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比較文學研究的目的論向度分析

2015-04-27 02:58林瑋生
社會科學 2014年5期
關(guān)鍵詞:比較文學目的論

摘要:“目的”是比較文學研究一個潛在的重要構(gòu)成元素。通過對比較文學研究進行目的論向度的透視,揭示目的元素在比較文學發(fā)展史上“形態(tài)”(如“學派”)形成中的聚力作用。進而,以常見的“三為”(“為文學”、“為文化”與“為對話”)為視點,對比較文學研究的當下“形態(tài)”進行梳理。發(fā)現(xiàn)“三為”的劃分能夠清晰地概述比較文學研究的基本取向。同時,化解了長期以來學界將比較文學研究的“目的”(部分)變化混淆于比較文學研究的“本身”(整體)變化的學理紛爭。

關(guān)鍵詞:比較文學;目的論;向度

中圖分類號:I0-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7-5833(2014)05-0185-07

作者簡介:林瑋生,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教授(廣東廣州510420)

一、比較文學研究的“目的”元素

當下,學界的比較文學研究多戀留于“總體敘述”,而較少深入到比較文學研究的“具體結(jié)構(gòu)”。比如,作為比較文學研究一個潛在的重要構(gòu)成元素——目的——常常被忽略了。學界普遍缺乏目的論意識,到目前為止,未見有學者將之上升到一個學理高度。本文試圖對比較文學研究進行目的論向度的分析,以彌補、填補這一缺憾。

目的論是以目的為視角而闡釋世界的一種學問。在解釋世界的事物和現(xiàn)象以及它們之間關(guān)系的問題上,目的論認為,目的是預(yù)先規(guī)定事物、現(xiàn)象存在和發(fā)展以及它們之間關(guān)系的一個重要原因和根據(jù)。因為目的對活動的重要制約作用,在一些領(lǐng)域中,因運用了目的論去闡釋世界現(xiàn)象而形成了次生學科,如哲學目的論(Teleology)與翻譯目的論(Skopos Theory)等。

20世紀70年代,德國翻譯理論家威密爾(Hans Vermeer),將“目的”提高到本體論的高度,以行為理論(Action Theory)為基礎(chǔ)建構(gòu)了翻譯目的論。他把人類的行為定義為“發(fā)生在一定語境中的有意圖、有目的的行為,它既是語境的組成部分,又能夠改變語境”。Vermeer把翻譯視為人類的一種行為,而一切人類行為都是有意圖、有目的的行為。翻譯行為的實施正是為了達到某種目標或目的。Vermeer的翻譯目的論提醒人們觀察事物本質(zhì)的目的視角。作為人類一項跨文化的比較文學研究活動,與翻譯活動具有共通性,同樣存在一個目的、意旨。翻譯目的論(Skopos Theory)不僅適用于翻譯學,同樣對比較文學研究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與翻譯相比,比較文學研究與目的論之間存在一種更為天然的密切關(guān)系。從“比較文學”的學科名稱可知,不管是漢語,還是法語、英語,它均由“文學”和“比較”兩個元素構(gòu)成。沿著這兩個元素往深層次探進,便可到達“復(fù)數(shù)文學”與“比較目的”。“復(fù)數(shù)文學”是指比較學者對各種文學之間關(guān)系的總的觀點?!氨容^目的”則涉及到比較學者所立足的目的與意旨?!氨容^文學”的中心詞雖是“文學”,但實質(zhì)上,“比較文學”已不僅是“文學”,而更是“比較”,即“對各種文學的比較研究”,也即是說,它的中心詞是“文學”,但核心詞應(yīng)是“比較”?!氨容^”即“研究”的一種方式、手段,因而“比較文學”常常與“研究”緊連在一起,組成“比較文學研究”?!氨容^”與“研究”總離不開一個目的指向,人們在“比較”與“研究”時,總統(tǒng)率于一個先在的預(yù)設(shè)目的,并不存在離開目的的“比較”與“研究”活動。

