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省級黨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以《南方日報》實踐為例

2015-05-17 01:19:17王更輝
中國記者 2015年3期
關鍵詞:南方日報華工

□ 文/王更輝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求。此后的多個重要場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云山都提出了“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這一重大命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內政外交亮點頻現(xiàn),引發(fā)國內外高度關注。這為中國故事提供了絕佳的素材。這就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拿出看家本領,以受眾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形式,把中國故事講好。

一、持之以恒講好中國故事

《南方日報》始終把講好中國故事作為省委機關報的職責所在。為了做好“積極新聞”,把更多的正能量奉獻給讀者,報社鼓勵記者深入基層一線“走轉改”,采寫接地氣、有溫度的好新聞。2014年一年,《南方日報》的版面上每月都有幾個甚至幾組具有建設性或者是積極向上的故事。

“走轉改”活動和“行進中國·精彩故事”,是《南方日報》這幾年的重頭戲。2012年3月,記者在梅州市大埔縣長教村駐村8天,與從馬來西亞回國并扎根廣東山村、義教已逾10載的68歲老人廖樂年及其學生同吃、同住、同上課,挖掘到大量生動的故事,并于當年4月5日在《南方日報》頭版推出人物通訊,之后又連續(xù)推出7篇駐村日記、3篇頭版評論和多篇追蹤報道,引發(fā)了國內外持續(xù)關注。國內八大央媒循著《南方日報》的報道到梅州追訪廖樂年的足跡;全球數(shù)十家華文媒體紛紛轉載其感人事跡,其中馬來西亞第一大報《星洲日報》的官網——星洲網還決定將廖老師的故事翻譯成英文,向海外讀者傳播。更難得的是,很多人拿著報紙找到了廖老師所在的梅州大埔長教村,成為翠軒公祠的志愿者。

在“行進中國·精彩故事”首個子系列“老兵新傳”的開篇報道中,記者同樣通過體驗式采訪,與82歲老人李連慶同吃同住,了解這位老人一生的傳奇經歷。李連慶曾經在毛主席身邊當了19年警衛(wèi)員,后來又當了葉劍英元帥10年的衛(wèi)士長。6年前,離休多年的他放棄在北京的舒適生活,毅然回到廣東老家。在一舉改變老家“臟亂差”的面貌后,又來到小河對面的云浮山區(qū)創(chuàng)辦畜牧公司。從參軍進城到反哺家鄉(xiāng),李連慶的經歷,既充滿故事性,又富含正能量。2014年12月,《南方日報》先后推出4篇系列報道和一篇評論。隨后,李連慶入選第二屆“感動廣東”十大人物。

講好中國故事不易,持之以恒講好故事更難。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活魚難捉、通稿易寫。上述案例無不是經過長期蹲點得出的成果,若以功利的“性價比”來看,未免有些“不劃算”。但是在這樣飽含中國故事“富礦”的時代,新聞工作者唯有始終在路上、在基層、在現(xiàn)場,才能持續(xù)講好中國故事,寫出令人感動的作品。

二、關鍵節(jié)點大講中國故事

講好中國故事,時機很重要。在關鍵時刻精彩講述中國故事,往往事半功倍。

2014年是美國首條跨州鐵路通車145周年。1864年起,超過1.2萬中國勞工遠赴美國修建跨州鐵路中的中央太平洋路段。他們大多來自廣東當時的四邑一帶,在鐵路建設過程中如道釘般踏實而卑微,卻為美國及中國僑鄉(xiāng)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長期以來,尤其是受美國“排華法案”的影響,鐵路華工的事跡受到忽視,因此被稱為“沉默的道釘”。2014年4月到5月,在華工參建美國中央太平洋鐵路150年之際,《南方日報》采訪組沿著當年有關鐵路建設的線路行走,從江門僑鄉(xiāng)到美國,以再尋“沉默的道釘”的真實事跡,還原鐵路華工的奮斗史。

由于身份卑微并受到歧視,許多華工對筑路一事三緘其口,以至于后人無從得知這段歷史。但記者通過不懈努力,在行走過程中還是尋訪到一些后人,聽他們講述先輩的故事。“你不是說去雜貨店買東西嗎,怎么一走就是70年?!”華工后人向記者講述祖父母漫長的等待與重見時的感動,就是其中一個動人的故事。記者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努力挖掘這段歷史的民間有識之士,如花五年時間寫出華工書籍的華工后裔、考證37座華工荒冢并誓守終生的美國“中國迷”等。

