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華
音樂欣賞是普通高中的必修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內容與途徑。高中音樂教材選編了大量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課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因此,如何優(yōu)化課堂教學,上好每一堂音樂欣賞課,從而積極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引領學生步入高雅的藝術殿堂,就成了音樂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
音樂欣賞德育審美能力高中音樂教材匯集了大量古今中外經典音樂作品,這些作品有著極高的思想性、藝術性和審美價值,對于培育和提高青少年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審美情趣、思想修養(yǎng),促進他們身心和諧發(fā)展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一、課堂導入要新穎,吸引學生
一堂好的音樂欣賞課,一定要有一個好的開始。由于流行音樂和國外音樂對我們國內音樂文化的沖擊,使得學生們的音樂文化生活變得單一膚淺。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怎樣使學生的音樂文化生活多樣化,深刻化,這就是高中音樂欣賞開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這些音樂作品離現在學生的時代和生活很“遙遠”而且“格格不入”,所以就形成了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的現象。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結合綜合學科知識,提高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入你的音樂課堂之中。
音樂課與其它的學科教學一樣,導入新課是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好的導入方法有著其他環(huán)節(jié)不可替代的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導入新課的方法標新立異,而又不失自然自在,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進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對所學習的音樂興趣濃厚,課堂上學生興致盎然,教者得心應手,學者輕松愉快。導入新課的目的在于引起學生在思想上產生“我愿意學習”“好有意思”等的愿望,學生有了這樣的興趣,會全神貫注地進行學習。
二、教學過程中多學科結合,融會貫通
(一)音畫交融,視聽互補,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
一切創(chuàng)造性思維離不開想象,無想象就絕無創(chuàng)造。正如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想象比知識還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蔽覀冊谝魳方虒W中,用圖畫的描繪,實物的演示,能使學生在音畫交融,視聽互補過程中激發(fā)聯想,培養(yǎng)想象思維。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聯想。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思緒,必須有一個實際的思緒,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境,作為思緒的開始階段。因此,為了讓學生在感性接觸教材時,能獲得誘因化刺激,我們可設計適當的情境,訓練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表象、聯想和想象中把握對象。如在欣賞德彪西所作的《大?!窐非鷷r,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感受和聲在音樂作品中的表現作用,可讓學生閉上眼睛聽樂曲,這時教師再給學生介紹作品的情境,一輪紅日漸漸升起,天空由紫色變成青色,逐漸增加了光輝,一副開闊的大海黎明景色就被生動的描繪出來了。當音樂進行到一半時,海風吹到海面,引起陣陣騷亂的潮聲,猶如風和海的對話,此時配合大屏幕的大海畫面教學,在此情此景的音樂感染中產生強烈的聯想沖動,激發(fā)想象的欲望。學生在音畫交融、視聽互補中,得到想象思維的不斷升華。
2.運用色彩,培養(yǎng)想象。繪畫中的色彩是通過人的視覺器官直接感覺而產生的。而音樂色彩是通過人的聽覺器官經過大腦的分析而產生的一種由聲調變?yōu)樯实男蜗笏季S感受。在教學中,借助色彩這種直觀手段來幫助音樂的形象思維,將有利于學生的理解,降低音樂教學的難度。不同色彩給人的感覺不同,不同的音樂同樣能引起人的不同感受。將兩者有機結合,既形象又直觀,有利于學生形象思維的開發(fā)。如在樂理知識“三和弦”的教學中,運用色彩與音響的結合,讓學生在聽辨感受中將大、小、增、減三和弦,從協(xié)和到不協(xié)和的辨別,逐漸感受到明亮與暗淡、擴張與緊縮的音響色彩。從直觀的聽覺中,引起情緒波動,把音樂與色彩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使學生的認知和情感統(tǒng)一在音響色彩中而產生共鳴,激發(fā)想象思維。
(二)作詞薦曲,學科互補,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靈感
在文學中,原始人含糊的叫喊經過加工而成文字。而在音樂中,這種叫喊經過加工而成為音符。然而,在這兩種不同的音響之間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它們都能喚起人們情感反應。區(qū)別在于:一個字既能喚起情感反應又表示了它的意義;而一個音符則只能喚起情感反應,不能表示意義。如果在教學中,能使文學與音樂有機結合,把各種知覺心象和記憶心象重新化合,孕育成一個全新的心象,便能激發(fā)起更深層的情感反應,成為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一種心理活動,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目的。
1.以曲促情,以詞輔情,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在音樂教學中,我們應注意用音樂這心靈的語言去感染學生的情感,用文字這抽象的語言去輔助學生情感的產生,進而讓學生產生出激情,調動起巨大的學習潛力。如在高中欣賞課中,結合“歌曲體裁”的知識點,選取學生最熟悉的對象──母親,作為創(chuàng)作活動的主題,讓學生們收集各類贊美母親的歌曲,通過分析介紹自己推薦的歌曲,體驗心靈的語言,回憶自己成長中的引路人母親。這時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再讓學生創(chuàng)作歌詞,并用真摯的感情朗誦,進行旋律創(chuàng)作,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營造氛圍,滲透文學,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靈感。音樂與文學在相互轉換過程中,不斷豐富甚至創(chuàng)造著美。美感是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因素。創(chuàng)造力既然是一種求異、創(chuàng)新、創(chuàng)美的能力,那么促使人們進行探索創(chuàng)造的心理因素,是科學家、藝術家、發(fā)明家以及其他創(chuàng)造者進行探索、創(chuàng)新、創(chuàng)美的智慧源。
在新課改中推出的教材里編輯了大量的音樂創(chuàng)作活動的內容,為學生感悟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師可潛心研究,很好利用。如在貝多芬的《第六交響曲──田園》中的第二樂章,可讓學生從流動的旋律中感受幽靜安逸的景象,仿佛看到潺潺的溪水,低垂的柳枝,鳴叫的小鳥……。在這美的氛圍感染下,學生通過音響的模仿,小組的討論,用散文、詩歌等各種文學形式來描述樂曲,在音樂與文學的渲染中產生聲情并茂的藝術效果,加深學生們對樂曲的理解。
總之,音樂欣賞教學通過對具體音樂作品的聆聽,及其他輔助手段來體驗和領悟音樂美。它通過欣賞者的審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擴大音樂視野,提高感受、體驗、聽賞、評價音樂的能力,并發(fā)展想象力、豐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豐富和滿足,身心得到健康協(xié)調的發(fā)展。情感的交流使學生對音樂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這一首首動人的音樂作品會長時間地保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遺忘,但當音樂響起時我們又會投入其中,并會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而使欣賞層次不斷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