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飛
摘 要:亞里士多德的“至善論”思想對于構建現(xiàn)代善政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對亞里士多德“至善論”的闡述,認為在關于“至善”的最終實現(xiàn)之上,其實最終更加側重于公民良善生活的實踐實現(xiàn)而非單純“至善”的理論實現(xiàn)。
關鍵詞:亞里士多德;至善;現(xiàn)代意義
中圖分類號:B5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5)03-0048-02
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的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他批判地繼承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關于善的理念,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了新的注解,將哲學思考的對象引申到“至善”,同時將“具體善”訴諸于實踐倫理學的內(nèi)容。“至善”在亞里士多德那里將其與人的靈魂的理性活動結合起來,并非是單純地指生活和政治上的榮譽。人的善作為一種實踐活動或者現(xiàn)實活動與德性緊密地聯(lián)系著,特別是亞里士多德將善當做是一種與德性相互契合的靈魂現(xiàn)實活動。
一、“至善”的理論內(nèi)涵
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在追求著某種目的,而這種目的是以善作為代表的。這種善又是目的善與手段善的統(tǒng)一,也因此在這里衍生出善的兩種含義,即以自身為目的的善和作為手段的善,每種事物在追求善的同時,其相對應地會產(chǎn)生一個邏輯上的終點或者目的,這種最后的目標指向就是目的善、最高善。理智主義的邏輯終點的確立使得善與善之間形成一個縱向分層,這種縱向分層的出現(xiàn)使得善的自然梯度形成,這種縱向梯度的形成使得至善作為金字塔的頂端出現(xiàn)開來?;诘滦詫W說的亞里士多德更愿意將幸??醋鍪侵辽?,至善成為幸福的代言而出現(xiàn),而哲學中沉思的幸福同樣是屬于至善的,道德的選擇是第二位的幸福,其內(nèi)置于理智主義。
善的含義在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當中屬于一個十分核心的概念,特別是最高善的自足完備性為亞里士多德倫理學善的概念畫上了一個休止符,也成為了人們追尋的極限。至善的內(nèi)涵也是具有雙重性的,數(shù)量上的無所缺憾是它完備性的象征,性質上的值得欲求則是其終極地位的彰顯,而幸福的定義正是基于兩者的結合,完美性與自足性的統(tǒng)一體。“至善”是宇宙本體,是終極的動力因和目的因。對于亞里士多德而言,幸福更多的成為倫理學的代言,倫理學的終極目標則是和幸福不可分割的。這涉及到亞里士多德的另一個概念或者說學說,在亞里士多德看來,靈魂作為一種動力因存在于生命事物中,它將靈魂區(qū)分為植物性的和動物性的靈魂,由于人本身具有理性的思維,稱其為理性靈魂。人作為不同于動物性和植物性的物種,其理性靈魂是一個很大的區(qū)別,當理性知道人們進行實踐活動的時候,就呈現(xiàn)出了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的表現(xiàn)形式,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亞里士多德那里,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理性活動。
二、“至善”的實現(xiàn)路徑
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作為至善的“合乎德性的實現(xiàn)活動”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學習和努力實現(xiàn)的。德性分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其中理智德性是通過教育而逐步培養(yǎng)成的,道德德性則是基于長期的習慣形成的,因此,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都并非是天生的或者自然形成的,是人為活動的結晶。實踐活動中的德性作為手段——人達到善的手段,也是作為目的呈現(xiàn)出來的,這種目的是作為手段所面對的對象化概念?!赌岣黢R可倫理學》在關于有德性之人的概述中,較為明確地談到德性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是中道,而在人身上具有的神性就是理性,這是德性的最好的一部分。理智德性中最好的活動是沉思。而沉思具有多個特點,它是一種實現(xiàn)活動,這種實現(xiàn)活動級別很高。作為一種連續(xù)而持續(xù)的實現(xiàn)活動,沉思更多地具有自足性的特點,同時也是人自身的閑暇狀態(tài)的體現(xiàn)。這種實現(xiàn)活動是智慧作為理智德性的重要部分的體現(xiàn)。在古希臘的哲學史發(fā)展過程中,哲學與愛智慧幾乎是等同的,因此在哲學家的視野里,哲學家的生活是最幸福的,而道德德性作為次好的實現(xiàn)活動則更多地體現(xiàn)在人與人的交往和人與社會的相互關系中。
三、“至善”的實踐實現(xiàn)
德性作為一個重要的元素貫穿于至善的概念之中,同時在實現(xiàn)途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倫理學的視域里面,德性更多地充當?shù)氖侵辛黜浦慕巧?,亞里士多德倫理學也就成為了關于德性探討的德性倫理學。在亞里士多德那里,如何行動變成次要的,而行動的動機則是最為重要的元素,這種帶有目的論色彩的方式顯示出了亞里士多德對于純正的道德動機的贊成,這是一種基于實踐性的道德理念。至善與美德倫理學是存在差異的,因為至善更多的是在理論上的一種追求,達致完美。至善作為最完滿的善,與實踐性的美德倫理學存有差異,與其說至善的實現(xiàn),倒不如說是美德倫理的實現(xiàn)。德性的養(yǎng)成或者形成是后天的教育所致,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人們的長期的生活習慣所形成的,這個生活習慣受到人們的傳統(tǒng)的影響,但是這種習慣又并非是單個的或者個體的,它是立足于城邦的生活當中,城邦是共同體的體現(xiàn)。換句話說,在這里德性的實現(xiàn)是和國家緊密不可分割的,也就是說至善作為德性是和國家緊密相關的,這樣就把我們逐步地引入到了道德哲學的至善論的闡釋里面。