二、“目的”在比較文學研究“形態(tài)”(“學派”)中的聚力作用

目的論為我們解讀比較文學研究的結(jié)構(gòu)開啟了一扇窗。在形形色色的比較文學“形態(tài)”中,學者的目的指向舉足輕重的聚攏功能。例如,作為“形態(tài)”之一、在歷史上形成的“學派”中,“目的共同體”是其構(gòu)成的重要聚力。本文通過對三大“學派”的目的論解讀,以揭示目的在其構(gòu)成中的作用。這三大學派分別是:“法國學派”、“美國學派”與“中國比較文學”。

(一)“法國學派”的目的;

事物誕生的語境是考察事物本質(zhì)及其目的的重要依據(jù)。雖然,我們從“法國學派”可知他們的比較文學是指國際文學關(guān)系史,是文學一歷史源流的比較考據(jù),是注重事實性聯(lián)系的實證研究。但僅從這一簡要的定義中,還是難以解析“法國學派”深層的目的意圖。只有當我們走進“法國學派”誕生的歷史語境,才能較為清晰地發(fā)現(xiàn)它的目的動機。

18世紀至19世紀中后期,歐洲在近代人文運動思潮中出現(xiàn)了一種被布呂奈爾(P.Bnmel)等人概括為“比較主義”的科學新潮:維居葉寫出了《比較解剖學》,布朗維爾寫出了《比較生理學》,科斯特寫出了《比較胚胎形成學》等,他們致力于人類自身生物性的科學研究。1821年前后,這一研究從自然科學延伸到人文社會學科,形成了比較宗教學、比較神話學、比較語言學等學科。比較文學便誕生于近代這個“比較主義”盛行的歷史語境之中。

其中,對比較文學最為直接觸動與啟示的,要首推比較語言學。該學科的源頭可以追溯至但?。?265-1321)的《論俗語》(1786)。但丁在《論俗語》里提出了一個觀點,在一定的不同地域里,不同的語言、方言,可能源于一個共同的原始母語,該母語經(jīng)過歷史時間洗刷以及地理的擴散而發(fā)生疏離、分化,而最終分裂為現(xiàn)存的各種方言。繼但丁之后,語言學家威廉·瓊斯(1746-1794)發(fā)表了一個類似的引人注目的觀點,他宣稱梵語和歐洲語言之有一個共同的起源。正是在但丁、威廉等大家睿智之光的啟示下,誕生了舉世矚目的語言界“施萊歇爾成果”。施萊歇爾(Schleicher,1821-1868)基于語言通常的變化的共有特征,把語言分為若干語系,在這些語系的源頭,擬設(shè)一個共有的母語,就如一幅語言的系普樹。通過對不同語系共性、對應(yīng)關(guān)系,可以尋溯到這個母語。正是這個哥倫布式的“施萊歇爾成果”,觸動了一些文學研究者的神經(jīng)。作為語言學的毗鄰學科,是否也存在著有待發(fā)掘的“施萊歇爾成果”?這即是“法國學派”對比較文學定位、創(chuàng)建的初衷。辜正坤這樣推測,比較文學的產(chǎn)生與當時赫赫有名的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啟示有關(guān)。當時的比較語言學正是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梳理出了一個印歐語系語言家族的系譜,這在語言界猶如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驚天動地。比較語言學的非凡成果對比較文學來說,具有強烈的啟示效應(yīng)。endprint

辜正坤還從詞匯學方面證明了比較文學對比較語言學的效仿足跡。他說,比較語言學的核心詞語comparee一詞,可用于對事物或同或異的比較,但更多地用于趨同的比較。比較語言學派正是用該詞表達他們對語言相似點的不懈尋求。Litterature comparee的創(chuàng)建者們用上Cormparee,在下意識里正是企圖能踏上比較語言學的研究足跡,渴望能取得有如比較語言學一樣的碩果。當我們再看看法國比較文學家維爾曼的一段重要言論時,“法國學派”的真實目的便豁然明朗了。維爾曼在其法國文學課講稿著作的第四卷前言中表明,要通過制繪一幅詳細的比較圖表,描述法國給予國外文學的東西,以及它從國外文學所接受的東西。

面對比較語言學家成功地描繪一幅印歐語系系譜樹的版圖,“法國學派”企望能步其后塵,勾勒出一幅類似印歐語系系譜樹的文學系譜圖。這正是其真實目的,而正是這一目的驅(qū)動,使“法國學派”形成了通過歷史比較的方法、致力于事實性聯(lián)系的實證研究的“法國學派風格”。

