觀點,則對兒童的道德發(fā)展作用更大。[12]跨文化研究表明,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影響著人們所顯示的道德判斷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傳授知識來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在間接地提高著學生的道德認識。一般說來,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比受教育很少或沒有受過教育的人所處的道德思維發(fā)展階段高。[13]教育之所以重要,可能是因為它擴大了人的視野,并為人提供了進行抽象思維的機會,當然同時也向人傳授了特殊的道德價值。較高水平的道德判斷比較低水平的道德判斷涉及更為復雜的概念和對他人觀點的較好理解。而要理解他人的觀點,這就涉及到心理理論的問題。

二、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的關系

(一)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的相關關系

在皮亞杰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有關系的證據(jù)。皮亞杰認為,9歲或10歲以下的兒童對行為的對錯進行判斷時,只考慮行為造成的后果,不考慮行為意圖。而對意圖的認識就是心理理論的一個重要方面。有研究者認為,皮亞杰所使用的道德判斷故事本身的缺陷造成了這一結論。比如,要求兒童回答,造成了較小危害但意圖不好的人是否比意圖好但卻造成較大危害的人更不好,這樣的提問混淆了意圖和后果間的區(qū)別;另外,故事中,有關行為后果的信息比有關行為者意圖的信息更明顯。

Nelson對3歲兒童進行的實驗克服了這些缺陷。[14]研究中,給每個兒童講一個向游戲伙伴扔球的故事。扔球者的意圖分別被描述為好的(他的朋友沒有什么可玩)或壞的(他正對他的朋友發(fā)火),并且行為的后果也分為積極的(他的朋友接住了球,并且玩得很高興)或消極的(球擊中朋友的頭,朋友被砸哭了)。3歲兒童認為,結果好的行為比結果壞的行為更好。但是他們還認為,無論行為結果好壞,抱有好意圖的孩子比那些想故意傷害朋友的孩子更好。即使是3歲兒童,對別人的意圖也有所理解。大約到這個年齡,為了欺騙別人而故意提供虛假信息的說謊行為比誠實但犯了錯誤的行為更多地引起兒童的否定評價。[15]到了4歲,兒童在獲得“信念—愿望”心理理論而認識到人們的行為有時是基于其錯誤想法后,就有可能有意使用“我不是故意這么做的,媽媽!”這類借口,試圖改變媽媽對他們行為的評價,從而逃避懲罰。因此,學前兒童能清楚地意識到行為者的意圖是評價其行為的根據(jù)。[16]雖然在評價別人行為時,年幼的和年長的兒童都能同時考慮結果和意圖兩個方面,但是與年長兒童相比,年幼兒童更看重結果,而對意圖的重視相對不夠。[17]這些有關兒童到底是根據(jù)意圖還是結果進行道德判斷的研究,實際上是初步探討在兒童進行道德判斷的過程中是否用到了心理理論。

隨著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兩個領域的研究不斷深入,Astington提出了應在心理理論和道德推理之間架設一座橋梁。[18]比如,Baird等研究了4~7歲兒童的錯誤信念理解與道德判斷之間的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19]Chandler等探討了兒童的解釋性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之間的關系,發(fā)現(xiàn)擁有解釋性心理理論的兒童在評判故事人物時傾向于認為他更壞。[20]張文靜等考察了3~4歲幼兒說謊的概念理解水平與道德評價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4歲組幼兒的心理理論與道德評價的相關顯著。[21]徐偉對3~5歲兒童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的關系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兒童錯誤信念理解與道德判斷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即使控制了年齡因素,相關依然顯著。[22]陳璟研究了4~7歲兒童的道德情緒判斷與心理理論的關系,結果發(fā)現(xiàn),道德情緒判斷與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存在一定的顯著相關,兒童對道德情境中行為者的情緒判斷受其心理理論情緒理解發(fā)展水平的影響。[23]可見,許多國內外相關研究均發(fā)現(xiàn)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之間存在著關系。

