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陽氣漸收,陰氣生長,保養(yǎng)體內陰氣成為首要任務,所以秋季養(yǎng)生,一要養(yǎng)收,二要養(yǎng)肺。但與此同時,秋季是燥氣主令,燥邪容易傷肺、耗傷津液,正好和秋天養(yǎng)收、養(yǎng)肺相違背。因此,秋季的養(yǎng)生重點就是要防燥護陰。
飲食要增酸少辛 飲食首先應多補充水分,包括多喝開水、豆?jié){、牛奶、淡茶等以養(yǎng)陰潤燥;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如梨、橙子、柚子、菠蘿、蘿卜、藕、銀耳等以潤燥生津;多吃百合、蜂蜜、蓮子等清補之品,以順應肺的清肅之性。盡量戒除煙、酒、咖啡、濃茶及煎炸食品,以免化燥傷陰。粗糧和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等適當吃一些,可防止積滯于腸而化火傷津導致的大便干燥。對于確有傷陰之象,表現(xiàn)為口燥咽干、干咳痰少的人,可適當服用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菊花等。
此外,秋季肺功能偏旺,而辛辣食品吃得過多,不僅損傷津液,還會使肺氣更加旺盛,進而傷及肝氣,所以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蔥、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礎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補肝氣,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番茄、荸薺等。
要保持空氣濕潤 秋季空氣干燥,要注意小環(huán)境的空氣濕潤。比如在室內養(yǎng)養(yǎng)花草、魚都可以改善室內的空氣濕度;還可以使用加濕器來增加室內濕度。
要加強體育鍛煉 秋季要早睡早起,積極參加健身鍛煉,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項目,這對預防秋燥大有好處。因為運動能振奮陽氣,促進血液循環(huán),津液自然也就充盈。
要防止秋涼感冒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季晝夜溫差較大,應隨時增減衣服,以防止秋涼感冒。但為了提高人體對冬季的御寒能力,某些呼吸道抵抗力較弱而易患氣管炎的人,應適當進行秋凍,以保證機體從夏熱順利地與秋涼“接軌”,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與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