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義琴
【中圖分類號】G642
主題教學,從狹義上說,就是指課堂教學教師如何分析和講解課文的主題;從廣義上說,還應該包括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中,特剮是在閱讀文學作品中如何分析和把握作品主題,以便強化閱讀效果。
如何進行主題教學?我認為,教師必須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作品所蘊含的生活意義和作者的思想觀點,情感志趣,這是不言而喻的。中學語文課文,有不少是文藝作品,其主題是客觀和主觀的有機統一,主題思想也決不會在作品中明白地指點出來,同時,又由于對作品欣賞的范圍,角度、層次不同,對主題思想的分析和確立也會不同,特別是有的名家名著,內蘊豐富而深刻,技藝精湛而巧妙,用三言兩語窮盡其主題思想是不實際的。例如魯迅先生的小說《孔乙己》發(fā)表近百年了。也是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人們對其主題思想的分析和確立,經過了長期的認識與探索,從“描寫一般社會對苦人的涼薄”到“科舉制度時讀書人的摧殘”,再到“描寫病態(tài)社會不幸的人們”,都不無道理,但也都不算全面深劉。再如《阿Q正傳》問世80多年了,分析文章的文字超過作品本身文字數十倍,至今,仍有人發(fā)掘出前人未曾發(fā)掘出的復雜內涵。這說明一部成功之作,對其主題思想認識和理解是不斷拓展加深的.決不可滿足于一知半解,也不可輕易把前人或別人的結論當作永恒的“標準主題”來接受,再教給學生。
這便牽扯到“主題淡化”問題。
隨著人們對文學認識的加深與提高,關于主題的理論也在不斷地深化和豐富。在創(chuàng)作上,傳統觀念被沖破,這就使本來內涵就不嚴密、定義就不確定的主題概念變得更復雜了。如果還按傳統的主題觀念硬從一切作品中去找明確的理性概念或教化意義。就會遇到困難或失敗。因而近幾年來出現所謂作品多主題,主題的多義性和主題淡化。“多主題”多指長篇巨著由于容量大,反映的現實生活復雜,往往主題以外還有副主題,如《三國演義》、《紅樓夢》、《子夜》和《李自成》等。另外,除作品本身的原因外,還由于時代不同,讀者對作品的欣賞角度和層次不同,對主題的分析確立也不 同,這就產生了“主題的多義性”。主題淡化,實際上就是不把主題放在作品統帥和靈魂的位置上,作者不一定要在文章中“說明什么”、“反映什么”,讀者也不一定要在作品中挖掘“主題”,只了解作品寫的是什么就夠了。有人認為“主題淡化”,并不是作家故弄玄虛,或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文學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藝術的本身規(guī)律。從文學和社會生活的關系來理解,主題淡化這是被反映主題——社會生活的要求。社會生活本身是流動的,立體的,生活本身就有著多層次、多側面,多義性。為了對社會生活進行多向性的客觀描述,減少人為的提煉,純正化生活,只有將主題淡化在整個作品的形象之中,溶解在語言、情節(jié),人物性格的深處。這樣,可以讓鑒賞者不受外界因素(主題等)的干擾和影響,使審美活動得以正常、順利的進行。有的從創(chuàng)作的實踐來說明主題的淡化。絕大多數作家并不是先有了明確的主題,然后才“按題索驥”進行創(chuàng)作的,甚至對作品表現什么主題也并不關心,促使他們創(chuàng)作的往往只是作者對杜會的一種 感受,頓悟,或者是由于某種意境、情緒觸發(fā)的結果。老劇作家曹禺在談到《雷雨》的創(chuàng)作動機時說:“我并沒有明顯認識到我要匡正、諷刺或攻擊什么才動筆”,“最初逗起我興趣的,只是一兩段情節(jié),幾個人物,一種復雜而又不可言喻的情緒”。(《雷雨》序)“主題思想不應該簡單到一句話可以概括,淺露到嘹一眼就一覽無余”。高曉聲認為:“作家的作品不一定都有明確的主題”,劉心武更主張作品的主題應談允許曖昧。莫言說《透明的紅蘿卜》的人物、情節(jié)是由一個夢的“場面”、“色彩”和“神秘的情調”生酵出來的。鄭萬隆說《異鄉(xiāng)異聞》系列小說的寫作,“重要的是感覺”,是憑著“比理性的理解在記憶中留下更深的刻印”的那種“遙 遠、朦朧甚至有點神秘的感覺”。的確,要在這些作品中分析出什么明確的主題思想是十分困難的,因為“感覺”很難按邏輯思維的規(guī)律進行。
主題淡化,意思不是忽略或削弱作品的思想內容,而是主題思想的擴散與放大。
當下,不少教師不顧及以上理論和事實,也不顧及學生是鑒賞主體,也有獨立的思維和鑒賞能力,硬是用一條抽象的簡單的政治、哲學、倫理道德或邏輯命題概括為主題,硬貼在作品上,硬讓學生抄、背。這樣的主題教學不但貶低了作品的價值,而且,也限制和束縛了學生的鑒賞和思考能力。
教師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這就要求教師掌握關于主題的理論,進行主題教學,也就必須精確的教材分析,使學生理解主題的形成,同時教師應進行自身的知識觀念更新,以跟上時代發(fā)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