至善論包含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即個人、社會和國家,但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至善論是指關于國家的至善論思想,而至善論的本身含義則是指盡可能地實現(xiàn)藝術、文化的優(yōu)越性。但是,人的公共生活的是以城邦作為最好的形式存在的,這也就是城邦離不開德性,德性同樣離不開城邦,二者是一體的、統(tǒng)一的。倫理學的要求是對個人善的追求,而政治學則是對于國家和群體的德性的追求,德性是在好品質和好法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德性教育則是通過公用制度來實現(xiàn)的,制度在這里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畢竟習慣的養(yǎng)成是在指導的環(huán)境中形成的結果。城邦的屬性與個人的屬性是內(nèi)在的一致的,換種視野來看城邦作為一個整體,其實也是一種個體,但是與個體相比,又擁有個體不相一致的情況。亞里士多德認為各種生活的相互比較所形成的機制序列,是在進行實踐活動中的行為動機,生活的最好、較好以及不好的劃分更多的是公民本身積極參加社會團體追求德性的參照標準,至善論認為人們應當積極協(xié)助發(fā)展德性的活動,促進公民不斷地追求德性、獲得德性,實現(xiàn)公民所追求的良善生活。endprint
這樣,亞里士多德關于“至善”的最終實現(xiàn)更多的是傾向于實踐實現(xiàn)。倫理學作為一種實踐性的學科,在其擁有理論性的“至善論”的同時,對于實踐性的“至善”的實現(xiàn)也是非常重要的,或者說是更高一籌,實踐性的倫理學更具有價值實踐意義。與單純理論上的至善含義不同,筆者認為公民在城邦中生活,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實現(xiàn)公民的良善活動或者良善生活則是更為重要的。因為這種良善生活對于普通民眾來講,更加具有現(xiàn)實性和實現(xiàn)性,比之理論意義的最完滿的德性,這種德性的追求可能不是最完美或者最完滿的,但是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對“至善”的追求本來就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是一種良性的向上運動,而實踐意義上的至善則是最終的目的、終點。這種目的和終點的實現(xiàn)最終要通過實踐上來實現(xiàn),亞里士多德準確地把握到了實踐的重要性,將至善與善劃分開來,也是為了人們知道至善最為目的的重要性,是人們追求的最終目的,人生是不斷完善的過程,沒有終點,只有起點。亞里士多德對實踐性的關注是倫理學發(fā)展一個重要的進步,對后來倫理學的發(fā)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至善論”的現(xiàn)代意義
“至善論”實現(xiàn)于城邦生活當中,也是當前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所應該思考的東西,“善政”政府的建立不僅是西方的必然要求,也是當前中國的必然要求?!爸辽普摗睂τ凇吧普闭慕⒕哂兄匾淖饔?,延續(xù)古希臘關涉“善”的論述,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善政”政府建立的一系列特征。
1.“善政”政府的實現(xiàn)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爸辽普摗敝袑ι谱隽艘幌盗械慕缍?,其中特別闡述了善也是分等級的,有“最高善”的存在,而這種“最高善”的實現(xiàn)則是人們不斷追求的過程。同理,“善政”政府的建立也是如此,在追求“最高善”的道路上,人們始終是朝向目標而不斷前進,這也就說明一個問題,關涉社會民主與政治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非絕對的。善的實現(xiàn)是一個動態(tài)、不均衡的過程,因此,西方國家在以民主作為噱頭對中國的狂加批評當中,其實也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善政”政府的實現(xiàn)一直處于在路上,是一個開放的、不斷前進的狀態(tài)。
2.“善政”政府的實現(xiàn)是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標準的?!吧啤睂崿F(xiàn)于城邦生活,而非個人的生活當中,其內(nèi)在要旨則是說明了“最高善”是立足于大眾生活之中,大眾生活的善才是最為接近最高善的實現(xiàn)。換句話說,亞里士多德在這里強調(diào)的政治生活或者民主生活,則是要求以最廣大人民利益為重的生活,“最高善”的實現(xiàn)是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對它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但是實現(xiàn)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舉動則是在不斷接近最高善的標準和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守夫.亞里士多德關于“善”的哲學思想[J].人文雜志,2008(5).
〔2〕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3〕唐凱麟.西方倫理學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 王文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