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榮華
一、創(chuàng)設情境在引入中設問,激發(fā)學生興趣
新課標強調讓學生在現實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學習和理解數學,“問題—情境”是數學課程標準倡導的教學模式。在新課的引入過程中,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二次開發(fā),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適當引導,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同時還要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探究新知識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成功的興奮和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注意把知識內容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精心設問。那么,創(chuàng)設引入問題情境的基本策略是什么呢?如何在引入中設問呢?
1.引疑激趣策略。教育近代教育學家斯賓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有樂趣”。烏辛斯基也指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師設計問題時,要新穎別致,使學生學習有趣味感、新鮮感。
案例1:“二分法”的引入。在央視由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李泳主持的“非常6+1”中有一個欄目叫“競猜價格”,你知道如何才能最快速度猜準價格嗎?趁機,我又設計了一個小游戲:同位同學相互合作猜生日,看那一組能用“最少的次數”猜出對方同學的生日?你共用了多少次?
通過創(chuàng)設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增強了學生的有意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求知欲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2.設置坡度策略。心理學家把問題從提出到解決的過程稱為“解答距”。并根據解答距的長短把它分為“微解答距”、“短解答距”、“長解答距”和“新解答距”四個級別。所以,教師設計問題應合理配置幾個級別的問題。對知識的重點、難點,應象攀登階梯一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已達到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
案例2:已知函數y=x-2,(1)它是奇函數還是偶函數?(2)它的圖象具有怎樣的對稱性?(3)它在(0,+∞)上是增函數還是減函數?(4)它在(-∞,0)上是增函數還是減函數?
上述第(3)、(4)問的解決實際上為偶函數在對稱區(qū)間單調性的關系揭示提供了一個具體示例。在這樣的感性認識下,接著可安排如下訓練題:
(1)已知奇函數f(x)在[a,b]上是減函數,試問:它在-b,-a]上是增函數還是減函數?(2)已知偶函數f(x)在[a,b]上是增函數,試問:它在[-b,-a]上是增函數還是減函數?(3)奇、偶函數在關于原點對稱區(qū)間上的單調性有何規(guī)律?
根據“解答距”的四個級別,層層設問,步步加難,把學生思維一步一個臺階引向求知的高度。這樣,知識掌握的過程是一種平緩的過程,新的知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理解起來就顯得比較容易接受,掌握起來就會顯得更加牢固。
3.巧設懸念策略。懸念是一種學習心理的強刺激,使學生產生“欲罷不能”的期待情境,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和引發(fā)求知動機。
案例3:今天以后的2天是星期幾?通過在學生的認識沖突中提出問題導入新課,使學生產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以激起不斷探求的興趣,既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愉悅,又喚起學生參與的熱情。
4.以形助數策略。華羅庚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是研究數學的重要方法,“以形助數”是數形結合的主要方面,它借助圖形的性質,可以加深對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體會概念、公式、定理的幾何意義。5、聯(lián)系實際策略。新課標指出:“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數學來源于生活,并對生活起指導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生活和生產的實際而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實際問題情境,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現實主義,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價值。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數學問題,如銀行分期付款、商品打折、最優(yōu)化等。
總之,在新課引入時的問題情景一方面應是學生關心的話題,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應使學生迫切想知道如何運用所知識解決問題,能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其次,注意問題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在探究過程中設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新知識的學習都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新知識的學習都必須通過主體的積極參與,才能將新知識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在新知識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精心的設問是關鍵。在數學學習中,具體的解題方法非常多,各種方法都有其適用性和局限性,如果我們只是簡單地追求一題多解,那樣學生最了不起也只是一個“賣油翁”的境界──唯手熟爾。更何況,學生的在解決習題中的很多方法,雖然很多時候也成功了,但靠“碰”、靠“撞”的現象還是經常存在的,所以,我們還需對各種數學方法對比分析。
三、在范例教學中設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范示”本就是數學素養(yǎng)之一,范例教學更是學生獲得新知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范例教學中,注重設問,挖掘問題本質,使學生在自覺、主動,深層次的參與過程中,以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實現再現、理解、創(chuàng)造和應用,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案例4:在學習了等比數列基本知識后,為了加深學生對等比數列概念和性質的理解,可設計一個常規(guī)問題:已知:等比數列{an}中Sn=16,S2n=64,求S3n=?
問題1、本題與前面涉及的問題是否相同、相似及相關?解決數列問題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問題2、能否利用等比性質,即:an=am.q n-m(n≥m)將am后面的項轉化為a1,a2,…am表示,溝通未知和已知的聯(lián)系?
四、在課堂小結中設問,有助于課后的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小結在課堂教學中往往起著提綱契領,畫龍點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節(jié)課的基礎知識和思想方法及關鍵點。因此,小結時,教師精心設問,有助于學生主動認清所學知識的本質,理清所學知識的脈絡,使知識系統(tǒng)化,同時,更有助于學生課后的主動學習;教師可提出一個或一系列的問題,以一種懸念性,有助于學生課后主動探討;當前后兩節(jié)知識內容聯(lián)系緊密,為了下節(jié)課的教學,可提出一些與后一節(jié)課有關的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這些問題讓學生一方面鞏固本節(jié)課的知識,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到似乎是熟悉的,能解決的,但又不太清楚,不能立即解決,從而產生躍躍欲試的感覺。
總之,設問的目的不是“灌水”,而是為學生的思維“點火”。將精心設問貫穿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的知識傳授與學生的學習在疑問中開始,探索、論證、小結、發(fā)展,則學生的思維習慣得以養(yǎng)成,求知的熱忱得以激發(fā),學習興趣得以培養(yǎng),思維品質、能力得以全面發(fā)展。精心設問,刺激學生心智不斷向前追求,主動探索,自主學習,全面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