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傳統(tǒng)與現代的變融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域下山西中陽剪紙的傳承

2015-05-06 08:36:38毛巧暉
賀州學院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中陽剪紙民俗

毛巧暉

(山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4)

傳統(tǒng)與現代的變融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域下山西中陽剪紙的傳承

毛巧暉

(山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4)

民間剪紙普遍存在于我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其歷史源遠流長,最初與信仰祭祀直接相關。中陽剪紙是眾多剪紙藝術中的一支奇葩,她的興起與漢代畫像石有密切聯系,其圖案與紋樣中留存了大量的上古文化信息。隨著當下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在國家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語境中,中陽剪紙藝術本身以及傳承人的傳承方式、社會身份,傳承的文化空間等都發(fā)生了相應變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藝術;傳承人;文化空間

民間剪紙普遍存在于民眾日常生活中,中陽剪紙是眾多剪紙藝術中的一朵奇葩。2006年中陽剪紙成為山西首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之一。中陽處于汾河流域,交通不便,偏僻閉塞,與外界交流不便,受到外界文化影響較小。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剪紙藝術的保存與延續(xù)。

剪紙藝術源遠流長,剪紙又稱“剪花”,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已出現,只是當時圖案以簡單的人形、花鳥、幾何形為主。目前發(fā)掘的剪紙藝術的實物資料也是發(fā)現于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原古墓中的剪紙隨葬品。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的《發(fā)掘簡報》說:“在三○六墓中散布著一些被剪成菱形或束腰形的小紙片,其中有文字的十四片,只有四片可拼合,存字三行……”之后散見于唐宋的相關文獻記載,《酉陽雜俎》載:“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紙為小蟠,或懸于佳人之首,或綴于花下,又剪為春蝶,春勝以戲之?!彼稳恕吨狙盘迷婋s鈔》中寫有:“舊都天銜,有剪諸色花樣者,極精妙。又中原有余承志者,每剪諸家書字,畢專門。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類,極精工?!?/p>

剪紙藝術名稱的由來,目前所知最早見于元岑安卿撰《栲栳山人詩集》之《剪紙惜花春早起圖》的題詩“誰將妙意寄工巧,溪藤雪瑩金刀小;丹青退舍松梅苦,剪出天真數分秒”。岑安卿熱衷于剪紙藝術,他專門對其進行收藏。

山西中陽剪紙據史料記載,中陽民間剪紙與漢代畫像石有關。周、秦、漢、唐時期,中陽帶曾經有過燦爛的古代文明,目前全縣境內已發(fā)現古文化遺址110處,古生物化石遺址一處,戰(zhàn)國古城遺址一處,古文化巖洞6處,并有漢代畫像石、北魏石刻出土。中陽剪紙的許多圖案與漢畫像石的圖案重合,這雖然不一定可論證中陽剪紙起源與漢代,但可知剪紙圖案的文化延續(xù)與傳承。另外,20世紀80年代還在中陽水玉村發(fā)現了大量宋代的服飾,這些服飾上的花紋與現代中陽民間剪紙藝人所剪的花紋也重合甚多,這至少可以說明當時剪紙藝術也屬于展現信仰與階層的重要藝術形式之一,主要屬于上層人士專享,尋常百姓中鮮有提及。

剪紙最早興起的準確時間無法測定,但它的興起與信仰祭祀直接相關。可以說:剪紙藝術從最初使用剪刀、刻刀在絲綢、薄金屬片上剪制或鏤刻“人勝”“花勝”“方勝”,到后世逐漸在紙品上剪制、鏤刻的“剪彩”“剪勝”,剪紙始終彰顯了招魂、求子、祈福與祖先崇拜等祀神活動。但是隨著信仰的逐步演化或更替,它的文化內涵漸漸被遺忘?!澳承┤斯ぶ破吩谏鐣栂到y(tǒng)中的象征意義常常會發(fā)生改變,甚至被人們遺忘,當然也可能會被賦予新的意義”[1]。中陽剪紙正是如此,中陽剪紙很早就引起了社會關注,1986年全國民間剪紙研究會現場會在中陽召開,同年龐家會村被命名為“中國剪紙藝術之鄉(xiāng)”; 1992年,中陽縣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中陽剪紙作品的圖案、紋樣有其獨特性,以質樸、古老而著稱。圖案、紋樣所表現的內容主要涵括人物、動植物、器物等造型,歲時節(jié)日、人生禮儀等民俗場景,古老神話、傳說故事的情節(jié)等。人物圖案中最有代表性的“抓髻(雞)娃娃”,當地稱為“喜花”,在甘肅慶陽、陜西洛川、山西中陽、永濟等地廣為留存,目前主要用于婚姻儀式,貼在新房。動植物則以兔、蛇、葫蘆、魚、蛙、石榴、牡丹等,器物類以剪錐花、扣碗等較多,其中“蛇盤兔”、扣碗等亦多用于新婚儀式;葫蘆、蛙則寓意為多子多孫,魚和雞則多用于春節(jié);“石榴戲牡丹”與“鳳踏牡丹”寓意相同,皆為民眾對愛情的追求及向往,正如當地俗語所說:“石榴戲牡丹,一輩子愛老漢”。剪錐花則是辟邪除五毒,如俗語所說:“剪錐定安寧,五毒攆出門”。春節(jié)、元宵節(jié)、二月二、端午節(jié)等不同節(jié)日則張貼不同的剪紙圖案與紋樣,還有“元宵社火廟會”“吃扁食(即餃子)”“送寒衣”等再現節(jié)日民俗場景的剪紙圖案。八仙過海等神話傳說與三國演義等戲曲故事剪紙圖案主要是春節(jié)期間張貼在炕圍等處。

