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
摘 要:互聯(lián)網的普及對社會、對學校、對個人的影響頗為深遠。在高等院校中,如何靈活地運用現(xiàn)代的互聯(lián)網技術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是當下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解決的新課題。在本文中,筆者將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的實踐進行探索,以期能夠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探索與實踐
隨著網絡應用的范圍不斷擴大,高等院校也開始了各自的網絡化進程,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互聯(lián)網已然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學生溝通的必要手段。
在千變萬化的網絡世界里,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把握住互聯(lián)網的有利形勢,以構建網絡平臺為基礎,不斷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建設。
1.現(xiàn)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面臨的主要問題
(1)豐富的網絡信息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影響。在現(xiàn)代社會中,網絡是一個多元文化匯聚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各種文化信息相互交織、相互融合,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我國的傳統(tǒng)媒體往往將各種不健康的思想和錯誤的言論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里,而互聯(lián)網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這就使得一些錯誤的言論和不健康的信息能夠呈現(xiàn)在大學生面前,從而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造成影響。
(2)飛速發(fā)展的網絡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F(xiàn)如今,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重視不夠,或對該問題的認識只存在于表面。這就導致高校教師的網絡化素質偏低,缺乏相應的處理網絡信息的能力。互聯(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在網絡模式下,高校教師不僅要提高自身素質,還需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能力。只有這樣,高校教師才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的發(fā)展。
(3)缺乏健全的網絡監(jiān)管給大學生的思想造成沖擊。目前,我國尚沒有健全的法律法規(guī)對網絡問題實施監(jiān)管,這就導致網絡上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而這些信息中往往蘊含著錯誤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會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嚴重影響。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的有效途徑
(1)提高大學生自制能力,構建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高校要想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建設,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提高大學生的自制能力。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夠在繽紛的互聯(lián)網世界里把持住自己的道德底線。此外,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高校還應該注重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以此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針對互聯(lián)網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特點,高校應該在開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同時也開設一些輔助課程,例如,大學生道德理論課程、大學生網絡道德課程等,同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高校教師還應該注意給學生灌輸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這樣就可以增加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和自制能力。
(2)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隊伍的建設至關重要。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的基礎,同時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證。因此,高校應該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加以重視,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提供保障。首先,高校教師應該重視起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的重要作用;其次,高校在招聘教師時,不僅要考核教師的專業(yè)素質,還需要考核教師的網絡技能;再次,在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建設過程中,高校還應該加強教師的業(yè)務培訓,以此提高高校教師的能力;最后,高校還需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以此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熱情。
(3)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的應有之義。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心理特點,使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次,大學生之間也應該加強交流,從而形成相互幫助、相互融合的和諧氛圍;最后,高校還應該對學生的個人情感加以引導,注重疏通學生的錯誤思想,幫助學生從心理陰影中走出來。
網絡作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對提高教育效率、擴大教育范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值得思考的是,網絡自身攜帶著一些不良的、負面的資源信息,必須要在應用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繼而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化建設。
參考文獻:
[1]周 璐.淺談新形勢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J].青海師專學報,2008(05).
[2]董 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設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2.
(作者單位:錦州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