大力支持民營企業(yè)發(fā)展,關鍵是要出實招而不是做做表面文章。司法部已要求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xié)會抓緊組建律師服務團隊,律師服務團隊要深入重點民營企業(yè)“一對一”提供“法治體檢”服務,了解企業(yè)生產經營和依法治理情況,分析企業(yè)法律需求和風險點,幫助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健全法律風險預警防范和矛盾化解機制。這次民營企業(yè)“法治體檢”專項活動,是一次公益性的免費服務活動,更是為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營造良好法治環(huán)境的實招。今后不妨多推出一些類似“法治體檢”實實在在的舉措。

除此之外,還有神經心理學與神經影像學技術研究的成果表明,前額葉內側面對于人們的社會認知非常重要,可能是參與心理理論加工的關鍵腦結構。[24]道德判斷是社會認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所以我們認為道德判斷可能與心理理論會用到相同的腦區(qū)域。

(二)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的因果關系

上述的大部分研究都證明了道德判斷與心理理論之間存在著相關關系,但是相關的方向則沒有進一步明確說明,即是在道德判斷中運用了心理理論,還是在心理理論任務中運用了道德判斷?還是兩者都有?

1.心理理論對道德判斷的影響

Kahn認為道德判斷應該和心理理論的關系非常緊密,要想對道德情境作出正確的判斷,必須了解他人的信念或者愿望,否則僅僅根據(jù)其外在行為的表現(xiàn)很難作出正確的道德判斷。[25]對于孤獨癥兒童的研究已證實了這一觀點:缺乏心理理論的孤獨癥兒童不具備對道德情境進行判斷的能力,也就說明了道德判斷需要一定程度的心理理論。[26]生活常識也表明,在道德判斷的過程中需要心理理論的參與,因為要想作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就必須了解他人的信念、愿望、動機等。比如,人們正在考慮某人的行為是否該受到責備(道德判斷),人們可能需要知道,他這樣做是不是故意的(心理理論)。這似乎是人們首先對行為者的心理狀態(tài)作個判斷,然后利用這個判斷作為一個過程的輸入,最終產生對個體的道德判斷。

2.道德判斷對心理理論的影響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道德判斷可能會影響心理理論。也就是說,人們的道德判斷似乎作為他們達到心理理論的過程輸入,人們首先完成行為本身是道德的還是非道德的判斷,然后利用這個道德判斷去作出關于心理理論的判斷。由于這方面的研究較少,下面引用具體的實驗來加以說明。

例如,讓人們判斷一個行為是故意的還是非故意的,有時人們會對這個行為表現(xiàn)出的道德狀況敏感,然后依據(jù)這個道德狀況作一個心理上是不是故意的判斷。有一項研究:給被試呈現(xiàn)簡短的小插圖,然后要求被試判斷在小插圖中人物的行為是否是故意的。[27]通過系統(tǒng)地改變小插圖中的不同方面,研究者能夠確定哪些因素正在影響著人們的心理,因此能夠說明心理理論對道德狀況的敏感性。其中的一張插圖是:一個公司的副總裁走到會議桌前,對總裁說:“我們正在考慮開始一個新計劃,它將幫助我們增加利潤,但是它將破壞環(huán)境?!笨偛没卮鹫f:“我不關心破壞環(huán)境,我只想要盡我所能地賺更多的利潤,讓我們開始這個新計劃。”他們開始了新計劃,當然環(huán)境也被破壞了。面對這張插圖,大部分被試認為,總裁故意破壞了環(huán)境。有人可能認為這個判斷完全基于個體的心理狀態(tài)的某種信息(他明確知道這個計劃會破壞到環(huán)境),但是似乎沒有這么簡單,如果只是改變行為的道德狀況,用“有益于”代替“破壞”,這個判斷就會發(fā)生改變。另一張插圖是:一個公司的副總裁走到會議桌前,對總裁說:“我們正在考慮開始一個新計劃,它將幫助我們增加利潤,并且它將有益于環(huán)境。”總裁回答說:“我不關心有益于環(huán)境,我只想要盡我所能地賺更多的利潤,讓我們開始這個新計劃。”他們開始了新計劃,當然環(huán)境也得到了改善。面對第二張插圖只有23%的被試認為,總裁故意有益于環(huán)境。這個結果表明,人們對行為是否是故意的直覺(心理理論),能夠受到行為本身是好的或壞的(道德判斷)的影響。

