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靜
【摘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設計與反思方式,注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教案設計方式與思路,推動學生參與教案設計。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實踐者,教學反思是教師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要途徑和重要基礎。在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改革中,每個初中語文教師都應成教學設計的實踐者,持續(xù)的進行教學設計,通過教學設計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設計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
引言:
語文,不僅僅可以讓人學識豐富,而且可以改變?nèi)说木?,滌蕩人的靈魂,塑造人的修養(yǎng),所以語文給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其他科目所無法比擬的。語文帶給我們的東西,是一生都受用不盡的,尤其是那些對于生命的感悟,對于生活的思索.正因為此,語文成了各個階段學生學習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尤其是初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與價值觀迅速形成的時期,求知欲強,對外界的環(huán)境也非??释?,而語文中很多寓意深刻的篇章都可以對學生的求知欲起到很人的滿足,而且語文中特有的情感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德、智、體、美、勞全而發(fā)展也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多方而的原因使得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課堂效率非常低,很多學生都是被迫走進課堂,整個課堂毫無生機可言,因此,創(chuàng)新初中語文的教學設計思路迫在眉睫。
一、創(chuàng)新課堂組織與設計方式,提倡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課堂是最主要的教學場所,是目前階段教與學最為集中呈現(xiàn)的地方,因此課堂組織方式直接影響著教學效率的提高。傳統(tǒng)的教學,都是一支粉筆、一張嘴巴、一塊黑板,而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只能是處于被支配和被管理的地位。
一般來講,學生是不能隨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要完全服從教師。而伴隨著教育環(huán)境的不斷改變,學生的思路也在改變,他們渴望自主,以及豐富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其實,課堂組織形式怎樣才算有效?沒有一個固定答案,是不是只有課堂安安靜靜,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地聽課才算有效?未必、實踐告訴我們。只要是可以有效地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迅速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組織形式,就是有效的。
例如:把班內(nèi)的學生按照智力程度、學習愛好、性格差異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也可以按照興趣把學生分成若干個興趣小組,如寫作興趣小組、語法興趣小組、占文興趣小組、詩歌興趣小組等。讓同學們定期自己組織課堂,每小組組織一次,這樣每個同學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而且初中學生又處于一個非??释魂P注的年齡段,因此,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潛力一下子都會被發(fā)掘出來,課堂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二、創(chuàng)新教案設計方式與思路,推動學生參與教案設計
教案設計是教學開展的基礎,主要是根據(jù)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yōu)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不管什么類型的教案,針對的無一例外的都是學生,因此要得到學生的認可,讓學生既學到知識,又很樂意學習,這是教案設計的難點所在。以往我們的教案都是按照人綱設計的,基木上是固定的模式,而且是自己設計,有的教師還不愿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教案。
其實,教案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讓教和學的過程更加有效地進行。因此,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參與教案的設計,讓學生提出他們公認的最喜歡的案例,或者最喜歡的學習方式,然后整理和加精。這就好比教師提供毛坯房,學生們選擇房子里而貼什么顏色的壁紙,當然什么顏色的壁紙都不影響居住功能,但是而對人家都喜歡的顏色必然會心情愉悅。因為與學生年齡差距比較人,教師難以了解學生們真正的心理,所以由學生民主推薦一些素材,對于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是習非常有效的。
三、教師要反思教學目標制定得是否恰當
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引領與方向,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對目標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一方面要潛心研究教材和學生的身心特點,使教學目標的制定符合實際狀況,尤其要針對學生語文學習基礎和理解分析能力方面的差異,體現(xiàn)分層目標原則,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對應的教學目標,以這樣的方式提高教學目標的適應性。
另一方面要反思教學目標是否具有立體性,有沒有體現(xiàn)能力、知識、與情感三位一體的目標。教師對教學目標進行適應性與全面性的反思, 有助于教師在卜一步的教學中確定更科學、有針對性的教學思路。
四、教師要反思教學評價內(nèi)容是否全面
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評價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般都是以測試的方式進行。大部分的教師都是采用試卷分數(shù)這一單一的標準,然后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評價,這樣的方式是不全面的。語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認真反思教學評價的內(nèi)容是否存在單一性的問題,不僅要從卷面分數(shù)這一量化標準對學生語文學習狀況進行評價,更要對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情感等進行綜合分析,在語文能力方面,側重朗讀能力、普通話發(fā)音、漢字書寫等語文基木功,對這些基木功進行評價時可以采取等級制的方式。
另外,教師在教學評價中還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情感狀態(tài),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如何、投入程度如何,這些都是語文教師在教學評價中要兼顧的內(nèi)容。通過全方位、科學的評價,教師才能在教學活動結束后認真總結,進一步優(yōu)化評價模式。
五、教師要反思教學過程組織得是否科學
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上的過程是核心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回過頭分析整個教學過程,是否還要堅持教師灌輸?shù)膯蜗蚰J?,是否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在教學形式、教學內(nèi)容上更多地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學習研究。
另外,教師還要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是否存在形而上學的教改傾向,如合作學習小組作用發(fā)揮不夠深入、存在形式主義、思考提綱設計不夠科學合理、難度過低等,要對整個教學過程有無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教學手段運用得是否恰當、有效等方面展開分析,以便尋找到教學組織過程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下一步的教學設計中講行彌補和優(yōu)化。
結語:
創(chuàng)新,永遠是初中語文教學經(jīng)久不衰的話題,也是促進教學改革的一個法寶.但創(chuàng)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革也需要過程,創(chuàng)新是一種有基礎的探索式改革.我們必須有足夠的經(jīng)驗與實踐,在實踐中反復摸索和整理、總結和提煉,最終才能探索出一條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思路.而且,我們需要持續(xù)不斷地努力,才能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道路上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奇跡。
【參考文獻】
[1]崔皓翔.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探討[J].才智2011(10)
[2]邵美紅.教學反思為初中語文教學與改革提供保障[J].考試周刊(下).2011(06)
[3]趙玲.論在語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