在報道中,記者通過深入調查,將被掩蓋的真相和封存已久的記憶挖掘出來,形成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俺聊牡泪敗钡墓适拢环矫婧霌P了念祖愛鄉(xiāng)、重信明義、敢為人先、團結包容的粵僑精神,另一方面也讓中國人、美國人都了解這段歷史,讓中美兩國之間增加親近感。在華工參建鐵路150周年之際,“鐵路華工”的英文字樣終于出現(xiàn)在美國勞工部的榮譽堂中,讓此時推出的報道更顯意義非凡。這組報道也因此受到中宣部的閱評表揚。

同樣,因應關鍵節(jié)點講述的中國故事,還有2013年底至2014年初推出的“睦鄰策·中國夢——走讀周邊外交”系列報道。201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做好周邊外交工作,是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需要,要更加奮發(fā)有為地推進周邊外交,為我國發(fā)展爭取良好的周邊環(huán)境,使我國發(fā)展更多惠及周邊國家,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為了向周邊國家更好地闡釋“中國夢”,《南方日報》派出4路記者,沿著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出訪的主要路線,走讀俄羅斯、印度、泰國、韓國,觸摸友鄰真實溫度,了解“他視角”下的中國,以及海外華僑華人“我視角”下的異國他鄉(xiāng)。通過兩種視角的交融,探尋新時期“睦鄰、安鄰、富鄰”之路。

“睦鄰策”以小見大,以個人際遇折射家國情懷,報道中既有事業(yè)有成、反哺中國的華商,也有致力于兩國友好的僑領;既有致力于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教師,也有努力學習中文的外國學生。通過生動的細節(jié)描寫,這些人的形象躍然紙上,兩國經貿文化交流的日益緊密,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文章中。在堅持正面宣傳為主、促進睦鄰友好的前提下,系列報道同樣正視兩國經貿文化交流中存在的不足,進而從建設性的角度提出意見,力求找到利益的共同點和交匯點,既使報道更加真實可信,又能起到有效引導輿論的作用。

三、以“1+X”方式同講中國故事

講好中國故事,需要整合資源、強力出擊。南方報業(yè)在重大策劃中實行“1+X”報道機制,以《南方日報》為“1”,以南方雜志、南方網、《南方都市報》《南方周末》《21世紀經濟報道》等集團旗下媒體為“X”,在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籌協(xié)調的基礎上突出各類媒體的不同特色,從多個側面,以多種風格開展全方位報道。旨在通過一次內容采集、多渠道發(fā)布實現(xiàn)宣傳效果最大化。在講好中國故事的重大策劃中,“1+X”報道機制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2014年是全國對口援藏20周年。20年來,廣東前后七批援藏干部奔赴林芝,從單一的干部援藏,逐漸到產業(yè)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科技援藏、全社會援藏相結合,形成了以民生援藏為龍頭、以促進林芝當?shù)亟洕霸煅蹦芰Φ漠a業(yè)和智力援助為兩翼的新格局。2010年以來,廣東援藏五年規(guī)劃資金占全國援藏資金總量的14.74%,居全國首位。講好援藏的“中國故事”,對于促進民族團結有非同尋常的意義。2014年6月,南方報業(yè)“1+X”聯(lián)合采訪團赴西藏,聯(lián)合《西藏日報》,實地采訪了廣東援藏的做法、成效,聽受援地群眾和七批援藏干部講述高原雪域上的廿載粵藏情,并于8月推出廣東援藏系列報道。

ERCP術雖然對膽系與胰腺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然而術后卻易于產生多種并發(fā)癥,從而對患者的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為ERCP術患者采取更好的護理措施對確保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為了研究護理風險管理在ERCP護理管理中的臨床價值,我院收治的100例ERCP術患者采取了兩種不同的護理措施。現(xiàn)報告如下。

