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淼
摘 要:大學生內部盜竊(以下簡稱“內盜”)案件不僅給學生造成經濟損失,對同學關系造成傷害,而且給學校聲譽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和諧校園建設。涉案學生復雜心理說明,大學生內盜不是偶爾因生活貧困而順手牽羊或一時糊涂的惡作劇,而是有著其復雜的消極心理動因,本文通過對此類案件特點的分析,為防范大學生內盜案件提供經驗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內部盜竊;特點;防范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招生規(guī)模擴大,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問題和矛盾,大學生犯罪和校內治安問題日漸突出,高校學生內部盜竊案件時有發(fā)生。大學生內盜已不是偶然和個別現(xiàn)象,雖然就其絕對數(shù)來說仍是少數(shù)同學,但逐年上升的比例令人擔憂。
一、高校學生宿舍內盜案件的概念
根據(jù)《刑法》第264條的規(guī)定,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高校學生宿舍內部盜竊案件是指高校學生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宿舍同學的數(shù)額較大的財物或者多次盜竊宿舍同學財物的行為。
二、高校學生宿舍內盜案件的特征
高校學生宿舍內盜案件與一般性盜竊案件相比有以下四點特征:第一,犯罪主體一般為在校大學生;第二,犯罪客體一般為主體身邊熟悉環(huán)境中的同學;第三,侵害的一般為零星小件財物,如,時尚新穎的電子產品、中高檔化妝品、現(xiàn)金等;第四,犯罪主體作案后,一般不會逃離,仍然與客體學習生活在一起。
由于犯罪主體與客觀環(huán)境的特殊性,該類案件在作案時間、作案手法及犯罪主觀方面特征明顯:第一,作案時間的特點。一般是其他學生上課或外出時,作案人熟悉宿舍情況,掌握犯罪客體的生活規(guī)律,對財物擺放位置非常了解,竊取目標明確, 作案用時短暫。第二,作案手法的規(guī)律。①順手牽羊, 犯罪主體往往利用同學間相互信任,隨意擺放個人財物的機會,順手牽羊作案。②鑰匙開鎖盜竊。犯罪主體一般是內部人員, 鑰匙來源,一是自己擁有;二是拾到不交;三是借用鑰匙重新配
制;四是偷取的鑰匙。第三,犯罪主觀方面特點。該類案件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主觀方面基于投機心理、僥幸心理、嫉妒心理、虛榮心理、偷竊癖等心理因素。
3.高校學生宿舍內盜案件犯罪主體的心理特征
(1)投機心理。部分大學生信仰缺失,缺乏健全的道德價值觀與道德價值判斷標準,對道德原則問題含糊不清,在道德行為面前是非不明。此類學生思想品德比較差,法制觀念淡薄,見到其他同學有的東西而自己沒有,就想方設法占為己有,也就是在傳統(tǒng)的“悖德型人格障礙”心理驅使下產生投機心理。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因而抱有投機心理的學生會充分地利用環(huán)境熟悉、同學關系不錯、防備心理差、有良好的作案時機等“優(yōu)勢”實施盜竊行為。
(2)僥幸心理。僥幸心理是指偶然地、意外地獲得利益或躲過不幸,引申為人們貪求不止、企求非分意外獲得成功或免除災害的心理活動。學生宿舍人員組成簡單,安全系數(shù)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薄弱。這就給僥幸心理者帶來可乘之機,雖明知被發(fā)現(xiàn)后會受到嚴肅處理,但仍認為自己不會被發(fā)現(xiàn),得手后更是暗自得意,膽子便越來越大,結果在泥潭里越陷越深。僥幸心理,是一種信念的迷失,是對事件把握控制力上的懶散,若僥幸心理盜竊形成習慣,則會成為很嚴重的問題。
(3)嫉妒心理。部分學生因為嫉妒心理而表現(xiàn)為一種偏執(zhí)型人格。此類學生極度地感覺過敏,對侮辱和矛盾耿耿于懷;對別人獲得成就或榮譽感到不安,慣于把失敗和責任歸咎于他人;對別人過著比自己愉快的生活或擁有比自己優(yōu)越的經濟條件,想方設法打破這種局面;當看到別人在自己面前親如手 足、談笑風生的時候,以為別人在故意氣自己。為求內心平衡,就想到盜竊同學的財物,當看到失主生氣、焦急、沮喪的表情,內心就得到滿足。此種心理學生盜竊來的東西很少自己使用,多是扔掉、送走或長時間原封不動放在某處。
