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賽俐
(莆田學院,福建莆田,351100)
高校管理人員考核是事關高校管理水平提高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高校管理人員考核是高校根據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按照人事考核的原則、標準、程序和內容,對管理人員的政治素養(yǎng)和思想品質、工作業(yè)績、行為作風等方面情況做出全面、準確的評價。目前,高校管理人員的考核工作仍存在著諸多問題,考核機制尚需不斷完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高等學校管理工作紛繁復雜,涉及面廣,包括了高校行政管理、黨務管理、教學管理、科研管理和學生管理等方方面面,高水平管理是高校實現(xiàn)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發(fā)展的前提和保證。管理的關鍵在人,只有高校管理人員具備較高的素質、水平和工作績效,高水平管理才有可能實現(xiàn)。因此,只有建立科學的管理人員考核評價機制,正確反映管理人員的工作表現(xiàn),并以此作為改進工作的直接依據,才能促使高校管理人員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績效,進而提升學校的整體管理水平。
雖然1999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guī)定了高校依法辦學的各項組織和活動,但實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高校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及教學活動都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指令范圍內運行,這導致部分高校管理人員養(yǎng)成了惰性,按部就班,沒有對管理工作形成正確的認識,主觀能動性不足。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突出對人員進行實績考核,能夠激發(fā)高校人員開創(chuàng)事業(yè)的積極性和責任感。科學而準確的考核體制和考核結果具有診斷和鑒別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體現(xiàn)行政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幫助他們正確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優(yōu)勢、特長和不足,幫助他們明確方向和目標,促使他們不斷完善自我。
人員考核的內容和方向,確定了管理人才的發(fā)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考核標準,就會有什么樣的用人導向??茖W的考核評價機制能夠喚醒人員的成長自覺,進德修業(yè),努力提升思想素質及業(yè)務能力,激勵人員多做貢獻,由此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如果考核機制出現(xiàn)偏差,用人導向也會產生問題,就會挫傷廣大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就會因此受到損害。
因此,合理準確地選取及任用人員,其前提就是建立健全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我國《黨政領導人員考核工作暫行規(guī)定》第三十三條明確規(guī)定:“考核結果應作為領導人員選拔任用、職務升降、獎懲、培訓、調整級別和工資等的重要依據?!x拔擔任上一級領導職務的人選,應從考核中被評定為優(yōu)秀職稱的人員中產生。”[1]通過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對管理人員進行全面正確的考量,能鑒定管理人員在管理活動中的價值與“能級”,能夠把思想政治可靠、業(yè)務精良、業(yè)績優(yōu)秀、德才兼?zhèn)涞娜藛T選拔出來配備到重要管理崗位上,從而科學配置管理人員的人力資源,進而達到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考核和評價是一種目標指向及價值引導的管理活動,考核目標的引導性、評價的科學性、操作的可行性是決定考核工作成功與否的重要前提。當前,對人員考核主要從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進行?!暗?,指人員的政治立場、思想作風、職業(yè)道德、倫理道德和思想品質等;能,指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的能力和知識;勤,考核人員能否具有正確的工作態(tài)度,較強的事業(yè)心及責任感,同時還要考核人員工作效率;績,考核人員完成具體任務,解決實際問題的數(shù)量和質量;廉,考察人員遵紀守法的情況。”[2]但是這五個考核內容的原則及目標的規(guī)定比較籠統(tǒng)、模糊,不夠細化,缺乏量化的、可操作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具體標準。因此,在考核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中,考評人員往往感到考核指標難以具體化、精確化,考核的程度往往受考評者的主觀意志影響,難以科學地體現(xiàn)考核工作的功能。在制定考核標準和內容時,常常用同一標準、同一內容、同一尺度衡量每一個管理人員,致使考核結果喪失了針對性,最終的評價缺乏深度和準確性。