采訪團由《南方日報》《南方都市報》《南方周末》、南方網等媒體的記者組成,并按照不同媒體的特性展開報道。如《南方日報》從易貢茶場、旅游援藏、民生援藏、產業(yè)援藏、交通援藏、智力援藏等方面,講述了廣東援藏20年過程中的故事;又以獲得“全國援藏先進個人”稱號的3名廣東干部的故事,將援藏工作中的細節(jié)更加有血有肉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對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專訪,同樣是南方報業(yè)“1+X”機制發(fā)揮作用、講好中國故事的一次經典戰(zhàn)役。2013年,關于李嘉誠從中國內地及香港“撤資”的傳言四起。當年11月,李嘉誠接受了南方報業(yè)旗下媒體專訪,包括《南方日報》《南方都市報》《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作為一名傳奇人物,李嘉誠本身的經歷就是一個勵志的“中國故事”;而他在如此敏感的時機接受南方報業(yè)采訪,更是提供了一個極好的講好中國故事的機會。除了回應“撤資”傳聞之外,李嘉誠還講述了他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人生家庭、慈善事業(yè)等。面對這樣的一座新聞“富礦”,南方報業(yè)“1+X”機制發(fā)揮了積極作用,通過不同平臺將故事講好、講透、講精彩。報道刊發(fā)后,引起內地、香港甚至國外輿論的廣泛關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維護香港市場穩(wěn)定、營造良好營商環(huán)境的作用,這也是在對外傳播中講好中國故事的應有之義。

2014年,《南方日報》共刊發(fā)“1+X”報道31組,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圍繞著中國故事展開,而且這些故事各擅其長、引人入勝。

《中國記者》與河南日報報業(yè)集團《今日消費》合辦“新常態(tài)下的全媒體經濟報道探索”征文啟事

從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fā),認識新常態(tài),適應新常態(tài),應對新常態(tài),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方向標,也為做好相關報道提出了新的視角和要求。

為使新聞工作者更好地總結、提煉自己的相關采寫實踐,便于同行間的交流探討,《中國記者》特與河南日報報業(yè)集團《今日消費》周刊合辦“新常態(tài)下的全媒體經濟報道探索”新聞論文征文。

《今日消費》周報創(chuàng)刊于2004年3月15日,是中原地區(qū)首家全彩印刷的生活服務類精品周報,由河南日報報業(yè)集團主管主辦。報紙定位“生活消費服務”,是成為中原地區(qū)特別是鄭州地區(qū)高知識、高收入、高品位“三高”人群的生活指南。

征文要求:結合個人編采和所在媒體的具體新聞實踐,談認識、思考、得失、經驗等。梳理規(guī)則,探討規(guī)律,著眼于“新”,即:您最近、最新的采寫實踐與思考。忌空洞無物。每文3000字左右,擇優(yōu)刊發(fā)。

征文時間: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

征文請發(fā):zgjz@vip.sina.com

四、報網融合都講中國故事

隨著媒體融合時代的到來,傳統(tǒng)媒體受到持續(xù)的沖擊,除了時效性、互動性等,內容的沖擊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以用戶為中心倒逼傳統(tǒng)媒體、特別是黨報提升講故事的能力,借以吸引受眾?利用與南方網深度融合之機,《南方日報》就報網融合、線上線下講好中國故事這方面進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看病難、看病貴”長期存在,加上一些醫(yī)院的逐利行為,導致醫(yī)患關系被刷上一層“不信任”的底色。如果醫(yī)患溝通不足,或者療效不好,患者的情緒容易“一點就著”,導致沖突。為此,《南方日報》推出系列報道“醫(yī)·治”,記者在醫(yī)院ICU、醫(yī)調委等地蹲點采訪,通過一個個“身邊好醫(yī)生”的故事,推出把脈醫(yī)患糾紛、治理“醫(yī)鬧”中山經驗、探討醫(yī)調委功能等報道,求解醫(yī)患關系。南方網同步推出專題“探析中國式醫(yī)療關系‘霧霾’”。專題并非簡單地把報紙上的報道“移植”到網上,而是通過探因、回顧、解讀、延伸閱讀等形式,對報紙上的內容進行二度拆解加工。特別是延伸閱讀部分,對報紙上未能承載的國內外處理醫(yī)患糾紛關系進行延展,使專題內容更為立體可讀。

