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幸福觀是一個人“三觀”的綜合反映,它影響和塑造著人的精神生活,決定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開展幸福觀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德育工作的著力點,它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人們良好的德性修養(yǎng)。
為準確了解開放型大學生幸福觀的現(xiàn)狀,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2年6月至7月,筆者以天津廣播電視大學學生為對象開展了關于開放型大學學生幸福觀現(xiàn)狀的問卷調(diào)查。
問卷調(diào)查采用了結(jié)構(gòu)化問卷的形式,列出了享樂主義幸福觀、拜金主義幸福觀、基督教幸福觀、儒家幸福觀、道家幸福觀、民間幸福觀、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等7種幸福觀的10個觀點,被調(diào)查者需在“非常認同”“比較認同”“不確定”“不太認同”“很不認同”五個選項中選擇一項。借此來了解學生幸福觀的總體構(gòu)成。本次問卷隨機發(fā)放,共發(fā)放600份,收回556份,其中有效問卷396份。在被調(diào)查者中,男性129人,女性267人;20歲以下39人,20-30歲275人,30-40歲72人,40歲以上18人;未婚216人,已婚177人。
通過對396個樣本的問卷進行統(tǒng)計分析,分別對享樂主義幸福觀、拜金主義幸福觀、基督教幸福觀、儒家幸福觀、道家幸福觀、民間幸福觀、馬克思主義幸福觀在當代大學生中的認同情況逐一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以下結(jié)論:(一)23.2%的大學生持享樂主義幸福觀觀點,男性高于女性,年輕者高于年長者,未婚者高于已婚者;(二)21.2%的大學生持有拜金主義幸福觀觀點,男性高于女性,20—30歲之間的人高于其他年齡段的人,未婚者高于已婚者;(三)28.3%的大學生持有基督教幸福觀的觀點,而且,性別、年齡和婚姻這些因素與分布規(guī)律無關;(四)39.7%的大學生持有民間幸福觀觀點,與性別、年齡基本無關,未婚者比已婚者略高;(五)73%的大學生持有儒家幸福觀的觀點,與性別、婚姻狀態(tài)無關,40歲以上的人認可比例最高;(六)83.8%的大學生持有道家幸福觀的觀點,女性高于男性,年長者高于年輕者,已婚高于未婚;(七)80.4%的大學生持有馬克思主義幸福觀觀點,四種觀點中,認可度最高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性幸福的觀點和物質(zhì)精神統(tǒng)一性幸福觀點,利他性觀點和過程性觀點稍欠;(八)當代大學生的幸福觀呈現(xiàn)出了綜合性、復雜性特點,每個人都持有多種觀點,但馬克思主義幸福觀是堅定不移的主體,傳統(tǒng)文化中的幸福觀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發(fā)揮補充作用,舶來主義幸福觀相互孤立,存在一定的發(fā)展勢頭,應該嚴格限制、引導。
從七種幸福觀的融合性分析來看,互相沖突的幸福觀幾乎不存在,兩兩幸福觀相容的情況普遍存在,可以說大學生幸福觀存在綜合性、復雜性。所謂綜合性,沒有任何一種幸福觀是被調(diào)查者的唯一幸福觀,每個人身上都是多種幸福觀的綜合作用,共同存在;所謂復雜性,這七種幸福觀基本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馬克思主義幸福觀是大學生的主體幸福觀。在信奉享樂主義幸福觀的人群中,仍有89%的人持有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的觀點;在信奉拜金主義幸福觀的人群中,仍有86%的人持有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的觀點;在信奉基督教幸福觀的人群中,仍有82%的人持有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的觀點;在信奉儒家幸福觀的人群中,仍有79%的人持有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的觀點;在信奉道家幸福觀的人群中,仍有79%的人持有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的觀點;在信奉民間幸福觀的人群中,仍有79%的人持有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的觀點。馬克思主義幸福觀是我國的主流幸福觀,應該大力提倡。第二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幸福觀,及道家幸福觀、儒家幸福觀和民間幸福觀,這三種幸福觀之間具有很好的融合性,與馬克思主義幸福觀也具備很好的融合性。因此,應該加強引導,取其精華,去其腐朽,使之成為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的重要補充。第三類幸福觀是舶來主義幸福觀,即享樂主義幸福觀、拜金主義幸福觀、基督教幸福觀,這三種幸福觀是我們要積極防范的,所幸的是這三者之間相容性不高,彼此基本是孤立存在的,且與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的融合性較高,可以判斷其危害性有限。
馬克思主義幸福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幸福的認識的根本態(tài)度。馬克思的幸福理論貫穿于他不同時期的著作中。馬克思主義幸福觀視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統(tǒng)一,個人幸福和社會幸福的統(tǒng)一,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統(tǒng)一,人的幸福和人的本質(zhì)的有機結(jié)合。馬克思主義的幸福理論,一方面對構(gòu)建和諧社會中人與自然、人與自我及人與社會關系和諧有深刻借鑒價值,另一方面對當代人生活價值目標的確立有幫助。馬克思主義幸福觀教育從多維度和角度出發(fā),為開展學生幸福教育提供了理論層面的指導,從利他性、過程性和集體性等多方面為學生身心健康向良性發(fā)展進行了全方位的指引,為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服務,成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理論指南。
筆者認為,開展幸福觀教育并非簡單地說教,而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幸福觀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以馬克思主義幸福觀教育為抓手,用“幸福人”的教育理念開展幸福觀教育,并將其融入學校辦學模式的發(fā)展、教學水平的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的提高上,將幸福觀教育通過全方位、全過程、全范圍的植入,始終以最大化滿足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為導向,就像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達到完善學員幸福思想,促進學員幸福學習、生活和工作的目的,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