日常生活中,當人們用“一個人做什么,目的是什么”這樣一個概念時,也表現(xiàn)出了對道德狀況的敏感性。例如,一個人去廚房,目的是拿東西吃。這里我們似乎純粹是心理理論的判斷,不涉及道德表揚或責備。然而,人們似乎從這個概念的目的為何中而對感知到的個體行為的道德狀況敏感。面對前述的第一張插圖,大部分被試認為“總裁破壞了環(huán)境,目的是為了增加利潤”,聽起來是正確的。但是當給被試呈現(xiàn)第二張插圖時,他們卻有相當不同的反應。大部分被試認為,“總裁改善了環(huán)境,目的是為了增加利潤”,這個表達是不對的。因此,可以說,道德的考慮正在影響著人們某種術語的使用,這種術語的使用通常與心理理論領域有聯(lián)系。是道德的考慮真正在心理理論上起作用,還是這些考慮不知何故對心理理論產生了歪曲的作用?對此問題的爭論有三個主要的觀點:由道德上壞的行為所引發(fā)的情感反應,能夠歪曲人們的心理理論;道德考慮在某種術語使用的語用學中起作用,而不是在心理理論觀念的語義學中起作用;道德考慮真正在人們的心理理論上起作用。

在試圖對這些矛盾的假設作出決斷時,研究者越來越多地考慮到人們情感反應的作用。最初,研究者認為,出現(xiàn)哪種結果可能完全歸于情感偏見,并且出現(xiàn)了幾個理論模型,以試圖精確地解釋人們的情感如何讓其心理理論觀念的使用存在偏見。然而,后繼的研究表明,甚至在由于前額葉皮層損害而造成的情感表達缺陷的被試中,或者當刺激材料特別設計成減少情感反應時,道德的考慮仍然在人們的心理理論判斷中起作用。這些研究結果至少提供了試探性的支持,即在缺少情感反應的情況下,道德的考慮仍然影響著人們的心理理論判斷。

三、展望

關于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關系的研究仍在持續(xù),未來研究可能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目前許多研究已經表明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但兩者因果關系的方向尚不明確,這需要借助新的、信度效度高的研究范式加以深入研究。

第二,領域普遍性和領域特殊性是當前兒童認知發(fā)展研究中的兩種不同的理論取向。根據(jù)皮亞杰的觀點,道德判斷的發(fā)展受一般認知發(fā)展水平的影響和制約,是領域普遍性的;而心理理論則被一些研究者認為是領域特殊性的。如果我們能明確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之間的關系,對于領域普遍性與領域特殊性之爭就可以提供理論上的參考。

第三,目前考察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關系研究的被試群體主要是兒童和青少年,為了對兩者關系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有更清晰的了解,應進一步擴大被試群體的年齡段,比如中年和老年。

第四,目前有關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關系的研究多為對普通人群的認知研究,來自臨床對特殊群體(如孤獨癥)的研究以及采用神經影像學技術獲得的研究結果都將進一步加深對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之間關系的探究。

第五,基于心理理論與道德判斷之間深層次的關系,可以提出針對兒童發(fā)展的具體教育策略。比如,父母只要謹慎地以適合于兒童理解力的方式進行道德推理,以支持的方式(而不是質疑方式)表達新的道德觀點和對他人心理狀態(tài)的理解,就能不斷促進兒童的道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BAIRD J A, SOKOL B W. Mind, morals, and action:the interface between children’s theories of mind and socio-moral development[M].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4.

[2]PREMACK D, WOODRUFF G. 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78,1(4):515-526.

[3]HAPPé F G, WINNER E, BROWNELL H. The getting of wisdom:theory of mind in old age[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2):358-362.

[4]WELLMAN H M, WOOLLEY J. From simple desires to ordinary beliefs: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everyday psychology[J].Cognition,1990,35(3):245-275.

[5]WELLMAN H M, CROSS D, WATSON J. Meta-analysis of theory of mind development:the truth about false belief[J]. Child Development,2001,72(3):655-684.

