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學校準備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要我向家長開一節(jié)反映新課程的課。我查了一下教學進度,是“角的認識”。這節(jié)課從何處入手展現(xiàn)新課程呢?我又翻閱了《新課程標準》和一些理論書籍,當看到山東大學校長展?jié)脑挘鹤尯⒆觽儗W“簡單一點,有趣一點,鮮活一點的數(shù)學”時,我眼前一亮,對!就把這三點作為教學設計的準則。課后,聽課的家長一致反映最讓他們印象深刻的是,教學“像磁鐵一樣吸引了孩子”。為什么這節(jié)課能吸引學生?什么樣的數(shù)學最吸引學生?結合幾個片斷我作了一些思考。
片斷一:初步感知角
教師出示一把三角尺。
師:誰能指出其中的一角。(不出所料,學生指角的頂點)
師:你們同意嗎?(全班同意)
這時教師故意在黑板上畫了一個“·”。
師:你們的意思是說角是這樣的嗎?
學生一怔,不一會兒,有學生要求重指。(這次指的是角的兩條邊)
師:如果把兩個小朋友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角了。(要求重指的小朋友更多了。)
……
同桌互相指角。
師:指角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
生1:我覺得角中間的這個點是尖尖的。
生2:用力按一下,手指還會疼的。
生3:角的兩邊的線是平平的。
生4:很光滑。
生5:這兩條線沒有轉彎。
生6:我覺得我的手指像在玩滑滑梯。
反思:
簡單的數(shù)學能吸引學生。這里所指的“簡單”,絕不是我們的教學要重復“1+2”之類的問題,也不是讓學生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答案,而是指通過教師的指導與幫助,學生從最近發(fā)展區(qū)出發(fā),能獨立解決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很簡單”“我能把數(shù)學學好”。
比如,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接觸到“角”這一詞,而且這個“角”和數(shù)學上純粹的幾何角的概念是不同的。這是學生真實的生活基礎,教師必須正確面對。以前我在教學這一內(nèi)容時,學生也發(fā)生了同樣的情景,我的處理方法是直接告訴學生答案,并讓學生在我的帶領下重新再指一遍。雖然這也初步認識了角,但是這種“認知”是不是帶著學生的迷惑,是不是帶著老師的權威,是不是讓學生覺得數(shù)學好麻煩!而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設置了問題情境,將學生這一“錯誤的認知”故意暴露了出來,讓學生自己產(chǎn)生認知沖突,自己認識到了方法不合理,自己要求改正。最讓我感動的是生6的發(fā)言,我想在老師的硬性規(guī)定的課堂起碼是不會出現(xiàn)這樣精彩的比喻的!
希望有一天學生會說:學數(shù)學好簡單,就像“玩滑滑梯”!
片斷二:找角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找角,交流。
生1:材料袋中的長方形紙片上有4個角。
生2:正方形也有4個角。
生3:五角星上有5個角。
生4:不對,五角星上有10個角,(到投影上指,果然有10個!學生不由自主地鼓起掌來。)
生5:教室的黑板上有4個角。
生6:標語牌上也有角。
生7:我們的紅領巾上有3個角。
……
師:小朋友在材料袋中、在教室里面找到了許多角,再想一想,還有哪里有角?
生8:街道上的斑馬線有角。
生9:工商銀行的標志上有角。
生10:斜拉橋上有角。
生11:上海東方明珠上也有角。
生12:埃及金字塔上有角,埃菲爾鐵塔上也有角。
……
師:人身上也有角,你相信嗎?(學生一臉疑惑)
(欣賞幾幅圖片:圖一:坐端正的小朋友,圖二:坐廣播操的運動員;圖三:藝術體操運動員;)
生:我覺得角不僅有用,而且非常美。
反思:
鮮活的數(shù)學吸引學生。在每個人的學習生活中都有數(shù)學學習,但在多年的數(shù)學學習中,真正愛好數(shù)學的人很少,數(shù)學成了枯燥的代名詞。
“找角”這一環(huán)節(jié)使數(shù)學知識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現(xiàn)實。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因為它有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原來抽象的“角”離我們這樣近,它在我們的課桌上、教室里、大街上、家里甚至在故事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大課堂,數(shù)學課堂中只有將數(shù)學知識和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才能擴大課堂的信息量,才能吸引學生,才能在課堂上彰顯個性和靈氣。
片斷三:做角
師:我們來做幾個角,可以用課前準備的材料,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材料。
學生活動:展示。
生1:這張圓形紙片沒有角,我把它折出角來。
生2:我在圓形的紙片上剪出一個角。
生3:我會用小棒搭角。
生4:我用釘子板拉了一個角。
生5:我用釘子板圍了3個角。(原來是圍了一個三角形。聰明的小家伙?。?/p>
生6:我什么材料都沒用就做成了角。
師:你真厲害!上來展示一下,好嗎?
只見他把兩手的食指前端并在一起,真的搭成了一個角!
我靈機一動——
師:你能把這個角變大一點嗎?再變小一點嗎、
所有的學生都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指做起了“讓角變大變小”的游戲,教室里“大一點”“小一點”的聲音此起彼伏,2分鐘后——
師:通過游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7:手指分得開角就大,手指分得小角就小。
生8:兩個手指的開口大角就大。
……
反思:
有趣的數(shù)學吸引學生。在這個片斷中能吸引學生并產(chǎn)生積極情緒的因素有兩個:(1)操作活動。讓沒有角的圓片“變”出角來,讓小棒變成角,在釘子板上一下子創(chuàng)造3個角,不僅有趣,而且能讓學生體會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2)游戲活動。角的大小比較教學一般是讓學生用硬紙條做兩個角,用重疊的辦法比較角的大小,這種比較方法是靜止的,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通過這個游戲活動,學生在玩中體會到了比較角大小的方法,不僅簡單而且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