由剪紙圖案與紋樣的主要內容可以看出,中陽剪紙呈現了黃河流域的民間風俗與文化歷史傳統(tǒng),被譽為文化的“活化石”。正如靳之林所說:中陽剪紙更為重要的價值,在于它的文化價值,而不僅限于剪紙藝術自身的意義[2]。但是我們所看到的圖案與紋樣,大多已經無法與它的信仰內涵相連接。比如“抓髻娃娃”的張貼僅成為一種傳統(tǒng)的婚姻習俗,民眾不再將其視為“招魂”“送病”“送鬼”等信仰,而僅留存了“多產多育、生生不息”之意,成為婚俗中的吉祥符號之一。當前抓髻娃娃依然是中陽剪紙的一類重要圖案,但只是作為人生儀禮的一種留存于民眾日常生活?!傍P踏牡丹”則鮮有民眾將其解釋為遠古母系社會鳥圖騰信仰。對于民眾而言,剪紙圖案更多留存至今的是日常生活中美化生存空間與寄寓生活理想。

剪紙藝術作為一種文化傳承,她既包括圖案、紋樣以及紙張、剪紙工具等物質必備,也包含剪紙藝術的文化理念與信仰。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他們作為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相輔相成地在民眾日常生活中延續(xù)與發(fā)展。這一延續(xù)與發(fā)展的核心就是人,過去中陽一帶,尤其是龐家會,幾乎每個女性都能剪紙,只是有些技藝粗糙,有些技藝精湛。她們都是在母親或者祖母等長輩女人的潛移默化影響下開始剪紙,正如當地俗語所說“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鉸的”。在訪談20世紀50年代出生的女性傳承人時,她們對自己的學藝經歷講述中一般都提及自己小時候從會拿剪子就開始學剪紙,當時一般是在家里亂剪,從沒有專門學習剪樣,看見什么就剪什么,后來慢慢就開始照著奶奶剪紙的紋樣與圖案來剪,一般紙張就用每年家里所貼的對聯紙??梢娺@種傳授完全就是布爾迪厄所說的“慣習”(habitus)過程,主要通過靜默觀察與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技能學習過程中不斷實踐與試錯[3]72-79。在傳統(tǒng)社會,極少專門的、有意識的教授,而且剪紙也是日常生活費用的一種重要補充。女紅雖是古代長期以來“婦儀”“婦德”“婦功”的文化寄寓與追求,但更是“御寒蔽體”的生存之需。剪紙藝人的作品更多是通過市場出售,補貼家用,早期一個剪紙團花圖案,也就是賣兩三分錢。還有一部分的作品則處于民俗交往中,是村落交往中“人情”表達的一個重要方式與渠道。民間剪紙的創(chuàng)作動機主要是俗民的一種生活愿望與生活理想的藝術表達,它們的功能與意義更多體現在民俗生活場域。剪紙藝人的作品,除了在市場出售外,更多是在民俗禮儀與節(jié)日中的人情贈送與交換。剪紙藝人在村落備受關注與重視,她們被視為“巧人”“能人”等,盡管這一交換過程中,作品的物質價值沒有得以實現,但在“禮物”交換過程中,更體現出藝人的存在價值,同時實現了她們自身的社會價值。只是在傳統(tǒng)社會,剪紙作品極少被收藏,更少被當做藝術作品。

2003年,我國開始正式啟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胺俏镔|文化遺產”的準確界定是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出臺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①。《公約》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述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被各社區(qū)、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展現、表達、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間;各社區(qū)、各群體為適應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為應對他們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chuàng)新,同時也為他們自己提供了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由此促進了文化的多樣性和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這一界定涉及以下內容:

