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萬
【摘 ? ?要】高中物理教學反思就是一種以追求物理教學實踐合理性為目的,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思考、解決問題,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證的過程。物理教學反思對物理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物理教師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復合型教師。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物理 ?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70
在新課程形勢下,要求一個稱職的高中物理教師,決不能“教書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新課程提倡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墒?,如果物理教師對于教學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時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自已對教學又不做認真思考,“上課時,只是就事論事地將基本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下課后要他們死記,而不鼓勵他們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轉(zhuǎn)變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心方式,拓展學生學習和探究物理問題的空間呢?教師首先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
一、新課程下物理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
1.有助于我們在新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學。當代國內(nèi)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師即研究者”。教學反思中的“反思”,從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教師的一種經(jīng)常的、貫穿始終的對教學活動中各種現(xiàn)象進行檢查、分析、反饋、調(diào)節(jié),使整個教學活動、教學為日趨優(yōu)化的過程。這無疑會促進教師關注自已的教學行為,深入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成為時下教學界研究的熱點之一。高中《物理》附有許多研究性學習“綜合探究”;近幾年,都有部分中學的開展物理“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活動,許多教學雜志也刊登了很多關于研究性學習的文章——可見,各地普遍重視研究學習。但是如何開展物理學科的研究性學習,需要我們深入、細致地探討。
2.有助于我們在新課程改革下實踐教學智慧。教學的復雜性決定了它不是教師展現(xiàn)知識、演練技藝的過程,而是教師實踐智慧的體現(xiàn)過程。我在初登教壇時,為了教好物理課,經(jīng)常通過多講定理、多做習題,但往往學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過反思我意識到人的認識是從感性到理性的發(fā)展的,那么知識的掌握也應該遵循這樣的規(guī)律。因而我在動量守恒定律教學中,先介紹了這個定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它起源于16~17世紀西歐的哲學家對宇宙運動的哲學思考。
二、新課程下高中物理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可從理論和專業(yè)基礎方面,教學基本策略方面進行
1.對理論和專業(yè)基礎方面的反思。物理老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固然依賴于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jīng)驗,但是僅僅靠停留在經(jīng)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學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識的教學理論和專業(yè)學識為基礎。
首先,轉(zhuǎn)變物理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經(jīng)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變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學中如何體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呢?即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歷史與社會教師應加強對歷史下社會教學理論的研習,如《物理教學》、《中學生物理教學參考》雜志開辟的一些欄目的討論文章對更新教學理念就有許多幫助。
其次,豐富物理專業(yè)學識。學科專業(yè)知識對于新課程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反思,至關重要。歷史與社會教師如何提高專業(yè)修養(yǎng)、豐富專業(yè)學識呢?關鍵是多研讀物理學名著、物理學學術論文、物理著作等。閱讀這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名著,足以提高專素質(zhì)、分析史料、推理證明以及論斷評價研究方法。
2.教學基本策略方面。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yè)基礎上,新課程下物理教師主要以課堂為中心進行教學反思。
首先,物理課案例研究?!八^案例,其實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fā)生的典型事件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看三個方面:①研究自己的課堂,并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②觀察別人的課堂,從中捉捕案例;③在平時注意搜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我在設計《人造衛(wèi)星宇宙速度》課堂教學時,一開始就提出問題:能否讓拋出的物體不落地?這時學生十分活躍,議論紛紛:有的會說,將物體上拋,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當速度達到一定的程度,物體飛到外太空,就不再回來了;有的會說,由平拋運動規(guī)律可知,物體從越高的地方、拋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離越長,當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體就落不回地面了;還有的同學可能進行反駁:落地的跨度長了可地表就不是一個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學說,由勻速圓周運動可知,當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時,物體繞地球在圓形軌道上運動就不回地面了。通過思考和討論,不但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激發(fā)學生進行思考。
第三,物理課的聽課活動。聽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范式,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nèi)涵較豐富的活動。特別是同事互相聽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通過相互觀察、切磋和批判性的對話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留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并做了評課,課后,再與授課教師及時交流、分析,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物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最后,課后小結與反思筆記。課后小結與反思筆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受、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核自己的教學行為。新課程下,以物理學科來說,其實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后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總之,雖然新課程下關于物理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學反思對物理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物理教師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物理教學質(zhì)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物理教師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復合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