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玲,高蘊嶙,周玉玲
(1.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婁底分行,湖南 婁底 417000; 2.重慶市南岸區(qū)人民檢察院,重慶 400060;3.重慶市長壽區(qū)人民法院,重慶 401220)
?
法律觀點不當開示制度的反思與救濟研究
陳曉玲1,高蘊嶙2,周玉玲3
(1.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婁底分行,湖南 婁底 417000; 2.重慶市南岸區(qū)人民檢察院,重慶 400060;3.重慶市長壽區(qū)人民法院,重慶 401220)
法律觀點開示制度是限制法官權能、避免審判突襲、積極引導訴訟當事人參與訴訟的一項制度,其在司法實務中因缺少制度的規(guī)范,呈現出開示主體多重性、開示內容多樣性、開示方式口頭化及開示階段不確定等現狀。不當開示存在諸多弊端:損害法治根基,違背法官中立原則;不利于糾紛的一次性解決等。采用行為動因的邊際分析、心理上的后見偏見及鐵錨效應以及法理上的底線原則進行遞進式分析,有利于找到不當開示的思維桎梏,從而有的放矢地對不當開示的預防途徑和救濟途徑提出管窺之見。
法律觀點不當開示;開示邊際;底線原則
法律觀點開示是在一定的訴訟模式下為限制法官權能、避免審判突襲、積極引導當事人參與訴訟的一項有效制度,其作為釋明制度的子項,是法律解釋在個案中的具體運用。但在實務中法律觀點開示呈現“日偏食結構”,因制度的缺失導致開示時有發(fā)生錯亂情形,這就需要梳理法律文本背后隱藏的“法律規(guī)則”,以指導司法實踐。本文采用實證分析的方法,以C市民事案件審判為切入點,分析法律觀點不當開示的具象及成因,并試圖尋找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保障訴訟當事人在個案中感受到司法的公正。
(一)開示主體多重性
筆者隨機對37位民事案件再審申請人(申訴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如下:
問卷1:你以原審適用法律錯誤為由向本院申請再審,并明確表示有關人員對你進行了法律觀點開示,請問你是以哪種渠道認為本案存在不當開示的情形?(單選)
A.承辦案件的法官 E.律師及代理人
B.審判長 F.其他國家機構的工作人員
C.承辦庭室的領導 G.其他渠道
D.法院的其他工作人員
其中,選擇A的6人;選擇B的有2人;選擇C的有6人;選擇D的有5人;選擇E的有12人;選擇F的有4人;選擇G的有2人。
(二)開示內容多樣性
通過查閱37件民事申訴案件的再審申請書,并結合當事人關于開示內容的看法,在司法實務中,不當開示內容呈現不同的式樣。
其中,13件系過度開示;5件系錯誤開示;9件系編袒性開示情形;4件系吝于開示;4件系不予開示;2件系其他不當開示。
過度開示與偏袒性開示在司法實務中占據法律觀點內容不當開示的絕大部分,因此,如何把握開示內容的“度”成為建構法律觀點開示制度的瓶頸。
(三)開示方式口頭化及開示階段不確定性
通過對近三年來C市民事案件再審申請當事人進行隨機問卷調查,筆者發(fā)出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38份,其問題為:
問卷2:法官等開示主體對你進行開示,主要通過什么方式?
