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兵
摘 要 本研究通過一個實驗,以青少年為例,探討“潛在合作”對決策的作用。實驗在原有范式的基礎上增加了競爭因素,結(jié)果表明:提議者面對直接威脅到他的競爭者會表現(xiàn)出利己的態(tài)度,而面對潛在的合作者表現(xiàn)出公正利他的態(tài)度。
關鍵詞 競爭 合作 決策公正
中圖分類號:F240?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3.079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 for"Potential Cooperation"on
Decision Impartiality of Proponent
WU B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e research, which takes youngsters as specimens,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of decision proponents' emotion on the decision under the situation of unknown results through one experiments. Based on its original paradigm, the experiment includes the factor of compet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nent will present self-interest attitude in the face of his directly minatory opponents, by contrast, confronted with potential cooperator , the proponent will exhibit impartiality and altruism.
Key words competition; cooperation;decision impartiality
1 問題提出
心理學中決策研究經(jīng)常用到獨裁者博弈范式。在獨裁者博弈中兩個參與者分別被稱為提議者和接受者。實驗的過程基本是主試給提議者一筆獎金,讓提議者來決定如何在提議者和接受者中進行分配,接受者只能同意提議者的分配方案,無權(quán)反對。而在本實驗中設計了競爭性情境,對其進行了改進:除了原有提議者(為了防止“應該自我”與“想要自我”的內(nèi)在沖突,在實驗中我們將分配的提議者稱為被試的一位朋友),增加了“競爭者”(與提議者相同也會為某分配事情提出自己的方案),此外將獨裁者博弈中沒有任何反對權(quán)的接受者變?yōu)閾碛羞x擇權(quán)的選擇者(在多個分配方案中必須選擇一個,為潛在合作者)。從而探討前人研究中忽略的“潛在合作”對博弈的影響。
2 實驗
2.1 目的
合作對博弈公正性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試
來自山東某高中學生92人,其中男生50人,女生42人。平均年齡16.59歲(SD = 0.48)。此前從未參加過類似的實驗。
2.2.2 實驗設計
實驗為2(兩種情緒:快樂/悲傷)?(競爭水平:無/有)?(人數(shù)多少:少/多)混合實驗設計。因變量為被試在博弈情境中的決策。
2.2.3 實驗材料
(1)誘發(fā)情緒的影視片段。快樂的視頻為《唐伯虎點秋香》電影片段;悲傷的視頻為《我的兄弟姐妹》電影片段。(2) 情緒評價問卷。
2.2.4 實驗程序
首先我們會給被試播放誘發(fā)情緒的影視片段,隨后讓被試填寫情緒問卷。情緒問卷填好后,再讓被試去做實驗任務。
在無競爭三人參加分配的情境下給被試呈現(xiàn)材料:如果在一次有三個人參加的測驗中,你的一位朋友與其中一位同學都回答對了4道題而另一位同學回答對了1道題。現(xiàn)在隨機讓你的朋友分配100元錢,而其他同學都沒有權(quán)利去拒絕分配比例,只能接受,那么你認為你的朋友會如何分配這100元錢(注意:其他同學沒有權(quán)利拒絕,包括同樣答對四道題的另外一位同學,給他們多少錢他們只能接受,分配的錢可以不是整數(shù))。
在有競爭三人參加分配的情境下給被試呈現(xiàn)材料:如果在一次有三個人參加的測驗中,你的一位朋友A同學與其中一位同學都回答對了4道題而另一位C同學回答對了1道題?,F(xiàn)在這兩位同樣答對4道題的同學都可以提出分配100元錢的方案,但是答題最少者C同學,會從他們提出的兩個方案中選出一個令他最滿意的方案,并按他選擇的方案分配這100元錢。并且被選中方案的提出者會額外獲得一只鋼筆作為獎勵。(注:一、假設大家都想得到這支鋼筆;二、同樣答對四道題者是你朋友的競爭對手,為了獲得鋼筆他也會提出分配方案;三、答題最少者C同學有決策權(quán)。)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你認為你的朋友會如何分配。 (分配的錢可以不是整數(shù),可以用分數(shù)直接表示) 無競爭、有競爭十人情境類似。
2.3 結(jié)果與分析