[6]SODIAN B, TAYLOR C, HARRIS D L, et al. Early deception and 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false traits and genuine markers[J].Child Development,1991,62(3):468-483.

[7]BARON-COHEN S. Mindblindness:an essay on autism and theory of mind[M].Cambridge:MIT Press,1995.

[8]TAYLOR M, CARLSON S M. The 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fantasy and theory of mind[J].Child Development,1997,68(3):436-455.

[9]RUFFMAN T, SLADE L, CROWE 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and mother’s 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 of mind understanding[J].Child Development,2002,73(3):734-751.

[10]RUFFMAN T, PERNER J, NAITO M, et al. Older (but not younger) siblings facilitate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1):161-174.

[11]LEWIS C, FREEMAN N, KYRIAKIDOU C, et al. Social basis of theory of mind: Influences of siblings and, more influences on false belief access:specific sibling influences on general apprenticeship[J].Child Development,1996,67(6):2930-2947.

[12]WALKER L J, HENNING K H, KRETTENAUER T. Parent and peer contexts for children’s moral reasoning development[J]. Child Development, 2000,71(4):1033-1048.

[13]SPEICHER B. Family patterns of moral judgment during adolescence and early adulthood[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4,30(5):624-632.

[14]NELSON S A. Factors influencing young children’s use of motives and outcomes as moral criteria [J].Child Development,1980,51(3):823-829.

[15]SIEGAL M, PETERSON C C. Preschoolers’ understanding of lies and innocent and negligent mistake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2):332-341.

[16]CHANDLER M J, SOKOL B W, WAINRYB C. Beliefs about truth and beliefs about rightness[J].Child Development,2000, 71(1):91-97.

[17]ZELAZO P D, HELWIG C C, LAU A. Intention, act, and outcome in behavioral prediction and moral judgment[J].Child Development,1996,67(5):2478-2492.

[18]ASTINGTON J W.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y of mind and moral reasoning[J].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2004(103):63-72.

[19]BAIRD J A, ASTINGTON J W. The role of mental state understand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action[J].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2004(103):37-49.

[20]CHANDLER M J, SOKOL B W, HALLETT D.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interpretive turn:children’s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truth and rightness[M]//MALLE B F, MOSES L J, BALDWIN D A. Intentions and intentionality:foundations of social cognition. Boston:MIT Press,2001:345-366.

[21]張文靜,徐芬,王衛(wèi)星.幼兒說謊認知的年齡特征及其與心理理論水平的關系[J].心理科學,2005,28(3):606-610.

[22]徐偉.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及其與道德判斷的相關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06.

[23]陳璟.兒童道德情緒判斷與心理理論發(fā)展關系的初步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5.

[24]席春華,汪凱,朱春燕,等.心理理論的神經基礎[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4):438-440.

[25]KAHN P H Jr. Mind and morality[J].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2004(103):73-83.

[26]馮源,蘇彥捷.孤獨癥兒童對道德和習俗規(guī)則的判斷[J].中國特殊教育,2005(6):65-69.

[27]KNOBE J.Theory of mind and moral cognition:exploring the connections[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5,9(8):357-359.

(責任編輯:石 娟)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of Mind and Moral Judgment

CAO Ling-min
(Ji’na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Ji’nan 250307, China)

Abstract:Being two important cognitive abilities, whether there is a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of mind and moral judgment is a hot topic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field.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ory of mind and moral judg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al relationship and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it also points out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research paradigm, domain-general and domain-specifi c, the subjects’ age, special groups and neuroimaging, educational strategies, etc.

Key words:theory of mind;moral judgment;relationship

作者簡介:曹令敏(1971—),女,山東濟南人,高級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普通心理學、兒童心理學。

收稿日期:2014-12-30

文章編號:1008-7931(2015)01-0085-05

文獻標志碼:A

中圖分類號:G610

猜你喜歡
關系
商業(yè)保險與信用擔保關系問題研究
課程與教學的關系與整合
新常態(tài)下高校會計監(jiān)督與會計服務關系探究
淺論企業(yè)文化建設中加強黨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創(chuàng)新
施工項目管理與項目成本控制關系的分析
保加利亞媒體:飯局是中國搞定“關系”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