(二)“美國學派”的目的;

“美國學派”是在與“法國學派”的對話與論戰(zhàn)中誕生的。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雷納·韋勒克是該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比較文學的危機》中指責“法國學派”過分強調(diào)事實、科學與歷史,過分關(guān)注翻譯、游記、媒介等文學作品之外的東西。他認為,比較文學研究的核心應(yīng)是活生生的作品而非干巴巴的事實,應(yīng)把重心放在“文學性”(litemriness)上。韋勒克極為反對比較文學研究的非文學傾向,他提出,應(yīng)該把文學研究與非文學研究,如思想史研究、宗教研究、政治研究等區(qū)分開來。他說,有不少所謂著名的比較文學者,其實并沒有將文學放在本體位置,而是熱衷于公眾輿論史、民族性格、或旅游感想等,也就是說,他們把文學研究擴大到文化史、人類史研究,這將會阻礙比較文學的進一步深化,所以,提出應(yīng)該堅守比較文學的“文學性”,恪守文學藝術(shù)這個美學中心。

另一位美國比較文學家亨利·雷馬克也認為:“美國比較學派實質(zhì)性的主張在于:使文學研究得以合理存在的主要依據(jù)是文學作品,所有的研究都必須導(dǎo)致對那個作品的更好的理解。他們認為,……許多研究所探討的都是文學的那些邊緣問題,他們不是越來越接近文學藝術(shù)品,而是越來越背離它?!笨梢?,“美國學派”強調(diào)的是“文學性”、“文學藝術(shù)的本質(zhì)這個美學中心”,而不是非文學、非美學的東西。這即是“美國學派”的目的主張。

另外,從亨利·雷馬克提出的“跨學科研究”主張,我們同樣可窺見“美國學派”對文學性、審美性徹頭徹尾的追求。盡管這一主張備受非議,但它卻是“美國學派”熱衷于“文學性”的絕好自證。“跨學科研究”是指雷馬克把比較文學的領(lǐng)域擴大到“文學與別的知識和信仰……的關(guān)系研究”。

為什么雷馬克會提出這個自相矛盾的“另一跨”呢?本文認為,他的內(nèi)在思路是:只要有助于探索“文學藝術(shù)的本質(zhì)這個美學中心”(即文學性)的目的,只要與文學進行比較,都可列入比較文學的行列,其中包括了文學與其它學科(非文學)的比較。這實質(zhì)是無限地依就于目的論,而放逐了比較文學的基本范疇——“五跨”即“跨民族、跨語言、跨國家、跨文化與跨文明”?!拔蹇纭敝械摹翱纭迸c“跨學科”中的“跨”不是同一回事,前“跨”是要跨越語言、民族、國家、文化、文明之墻,而后“跨”則只是跨越學科(隨著在后學語境下學科疆域的淹通,跨學科的提法已越來越失去其意義),是一種墻內(nèi)之“跨”,這實際上已離開了作為比較文學研究的前提范疇。然而,這一提法依然得到了部分學者(包括我國一些知名學者)的擁護,如,卡爾·布朗在《音樂與文學》便說:“跨學科研究也可以因為注重了研究的文學性,突出了以文學為歸宿點,而取得比較文學的研究價值。”布朗其實已經(jīng)道出了將跨學科研究劃歸于比較文學的范圍的真正理由——目的為文學性。一旦文學性成了目的且無限地膨脹目的——甚至溢出了比較文學自身的前提范疇,就有可能走向“跨學科研究”;一旦把文學性當作高于一切的宗旨,比較文學就可能走向文學理論。美國學者韋斯坦因所著的《比較文學和文學理論》便是一個例證??梢姡懊绹鴮W派”的“文學性”目的與追求,成了該派形成的最核心聚力。

(三)“中國比較文學”的目的;

如果說“法國學派”誕生于前文所說的“比較主義”科學思潮的歷史語境中,“美國學派”產(chǎn)生于與“法國學派”的論戰(zhàn)中對文學性的追求,那么,“中國比較文學”(主要指二十世紀的中國比較文學)則催生于啟蒙與救亡中。

