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福民
摘要:面對 新課程標準下的新教材,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更新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積極探索總結、交流反思,貫徹落實好新課改,提高農村初中化學的教學質量是教師永恒不變的主題。
關鍵詞:初中化學 農村中學 課堂教學
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是當前中學化學教師的熱點話題和焦點,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體會,談談新課程理念下提高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六點看法。
一、教師要在初中化學課堂中以有效活動探究為基礎
新課程理念下倡導多元的學習方法,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倡導科學探究為主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在活動中落實三維課程目標。重視學生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強調創(chuàng)設生動而有意義的學習情景。所謂探究式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學科領域或現(xiàn)實生活的情境中,通過發(fā)現(xiàn)問題、調查研究、動手研究、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獲取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學生用類似科學家探究科學問題的方式,以獲取科學知識與技能、領悟科學思想與觀念、學習科學研究方法為目的而進行的各種學習活動(如:實驗探究、知識整理、上網尋找資料等),它是學習方式的變革。要真正實施探究式學習,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加強科學過程和方法的訓練。在教學實踐中我深切的感到,探究式學習的確特別適合涉及化學基本原理的化學理論課,因為這類化學理論課程有其特殊性?;瘜W基本原理知識大多具有這樣的特殊性,因而探究式的教學運用于這些化學理論課,不僅不會導致教學效率的低下,反而能夠得以提高。這是因為探究式學習能讓學生置身于經過教師精心演繹的“知識原始獲得的實踐認識活動方式和過程”,枯燥的規(guī)律、難懂的原理和抽象的概念因此變得鮮活、生動和親切,難點得到化解,重點印象深刻,在這樣的教學中認知性目標和體驗性目標恰好相輔相成,和諧共生,全面提高了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
二、教師以有效情景導入初中化學課堂教學
化學課堂教學是一個整體,新課的導入是教學的第一環(huán)節(jié),它的主要任務是要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主要問題,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精彩的有效情景導入在每節(jié)化學課上僅占幾分鐘或幾句話,然而這幾分鐘或幾句話所起的作用卻很重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抓住學生的心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情景的原則:有效情景導入要有助學生了解與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明確學習本節(jié)知識的目的及對后續(xù)所起作用;有效情景導入要能夠起到銜接作用,把前后知識聯(lián)系起來;有效情景導入要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對學生提供刺激,使得刺激情景能夠被學生知覺到,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情感上升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有效情景導入要做到引人入勝,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科學性,雅而不俗。
三、教師在初中化學課堂上要以突出問題為中心
以問題為本學習不僅能夠將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綜合起來,而且學生所習得的知識也可以和真實生活情境聯(lián)系起來。作為教師應帶著問題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有問題意識,問題對于初中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意義的建構,知識的創(chuàng)生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都有特殊的作用,教學中將以“定論”形式陳述的材料轉化引導學生探究的問題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認知的沖突和思維的活躍性,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并嘗試解決問題的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效率。此外,對于學生的即興提問、回答問題時“節(jié)外生枝”、作業(yè)上的典型錯誤與一些突發(fā)性事件等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課程資源,教師若能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及時把握、靈活運用,就能有效地解決問題,達到或超越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教師要重視提高演示實驗有效性
從一定意義上說,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科的生命線,通常有獲取知識、培養(yǎng)興趣、啟迪思維、培育品德等功能?;瘜W實驗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它通過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反應原理,透過現(xiàn)象看清物質反應的本質,并且,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時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也得到發(fā)展?;瘜W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的分組實驗以及學生課外實驗。演示實驗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步步演示,教師提醒,全體同學觀察,展示物質的性質。有效的演示實驗能吸引全體學生的眼球,把全體學生思維引到所要研究物質上來,使全體學生用心聽,仔細思考,靜等教師把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展示出來,無疑能提高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有效性的課堂教學設計要以有效演示實驗為前提。
五、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課件進入化學課堂,把師生帶入一個更廣闊的天地,一個繪聲繪色的多彩世界,更加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它能從宏觀和微觀雙方面更全面的說明問題,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若多媒體課件與教學設計完美的整合,以有效多媒體教學為輔助能夠較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計算機是教具,更是學具,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中,不能把多媒體技術運用與有效教學等同起來,而應該以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教材的內容為基礎合理設計。教師在使用時要考慮與其它教學方法的整合,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為目的,否則很容易造成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現(xiàn)象能力培養(yǎng)的不足,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就受到抑制。
六、讓多元化的習題來夯實初中化學教學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化學習題教學的目標、緯度、功能都在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學生完成習題不只是為了檢驗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更是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建構、提升知識的事件活動。不僅如此,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用化學原理、概念及科學方法解決問題已經成為新課程教學中完成習題所承載的功能。以提高學生升學應試為唯一價值取向的“題海戰(zhàn)術”已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應該拋棄,但拋棄“題海戰(zhàn)術”不等于不要習題,不要應試,而是要尋求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發(fā)展應試能力的最佳結合點。因此,教師選題時,要突出“新材料、新情景、新設計”,要和生產、生活、科技、社會、環(huán)境緊密聯(lián)系,兼顧開放性、前沿性、梯度性和思維性。不僅如此,還要建立多元化的練習體系,讓學生通過網絡、媒體、課外書籍等了解科技動態(tài),獲得有用信息,通過綜合實踐活動進行研究性學習,以調查報告、小論文、實驗報告等形式呈現(xiàn)。
總之,提高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關鍵在教師,化學課堂教學是化學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活動,教學是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通過與外部條件的作用方式、激發(fā)、支持和推動學習內部過程的有效發(fā)生和學習結果的達成。對于化學教師而言,一定要更新教學觀念,有效的教學必然是一種反思性實踐,有賴于教師持續(xù)的反思、積累、探究和總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