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斌
少先隊“翻轉課堂”究竟什么“模樣”
筆者覺得大致應該是這樣的:在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網(wǎng)絡環(huán)境支撐下,建立一個少先隊活動課學習平臺,以《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為主線,把適合“翻轉課堂”的單元主題作為學習內(nèi)容,輔導員老師和少先隊骨干一起設計制作“學習任務單(活動方案)”和“配套學習資源(微視頻、音頻、PPT課件等)”,并上傳到學習專區(qū),隊員在課前運用電腦或移動設備上網(wǎng)自主學習,同時組成小隊集體開展考察、探究等實踐體驗活動,并形成初步的學習成果;課堂上,輔導員老師和少先隊骨干一起組織隊員互動討論,交流學習成果、分享感悟體驗,最終實現(xiàn)立德樹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少先隊根本任務。
由此可見,少先隊“翻轉課堂”一般由三大模塊組成:學習任務單、配套資源和創(chuàng)新課堂。少先隊活動“學習任務單”是輔導員老師和少先隊骨干一起設計的表單形式的、指導隊員開展自主學習的方案?!芭涮踪Y源”是由微視頻、音頻、PPT課件等形式的、幫助隊員完成“學習任務單”的各類資源?!皠?chuàng)新課堂”則是通過簡約、易操作的“交流、互動、分享”這“三步法”來實現(xiàn)?!敖涣鳌笔亲岅爢T進一步體驗學習成就感,激發(fā)活動興趣;“互動”是通過各組推薦代表展示交流,闡釋質疑;“分享”是少先隊活動課最重要的步驟,升華隊員的感悟體驗,內(nèi)化正確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實施少先隊“翻轉課堂”,我們要做好以下三個工作
一、鉆研設計“學習任務單”
少先隊活動課的“學習任務單”包含活動指南、活動任務、問題設計、初步成果形式、活動體會和反思等多項內(nèi)容。輔導員老師和少先隊骨干要做到:研讀《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合理制定目標,培養(yǎng)少先隊員組織意識、成長取向、道德品質等;設計問題,精心布置活動任務,發(fā)展隊員自主開展少先隊活動的能力;關注差異,有效滲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
“學習任務單”的核心是活動流程的設計和重點任務的分解。把活動過程和重、難點任務轉化為問題提出來,讓隊員通過考察、探究等實踐體驗活動,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把握少先隊教育的著力點和生長點,從而培養(yǎng)隊員解決問題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叭蝿諉巍币詥栴}為導向,以任務驅動隊員進行自主活動,通過隊員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達成活動目標。需要注意的是,課前的任務設計應注重基礎性,要簡潔明了,使得隊員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解決問題或者接近達成目標。這樣隊員會有成就感,從而激發(fā)他們參與少先隊活動的信心和興趣。
二、精心制作配套資源
一堂少先隊活動課可以有一個或數(shù)個相互聯(lián)系的微視頻、課件等資源,輔導員老師和少先隊骨干按照“任務單”內(nèi)容,精心制作指導活動開展需要的微視頻、音頻、PP1課件等配套資源,一般來說,微視頻長度最好控制在5分鐘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微視頻、PPT課件等雖然只有短短的數(shù)分鐘,但也需要進行較好的教學設計,要有針對性地對隊員進行解惑,調動他們參加活動的主動性。
制作配套資源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切入主題新穎
由于微視頻的時長短,在設計時要注意切入主題的方法,力求新穎、迅速,要與題目關聯(lián)緊湊。
切入的途徑可以有這樣幾個方面:
(1)設置一個題目引入課題;
(2)從以前的基本內(nèi)容引入課題;
(3)從生活現(xiàn)象、實際問題引入課題;
(4)開門見山進入課題;
(5)設置一個疑問、懸念,進入課題。
2.活動要點鮮明
每一個活動要點盡可能的只有一條線索,在這一條線索上突出重點內(nèi)容,注意巧妙啟發(fā)、積極引導,力爭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圓滿完成微視頻所設定的活動任務。
3.小結科學快捷
在配套資源的設計中,小結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內(nèi)容要點的歸納,可以加深印象,減輕負擔。小結不在于長而在于精,要科學、快捷。
4.設計提煉亮點
在每一個配套資源中,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亮點。這個亮點,可以是深入淺出的講授,可以是細致入微的剖析,可以是激情洋溢的朗誦,也可以是精妙完美的活動畫面……有了自己獨特的亮點,才能提升“翻轉課堂”的吸引力。
三、創(chuàng)新開展課堂活動
少先隊活動課前,隊員們借助“學習任務單”和“配套資源”這兩大支架,開展實踐體驗活動,并初步形成學習考察成果;當課堂活動開始的時候,輔導員老師和少先隊骨干就沒有必要像別的科目那樣按部就班上課了。
少先隊“翻轉課堂”在課堂活動階段,相比傳統(tǒng)的課堂,有這樣兩個鮮明特點。
變化一:更加注重體驗式學習
體驗教育是少先隊教育的重要品牌活動和教育理念,體驗式學習讓每個孩子親歷求知的過程。少先隊活動課不能一群人在教室里“坐而論道”,或者只是冷漠地聽老師的說教和灌輸,而是應該通過實踐體驗,努力形成“體驗——生成”和“實踐——探究”的思維策略,在輔導員老師的幫助引導下、在少先隊骨干和少先隊集體的引領下,一起去探究、一起去實踐,親歷整個活動過程,在體驗中思考、質疑、探究、感受,生成獨特的意識與情感,從而達成育人目標。
變化二:更加注重協(xié)作探究
發(fā)揮少先隊集體教育的優(yōu)勢,以小隊為單位,組成一個個“學習工作坊”,在小隊長的帶領下進行互動交流,協(xié)作探究。
協(xié)作探究活動,一般分以下三個步驟:
1.初步分享
分小隊將前期自主活動形成的學習成果和大家共同分享。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可以將小伙伴各自持有的資訊、討論成果互相分享。
2.分隊討論
采用小隊討論的形式,反饋“任務單”進展情況。討論的內(nèi)容可以是各小隊在自主實踐活動中的困惑;也可以是隊員在匯報過程中,主持人引導大家深入學習,提出新的問題,小隊共同商榷探討。隊員們互相交流意見、共同創(chuàng)造。
3.相互點評
各小隊相互匯報學習成果,大家一起點評,在點評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jīng)驗。根據(jù)交流發(fā)布的實際情況,主持人可以適度拓展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