漢語“比較文學”于20世紀初由西方經(jīng)日本傳進中國,結(jié)胎于中國新文化運動語境中。新文化運動的健將胡適、陳獨秀、魯迅、周作人等,在國家內(nèi)外交困、生死存亡的情況下,積極倡導(dǎo)新(西)學,尋求新知于異邦。在學術(shù)/文學上,表現(xiàn)為對西方學術(shù)思想和文學著作的大規(guī)模譯介。比較文學的學科形態(tài)即是在這種情況下進入中國的。著名翻譯家傅東華(1893-1971)翻譯了洛里哀的《比較文學史》(1930),詩人戴望舒(1905-1950)翻譯了梵·第根(Paul Van Tieghem,1871-1948)的《比較文學論》(La Littdrature Comparrge)。在國難深重時期誕生的中國比較文學,使它無法與歐洲一樣進行純學理的研究與辯爭,而是秉承了中國學術(shù)/文學傳統(tǒng),立足為現(xiàn)世服務(wù),以救亡與啟蒙為己任,以有益于救中國、有益于中國為指歸。

例如,胡適(1891-1962)認為,比較文學應(yīng)有助于改造國民性。他以“六朝至唐的三四百年中間,西域(中亞細亞)各國的音樂,歌舞,戲劇”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為例,倡導(dǎo)國人學習西方文化,去獲益于西洋文學,“采用西洋最近百年來繼續(xù)發(fā)達的新觀念,新方法,新形式”。胡適實際上接受了明恩博(Artbor Smith)關(guān)于中國國民性的觀點,把文藝比較研究看作是改造國民性工程的一部分。

再如,比較文學家葉維廉把自己走上比較文學、文學翻譯的道路,歸因于戰(zhàn)爭的逼力、文化的郁結(jié)。他說:“我所從事的文學活動,是產(chǎn)生于一種長期的文化郁結(jié)。我自小家中貧窮,戰(zhàn)爭期間我的家鄉(xiāng)遭受過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留下了慘痛的記憶?!菚r候,我的母親希望我做一個醫(yī)生,可是我卻選擇了文學。魯迅說過:‘我們需要醫(yī)的不是身體,而是精神,是心。我當時在冥冥中就有這種感覺,覺得有一種力量在推動我去做,……百多年來,西方列強依靠堅船利炮,對中國進行了領(lǐng)土、物質(zhì)和意識形態(tài)的多重侵略,把中國趕到了希望的絕境。這使得有良知的中國學者和作家對中華文化即將被摧毀具有沉重的憂患意識,擔心中華文化被扭曲,被污染,被殖民化;進而產(chǎn)生出一種使命感,要繼承和保護中國文化?!眅ndprint

比較文學家蘇珊·巴斯奈特也悟感到中國比較文學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特征,她說,當比較文學在西方成為明日黃花時,在其它地方卻因民族意識覺醒、民族身份焦慮而獲得卓有成效的發(fā)展。諸如在中國、巴西、印度,或是許多其它國家,均用比較文學方法來探討本土文化與外土的關(guān)系等問題。這里,巴斯奈特已點出了中國比較文學“卓有成效”與“民族意識覺醒”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

樂黛云等這樣概括:從中國社會自身的發(fā)展內(nèi)在邏輯看,中國比較文學的誕生、發(fā)展、繁榮,其根本的原因是,與中國近代轉(zhuǎn)型與現(xiàn)代化追尋相始相終,比較文學的學術(shù)精神與20世紀中國發(fā)展的歷程相契相吻,特別是迎合了改革開放的歷史語境。樂黛云等也道出了中國比較文學的一個本質(zhì)特征:經(jīng)世致用、務(wù)當世之務(wù)依舊是新時期以來中國比較文學的重要旨歸。

從上述三大比較文學“學派”的目的論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目的旨歸導(dǎo)致了不同的圖景。“法國學派”是為了描繪一幅歐洲文學的系譜樹之圖,“美國學派”是為了探索文學審美的規(guī)律,“中國比較文學”是為了經(jīng)世致用、務(wù)當世之務(wù),從而構(gòu)成了三大“學派”的圖貌。它讓我們清晰地看到:目的元素是構(gòu)成比較文學研究“形態(tài)”或“學派”的重要聚力。

