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保定市文物管理所 文物保管所
【關(guān)鍵詞】河北;蠡縣;王莊;唐代;墓葬;發(fā)掘簡報
【摘 要】2014年7月至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會同保定市文物管理所、蠡縣文物保管所組成考古隊,對河北省南水北調(diào)配套工程保滄干渠工程蠡縣王莊段發(fā)現(xiàn)的8座唐代墓葬進(jìn)行了搶救性發(fā)掘。墓葬雖早期被盜,但形制多樣,隨葬品類型豐富,為研究當(dāng)時的社會經(jīng)濟(jì)文化發(fā)展?fàn)顩r、喪葬習(xí)俗、墓葬形制等提供了一批重要資料。
2014年4月,在河北省南水北調(diào)配套工程保滄干渠工程蠡縣王莊段施工中發(fā)現(xiàn)古墓葬,施工單位報告了當(dāng)?shù)匚奈锊块T。保定市文物管理所隨即對該區(qū)域進(jìn)行了勘探,共發(fā)現(xiàn)古墓葬20座。墓葬相對集中地分布在東西兩個區(qū)域,東部區(qū)域為Ⅰ區(qū),墓葬7座;西部區(qū)域為Ⅱ區(qū),墓葬13座。2014年7月至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會同保定市文物管理所、蠡縣文物保管所聯(lián)合組成考古隊,對保存相對較好的8 座墓葬實施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
王莊墓群位于蠡縣蠡吾鎮(zhèn)王莊村西南908米處,北距省道382線185米,南距朔黃鐵路190米,東臨蠡吾南大街南延線90米(圖一)。該地為華北平原區(qū),地勢平坦,現(xiàn)為農(nóng)田,保滄干渠東西向穿越墓群。
此次發(fā)掘僅限于南水北調(diào)工程所涉范圍內(nèi),Ⅰ區(qū)發(fā)掘6座墓葬,編號為2015LWM1—M6(簡稱M1—M6),Ⅱ區(qū)發(fā)掘2座墓葬,編號為2015LWM17、M18(簡稱M17、M18),均為單室磚墓。現(xiàn)將清理情況簡報如下。
一、墓葬形制
此次發(fā)掘的8座墓葬,可分橢圓形磚室墓、馬蹄形磚室墓、方形磚室墓、船形磚室墓和類船形磚室墓。
1.橢圓形磚室墓 2座。
M3 位于Ⅰ區(qū)東北部,東距M2為 15米,西距M4為 11米。方向南偏西15°。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圖二)。墓道位于墓葬南部,因南端伸入渠線內(nèi)無法清理,結(jié)構(gòu)不清,長度不詳,殘存部分寬1.08~1.14米。墓門為磚砌拱券式,兩側(cè)有翼墻。墓門寬0.7米,高0.88米,以半磚平砌人字形封堵。甬道券頂,頂部坍塌,兩壁以順磚錯縫平砌,無鋪地磚,甬道長0.76米,寬0.7米,殘高0.87米。墓室平面呈橢圓形,頂部坍塌。墓壁以順磚錯縫平砌向上斜收成穹隆形。墓室南北徑1.73米、東西徑2.36米、殘高1.16米。墓室底部為“凹”字形棺床,凹缺處以三層磚壘砌,長0.69米,寬0.2米,高0.18米。棺床以順丁磚錯縫平鋪。棺床中部置二具人骨,仰身直肢,頭西腳東,南北并排放置,北側(cè)為女性,南側(cè)為男性,年齡均在20歲左右,人骨保存較差,未發(fā)現(xiàn)葬具痕跡。
女性墓主頭部上方放置銅釵、黃釉碗、骨梳、蚌殼、鐵剪各1件;男性墓主腰部有銅帶扣1件,方形帶2件,橢圓形帶
A型帶墓道船形磚室墓 2座。
