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趕樓
【摘 要】
高中語文教學在實行新課程標準并取代原來的課程后,勢必會出現(xiàn)語文教學范式的一場新的風波,然而蘇教版高中語文卻帶來了全新的活動體驗教育方式,給這場新的改革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同時新的問題和爭議也相應的產生,也為新的理念提供了新的思想和變化。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新課標 革命
引言:
蘇教“新課標”的實行并不是文本的對換這樣簡單的,是告訴我們一場語文教學范式的革命即將開始。盡管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上對學生的指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盡管這樣,新課標教育模式勢必給語文教育所帶來全新的變化,同時也給語文教育帶來全新的沖擊,帶來全新的意想不到的作用。
1.語文教學形態(tài)之間的變化
語文正式成為一項重要的科目是在1902年,一直到今天的發(fā)展已經走過一百多年,我們也只是在一直注重語言上的講解和注重,特別是在高中語文的講堂上運用了這用靜態(tài)的體系后,對這種對語言上的分析更加注重了。于是蘇教“新課標”對語文全新的學習形態(tài)掀起了改革,它是具有對學生親自體驗為主的,同時調動了學生的活動性。新課標的出現(xiàn)不僅對學生語言交流的注重,也是對學生培養(yǎng)語言的感知能力極為重視的。同時也要求老師在對學生實行教學的期間,要注重語言的形態(tài)和語言的自身的含義兩者要融為一體,過去的語言的無趣乏味的感覺是不易再出現(xiàn),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既不無聊也不乏味的情況下學到自己想要學的知識。
2.語文教學的多元化的轉變
2.1閱讀理解的多元化轉變
高中課堂上的閱讀通常是靠著個人的經歷的和文化修養(yǎng)的不同,所以在領悟上是會有不同的差異。在過去的時間里這種領悟的能力被人們的意識一點點地縮小,同時與被理解成閱讀就是要理解作者在文章里所要表達的信息和對作者但是寫作時的心情的一個了解。這種閱讀方式在高中課堂上存在了很長時間。但是新課標注重的是個人的理解和對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寫作上語言特點的突出,取代了某一個人對閱讀的理解從而對學生思想上的強加,卻是另一方面對學生進行文章閱讀理解的引導,不斷使學生得到充實,完善學生對自我的認識,也不斷的發(fā)展了學生的閱讀理解的能力,能更好地把握和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同時更好的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也能對自身的閱讀能力做出一個良好的評判。個性化的閱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閱讀的積極性,學生在主動調動自己的思維和情感中,可以得到自己定義生活的感受和體驗,也使語文從原本的單一閱讀理解的教學到多元化閱讀理解的教學的改變。
2.2語文教學的多元化
每一個人都知道語文是學習和認識生活的一個過程,就這樣的一個過程卻被我們無情的忽略,語文教學以培養(yǎng)人們的語言培養(yǎng)能力為目標,升學和日常學校的考試也有它的身影出現(xiàn)。每一個學生都接受著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和學習模式,其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決定學生一次重要轉折的升學考試,這樣學習方式能過接觸的只有一個知識點,和長期的被理想化是學生對原本真實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不同。新課標卻打破了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讓語文不在只是為升學而開始的必修課,而是讓學生更能很好地與生活相接近,成為學生喜歡的選修課,包括著學生喜歡的戲劇小說、散文等,使學生在這里對語文有著進一步對生活的理解,并且也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也可以很好在閱讀方面有著發(fā)揮,也充分的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多元化。
3.語文寫作上的教學轉
語文寫作一直是語文教學上的一個難點,不僅耗時多,出現(xiàn)的結果卻不是很理想,在學生每次寫文章中老師都要強調各種寫作的要素及注意的事項等,與此同時我們,我們還要在文章上反應出積極向上的一面,能突出當今時代的主題,久而久之,學生的在寫作上水平就有了固定的思路,寫出的東西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失去了學生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性。但是在新課標的寫作方式方法下,是學生能夠在文章有著自己的感悟和經歷,也是學生在寫作上發(fā)揮獨特的創(chuàng)新。相對應的老師要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寫作方面有進行講解和引導,使學生在課將自己的生活中的真情實感寫進文章當中,有效的相結合融為一體,使學生學會對文章的寫作是有感而發(fā)以情釀文。
4.由內到外的教學方式
至今為止,語文教學一直是追求科學化的語言體系,但范圍卻是逐漸的變小,導致了語文教學的封閉,語文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語言,我們也在科學上不斷的追求語言的專業(yè),就這樣語文變得越來越封閉。相反新課標提出的綜合性學習完全打破了這種模式,不在是對語文的科學向的注重,而是更貼近生活,使生活與學科更好的開放與融合,讓開放式教育模式取代原有的封閉式教育。
【結 語】
學生要發(fā)展多元化是新課標提出的重要條件之一,其新課標的中心點就在于有沒有徹底領悟到多元化和個性化。同時可以將經典的生活理論引進學生的課堂,使學生更能很好的掌握并了解當中的學習技巧,并加以運用當日常實踐當中,老師也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做了良好的指導。盡管新課標描繪一幅美好的景象時,也在給我們帶來了各式各項的難題等待我們解決,就難以達到我們預想的效果,這場新的教學改革,需要進行漫長而又辛苦的考驗去歷練并逐漸的完善教學中的不足之處。與此同時,我也堅信隨著一步一步逐漸的完善和實踐,會等到廣大教育人員的認可,同時新課標也在一點一點地磨練當中孕育。
【參考文獻】
【1】孫紹振.名作細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語文學習編輯部.名作導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孫紹振.孫紹振如是解讀作品【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4】張中原,徐祥林.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5】馮忠良.教育心理學(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6】程翔.程翔與語文教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7】王萍.高中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調查及對策【D】.遼寧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4
【8】張秋玲.語文教學設計優(yōu)化與重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9】賴瑞云.文本解讀與語文教學新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