第一,口頭傳統(tǒng)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第二,表演藝術;第三,社會實踐、儀式、節(jié)慶活動;第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第五,傳統(tǒng)手工藝。

中陽剪紙作為傳統(tǒng)手工藝,自然包含其中,再加上它第一批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古老的剪紙藝術被新的話語賦予了當下意義與價值。

首先,剪紙的文化性與藝術性提升到了第一位。過去中陽剪紙在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是作為一種民俗樣品存在,它廣泛存在于人生儀禮與歲時節(jié)日中。剪紙藝術的創(chuàng)作動機并不是為了純粹的審美,而更多是為了滿足民眾的精神需求,是民眾祈求吉祥、驅鬼辟邪的一種信仰夙愿與追求。在此意義上,它對于俗民而言,第一義并不是藝術,最初更多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只是隨著時間推移,隨著生產力的進步與物質生產的發(fā)展,它的信仰內涵漸趨減弱,但它依然是人生儀禮與歲時節(jié)日的重要符號,她的象征意義及文化內涵離不開民俗語境及其所存在的文化語境。但是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話語的興起及其發(fā)展,尤其它逐步進入國家話語系統(tǒng),中陽剪紙藝術悄無聲息地發(fā)生了變化。在對藝人的訪談中,他們知道什么樣的圖案專家喜歡,什么樣的圖案可以在民間藝術展覽中引起重視。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中陽剪紙中開始出現一些表現革命題材的圖案與紋樣,20世紀80年代又專門讓藝人創(chuàng)作改革開放題材的圖案,并參與相關的展覽,但是他們知道這些紋樣只適合某些特殊場景的展覽。只有傳統(tǒng)紋樣的圖案與表述民俗場景的圖案才會得到各專家的賞識,并進一步被收藏與推廣。剪紙藝人在介紹自己作品的時候,既注重了對圖案指涉(reference)之對象的理解,又重視對圖案所描述的民俗儀式過程的闡釋即文化語境的把握。

圖1 七月十五

在筆者的調查中,中陽剪紙藝人L在介紹作品《七月十五》(圖1)時,她首先就介紹了圖的內容,即所剪各種物品。圖中包含農民家種的五谷,糜子(當地做糕用)、玉米(當地方言發(fā)音為[t ɑu][?u]),高粱,還有有谷子。其他的有草、鳥、豬、羊、跪地祈禱的人。畫面的寓意為七月十五五谷豐登,但是人們害怕“格列”(記音,[k?][liε],當地認為是老鼠的一種)、老鼠、鳥作踐糧食,就跪在莊稼地里,將豬、羊獻于上天,祈求上天保佑五谷不受老鼠、鳥和蟲子的侵害,當地人認為七月十五“我給你送上豬、送上羊,不要讓‘格列’老鼠來作踐?!钡钱嬅嬷袥]有老鼠,L的解釋是怕將老鼠放進去,老鼠會糟蹋五谷。而上天享用了獻品——豬羊,就會照應著五谷。但是這幅剪紙在藝人的母親與奶奶輩并沒有,是她自己根據七月十五的民俗儀式剪出。她認為這樣的剪紙會引起專家與學者的關注。而且現在農村重要的民俗禮儀場所與而很少請藝人剪紙,由于購買成本較低,民眾大多購買機器剪紙,所以當下的剪紙藝術的價值更多體現在其文化價值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意義。

其次,民間藝人,尤其是被國家冠以“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藝人,他們的處境與身份認同發(fā)生了改變。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與關鍵,“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最大屬性是,它是與人及人的活動相聯系和共生的”[4]。傳承人在日本被稱為“人家國寶”,他們是“技藝”“技能”的掌握者、傳承者,“‘無形文化財’的展示活動、生產活動以及上下傳承,都離不開具體的人”[5]。聯合國《公約》也一再強調傳承人的重要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要由傳承人及其文化的擁有者——民眾來決定是否保護或延續(xù),而不是相關“非遺”專家認定。傳承人的認定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緊密相連。為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規(guī)范化,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并制定“國家+省+市+縣”共4級保護體系,傳承人也處于相應的體系中,形成了四級傳承人系統(tǒng),即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按照《非遺法》規(guī)定,傳承人都要符合相應條件,即:熟練掌握其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特定領域內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區(qū)域內具有較大影響;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同時,還須履行下列義務:開展傳承活動,培養(yǎng)后繼人才;妥善保存相關的實物、資料;配合文化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益性宣傳[6]。但是這一認定系統(tǒng)無形中將傳承人分為了不同級別與層次,國家級傳承人被認為屬于最高級別,并且國家每年發(fā)放相應補助,并且因為自己身份獲得更多的資源。就是傳承人自己也如此認定。相關表述與研究學者論述已經甚多,中陽的傳承人狀況以及當下傳承與其他地域略有不同。