A.口頭方式 B.書面形式
問卷3:法官等開示主體對法律觀點進行開示,是在何時進行的?(可多選)
A.立案受理時 D.判后答疑
B.庭審前 E.申訴聽證期間
C.庭審之中
對于問卷2,共有237人是以口頭形式接受了法律觀點的開示;僅1人是在其本人的強烈要求下,法院才以書面形式進行的開示。
對于問卷3,立案受理及判后答疑階段開示率最高,達到215次,占調查對象的九成以上;庭審階段多在庭審筆錄記載,占調查對象的4.6%;聽證期間及庭審前接受開示的人數為96人,占總數的40.3%。開示主體自立案受理之聽證期間均對當事人進行法律觀點開示的有65人,占總數額的27.3%。
(一)類型化解讀:不當開示主體及內容的雙極性解析
1.開示主體不適格。法律觀點的開示主體需確定、明確,以免出現令出多門、“推諉扯皮”現象的出現。實踐中開示主體又可作如下分類:
法律觀點開示不但有專業(yè)的人士和機構進行開示,而且有非法律人士通過社會整體價值觀及常識常理常情對法律觀點進行開示;不但有司法系統(tǒng)的機關進行開示,而且有黨政機關及輿論進行開示;不但有中立的法官進行開示,而且有帶有“前見”的當事人對法律進行解讀。
2.開示內容失衡。法律觀點開示雖不是一種強制性的義務,但法律觀點開示貫穿于案件訴訟的整個過程,由于開示對象參與程度不同、開示主體法律經驗及學識的限制及開示主體與開示對象間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導致開示內容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進而影響訴訟當事人的訴權和勝訴權。
法律觀點開示內容失衡主要表現為過度開示、錯誤開示、偏袒性開示、吝于開示和不予開示五種情形。在一般意義上,法律觀點開示的內容應當涵括對裁判有重要影響或處于總體框架以內基礎法律的一切觀點的開示,因此,開示主體對法律觀點進行開示不能僅限于實體法律,還應注重程序法律規(guī)范。開示內容的失衡,即使實體處理符合法律規(guī)定,也不會得到訴訟當事人的切實認同,在長遠意義上必定會損害司法權威。
(二)弊端分析:法律觀點不當開示的審視
法律觀點不當開示如同“毒樹之果”,即使其在裁判形式上具有天然合理性,也因其污染法治的源頭必須加以警惕。
1.損害法治根基。在方法論意義上,只要案件得到實體和程序上雙重公正處理,選擇哪種訴訟模式并不重要。但是,法律觀點不當開示可能會違背法治初衷,給當事人提供偏頗甚至錯誤的信息,致使一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公權損害而無救濟途徑,另一方當事人即使得到額外的收益,也會從心理上弱化司法權威。
2.背離法官中立原則。中立是裁判的生命。法律觀點開示無疑是修正之路上的急先鋒,但是不當開示以及當事人在開示過程中參與程度的差異等情形的存在,難以避免地出現法官主動了解介入糾紛,很容易造成先入為主、偏聽偏信,加上無法排除法官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的可能以及與當事人有不正當往來的嫌疑,對方當事人也就很難相信法官能中立裁判、不偏不倚,法官的公正權威形象也就很難樹立起來……對實現司法中立、當事人地位平等造成了阻礙[1]。
3.不利于糾紛的一次性解決。不當開示,不但對當事人形成錯誤指示導致利益受損,而且對案件的處理增加難度。特別是新型案件的發(fā)生,對風險的防控與處置就需要開示主體不僅要掌握法律規(guī)范的精髓,而且要充分了解社會學、關系學等交叉學科的學識,在目前司法權威日益受到大眾質疑之時,人民法院對新型案件的處理可能舉步維艱。
表1 現行司法實務中法律觀點開示的主體及效能
行為是人內心思想的外在體現,體制的落實依賴行為主體思維方式和制度制約。
(一)行為動因之邊際分析
邊際分析不適用于行為主體內心確定為或不為,其只能對思想猶豫者或可替換價值者產生一定效果,因此在無法預知案件當事人內心定向的時候,通過對不當開示的邊際分析尤為重要,并對此進行邊際威懾,以達到法律規(guī)制效果。以不當開示的主體為例,如果法律規(guī)范對開示主體進行邊際限制,那么受眾能夠在各種邊際間進行替換:對案件處理的開示壓力將集中于法定的開示主體,如果有職權的主體開示沒有產生實際效果,則求助于其他開示主體。在實證意義上就是讓受眾進行某種類型的替換,通過減少某種邊際而增加另一種邊際,來改變他們的行為方式。在不當開示的內容、方式、程序、受眾等方面均可采用邊際分析來確定法律觀點因不當開示造成的后果及補救措施,這種方法很難用數量方式具體化,但它給我們一種在次優(yōu)方案中分析當事人申訴信訪的一種途徑。
