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艷
摘要:新媒體的迅猛發(fā)展使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內容結構陷入時代困境。本文從當前高校開展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實踐出發(fā),對信仰教育內容結構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進行深入剖析,以期促進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更有效地開展。
關鍵詞:新媒體;內容;困境
傳播內容是整個傳播活動的核心和根本目的。目前在我國高校并沒有專門開設獨立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課程體系,其教育內容是滲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以及其他教學實踐活動之中,甚至可以認為高校里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這種共同的內容體系,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內容的體系構建有待加強。在當前教育實踐中,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信仰基本知識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共同理想信念教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其特點表現(xiàn)為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抽象化以及具有極強政治性、政策性和教育性。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使信息得以豐富立體多元化的方式展現(xiàn),網(wǎng)絡的“無屏障”性讓信息傳遞通暢快捷,這些都給年輕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青年大學生在選擇信息時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多元化的平臺。網(wǎng)絡世界,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信息鋪天蓋地而來,對于分辨是非和信息素養(yǎng)能力尚未發(fā)展成熟的大學生而言,那些相對簡單通俗、娛樂甚至低俗的大眾信息更能吸引他們的目光,引發(fā)他們極大的興趣。再者,新媒體文化是一種典型的視聽文化,由于圖片、聲音和動畫具有直接性、表象性和豐富性的特征,通過多感官刺激傳遞信息,這種信息傳播方式不可避免地使思維變得簡單化、平面化甚至惰性化,從而導致大學生的理論信息能力受到抑制弱化。因此,使得原本就抽象、嚴肅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在大學生眼里不免顯得更加乏味、刻板了。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反思我國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所經(jīng)歷的發(fā)展和調整,大多數(shù)只是形式上的改變以及內容上細枝末節(jié)的修補,而實踐證明,恰恰是內容結構存在的問題是導致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實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具體闡釋如下:
一、強調知識為本,缺乏人文關懷
任何教育都是以知識為基石元素,但是這不等于說知識傳授可以替代整個教育過程,尤其是對于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這門學科而言更是如此,因為信仰生成是一個知、情、意、行循序漸進的過程,重在思想引領、情感教化而非單純知識堆砌、邏輯推理。然而在現(xiàn)行的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中,往往教育重點就僅僅放在理論知識的傳授上,致使信仰教育表現(xiàn)出一種“知識化”的外在傾向,把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等同于其他發(fā)展專業(yè)智能的學科教育,知識已然成為了教育的全部,知識以外的信仰情感、意志等都遭到了拋棄。正如魯潔所說:“知識被擴張為人性的全部,人性中的其他部分,如倫理道德、審美情操等等被虛無化了,教育中的這種塑造知識人的現(xiàn)象很難對人的精神世界產(chǎn)生正面的作用,自然也不能陶冶學生的道德品質,從根本上缺少對人的關懷,缺少對人的精神世界的觸動?!盵1]因此,這種教育也必然最終阻礙人對最高精神境界的追逐——信仰(信仰體現(xiàn)了對人類的終極關懷)。以知識為本的信仰教育,無法真正做到關注人性,更不用說無法給予學生個性化的人文關懷,沒有情感紐帶,即使教育者選擇的知識內容再科學,再理性,也很難與教育對象產(chǎn)生共鳴,打動人心。這也許可以在某種意義上解釋當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既不反對但也不愛”的現(xiàn)象。因此,教育者必須跳出將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看做是單純的知識性單向灌輸?shù)钠M,不再作上級政策的傳聲筒,而是賦予信仰教育工作以生命意義,體現(xiàn)信仰教育人與人之間的“悟道”的本真存在,將人文關懷的意義視為教育的第一責任。
二、泛理想化,遠離現(xiàn)實生活