三、“三為”視角下比較文學研究的三大取向

通過對三大“學派”目的元素的透視,揭示了目的在比較文學“形態(tài)”(“學派”)中的重要參構(gòu)作用?;谶@一重要的參構(gòu)功能,本文通過以目的作為衡量單位,對當下紛繁復(fù)雜的比較文學研究勢態(tài),進行一次梳理。根據(jù)目的視點層面的不同,把比較文學研究的取向分為常見的三態(tài)。其一,文學(審美)為目的;其二,文化(文明)為目的;其三,對話(交流)為目的。

其一,“文學為目的”?!拔膶W為目的”是教科書中最為常見的提法。陳悖、劉象愚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文學為目的”的比較文學研究。他們強調(diào):“所謂文學性,是指我們研究的內(nèi)容和重點都必須是有關(guān)文學的,而不是別的學科和領(lǐng)域的。……我們的研究應(yīng)該始終是對文學內(nèi)在問題的研究,而不是對文學外緣的研究。”“比較文學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從近處講,比較文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文學的本質(zhì)和文學發(fā)展的動因?!谟谒軒椭覀兏玫靥接懳膶W規(guī)律。這也許是比較文學之所以對于青年們具有巨大吸引力的重要原因。美國學者布洛克分析得對:‘攻讀文學的學生為擺脫民族和語言的束縛,以便使文學研究接近文學的本質(zhì),也越來越轉(zhuǎn)向比較文學。”

楊周翰有一段話,同樣表明了他對“文學為目的”的認同。他認為比較文學研究的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是有益于文學史。一個民族的文學必然與其它民族文學在互動中發(fā)展。要厘清本族的文學,必須借助與外族文學的比較,或潛比較,從而把握本族文學本質(zhì)。其二,通過不同民族文學的比較,可通達世界文學理論的共性綠洲,在依單一本土的文學則無法達到。

與楊周翰、陳悖、劉象愚等一致持文學性作為研究目的的學者,在各種教科書或著述中隨處可見。其中,“美國學派”可謂追求文學性的突出代表(如上文述)。“文學為目的”成為國內(nèi)外比較文學研究最為傳統(tǒng)的一種研究取向。

其二,“文化為目的”。文學之間一旦比較,其研究方向就有可能游離文學域地,而轉(zhuǎn)向非文學?!氨容^文學研究不是為比較而比較。比較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和途徑。”“文化為目的”就是其中的一種重要的目的方向。“文化為目的”比“文學為目的”的視野更為廣闊,這種比較文學研究常常涉及異質(zhì)文明之間的文學比較,而不只是同一文明或同一文化體系內(nèi)的文學比較。本文認為,隨著從同質(zhì)文明內(nèi)的文學比較擴延至異質(zhì)文明之間的文學比較,必然導(dǎo)致目的從“內(nèi)”(文學)向“外”(文化)拓展,從文學層上升至文化層。因為一定的文學總是根植于一定文化,異質(zhì)文學的比較,歸根到底要透過異質(zhì)文化的闡釋而闡釋。法國學者伊夫·謝佛萊爾在《比較文學與心態(tài)史:競爭還是合作》中,論證了文學研究與心態(tài)史學相互結(jié)合的必要,并提出“語境化”研究,指的是對文學外部條件的研究,其目標必然要指向社會的文化背景,實際也就是指向文化研究。伊夫在這里道出了這樣一個道理,文學比較研究一旦在異質(zhì)文化或異質(zhì)文明之間進行,原來的“為文學”就有可能被“為文化”所糾纏或改寫。難怪有學者擔心,當比較文學處于跨異質(zhì)文化的語境下,就有可能被比較文化的大潮所“代替”、所“淹沒”。

劉象愚這樣總結(jié)比較文學的目的從文學到文化的變化:如果說七十年代以前關(guān)于比較文學自身的爭論仍在文學的范圍內(nèi)進行的話……進入八十年代后,比較文學大規(guī)模地趨移文化研究,從幾屆國際比較文學大會所呈交的論文可知,純粹的文學研究已日漸稀少,關(guān)心哲學、語言學、宗教、人類學、民族學等文化層面的則不斷涌現(xiàn),這些論者不再關(guān)心文學性,而是關(guān)注不同文化的融合與碰撞問題。劉象愚的這番總結(jié)不能不說道中了比較文學當前的一個重要走向。