(4)虛榮心理。虛榮心理是自尊心的過分表現(xiàn),是為了引起普遍注意或取得榮譽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病態(tài)社會心理。大學校園里一個月花費幾千元的學生不是少數(shù),穿戴追名牌,談戀愛,出門旅游,節(jié)假日玩情調、去酒吧,等等。大學生大多數(shù)沒有收入來源,家境好的學生向父母要錢認為理所當然,家境貧困的壓榨父母也理直氣壯,一旦父母在經濟上不能滿足其開銷,此類學生便會偷拿寢室同學的零用錢、化妝品及其他財物,而且膽子越來越大,偷竊數(shù)額越來越高,次數(shù)越來越多。
5.偷竊癖
偷竊癖屬于意志控制障礙范疇的精神障礙。偷竊癖的特點是有不能控制地反復出現(xiàn)的偷竊沖動,這種偷竊不是為了謀取經濟利益,偷來的物品并非自己所需,也不是為了物品的價值。這種偷竊沖動似乎有一定的周期,當沖動的緊張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偷竊行動即帶來滿足?;颊邔ν凳裁礋o明確目的,偷什么便是什么,也不以攫取經濟利益或供自己使用為目的,而是將它們藏起來,或者送給他人,或者暗地退還物主,或者扔掉,以此來滿足變態(tài)的心理需求。
四、高校學生宿舍內盜案件的防范
宿舍內部盜竊案件嚴重干擾了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盜竊主體作案時的復雜心理特征更容易引發(fā)一系列嚴重的治安問題,這就要求重視對學生宿舍內盜案件的防范工作。
1. 完善學生管理制度,提高內盜犯罪成本
高校學生宿舍內盜案件的犯罪成本是指實施內盜犯罪的學生為自己作案所應當支付的代價,這種代價包括:刑事懲罰代價、行政處罰代價、精神懲罰代價、名譽損失代價。要提高這些代價,就應根據(jù)相關法律、法規(guī)完善校規(guī)、校紀,對學生手冊進行補充、修訂,對學生的違法亂紀行為絕不姑息,嚴厲處置,樹立法制的威信,使更多的人自覺守法,達到以儆效尤的效果。內保部門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加強對內盜案件的偵破力度,提高破案率,對有內盜行為的學生是一種懲罰也是教育,對其他處在犯罪邊緣的同學也起到震懾作用。
2. 加強自我防范教育,弱化誘發(fā)犯罪的外部環(huán)境
弱化誘發(fā)犯罪的外部環(huán)境即減少行為人犯罪的機會,關鍵在于加強對學生自我防范的教育工作。學校應將安全防范教育工作納入到學生、學院考核工作中,多層面、多渠道、高頻率地對學生進行盜竊自我防范,教育學生保管好自身財物,不給盜竊者留下可乘之機。學生公寓的管理要層層設防,通過檢查、督促,讓學生提高警惕性。內保部門要做好宣傳防范工作,做好學生宿舍案件的量化統(tǒng)計,及時向學校、學院進行通報,對于發(fā)案頻率較高的學院、學生在相關考核評優(yōu)中應一票否決。
3.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強化抵制犯罪的內環(huán)境
心理是行為向導,實施內盜犯罪的學生是具備了一定的犯罪心理,也就是引發(fā)犯罪的內部心理因素。大學生只有具有健康的人格心理,才不會走向犯罪的道路。這就要求做到兩個加強:
(1) 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培養(yǎng)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道德規(guī)范是法制規(guī)范的基礎,道德規(guī)范可以彌補法制規(guī)范的不足。高校的政治輔導與心理輔導、法制教育應同步進行,要教育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艱苦樸素的生活觀。
(2)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宣傳教育。當代大學生的知識結構與其法律素養(yǎng)是很不對稱的,只有把法制宣傳教育貫穿于日常學習生活中,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yǎng)。如對非法律專業(yè)學生開設刑事法律課程,在輿論宣傳方面用典型的案例警戒他們,使大學生從心理上產生抵制犯罪的內部心理環(huán)境因素。
(作者單位:南京理工大學校園管理與保衛(wèi)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