一直以來,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都著眼于共產(chǎn)主義的遠大理想,內容強調前瞻性、先進性和理想性,注重對未來社會主義的宏觀規(guī)劃以及理論指引。這既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本質要求,又符合了馬克思關于實現(xiàn)人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最高需求。但在實踐中,由于其內容偏離現(xiàn)實生活太遠,往往超越了青年大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因此對他們而言,不免覺得空洞乏味,甚至容易引起質疑和反感,最后導致教育效果達不到預期。尤其是新媒體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推動了信息化、網(wǎng)絡化社會到來,當代大學生思想得到了極大的解放,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開放自由,顯然高高在上、泛理想化的信仰教育已不再具有獨樹一幟的優(yōu)勢。實際課程設置內容一般是統(tǒng)一規(guī)范的階級要求和政治教育,在課本上都是規(guī)定的理想信念和理論原則,很難讓大學生把鮮活的生活實際與馬克思主義的最高理想直接聯(lián)系起來。再加上,由于信仰教育工作者只關注課堂上的內容傳播,在實際生活中沒有為大學生多考慮他們的需求困難,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幫助,脫離生活根基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不能從根本上得到大學生的接受和認同。因此,在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內容的定位上,應該是強調既有社會價值的一面(理想性要求),又要滿足個人現(xiàn)實要求的一面。只有貼近生活實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三、語言范式嚴謹規(guī)范有余,親和力不足
語言是人們在實踐活動中表達思想和相互溝通最重要的工具,也是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思想的表征語言,語言運用是否合理對信仰教育工作的開展有著很大影響。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教育,它的政治教育功能決定了其語言具有政治性、思想性、邏輯性、教育性等鮮明特點。一方面表現(xiàn)在所使信仰教育教材和相關教學資料中基本上都是嚴肅、規(guī)范、統(tǒng)一的官方表達或學術用語。雖然科學謹慎、準確無誤,但對于新時代個性張揚的大學生而言卻不免有些乏味無趣;另一方面大多信仰教育工作者在宣傳教育時“唯書”、“唯上”,不善于運用大眾通俗的語言講話,形成了以知識化、教條化、理想化、泛政治化為特征的文本灌輸教育范式,缺乏平等真誠的交流對話,語氣往往居高臨下。這些使得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效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折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語言是一種最精細、最銳利的工具,我們的教師應當善于利用它去啟迪學生們的心扉。”[2]本身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就是一門相對嚴肅甚至有點枯燥的學科,一旦教育者不注重語言藝術,不使用通俗、簡單、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就會讓信仰教育顯得更加的無趣,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工作就難以順利開展。乏味的馬克思主義沒有群眾基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大眾化語言才能讓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煥發(fā)出生命力。
四、遭遇時代困境,缺失媒介素養(yǎng)教育內容
20世紀80年代后,基于新媒體技術對于人類社會的深刻影響,在官方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介入下,很多國家將媒介素養(yǎng)教育納入學校課程,并逐漸形成規(guī)模,最終歸入終身教育的范疇。而在我國,公民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遠遠落后于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媒介素養(yǎng)是指人們獲取、分析、評價和傳播各種媒介信息的能力并利用各種媒介信息服務于個人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養(yǎng)教育則是指導人們正確、科學、合理地理解和使用信息資源的教育。其目的是將受眾由盲目的信息消費者教育成一個理性的媒介使用者。媒介素養(yǎng)教育之所以對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培養(yǎng)和踐行具有重要意義是因為:首先,新興的大眾傳媒對青年政治態(tài)度和信念的影響,已經(jīng)遠遠超過家庭和學校,成為了第一影響源。新媒體傳播參差不齊的信息對于大學生的負面影響也愈發(fā)凸顯。網(wǎng)絡世界里充斥的泛娛樂化、泛低俗的信息對于價值觀正在處于形成關鍵期的青年大學生來說,極容易造成價值觀的迷茫、缺乏正確的判斷力,使得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環(huán)境更為復雜。其次,傳媒運作方式的變化,吸引高校學生更多地介入社會政治問題。尤其針對高校學生關心的熱點話題,設法從不同角度加以解讀,引發(fā)大學生思考并得出自己判斷的做法,對于形成于改變大學生的政治態(tài)度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新媒體時代下整個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系統(tǒng)工程建設來說,媒介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迫在眉睫,并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部分。(作者單位:廣西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魯潔.《一個值得深思的教育信條塑造》.《知識人》[J].教育研究,2004(6):64.
[2]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yǎng)真正的人》[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