“文化為目的”的研究,成為當今比較文學一個聲勢浩大的派勢。

其三,“對話為目的”。“對話為目的”與“文化為目的”的內(nèi)涵有重疊部分,也有異同之處。對話涉及意識形態(tài)或政治因素,范疇更廣、視界更高。法國比較文學者艾金伯勒1963年總結(jié)1958年教堂山和1962年布達佩斯大會后,發(fā)表《比較不是理由:比較文學中的危機》。他提出“比較文學是人文主義”,意在提倡將世界各種文學視為全人類的互有的整體與共有的財富。比較文學作為促進人們相互理解、人類文化和進步的事業(yè)。這里,他已經(jīng)明確把比較文學當作一種“促進人們相互理解”(即對話)的媒介。梵·第根在現(xiàn)代文學史第四次國際大會上的報告用了這樣的題目:《作為國際理解工具的比較文學》。這里的“國際理解”即達到“更廣泛更豐富的人道主義,更能使國家之間相互靠攏”是目的,“文學比較”只是達到目的的“工具”。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袁鶴翔認為:“中西比較文學是文學研究的分支,它跨越國界地比較東西方文學作品,并通過各國思想的交流和比較取得相互了解,它不是否定某一民族傳統(tǒng)的獨特性,而是在新的領(lǐng)域中闡明它,這樣就使比較文學同時也成為一種國際聯(lián)系的媒介?!边@是把比較文學研究當作媒介的最直截了當?shù)谋硎?。endprint

把對話當作目的最強音,首推北京大學樂黛云教授。她在多種場合提及“對話為目的”的主張。她提出,人類將不可避免地走進全球一體化的文化對話時代。以跨文化文學研究為旨歸的比較文學將在這一文化對話時代中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比較學者應(yīng)站在新世紀時空的制高點,敞開雙手,擁抱世界古今中外的各族文學,構(gòu)建溝通人類心靈的對話橋梁。樂黛云又說:“當今世界正是人類文化發(fā)展的一個轉(zhuǎn)折時期,數(shù)百年來隨著西方殖民主義勢力的擴張而形成的西方列強文化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一個多元文化共存、平等對話、既相互沖突又相互融合的時代已經(jīng)開始。為了迎接這樣的時代,有許多問題等待著人們?nèi)ニ伎?、去研究、去解決,文化問題的研究熱潮自然出現(xiàn)。”,她認為,比較文學本來就是一種跨文化交流、一種跨文化對話,它應(yīng)該對各種文化的交流、對話做出積極的響應(yīng),去開啟人類各種族群那些封閉心靈門戶。她還號召人們以新的視野在新的歷史語境下,重新觀審比較文學的使命。她說:“比較文學也必然相應(yīng)地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個新階段的核心,就是通過文學,進一步推動跨文化對話,共建一個非單邊統(tǒng)治的多元文化共存的未來?!睒拂煸频忍岢龅摹皩υ挒槟康摹保x予了比較文學研究一種崇高的使命,再次把比較文學研究推進歷史潮流的浪尖,形成了比較文學研究另一種重要趨向。

通過上述“三為”的透視,使當下的紛繁復(fù)雜的比較文學研究呈現(xiàn)出一個清晰的結(jié)構(gòu)形貌,讓我們再一次看到目的元素在當下比較文學研究中所起的參構(gòu)作用。

四、目的論向度分析的學理價值

比較文學研究的目的論向度分析,不僅可以解讀歷史上比較文學“形態(tài)”形成的緣構(gòu),而且為當下的比較文學研究勢態(tài)提供了分類的邏輯依據(jù),具有重要的學理意義,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第一,無論是“為文學”、“為文化”或是“為對話”,或“為其它”,均可構(gòu)成一種精彩的比較文學研究。在目的不同的各種比較文學研究中,不能互相否定,不能輕易地以順應(yīng)時代精神的“對話”去否定尋找傳統(tǒng)美學規(guī)律的“文學”,也不能以恪守傳統(tǒng)的“文學”而否定對世界關(guān)懷的“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說,樂黛云曾批評的“很多人還是用老的定義和老的眼光來看待比較文學”之說,是值得商榷的。因為每一種比較文學研究均有其自己特定的內(nèi)在目的與目標,而正是這一個目的構(gòu)成了獨特的風貌。