(二)心理分析之后見偏見及鐵錨效應
邊際分析不能涵括所有不當開示的成因,其只對邊際界限上的子項產生影響。那么,對于內心確信司法不公進行纏訴的當事人以及偏執(zhí)人格的主體,就需要通過其他方法對其進行補正分析其成因。
經法律觀點開示,案件當事人心理確信依照開示觀點選擇行為方式會得到勝訴之結果。但在不當開示中,當事人對敗訴的結果向前推演,會確信開示觀點不當是導致敗訴的唯一因素,從而產生救濟的法律措施。案件當事人有時候會引用相同案由的案例證明法院沒有“同案同判”,但是他們卻很少從證據角度、責任角度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檢視,這種后見偏見致使行為人固執(zhí)己見,難以通過說理教育進行勸解。
人民法院在判決既定的情況下,因不當開示的原因,當事人會在心理強化不當開示所造成的影響,弱化那些法定的敗訴因素,心理會尋找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抨擊司法制度,特別是那些自認為受到不公平對待的當事人中,偏執(zhí)己見、遵從前見或他人的開示觀點,纏訪不斷、訴爭不止。這種情況下的不當開示,是執(zhí)意信訪的外部因素,卻成為申訴信訪的客觀理由——即使不當的開示已經得到司法糾正,但“污染”了整條司法清澈之源,也是那些內心確信通過申訴信訪可達到自我目的的內心強化劑。
(三)法理分析之底線原則
經典自然法理論認為,制定法應符合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惡法非法。法律作為指導社會生活的行為規(guī)范,其只能在社會整體活動中被發(fā)現,經主流價值觀的認可通過法定程序應用于社會。司法是預防次優(yōu)的民主弊端的最后一道防線,不但規(guī)制多數人形成暴政,而且在最大范圍內保障少數人的合法權益。法律觀點開示存在的基礎在于法律體系存在“漏洞”,其含義也并非因欠缺規(guī)范導致邏輯上無法作出裁判,而是指依制定法而裁判者在邏輯上完全可能作出支持或駁回訴請之裁判,但在其看來此裁判有失公正[2]。為避免出現這種危害法治的行為,就需要司法者尋找隱藏于法律規(guī)則之下又實際發(fā)揮作用的底線原則。
法律觀點開示是人民法院指導當事人正確行使權利、節(jié)約司法資源的有效制度之一,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司法風險:當事人放棄作為訴訟參與人的義務,放棄獨立舉證的責任,完全依照開示主體的觀點履行訴訟義務。同時,不當開示不利于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在中國的發(fā)展與推廣,久而久之民間智慧在法治中的作用越來越低微,最終導致法律政治化。失去底線原則的開示不但損害法律觀點開示的主旨,而且將會“家長式”作風的審判流變于社會生活,造成司法權過度擴張。
法律觀點的開示需要在對話基礎上遵守法治底線原則。法官應認識到自己的不完美并因此學會寬容案件當事人的小缺陷,但是其不能將寬容的美德淪為低俗的道德加冕,更不能罔顧法律的底線[3]。堅守法治底線原則,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避免不當開示及其造成的惡果。
(一)預防:制度與技術雙管齊下
一套好的技術操作規(guī)范需要制度的保障,以確保技術規(guī)則充分發(fā)揮其效能。制度一旦形成,人的行為樣式就會受到制度的整形,制度的整形功能甚至會延伸到人的心理、意識、觀念等精神領域,以至于制度的轉型不但使規(guī)則之重構,更是人的精神之再塑[4]。法律規(guī)范滯后性與社會生活變遷性之間的沖突是法律觀點開示的必然要求。人在原有制度上形成了思維慣勢,人性之墮又使開示內容趨于保守,因此需要在民間智慧本土中尋求不當開示的預防措施。
1.明確開示邊際。明確開示邊際,使雙方當事人的訴訟信息對稱,不但易于人民法院正確履行審判職責,而且在心理層面上使當事人之間明辨是非、息訴罷訪。法律觀點開示制度的確立,需要制度上確定開示邊際,具體而言,在開示主體的邊際上,開示應以法院為主體進行書面開示,并加蓋人民法院院章為基本要求,以法官口頭開示指導形式審查為例外;對開示對象而言,適用于具體個案的案件當事人,以平等原則公平開示;開示方式上,以當事人申請開示為原則,以法院發(fā)揮職權主義為例外;在開示參與程度上,應以訴訟兩造均在場為原則,以經法院傳票傳喚拒不到庭進行開示為例外;開示內容上堅守底線原則。
