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燕
摘 要:語文教學的重點,在于教師“講”的藝術。因此,教師要不斷進行自我修正,“講”出熱情、“講”出智慧、“講”出激勵、“講”出廣闊,給學生更大的成長空間。
關鍵詞:小學語文;講的藝術;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1-0086-01
成功在于改進和創(chuàng)新,作為執(zhí)教者,應當時刻以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和素養(yǎng)為目標,并在語文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熱愛語文,熱愛學習,使其將課堂視為自己的興趣園地,在此茁壯成長。
一、導課,“講”出熱情
諺語講“萬事開頭難”,導課,就是一節(jié)課的開端。諺語又講“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導課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上課氛圍,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奠定學生渴望新課堂體驗的一種基調。教師通過自己獨特的講課風格感染學生,用敬業(yè)的熱情與個人風度吸引學生投入課堂。在教授四年級上冊的《虎門銷煙》時,筆者首先向大家介紹了虎門銷煙的歷史背景。師:“同學們,大家都知道鴉片是一種毒品,它曾經被外國殖民者用來毒害中國人的身心。后來,中國人團結起來共同抵制鴉片進入中國,而林則徐就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當年的壯舉。”生:“老師,我知道這個故事,林則徐虎門銷煙?!鄙骸袄蠋煟乙仓?,林則徐當年當著外國人的面把鴉片銷毀在洋鬼子的面前,真是太威武了。”課堂的氣氛一下子就被點燃了,大家饒有興致,眼睛睜得大大的,認真地聽著課,生怕錯過了什么內容。而筆者在講出熱情的同時,也喚醒了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學生對歷史故事總是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還會主動要求給大家講講自己在課外書上看到的知識,這種氛圍正是筆者所追求的。
二、點撥,“講”出智慧
課堂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學堂,當學生殫精竭慮而不得解的時候,教師要善于指點迷津,幫助學生走出困境。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應當了解學生的困惑之處,加以點撥,為其“授業(yè)解惑”,彰顯智慧之風。教授四年級上冊的《虎門銷煙》時,筆者在講課中就課文中一些知識豐富的細節(jié)進行提問,來引導學生的思考,點撥學生的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師:“虎門銷煙現(xiàn)場禮臺上的一側是穿著官服的清朝官員,禮臺的另一側是什么人物呢?”生1:“另一側是官府邀請的外國商人,其實這些人都跟鴉片有關系?!睅煟骸扒逭疄槭裁囱埶麄儊碛^看銷煙呢?”生2:“這樣做,一來表明了國家禁止鴉片在中國販賣的決心,二來是對外國商人的警告?!睂W生回答的都很有道理,并且顯示出他們在認真思考。這樣的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式的點撥,能夠指引學生的思考方向,讓學生養(yǎng)成在發(fā)現(xiàn)問題時,不滿足于表象,深入思考的好習慣。同時,對于那些未能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筆者會提出其他問題讓他們在課下完成,通過對其觀點進行點撥,給予學生智慧,提高教學效率。
三、評價,“講”出激勵
課堂如果只有教師或者學生單方面在努力經營的話,課堂將會變得漸漸失控,或者教師因學生不能給予預期的響應而失去講課的熱情并且輕視學生,或者學生因教師講述得乏味單調而失去聽課的渴望,厭惡課堂。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對其做出評價,使評價能起到激勵學生熱愛學習的作用。在教授四年級上冊的《虎門銷煙》時,筆者對學生的問答環(huán)節(jié)做出了回應,鼓勵他們求真知,追求學習的廣度與深度,對待知識要努力探索,直到獲得自己的答案為止。對生1的評價:“看來你認真閱讀了課文,找到知識點的所在,還能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期待你下次精彩的表現(xiàn)?!睂ι?的評價:“你概括得很好,你肯定也是認真閱讀過課文,知道其中的關鍵所在,還能恰當?shù)乇磉_,真是很棒!如你所講,林則徐是為了宣告中國對抗外侮的決心,同時也是為了向中國的百姓證明,清政府對外國列強是不會姑息的?!苯處煂W生的評價應當表現(xiàn)出教師的關懷和公正,鼓勵他們不斷學習與思考。
四、延伸,“講”出廣闊
一堂有成效的語文課,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教師還應當對課堂做出適當?shù)难由?,培養(yǎng)學生探索、求知、獨立思考精神的養(yǎng)成。課堂的延伸,可以是對人文精神的講解,對文章獨特寫作風格的講解,對文章作者個人生平的講解,對詩詞平仄韻律之美的講解,對某項技能學習技巧的講解等。在教授四年級上冊的《虎門銷煙》時,筆者就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作了一番延伸,讓同學能夠深深認識到不忘國恥,努力學習,報答祖國的必要性。師:“同學們,虎門銷煙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代表著近代中國的愛國志士同帝國主義列強破壞中國的行動堅決抗爭到底的決心與毅力,代表著堅決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將外國侵略者從中國趕出去的不屈斗志?!鄙?:“是的,老師,落后就要挨打。當時中國科技落后,才會被外國列強一再欺凌?!鄙?:“不忘國恥,努力學習,做祖國未來的領頭兵。一定要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來維護世界和平。”筆者認為,對學生積極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和學習精神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課堂延伸,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課堂是教師及學生共同成長的地方,教師應不斷進行自我修正,根據(jù)自己的教學情況及學生學習效果、學生反饋建議進行認真研究。通過導課點燃課堂氛圍,喚醒學生思維,充分發(fā)揮“講”的藝術,給予學生更大的成長空間。
參考文獻:
[1]陸儉明.語文教學之癥結與出路[J].課程·教材·教法,2006(03).
[2]王鐵軍.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與應用[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李山林.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案例教程[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