第二,使比較文學的“部分”(即目的)變化混同于比較文學的“整體”(本身)變化的欠缺表述得到厘清。長期以來,在不少比較文學的著述中,常??梢娺@樣的表述:“比較文學的文化轉(zhuǎn)向”、“比較文學轉(zhuǎn)向比較文化”或“比較文化淹沒比較文學”等,這些述說貌似無誤,實際上卻犯了一個以部分代替整體的邏輯錯誤,即把目的從“文學”到“文化”的變更,當成了整體從“比較文學”到“比較文化”的轉(zhuǎn)化。其實,變化的只是作為比較文學研究構(gòu)成要素之一的目的,而不比較文學本身的整體。比較文學的基本構(gòu)成即“不同文學之間的比較研究”沒有改變,也不能改變。正如美國康奈爾大學比較文學系主任卡勒(Jonathan Culler)針對伯恩海默提出的“比較文學研究的中心應(yīng)向文化研究轉(zhuǎn)移”所言,他說:比較文學應(yīng)該以文學比較研究作為中心,正如他發(fā)表的論文之名所言:《歸根到底,比較文學是比較“文學”》。

從1997年荷蘭萊頓召開的第十五屆國際比較文學大會的主題可以得到更為明顯的說明,該次大會的主題是“作為文化記憶的文學”。這里已經(jīng)明確地告訴人們,“文化記憶”是目的,“文學”是達到“文化記憶”的手段,但這并不意味著比較文學整體的文化轉(zhuǎn)向——變?yōu)楸容^文化,而是凸顯了比較文學研究在新語境下的目的變遷——從文學到文化。

比較文學者嚴紹望已覺察到比較文學研究中“文學”與“文化”的張力問題,他說:“(比較文學)如果完全控制在‘文學的范疇內(nèi)進行,它會感到空間的局促和視野的遮蔽;如果突破‘文學的邊界而把它延伸到例如‘文化的范疇內(nèi),又可能如脫韁的野馬,假如沒有控制的力量,就會跑到離中心點十萬八千里的地方去了?!睆闹锌煽闯鰢澜B鋈對比較文學中“文學性”與“文化性”的深入思考。但他同樣沒有梳理好其中的邏輯,而讓人感到含糊、困惑。怎么可能將比較文學“完全控制在文學的范疇內(nèi)”?又怎樣能“突破文學的邊界而以延伸的文化的范疇內(nèi)”?這里的問題是缺少了一個自覺的目的論意識。如果以目的論為視角,用“目的為文學”與“目的為文化”的話語進行重新表述,則可使這段話變得更加明晰明朗起來。

通過目的論向度的透視,讓我們較為系統(tǒng)地認識到目的元素在比較文學研究中的重要參構(gòu)作用,以及各種目的的等值性,同時從學理上化解了長期以來,將比較文學的“部分”(即目的)變化混同于比較文學的“整體”(本身)變化而造成的誤解與紛爭。

(責任編輯:李亦婷)endprint

猜你喜歡
比較文學目的論
中國比較文學概論類教材編寫與話語創(chuàng)新
目的論視角下的宜興特產(chǎn)翻譯實踐研究
“目的論”視角下西安高校簡介翻譯探究
從“目的論”三大法則談外宣中古詩修辭的翻譯
從目的論看環(huán)保公示語的漢英翻譯
翻譯功能目的論視閾下的科技文本翻譯——以認知無線電翻譯為例
法國和美國比較文學理論研究與發(fā)展探析
目的論視角下的影視劇字幕翻譯研究
比較文學的發(fā)展與危機
變異學——世界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研究的突破
永州市| 石渠县| 仙游县| 衡山县| 马山县| 浮梁县| 郸城县| 土默特左旗| 翁牛特旗| 涿州市| 若尔盖县| 辽中县| 临桂县| 澜沧| 故城县| 册亨县| 南和县| 永吉县| 广昌县| 黄冈市| 江永县| 唐河县| 阿坝县| 昌都县| 乃东县| 嘉鱼县| 嘉荫县| 玉田县| 绥阳县| 苍南县| 邯郸市| 四川省| 昌黎县| 涟源市| 阳高县| 张家口市| 平顶山市| 青龙| 深泽县| 奈曼旗|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