2.建立開示程序。實體正義建立于程序公正基礎之上,打造陽光的開示程序,是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也是預防“暗箱操作”、司法腐敗的有效途徑。因開示制度貫穿于案件訴訟的始終,因此,在案件不同的處理階段,需要有相配套的程序加以規(guī)制,具體而言: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或當事人申請進行法律觀點開示。其一,在案件受理階段,當事人可以通過法律咨詢、訴前調解等方式征詢相關人員的建議。當事人決定起訴的,人民法院在法定范圍內形式審查起訴材料,對材料不符合要求的,直接退還給起訴人,并一次性書面告知需補正的內容。其二,在庭前準備階段,合議庭可以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法律觀點開示,以確保庭審高效有序地進行;在庭審期間,法官必須當庭對當事人進行法律觀點進行開示,并記入庭審筆錄。其三,案件審理終結后,當事人不服裁判的,可以申請判后答疑,要求承辦庭室對裁判適用的法律進行開示,接待人員應口頭開示,并進行書面記錄備案。其四,再審申請期間,復查庭室可以依照再審申請人的申請書關于法律適用問題進行觀點開示,發(fā)現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應當提請再審建議。
3.堅守開示底線。開示主體對法律觀點進行開示,其內容必須把握“度”,避免出現過度開示或出現吝于開示的情形。堅守開示底線原則,首要問題是在開示內容上堅持法益衡量原則,對法律觀點在何種程度上進行開示,需要根據查明案件法律事實為基本要求,并不得侵害國家利益、公共利益與個人的基本人權。其次,保持開示中立原則。開示內容必須在個案基礎上針對法律觀點進行,開示主體有必要將對當事人有利與不利的觀點均告知之,并且不能厚此薄彼,避免造成訴訟的實質不公。
(二)救濟:依照民訴法規(guī)定的補救
法律觀點開示作為裁判主體的義務,必須在法律制度上予以授權并明確救濟途徑。司法實務中,裁判主體即使謹遵審慎原則對法律觀點進行開示,也難免會出現不當開示的情形。針對五種不同的不當開示情形,建議進行如下救濟:
過度開示的,裁判主體應自行回避或依當事人的申請回避,且過度開示部分不得作為審理依據,當事人權益受損的,還可申請司法救助;錯誤開示的,當事人有權提出異議和復議,且可作為上訴或申請再審的理由;偏袒性開示的,系程序違法,應作為再審或改判的理由;吝于開示的,當事人可申請答疑,并作為上訴或申請再審的理由;不予開示的,系程序違法,應作為發(fā)回重審或改判的理由。
欲使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法律觀點開示制度是審判機關與受眾間有效溝通的平臺,也是人民法院樹立司法權威、公正辦案的職責所在。在現代中國,每一個社會主體均有責任弘揚法治精神,守法、護法的憲政義務亦應在社會生活中形成風氣。因此,關于不當開示的實證考察,不僅僅是法律觀點開示的技術思考,更是司法體制改革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1]常怡,肖瑤.論法官的中立[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2][奧]凱爾森.純粹法理論[M].張書友,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103.
[3]支振鋒.道德加冕不能罔顧法律底線[N].法制日報,2014-05-23(7).
[4]沈巋.人與制度的對話[C]//蕭瀚.法槌十七聲——西方名案沉思錄.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3-4.
[責任編輯:王澤宇]
2015-09-17
陳曉玲(1985-),女,湖南婁底人,職員;高蘊嶙(1984-),男,四川富順人,助理檢察員;周玉玲(1984-),女,重慶忠縣人,助理審判員。
DF8
A
1008-7966(2015)06-00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