中陽剪紙的傳承人較多,他們“可能是家族傳承中承上啟下的繼承者,也可能是社會傳承中承上啟下的繼承者”[7]。本次調查主要訪談了14位傳承人,他們中有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不同級別。W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屬于傳統(tǒng)的家族傳承。在訪談中,她展示了自己28幅作品,其中有傳統(tǒng)圖案抓髻娃娃、團花喜字戲劇人物如楊七郎、穆桂英、楊排風等,還有十二生肖、奧運福娃、日常生活事象如討飯、上訪、彈琴,她的作品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民間故事剪紙,她將民間故事內容通過剪紙的方式言說與表達。她除了剪紙,還會紡紗織布,除了自己家人可以穿,又能抵消一部分公糧。另外她還從事過十幾年的紙扎生意。作為民間藝人,她從20世紀80年代就參與國家組織的各項文化遺產與民間藝術活動,在民間藝術展覽中,藝人彼此交流,她當時學會了臨汾、汾陽等地的剪紙作品,吸納他們的“福”字剪紙等。她的作品是中陽最早流向國外的剪紙藝術。2006年國家開始啟動傳承人評定,她自己認為這是國家與國際上專家評的,所以得到了公正待遇。她自己不會寫申報書,而其他參評的傳承人都是文化館的文化人,但是最后縣、市、省、國家層層審批,認為她忠實民間,比一般剪紙藝人更能講俗語。作為國家級傳承人她有機會參加國內外大型展覽,并且獲得從國際到縣級的各項稱號。在談及這些時,她的臉上洋溢著自豪,除了比其他老百姓見過識廣外,更多是自己作品得到認可的滿足感。她最大的優(yōu)勢具有個人構思與創(chuàng)作能力,比如她參加國際比賽的作品《晉商》《南京大屠殺》等,就是通過閱讀了解內容并創(chuàng)作。

在其他村民眼中,她因為剪紙揚名中外,很富裕,其實她并未有相應的經濟收入,只是對自己掌握的剪紙技藝有了新的認知。在訪談中,她經常強調,藝術來源于生活,剪紙藝術離不開生活。另外她得到了多于農民的一個新的身份——傳承人。而且由于她對于傳統(tǒng)剪紙技藝傳承的堅持,沒有機會加入新的文化展示空間:老年大學、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等;她依然堅持剪紙中的傳統(tǒng)圖案,不愿意接受機器生產,不愿意改變剪紙的內容或形式,這樣她開始逐步游離于當地的文化部門。

其他一些傳承人是省級、市級、縣級的,她們大多沒有機會參與更多的交流,她們希望通過傳承人申報,加入到國家級傳承人行列,這樣她們就可以有更多出外的機會,同時作品也會被更多人關注。這些傳承人中大多是通過老年大學后來習得的技藝,大多師從過原文化工作的當地文化人、民俗精英武一生,她們的剪紙圖案以新的社會需求為多,以模仿為主,自己基本上沒有創(chuàng)作能力。但是由于國家級傳承人W與政府聯系漸漸疏離,另外一位傳承人C逐步開始取代W成為學者與剪紙藝人聯系的中堅,并成為當地政府推出的剪紙藝術代言人。

最后,中陽剪紙的生存空間發(fā)生了改變。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tǒng)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tǒng)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兼具空間性和時間性)”[8]6。中陽剪紙本是融于民眾日常生活之中,其文化空間就是日常生活。剪紙中的圖案,尤其是吉祥圖案,是民眾日常生活智慧和生活理想的審美化構成。隨著社會發(fā)展,中陽民眾的日常生活隨著現代化進程,發(fā)生了相應變遷,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剪紙不再是生活必需品,即使歲時節(jié)日與人生儀禮等民俗情境與民俗儀式中,開始用其他新的文化符號取代,或者選取成本相對較低的機器刻紙。傳統(tǒng)的剪紙圖案生存的民俗空間逐步萎縮。

