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俊
[摘要]針對教材《短歌行》中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一詞“歌”的解釋提出異議,并以古文獻資料作論據(jù)進行分析論證,提出“歌”者并非“行樂之歌”,而是“哀歌”,為教學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中學語文 古詩詞教學 對酒當歌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070042
人教版必修二第7課《詩三首·短歌行》一文,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一句作了如下注釋:“一邊喝著酒,一邊唱著歌。當,也是對著的意思。”“幾何,多少?!卑凑照n本注釋的理解,開篇這兩句可以理解為:“一邊喝著酒,一邊唱著歌,人生短暫,能有多少時日呢?”但如果作以上理解,會發(fā)現(xiàn)兩個問題:一是語義上前后矛盾,既是“人生苦短”,又為何“亦酒亦歌”呢?二是作者情感前后不一致,落差過大,由“大喜”的“酒、歌”突然轉(zhuǎn)入“人生幾何”的苦嘆,情緒起伏未免過大,令人難以接受。
《教師教學用書》中對本詩主旨的理解有這樣一段話:“人生苦短、生命無常,這是漢樂府詩歌里常見的主題,可見當時這個問題縈繞在人們的心中,揮之不去。由人生有限,引發(fā)人們的思考:人應(yīng)該怎樣活著?對此,漢樂府詩歌里更多的是主張及時行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西門行》)將這種主張發(fā)揮到了極致?!憋@然,這一段話中“歌”的含意是“及時行樂”的方式之一,即“歌唱、歌舞”。而《高中語文譯注及賞析》(長春出版社)中則將這一句翻譯為“一邊喝酒,一邊唱歌,人生能有多少這樣美好的歲月”。其中“人生幾何”已經(jīng)不見“憂傷”的影子,作者活脫脫成了一個珍惜良宵,及時行樂之徒。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這兩句詩的理解所以會發(fā)生偏誤,在于譯者不能正確恰當?shù)乩斫狻案琛钡暮?,那么“歌”究竟作何理解呢?/p>
一、“歌”即“哭”,或為“哀歌”
這里的“歌”是“長歌當哭”之“歌”,不同于今天的“唱歌”?!案琛钡谋憩F(xiàn)形式一個特點是音節(jié)可拉長,《史記·五帝本紀》“歌長言”,裴骃集解引馬融曰:“歌,所以長言詩之意也。”《急就篇》卷三“五言總會歌謳聲”,顏師古注:“長言謂之歌?!薄案琛笨捎脕硌灾?,《周禮·春官·女巫》“歌哭而請”,孫治讓正義:“歌者,長言申其志。”因志不得而常以哭歌,“歌哭而請”即如此。
文獻中“歌”“哭”常并舉,《易·中孚》:“或鼓或罷,或泣或歌?!表n愈《送孟東野序》“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周禮 秋官·銜枚氏》:“銜枚氏掌司囂。國之大祭祀,令禁無囂。軍旅、田役,令銜枚。禁叫呼嘆鳴于國中者、行歌哭于國中之道者?!薄痘茨献印び[冥訓》:“昔雍門子以哭見于孟嘗君?!备呃C注:“哭,猶歌也。”現(xiàn)實中,南方至今有“哭歌”習俗。
與“對酒當歌”中“歌”義相同的有《挽歌·陶淵明》句:“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前兩句意為:“親族們有的余哀未盡,別的人已經(jīng)唱過挽歌?!痹摼渲腥魧ⅰ案琛崩斫鉃椤俺琛眲t與語境相去甚遠?!秾⑦M酒·李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整支“歌”中,唱出的是“懷才不遇”“富貴不可期,帝鄉(xiāng)非吾夢”的憂傷和“難銷”的“萬古愁”。這一首詩也一樣,從“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到“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充分表現(xiàn)著《楚辭》里的哀怨。
另外,全詩的情感線索始終圍繞一個“憂”字展開:“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憂從中來”。若要與全詩“流露出對于生命短促的濃濃感傷”的情感主旨一致,開篇盡興飲酒、盡情歡歌則顯然格格不入。所以,即便是“歌”,也當是“憂傷之歌”“哀嘆之歌”。由此看來,這一句理解為“一邊憂傷地飲酒,一邊唱著哀歌”,則可與下文情理一致。
二、“歌”即題目中的“短歌”
按照首句與題目的關(guān)系,開頭可以照應(yīng)題目。該句可以理解為曹操酒至半酣,不由“興盡而悲來”,的確感覺“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便在酒席上吟唱并草就了這一首《短歌行》。清人朱嘉徽在《樂府廣序》中說:“《短歌行》,歌對酒,燕雅也?!敝赋鲞@是用于宴會場合的歌辭。這句話,意即為邊飲酒,邊唱這首《短歌行》。
據(jù)考,曹操這首《短歌行》作于赤壁之戰(zhàn)(東漢建安13年,公元208年)前夕。方此之時,魏軍一面兵精糧足,人才濟濟,大兵云集江畔,“渡江戰(zhàn)役”即將打響,統(tǒng)一大業(yè)成敗系于一役,一面卻又是水上作戰(zhàn)經(jīng)驗缺乏,水軍缺少優(yōu)秀的將才和有效的訓練,作為統(tǒng)帥,肯定憂心如焚,戰(zhàn)前群宴將士,既有對帳下將士的愛意,也有對延攬各路人才的渴望。感懷于內(nèi),酒后袒露真言,言“塊壘”于一詞一賦,便順理成章。
(責任編輯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