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明凱
1086年5月,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凄涼地離開了人世。消息很快傳到了他最大的政敵司馬光那里。此時的司馬光也是臥病在床,眾多的保守派官員圍坐在床前,他們一個個兩眼放光,紛紛出言獻策,要將死了的王安石打入“奸臣”“佞臣”的行列,遺臭萬年。
司馬光掃視了一下眾人,緩緩言道:“大家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因為王安石的變法,大家丟官罷職,吃盡苦頭。但大家必須清楚,這跟個人恩怨沒有一點關(guān)系。再說了,王安石生性簡樸,不注重個人修飾,也從不挑剔服裝和食物,而且他不喜歡聲色犬馬、不貪圖高官厚祿,從未拿手中的權(quán)力謀取私人利益,完全是憑著一顆公心辦事,怎么能向這樣的人潑臟水呢?”
為防止有人繼續(xù)混淆視聽,造謠中傷王安石,司馬光又拖著病體向朝廷上書:“王安石剛正忠烈,有很多的過人之處,他現(xiàn)在去世了,有很多宵小之輩千方百計地要詆毀他、污蔑他,朝廷應(yīng)該加大撫恤力度,以抵制、消滅這股歪風(fēng)邪氣。”由于司馬光的堅持,朝廷追贈王安石“太傅”銜,全家避免了被徹底清算的悲慘命運。
在強大的政敵去世之后,司馬光沒有喜形于色、落井下石已屬難得,更難得的是,他能摒棄過去的“仇怨”,對王安石進行中肯的評價,并請求朝廷維護政敵的榮譽,顯示了極高的道德水準,不愧是位真君子。王安石能夠擁有這樣一位品德高尚的“敵人”,也足以含笑九泉了。
(摘自《演講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