在傳承人的訪談中,老一代傳承人如W、L留存著傳統(tǒng)的剪紙紋樣與圖案,并能闡釋不同紋樣的文化寓意,在剪紙中會將其作品與大量俗語相互比照,互相闡釋。藝術再現與文字寫作是完全不同的交流方式,剪紙藝術除了眾所周知的語言圖案化,如蛇盤兔——必定富;還有“藝人們運用人所共知的符合和同音字(諧音)來表達概念、希望和向往”[9]。這其中諧音最好理解與闡釋,但是文化的象征寓意闡釋則很多與文化空間聯系緊密,比如文中所舉《七月十五》等,隨著剪紙的文化空間——日常生活的改變,此類圖案剪紙會漸趨消失,或者今后藝人很難全面闡釋這幅剪紙的文化內涵?,F在剪紙的享用者或者欣賞者以外來人居多,她逐漸變成脫離了民眾日常生活的藝術品,而且目前的展示空間以國內外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或交流會為主,在當地其文化空間則成為政府、文化部門組織的產業(yè)園基地。因此中陽剪紙的保護,還要注重對文化空間的保護,否則其將從生活藝術品轉換為博物館中的文化藝術品。

總之,在國家全面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今天,中陽剪紙的傳承無論其物質遺產——圖案、紋樣等技藝以及文化寓意、文化價值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適應新的社會情境,其生化性因素逐漸消退,開始提升其藝術性與文化性。傳承人,無論四級體系中的哪一級,他們都意識到新的身份所帶來的各種資源與機會,個人根據不同的追求與取向,調整自身剪紙作品的發(fā)展路徑。文化空間則是從日常生活轉向各種博覽會、交流會以及產業(yè)園等,其展示與呈現內容及形式必然發(fā)生相應變遷。

注釋:

①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2屆大會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本文所引內容均出自此文。以下只標出具體條目,不再注釋。

[1](英)羅伯特·萊頓.藝術如何影響人:意義、形式與指涉[J].海力波譯.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3(2).

[2]靳之林,武一生.中陽剪紙[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11-02.

[3]Bourdieu P.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4]朝戈金.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學理到實踐[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

[5]劉曉春.誰是“人間國寶”?——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的傳承人認定制度[J].藝術評論,2007(6).

[6]《非遺法》第三十一條[EB/OL]. http://www.mcprc.gov.cn/sjzz/fwzwhycs_sjzz/fwzwhycs_flfg/201111/t20111128_356521. htm,2014-05-24.

[7]劉錫誠.傳承與傳承人論[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5).

[8]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手冊(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

[9](英)羅伯特·萊頓,詹姆希德·德黑蘭尼.中國山東省傳統(tǒng)藝術的留存與復興[J].張彰譯.民間文化論壇,2015(2).

Blending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ty:on the Inheritance of Paper-cut Originated in Zhongyang Shanx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materail Cultural Heritage

MAO Qiao-hui
(College of literature,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Shanxi 041004)

Paper-cut is popular in Zhongyang Country,Shangxi Province.It has a long history,and it was originally related to the belief.Zhongyang paper-cut is a wonderful flower whose coming into being is closely linked the Stone Sculpture in Han Dynasty.It reserves a large number of ancient cultural inform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and in the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ICH context,Zhongyang paper-cut art as such and the selection of inheritor,the social identity of inheritor,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space of Zhongyang paper-cut have changed a lot correspondently.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the art of paper cutting;heritor;cultural space

G112

A

1673—8861(2015)03—0086—05

[責任編輯]肖 晶

2015-05-07

毛巧暉(1975 -),女,山西臨汾人,山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

2015年山西省軟科學項目(2015041010-3 )。

猜你喜歡
中陽剪紙民俗
靖江市中陽紡機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紡織機械(2023年5期)2023-12-15 09:25:26
冬季民俗節(jié)
浙江維管植物分布新記錄
Multiple induced transparency in a hybrid driven cavity optomechanical device with a two-level system?
Reversible waveform conversion between microwave and optical fields in a hybrid opt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金橋(2021年2期)2021-03-19 08:34:08
剪紙
文苑(2020年4期)2020-11-22 13:45:55
民俗節(jié)
大眾文藝(2019年13期)2019-07-24 08:30:18
慶六一 同成長民俗歡樂行
剪紙
朝阳区| 嘉兴市| 陇川县| 阜康市| 古丈县| 克山县| 长垣县| 临潭县| 余姚市| 屯昌县| 固阳县| 永福县| 枣强县| 泌阳县| 揭阳市| 丹棱县| 中山市| 汨罗市| 边坝县| 棋牌| 临沧市| 屯昌县| 舟山市| 荃湾区| 西充县| 平遥县| 宝坻区| 邛崃市| 安义县| 舒兰市| 文昌市| 成安县| 镇康县| 博客| 惠安县| 犍为县| 永寿县| 永登县| 武隆县| 内江市| 北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