M2 位于Ⅰ區(qū)東北角,南距M1為40米,西距M3為15米。方向南偏西5°。墓道通長1.23米,為臺階式,共兩級,南窄北寬,第一級臺階長0.62~0.7米,寬0.38米,高0.28米,第二級臺階長0.67~0.78米,寬0.34米,高0.2米。墓門頂部坍塌,丁磚人字形疊砌封堵。短甬道,長0.34米,寬0.66米,殘高0.64米。墓室平面呈船形,頂部南段坍塌,北部留存有順磚并排平鋪的蓋頂磚。東西墓壁砌法相同,均為二塊陡磚間以半丁磚陡砌相隔,砌筑兩層,其上以丁磚錯縫平鋪疊澀起券(圖五)。墓室南北長2.3米,南端寬0.8米,北端寬0.45米,高0.64米。墓底中部有一層順磚平鋪的地磚,寬0.34米,殘長1.58米,其上置人骨一具,女性,50歲左右,頭向南,仰身直肢,未發(fā)現(xiàn)葬具痕跡。
隨葬品有雙系陶罐1件,白釉花口碗1件,白釉罐1件,單柄帶流壺1件及漆器殘片(單柄帶流壺被漆器殘片疊壓),均放置于墓室南端。“開元通寶”錢1枚,放置于墓主喉部。
M17與M2形制相同,早期破壞嚴(yán)重,未發(fā)現(xiàn)隨葬品。
B型無墓道類船形墓 1座。
M4 位于Ⅰ區(qū)北部,東距M3為11米,西距M5為18米。方向南偏西10°。墓室南端寬于北端,墓壁以丁磚錯縫平砌向上斜收起券,頂部南北向以一道陡磚并排壘砌封蓋。底部以順磚對縫平鋪(圖六)。墓室底部長2.15米,南端寬0.64米,北端寬0.38米,高0.3~0.52米。墓室內(nèi)發(fā)現(xiàn)人骨一具,女性,40~50歲,頭向南,仰身直肢,保存較差。隨葬品有三彩三足爐1件、銅鏡1件、蚌殼1件及漆器殘片(未提取),放置于墓主頭部上方;銅釵1件,放置于墓主腰部右側(cè)。
二、隨葬品
1.陶器 13件。
雙系罐 3件,按照口沿、腹部形狀及紋飾,分為兩型。
Ⅰ型 2件。M1∶10,泥質(zhì)紅陶。直口,圓唇,矮領(lǐng),束頸,溜肩,弧腹,平底,素面。肩部有對稱的泥條狀橋形耳??趶?7.4厘米,底徑11.2厘米,通高26.8厘米(圖七,1)。
Ⅱ型 1件。M2∶1,泥質(zhì)紅陶。斂口,圓唇,平沿,矮領(lǐng),溜肩,斜直腹,平底。肩部有對稱的泥條狀橋形耳。肩部飾縱向細(xì)繩紋,印痕較淺,局部被磨平??趶?8.6厘米,底徑12.9厘米,通高29.1厘米(圖七,2)。
罐 5件。按頸、底的不同,分為兩型。
Ⅰ型 3件,可分為兩式。
Ⅰ式 2件。M6∶2,泥質(zhì)紅陶??谖⒊蓿瑘A唇,沿微卷,溜肩,鼓腹,平底略內(nèi)凹,素面??趶?.8厘米,最大腹徑13.2厘米,底徑7.8厘米,通高12.9厘米(圖七,3)。
Ⅱ式 1件。M1∶2,泥質(zhì)紅陶。侈口,圓唇,卷沿,束頸,圓肩,鼓腹,平底略內(nèi)凹,素面。口徑18.9厘米,最大腹徑27厘米,底徑12.9厘米,通高21.2厘米(圖七,4)。
Ⅱ型 2件,可分為兩式。
Ⅰ式 1件。M1∶9,泥質(zhì)紅陶。侈口,圓唇,卷沿,矮領(lǐng),圓肩,鼓腹,平底,素面??趶?5.9厘米,最大腹徑27厘米,底徑14.4厘米,通高21.5厘米(圖七,5)。
Ⅱ式 1件。M18∶2,泥質(zhì)紅陶。侈口,圓唇,沿微卷,矮領(lǐng),溜肩,弧腹,平底,素面??趶?5.9厘米,最大腹徑28.2厘米,底徑14.1厘米,通高30厘米(圖七,6)。
紅陶缽 2件。M3∶6,泥質(zhì)紅陶。斂口,圓唇,圓肩,弧腹,平底略內(nèi)凹,素面??趶?.9厘米,肩徑18.9厘米,底徑10.2厘米,通高12厘米(圖八,4)。
盤 1件。M3∶9,泥質(zhì)紅陶。直口,圓唇,淺直腹,大平底,素面??趶?5.7厘米,底徑27厘米,通高4.2厘米(圖八,5)。
凈瓶 1件。M1∶4,泥質(zhì)灰陶。帶蓋,蓋鈕為柱形,器蓋與器身一體燒制。侈口,長束頸,溜肩,肩部有管狀短流;弧腹,外撇式假圈足,底略內(nèi)凹,素面??趶?.2厘米,肩徑14.7厘米,底徑9.6厘米,通高30厘米(圖八,1)。
單柄帶流壺 1件。M2∶6,泥質(zhì)灰陶。蓋缺失,子母口,微斂;溜肩,肩部一側(cè)有管狀短流,一側(cè)有上翹式凸棱細(xì)柱狀柄;弧腹,平底,素面??趶?.4厘米,腹徑11.4厘米,底徑5.1厘米,柄長3.9,通高11.1厘米(圖八,2)。
