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彭建國
中巴公路紅其拉甫段雪崩搶險記
文 / 彭建國
紅其拉甫口岸剛剛開關,大雪和雪崩讓中巴喀喇昆侖公路(以下簡稱“KKH”)通行兩度受阻,中交二公局四公司巴基斯坦項目部立即組織搶險,確保通行。
4月1日,閉關4個月的紅其拉甫口岸開關,中巴公路紅其拉甫段迎來了最繁忙的時候,積壓了一冬的物資準備出關,等候了一冬的旅客趕往海關。然而,就在開關前幾日,巴基斯坦北部地區(qū)頻降雨雪,中巴公路受到大量積雪阻礙,口岸在開關后旋即閉關,大量等待通關的物資和旅客滯留在中國和巴國海關。
為及時恢復通行,KKH項目D標駐守在蘇斯特的道路維護人員立即出動,趕往紅其拉甫清除積雪。但就在冰雪清除、道路即將通車時,又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自然災害——雪崩。
4月4日早晨,紅其拉甫段巴方一側(cè)的K 793處山巔上發(fā)生雪崩,積雪下泄掩埋公路150米,積雪最厚處5米,堆積量大約1萬方。中巴公路被徹底阻斷,等候通關的人群既焦急又沮喪。四公司巴基斯坦項目返巴的十幾名員工也困在塔縣,因4個月閉關,項目急需配件、藥品,但卻無法送達。
KKH項目D標維護小組立即啟動應急保通預案,查看災情,制定搶險措施。但由于D標項目已經(jīng)結(jié)束,留守的人員和設備非常有限。四公司巴基斯坦項目經(jīng)理張志華立即致電,要求正在施工的堰塞湖改線段5標項目全力配合搶險,盡快打通雪崩路段。
改線段項目經(jīng)理鄭信勇立即趕到雪崩現(xiàn)場,和D標技術(shù)人員商討搶險對策,決定從130公里之外的堰塞湖改線項目調(diào)集人員和設備,立即組織開展搶險。
5日,經(jīng)過一天跋涉,一臺裝載機和一臺挖掘機終于運到現(xiàn)場。6日一早開始清雪。4月初的天氣,海拔5000多米的紅其拉甫依舊寒風刺骨,挖機揚起的雪粒打在臉上生疼,技術(shù)人員守在現(xiàn)場,邊指揮邊觀察雪堆坍塌情況,凍得受不了就到交通車里暖和一會。搶險人員都在現(xiàn)場吃餅子和方便面,巴方工人則帶上鋁鍋,架柴燒水泡方便面、煮奶茶。
通道一點點向后延伸,公路兩側(cè)堆起了高高的雪墻,至8日下午尚有20米積雪沒有挖通。天色漸晚,寒風更為刺骨,是繼續(xù)施工,還是留待明天?看著連續(xù)奮戰(zhàn)的員工,指揮人員有點猶豫,但大家還是要求繼續(xù)施工,確保當晚一定搶通。
在挖機的轟鳴聲中,傍晚7點雪崩全線貫通,參與搶險的中巴員工歡欣鼓舞,紛紛給項目、給滯留在塔縣的員工以及親朋好友打電話、發(fā)消息報告這一喜訊。
9日,蘇斯特海關開始辦理通關手續(xù),第一批前往中國的旅客順利通過了雪崩路段。(編輯/汪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