事實上,類似的報網同步操作在《南方日報》的多個“講好中國故事”系列報道中已是“標配”。在“走讀周邊外交”“廿載粵藏情”等報道中,《南方日報》均在報道推出之前就協(xié)調報網同步報道的方案,從網絡傳播的角度策劃,使報道來源于報紙、又有別于報紙。報紙上的一篇稿件,在網絡呈現(xiàn)上可能是若干個小板塊,從而起到分割處理、方便用戶閱讀的作用。特別是類似“走讀周邊外交”等涉外報道,通過網絡傳播,使報道有效地到達海外用戶的手中,真正起到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

除了網站的傳播,《南方日報》微信公眾號也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報道中發(fā)力。2014年12月10日,中山大學教授富明慧的導盲犬萬福走失。富明慧不幸后天失明,17年前,憑著微弱的視力,他走上中山大學的講臺,曾發(fā)明盲人手機輸入法,還先后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教授、全國自強模范。兩年前,作為廣東首條導盲犬,萬福來到富明慧身邊,給他帶來安全和歡樂。萬福走失的消息傳出后,網上掀起了一波尋犬的愛心接力?!赌戏饺請蟆肺⑿殴娞柤皶r介入,對事件的前因后果、萬福與教授的深厚情緣等進行了全面的報道,點擊率超過5萬,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搜尋的進行。此時,由于時間差的緣故,報紙上尚未出現(xiàn)相關的報道。經過30余小時的搜尋,萬福終于回到主人身邊,《南方日報》及其官方微信也進行了及時跟進報道。這場愛心接力,受到了受眾的普遍贊賞?!赌戏饺請蟆吠ㄟ^微信與報紙聯(lián)動發(fā)力,呈現(xiàn)了一個立體、豐滿的故事,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2015年廣東省兩會期間,《南方日報》的官方微信在全城首家發(fā)出“深圳市委書記王榮當選省政協(xié)主席”的消息,短短兩小時內點擊率破萬。之所以如此受關注,一是《南方日報》利用核心資源第一時間推出,二是該微信在確保穩(wěn)妥的前提下,嘗試提煉出“學者型官員”與“擅拉小提琴”的吸引點擬作標題,同時選取了王榮原汁原味、最具代表性的8個“金句”,形成微信的主干。如此一來,既規(guī)避了其中的風險,又保持了微信內容的趣味性。這種做法,打破了傳統(tǒng)省部級官員人事變動“簡訊+簡歷”的模式,更加突出“講故事”的意味,讀者的接受度自然更高。

猜你喜歡
南方日報華工
一戰(zhàn)英招華工遣返問題研究
安徽史學(2023年4期)2023-08-09 01:29:58
被遺忘的貢獻者:一戰(zhàn)華工回國安置問題研究
大連中華工學會舊址紀念館
《南方日報》新聞評論的框架建構及其特色
新聞世界(2021年5期)2021-05-19 06:09:10
一戰(zhàn)時期的法國華文報刊和華工教育
順應新趨勢 七十展芳華——南方日報新一輪改版改革一月觀察
傳媒評論(2019年2期)2019-05-20 09:44:04
《南方日報》:創(chuàng)新表達提升黨報封面版的“時度效”
中國記者(2016年1期)2016-03-03 18:24:13
鮮為人知的華工“一戰(zhàn)”故事
“專業(yè)”讓新聞評論走得更遠——以《南方日報》“法律評論”專欄為例
中國記者(2014年5期)2014-12-21 09:36:24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宣傳報道導向
中國記者(2013年11期)2014-01-14 06:47:56
乌兰浩特市| 寿阳县| 香河县| 潜山县| 定州市| 上林县| 丰镇市| 阿拉尔市| 遂溪县| 阜城县| 治多县| 仪陇县| 格尔木市| 历史| 双江| 石嘴山市| 建昌县| 容城县| 会宁县| 大宁县| 元氏县| 临城县| 云阳县| 偃师市| 盘锦市| 喀喇| 安顺市| 密山市| 图木舒克市| 蓝田县| 徐汇区| 南康市| 色达县| 杨浦区| 雅安市| 财经| 宝丰县| 湖北省| 阳西县| 三门峡市| 沂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