2.釉陶 2件。
三彩三足爐 2件。M4∶1,侈口,圓唇,唇沿略外卷,束頸,圓肩,圓鼓腹,下腹近底部附三個獸蹄形足,皆殘留根部??谘?、頸部、下腹部及獸足施褐彩,肩部及上腹部施白、綠二彩,中間飾一周凹弦紋,有流釉現(xiàn)象。口徑12.2厘米,底徑5.4厘米,最大腹徑17.7厘米,殘高11厘米(圖九,1)。M18∶1,侈口,圓唇,唇沿略外卷,束頸,圓肩,圓鼓腹,近底部附三個獸蹄形足。口沿、頸部及獸足施褐彩,肩部及腹部施褐、白、墨綠三彩,中間飾一周凸弦紋,部分釉彩剝落,下腹部有流釉現(xiàn)象??趶?3.2厘米,底徑8.1厘米,最大腹徑20.4厘米,高14.3厘米(圖九,2;封二,1)。
3.瓷器 7件。
黃釉碗 1件。M3∶1,殘。敞口,尖圓唇,弧腹,餅狀足,足底略內(nèi)凹。內(nèi)底有9個支釘痕跡。內(nèi)壁施滿釉,上部為黃釉,底部為黃綠釉,口沿釉剝落,露出化妝土;外壁施黃釉不到底,有流釉現(xiàn)象??趶?1.4厘米,底徑5.7厘米,殘高3.9厘米(圖九,6)。
白釉大碗 1件。M1∶1,敞口,尖圓唇,沿微卷,弧腹,窄圈足,足略外撇。器身滿施白釉,白中閃青,圈足未施釉??趶?8.3厘米,底徑7.5厘米,通高6.9厘米(圖九,8)。
白釉小碗 1件。M1∶3,敞口,尖圓唇,沿微卷,弧腹,窄圈足,足略外撇。器身滿施白釉,圈足未施釉。口徑11.4厘米,底徑4.8厘米,通高3.9厘米(圖九,7)。
白釉花口碗 1件。M2∶3,敞口,圓唇,沿微卷,口沿處有5個等距的花口,斜直腹,圜底近平,窄圈足,足略外撇。滿施白釉。口徑12厘米,底徑5.3厘米,通高4.4厘米(圖九,9;封二,3)。
黃釉罐 2件。依據(jù)腹部及底部的不同,可分為兩型。
Ⅰ型 1件。M1∶5,口微侈,圓唇,溜肩,球腹,餅狀足,平底,肩部有對稱的泥條狀橋形耳。內(nèi)壁施滿釉,外壁施半釉,多處剝落,有流釉現(xiàn)象。口徑8.1厘米,最大腹徑15.9厘米,底徑9.5厘米,殘高12.9厘米(圖九,3)。
Ⅱ型 1件。M18∶5,口部殘缺。溜肩,鼓腹,腹部殘,餅狀足,足底略內(nèi)凹,肩部有對稱的泥條狀橋形耳。內(nèi)壁施滿釉,外壁半釉,有流釉現(xiàn)象。最大腹徑13.2厘米,底徑7.2厘米,殘高11.7厘米(圖九,4)。
白釉罐 1件。M2∶4,直口微侈,尖圓唇,高領(lǐng),折肩,上腹較直,下腹內(nèi)收,窄圈足。內(nèi)壁施滿釉,外壁施半釉,有流釉現(xiàn)象??趶?.5厘米,最大腹徑11.1厘米,底徑6.3厘米,通高8.4厘米(圖九,5;封二,2)。
4.銅器 11件。
銅鏡 2件。M6∶1,橋形鈕,鏡背邊緣凸起,一周凸棱將鏡背分為內(nèi)、外兩區(qū),內(nèi)區(qū)四只瑞獸環(huán)鈕分布,相互追逐狀,間以葡萄,葡萄枝蔓沿著中間的分割圈伸入外區(qū),外區(qū)以葡萄蔓枝為主,間以飛禽走獸,形態(tài)各異,邊緣有三瓣花卉裝飾。直徑11厘米(封二,4)。
銅釵 2件。M3∶5,整體呈“U”字形,釵頭為拱形,略扁;釵身為圓柱狀,至端部趨尖細(xì),鋒圓鈍,右股殘斷。通長8.7厘米,股徑0.3厘米(圖一○,2)。M4∶4,整體呈“U”形,釵頭中間隆起,橫斷面呈“凸”字形,釵身為圓柱狀,至端部趨尖細(xì),鋒圓鈍,右股殘斷。通長6.8厘米,股徑0.2厘米(圖一○,3)。
帶扣 1件。M3∶8,由橢圓形銅環(huán)和圓首形銅片鉚合而成,銅片對折后,鉚釘鉚合加固,一端以圓形軸孔和橢圓形環(huán)相接,圓錐形扣針。通長5.1厘米,環(huán)長徑3.5厘米,厚0.4厘米(圖一○,5)。
方形帶2件。M3∶10,由上下兩片銅片鉚合而成,周緣抹斜,四角以鉚釘相接,一端有矩形穿孔。邊長2.7厘米,厚0.6厘米(圖一○,6)。
圓拱形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