目前,對高校管理人員的考核大多采用本人述職、民主測評、個別談話等考核方法。考核的時間通常確定在學期末或學年末,采用年底一次性的集中考核。這樣的終結性考核體制忽視了日?;?、動態(tài)性及時效性,收集到的考核信息也不夠及時、完整、客觀。在考評操作中,考核者主要依據個人感覺與主觀印象,分為優(yōu)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再經過簡單的統(tǒng)計便“一錘定音”作為考核結論。這種考核方法因其簡單易行,也成為了通用做法,但由于缺乏分類制定細致可行的人員崗位考核指標,參與測評的人員無法“因崗施評”“因人施評”,甚至將人員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感觀夾雜在一起,這樣的評價情緒性非常強,不能夠做出真實、客觀、全面的評價,從而導致考核結果出現(xiàn)較大的偏差。這種忽略日常動態(tài)考核,考核者憑印象、憑記憶下定論,根據人員的近期工作成績對其進行年度考核,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近因效應”。
當前高校管理人員考核結果的運用主要存在兩個傾向:一是只重視利用考核結果選拔人員,調整班子,忽視通過適當反饋,運用考核結果加強對人員的教育、監(jiān)督和管理;二是考核結果沒有完全與人員選拔任用、獎優(yōu)懲劣結合起來。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往往只重視考核的過程和形式,而忽視了對考核結果的進一步分析和反饋,致使考核結果的反饋變成了一種走過場的形式主義。如果沒有充分運用考核結果,或是運用不當,就會使廣大人員的工作熱情受到嚴重挫傷,人員參與考核的積極性、考核評價的準確性就會大打折扣。我們應當本著對被考核者負責的態(tài)度,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真抓實干,科學合理、最大限度地運用考核結果,從而達到客觀公正地評價人員的目的。
高校應當進一步提高對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將考核作為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建立校一級的考核委員會,黨政一把手直接負責考核工作。在考核中,一方面既要堅持二級考核,即考核的主體為管理人員本人的主管領導,由主管領導進行評價,分管領導確認考核結果,保證考核責任明確、高效統(tǒng)一;另一方面也要倡導多元考核,充分聽取與被考核對象工作相關的人員的意見,如相關部門人員、教師、學生等的意見,保證考核結果的全面、多元和考核過程的民主。
高校管理人員中有多種類別,既有從事思政工作的,也有從事后勤管理的,既有一般干部,也有科長、處長,由于他們崗位不同,從事的工作內容、工作重點與所承擔的責任也不盡相同。如果都用一種考核辦法,都用一套指標,顯然就缺乏針對性,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對不同層級、不同崗位的高校管理人員的考核應有所差別。具體來說,管理人員可以分為行政管理人員和思政管理人員;思政管理人員包括各級負責學生管理的黨、團口的干部、輔導員,行政管理人員又可以細分為教學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黨務等方向。不同的層級、類別的管理人員考核內容應該有所區(qū)別,除用“德、能、勤、績、廉”等共性指標考核外,考核內容要盡量與崗位工作相匹配,在考核方法的采用上也要有所區(qū)分。
為說明以上內容,本文以思政管理人員為例加以說明。一是考核方法。對思政管理人員的考核,在考核主體上,不僅要有上級和同事的評價,還要引入所帶學生的評價,學生的評價可以占總分的50%。二是考核內容??萍壓鸵话愕乃颊芾砣藛T,重點要考核他們組織開展學生思想教育的效果、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效果、學生文明建設取得的成績、黨建工作情況、培養(yǎng)典型和開展特色工作情況等;對于處級思政人員,就要考核他們所帶的思政隊伍建設情況,所負責工作在學校中整體排名等情況,而考核方法上,不一定要引入學生評價,但可以引入所在部門思政管理人員的民主測評。只有這樣,堅持分類分級考核,才能提高管理人員考核的針對性,提高實效。
高校應當建立起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并重的考核機制,改變以往只重視甚至只進行年度考核,而忽略平時考核的情況。平時考核是年度考核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一方面,只有做好平時考核,才能為年度考核提供真實、可靠的工作表現(xiàn)依據,避免如“近因效應”等主觀因素而產生的年度考核結果偏差;另一方面,平時考核是對工作全過程的監(jiān)督和控制,可以及時糾正工作中的偏差,避免產生更嚴重的后果。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并重,既要建立、完善和執(zhí)行平時考核制度,也要對年度考核等次產生辦法進行改革,使平時考核結果在年度考核中充分體現(xiàn),賦予適當?shù)臋嘀?,使平時表現(xiàn)與綜合評價相統(tǒng)一。在考核形式上可以靈活運用工作日志、日常工作檢查、階段性工作考核、個別談話、專項調研等多種渠道進行,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平時考核評價體制和格局。
