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芳
在低年級的“寫話”教學中,往往都是“看圖寫話”,學生有圖可依,寫得比較得心應手,而中年級學生關于“寫作”目標要從第一學段定位的“寫話”過渡到第二學段的開始“習作”,有大部分學生不太適應這種過渡,面對習作要求無從下筆,望“紙”興嘆,甚至有的學生只能抄襲習作參考書,解決燃眉之急,那么,如何來培養(yǎng)中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解決寫作中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呢?這里我提出幾點建議和大家一起商榷。
一、“趣味”引學生想寫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錯的,小學生天生好奇,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興趣,只要我們在開始習作時利用一些趣味性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學生就會樂于書面表達,愿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有一股想寫的欲望。
(一)游戲激趣
游戲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游戲讓學生充滿快樂,讓學生富有情感,可以把作文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趣味十足。
(二)課件激趣
課件能充分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使寫作教學如虎添翼,學生在課件中能欣賞到美麗的風景,聽到鳥叫聲、流水聲等大自然的聲音,能看到有趣的動畫影像,豐富學生的感知,給學生帶來深刻的情感體驗。
(三)實踐激趣
實踐,主要讓學生聞一聞、做一做、動一動,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印象,把抽象的認知化為形象的感知。如寫水果,通過“聞—摸—觀—吃”這幾個步驟讓學生感知。如寫“我的發(fā)現(xiàn)”,我主要是通過讓學生在課桌上旋轉生蛋和熟蛋,從而發(fā)現(xiàn)生蛋不轉,熟蛋會轉的秘密。
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趣味”,還有聽故事激趣、比賽激趣、師生一同寫作等等,這些都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寫作的興趣,學生的興趣來了,心中就有話想寫了。
二、“模仿”教學生會寫
魯迅先生說:“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說明著‘應該怎樣寫?!边@種“實物教授法”特別值得提倡??梢?,在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中,模仿如練書法先經(jīng)臨摹一樣,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然讓學生去“模仿”,不是不動腦筋地照抄照搬,而是在“依葫蘆畫瓢”中加以創(chuàng)造,教師再進行必要的啟發(fā)引導,教學生掌握寫法,寫出自己的習作。
(一)片段的模仿訓練
例如,寫公園的景色,描寫荷葉的特點時,有些學生模仿了寫漓江水的片段,寫出荷葉的圓、多、綠的特點。在寫“我學會了某種本領”時,出示學會縫紐扣的片段,通過片段中出現(xiàn)的“首先、然后、其次、接著、最后”這樣表示順序的詞語,讓學生模仿,把學本領的過程說一說,再加以細致地描寫,學生就能構段成篇了。
(二)典范課文的模仿
典范的課文就是對“應該怎樣寫”的一種最簡練最直觀的現(xiàn)身說法。仿寫是寫作的基礎,是初學作文最基本的訓練方法。教師只要科學地引導學生把模仿當作嚴肅的寫作技巧來探索,定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續(xù)編”牽學生練寫
在中年級的寫作教學中,安排材料讓學生“續(xù)編”,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兒童敞開自己的心扉去想象,學生喜歡寫什么,就讓他寫什么,喜歡怎么寫,就讓他怎么寫,能寫多少,就讓他寫多少,然后再加上教師適當?shù)狞c撥和鼓勵,讓他們在練習寫作時感受到寫作是很簡單的事情,是很有意思的。
(一)續(xù)編課文
教材中一些故事性較強的文章似乎把故事講完了,實際上似完非完,余韻裊裊,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這就提供給學生練習寫作的機會。如《小攝影師》這篇課文,小男孩因沒帶膠卷,哭著跳上一輛電車。電車馬上開走了。小男孩這一走,還會不會再回來給高爾基照相呢?這里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想象余地。教師可抓住這契機,提出問題,讓學生展開大膽的想象,續(xù)寫課文,養(yǎng)成練習寫作的好習慣。
(二)串詞成文
提供一些詞語,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把詞語串聯(lián)起來,寫出一篇習作。例如用“長圍巾——雨傘——兔子——松鼠——枯井”這些詞語編一個小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一下,它們之間可能會發(fā)生什么關聯(lián),長圍巾和雨傘有什么作用,讓學生動動腦筋,想一想,編出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習作。這樣的習作練習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也提高了語言表達和運用的能力。
(三)創(chuàng)設情景
教師通過描述一種情景或事件的開頭,讓學生進行想象,續(xù)編故事。如教師設計這樣的情景:小明和小剛是同班的好朋友。一個星期天,小明因踢足球忘記了做作業(yè)。星期一上學前,小明要小剛借作業(yè)給他抄……引導學生想一想:小剛會把作業(yè)借給小明抄嗎?小剛會怎么說,怎么做呢?學生根據(jù)提示,續(xù)寫接下來的故事。在寫作過程中,學生能聯(lián)系實際,展開合理的想象,運用語言描寫、心理刻畫,把文章表現(xiàn)得具體生動,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想象,提高練習寫作的成效。
四、“積累”讓學生善寫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首先必須讓學生多閱讀、多積累,只要胸中積累的語言文字越多,生活素材越豐富,寫起文章來就能“文思泉涌”了。
(一)積累好詞佳句
荀子在《勸學》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p>
可見,積累在習作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從教十余年,我認為語文教材中,就有許多優(yōu)美的文章和片段,這是寫作教學的最好材料。課文中絕大多數(shù)是名家名篇,語言生動形象,易感易學,很適合學生閱讀、積累。對于這些課文,我們應該讓學生多讀多記。而課外的優(yōu)秀文章也層出不窮,應引導學生細細品讀,專門設立一本“采蜜集”,把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必要時把它背誦下來,汲取其中豐富的寫作營養(yǎng),才能真正做到讓學生“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二)積累生活素材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鄙钍菍懽鞯脑慈?,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只要被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捕捉到,就可能成為美好的寫作素材。生活是無邊無際的,學生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凡是學生覺得新奇有趣的事,都能成為作文中鮮活的材料,學生積累的生活素材越多,他就會更善于寫作?!胺e累”是學生寫作的材料源泉,教師應指導他們“積累”詞匯,“積累”素材,幫助他們建立起一座作文的“材料庫”,讓他們善于寫作。
總之,在中年級寫作教學中,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解放學生的身、解放學生的腦、解放學生的心,才能讓學生無拘無束地說,無拘無束地寫,讓作文教學真正“活”起來,讓寫作成為學生最快樂的事。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