2.3.1 情緒誘發(fā)效果檢驗
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情緒誘發(fā)效果非常理想。
表1 情緒誘發(fā)效果顯著性檢驗
2.3.2 “潛在合作”對分配的影響
在實驗中有答對四道題的人以及一位只答對一道題的人。在有競爭的情境下,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從多個方案中選擇一個令他滿意的方案。由于被選中方案的個體可以獲得額外的獎勵,提議者必然也會考慮這位潛在合作者的感受。那么通過對比提議者前后對答對一道題人的分配金額的不同,我們得出一些結(jié)論。
在由三人參加分配的設計中三人共答對9道題,分配金額為100元,由于最后一人只答對了一道題,因此最公平的分配為最后一人得11.1元。因此我們把最后一人得10~12元的方案稱為公正;把最后一人得12元以上的稱為有益;把最后一人得10元以下的成為損害。同樣在由十人參加分配的設計中十人共答對37道題,分配金額為100元,由于最后一人只答對了一道題,因此最公平的分配為最后一人得2.7元。因此我們把最后一人得2~3元的方案稱為公正;把最后一人得3元以上的稱為有益;把最后一人得2元以下的成為損害。具體統(tǒng)計如下:
注:當最后一人有選擇權(quán)并且參與分配的人數(shù)為十人時,決策者的決策都是“有益”。因此此時無法統(tǒng)計。
通過表2我們可以看出來無論處在何種情緒狀態(tài)下有無選擇權(quán)對分配方案都起到顯著的作用。當最后一人有選擇權(quán)時,“有益”的人數(shù)將明顯增加,而“損害”的人數(shù)將明顯下降。這表明當最后一人為“潛在合作者”時,個體會更加考慮最后一人的利益。同時通過表2我們也得到了一些意外的結(jié)論,就是當最后一人無選擇權(quán)時,做出“有益”決策的比例仍高達50%,即使最后一人不是自己的“潛在合作者”,個體還是會分給他們多于自己應得的錢??紤]到最后一人答對的題只有一道,這表明高中生在做出決策判斷時也有同情弱者的傾向。
表3 情緒、選擇權(quán)與決策公正性檢驗表2
通過表3我們還可以看出情緒在提議者對答題最少者分配的決策中作用不顯著,并且無論在何種情緒狀態(tài)下決策者選擇“有益”決策的人數(shù)都最多,再次表明了高中生在做決策時有同情弱者的傾向。
2.4 討論
相比于答題最少者沒有選擇權(quán),當答題最少者有選擇權(quán)時決策者會給他更多的錢。之所以被試給他的錢會比沒有選擇權(quán)時高很多,我們這樣理解,這是因為被試認為有選擇權(quán)的人會選擇一個對他自己本身有利的方案,而這個有利被試認為就是有更多的錢給了答題最少者,而不是單純的公平分配。也就是被試認為答題最少者會選擇一個給他自己更多錢的方案。這反映出高中生普遍認為他人在做選擇是利己的??梢姏Q策的提議者會對“潛在的合作者”表現(xiàn)出有益利他的態(tài)度,而對直接威脅到他的競爭者表現(xiàn)出利己的態(tài)度。這正好符合不確定管理模型的核心觀點即當個體體驗到不確定感時,會親近其所信奉的文化世界觀,而疏遠其它不同的世界觀,并且對支持其文化世界觀的人和行為給予積極反應,而對于威脅其文化世界觀的人和行為則采取消極反應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即使答對一道題目的人沒有選擇權(quán),被試仍舊會給他多于“公正”的錢數(shù),可見高中生“同情弱者”的心理還是比較強烈的。
3 結(jié)論
在競爭情境下,作為提議者的高中生面對潛在的合作者則表現(xiàn)出公正利他的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 Kahneman D, Knetsch J L, Thaler R H. Fairness and the assumptions of economics[J]. Journal of business, 1986: S285-S300.
[2] Milkman K L, Rogers T, Bazerman M H. Harnessing our inner angels and demons: What we have learned about want/should conflicts and how that knowledge can help us reduce short-sighted decision making[J].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8, 3(4): 324-338.
[3] Van den Bos, K. Hot cognition and social justice judgments: The combined in?uence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factors on the justice judgment process[M]. In D. de Cremer (Ed.), Advances in the psychology of justice and affect (pp. 59-82).Greenwich, CT: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