考核指標體系具有指導、規(guī)范考核活動的功能,也對高校管理人員的工作表現(xiàn)和工作改進起到重要導向作用,因此,建立科學、客觀的管理人員考核體系是保障考核有效發(fā)揮作用的關鍵和前提。在考核指標的確定上,既要全面反映高校管理工作的特點,也要加強指標的層次和針對性,既要體現(xiàn)管理工作的共性,也要反應高校各類管理崗位的特殊要求??傮w來說,考核指標體系的建立要把握住四個要點:一要有全面性,考核內容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工作能力和業(yè)績、發(fā)展?jié)摿Φ榷喾矫?;二要有針對性,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層級職務的人員,除了采用通用指標外,也要體現(xiàn)崗位針對性指標,并注重權重的分配;三要針對不同考核周期區(qū)別運用指標,在平時考核中側重“勤、績”等直接反映工作表現(xiàn)的指標,“德、能、廉”等綜合性指標更多的在年度考核中體現(xiàn);四要有可操作性,能量化的指標必須要量化,不能量化的要做出明確具體的定性要求。[3]
在指標設定上,同樣以上述思政管理人員的“德、能”指標為例,在一級指標“德”下面可以分解為“政治覺悟”、“政策理論水平”、“工作作風”、“為人師表”等;在二級指標“能”下面可以分解為“組織管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寫作能力”、“科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這樣,考核才有針對性,結果描述也會較為準確,結果反饋溝通上也更有說服力。[4]
單一的定性考核或定量考核有其長處,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為發(fā)揮二者各自的優(yōu)勢、彌補各自的不足,在進行人員考核時要注意將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有機地結合起來,堅持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評價理念來考核人員??己巳藛T要在分析研究初始性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結果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綜合性考核。在對被考核者產生了初步印象和認識后,運用綜合性考核對人員深入地進行再考察、再認識、再評價,并有指導、有目的地針對某些方面開展深層次的考核。在人員考核方法上,應綜合使用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兼顧個別談話等獲得的資料,結合民主測評獲得的數(shù)據、平時考核的記錄、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等綜合對被考核者進行分析,建立起各種考核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全面把握被考核者的本質特征。
考核結果運用是考核對管理工作的直接促進,也是使考核工作不“走過場”的根本保證。考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工作績效的提升,這種促進效果通過兩個方面來體現(xiàn)。一方面以考核結果運用來實現(xiàn)考核的激勵功能,對考核結果較為突出的人員,在收入分配、職務晉升、職稱聘任、評優(yōu)評先、進修培訓等方面予以傾斜,對于考核結果不佳的管理人員,予以適當?shù)膽徒浯胧?,如告誡、輪崗、降職直至解聘,從而促使管理人員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真正發(fā)揮考核的促進功能和導向作用。另一方面注重考核結果運用的控制功能,要建立健全考核結果反饋制度,通過績效反饋、考核結果面談的形式,將考核中反映的被考核者工作能力、工作態(tài)度、工作業(yè)績中存在的優(yōu)缺點展開溝通,使被考核者了解自身的優(yōu)勢和不足,深入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問題,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發(fā)揮優(yōu)勢,同時有的放矢地調整和改進。
高校管理人員考核是一個綜合性、系統(tǒng)性強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因校制宜,不斷地在探索中改進,在改進中完善。廣大理論研究者和實際工作者要注入更大的熱情,不斷開拓,探討科學合理又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考核機制,為進一步深化高校人員人事制度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
[1]中共中央組織部.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暫行規(guī)定(中組發(fā)[1998]6號)[Z].1998-5-26.
[2]王立巖.高校中層干部考核體系指標權重研究[J].科學促進發(fā)展,2007,(11):61.
[3]劉立倫.關于加強高校干部考核的思考[J].學習月刊,2008,(2):108.
[4]黃健新,楊建州.公務員三維分類分級模型與考核指標設計研究[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