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羅衛(wèi)
摘 要 教育信息化變革的浪潮再次掀起,囊括教學方法、課程設計和課堂布局在內的集成化教學模式成為適應時代要求的必然成果。能滿足“碎片化”學習需求的微課需要通過集成教學資源和信息技術,構建出一個精巧完整的系統(tǒng)化教學場景。
關鍵詞 微課 集成化教學 教育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5.019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icro-lesson
LUO Yan[1], LUO Wei[2]
([1] Hu'nan Women'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4;
[2]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waves off again, and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has became the inevitable result, which includes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design and classroom layout. The micro class to meet the "fragmentation" learning needs can construct a complete system of sophisticated teaching scene according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resour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Micro class; integrated teach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education
我國的教育信息化自上世紀90年代開啟以來,經歷了一個“多媒體—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發(fā)展過程,信息技術成為推動教育信息化發(fā)展變革的中堅力量。如今,進入了移動互聯和互聯網快速發(fā)展的時代,教育信息化勢將再次掀起變革浪潮。
1 集成化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和應用價值
在現代教育教學中已有一定的“集成”理念的應用,代表性的有以綜合集成方法論實施網絡輔助教學,①有以系統(tǒng)集成教學法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予以有機統(tǒng)一的課堂實踐,②還有從模塊化原理出發(fā)的集成式模塊課程的設計運用。③通過這些成果我們可以總結出集成理念在教育教學領域不同層次和側面的應用情況,為我們從整體上構思一個完整系統(tǒng)的集成化教學模式提供支持。
完整系統(tǒng)的集成化教學模式應當是一個包含集成理念在內的囊括宏觀教學方法、中觀課程設計和微觀課堂布局的有機整體。在教學方法上,它以綜合集成方法論為紐帶,構建一個以人為主體的高度智能化的人機綜合系統(tǒng),經驗、數據和信息資料是其主要的物理基礎。同時,引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集成方法論予以調和,目的在于打造個性化的學習空間;引入教學處方理論以生成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內容的處理模式,適應信息化教學的需求。在課程設計上,主要考慮知識本身的特點與演變方式,將知識習得所要求的總能力分解成具體的能力目標,能力目標與封裝好的課程模塊相一致,從而形成一個滿足能力獲得序列的自上而下的能力目標體系。這種集成化的模塊課程滿足了教學改革的動態(tài)需求,有較強的靈活性,諸如教學案例、理論要點等資源能夠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動態(tài)調整,能夠很好地兼顧實踐實訓與理論學習兩方面的要求。在微觀課堂上,主要是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素材的集成,在信息化教學平臺的幫助下,這種集成更便于實現且收效頗佳。不管是傳統(tǒng)課堂、慕課還是微課,課堂中的手段與素材集成都是必要的,區(qū)別是依據授課內容和課堂形式的區(qū)別采取更合適的策略。
集成化教學模式可以說是教育信息化時代對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所提出的必然選擇,因為隨著教學資源調度范圍的極大拓展和學習者來源的更加多樣化,必然要求執(zhí)教者將資源、方法和手段等更加細致地組合,以滿足日益苛刻的學習者的要求。④集成化教學模式克服了常規(guī)教學模式的被動性,在構建主義理論的推動下,學習會變得更有趣味,學習者會產生與學習情境相符合的角色意識,對知識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把握將更精準,教師將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知識資源的組織者和學習引導者。集成化教學模式也有利于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對于一個知識點,學習者要完成記憶、理解、熟悉和運用的過程,必然要求有一個反復的過程,但傳統(tǒng)教學多具有一次性的特點,面對學習中頻繁出現的空白區(qū)學習者往往不能及時填補,導致學習過程的一再犯難乃至不堪其負,而集成化教學模式則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集成化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yè)素質。應用集成化教學模式會對教師執(zhí)教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能熟練運用更多的教學方法,要求更加全面的知識結構,并具有較高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終身學習對于教師而言是一種職業(yè)要求,在集成化教學理念推動下,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yè)素質必然會得到提高。集成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集成化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參與的主體性,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都充分考慮給學生提供表現獲得成績的機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出現像傳統(tǒng)學習那樣因課堂形式而被邊緣化的情況,參與式學習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學習信心不斷增強。
2 基于微課的集成化教學模式構建
2.1 微課的內涵及應用
微課的興起源于互聯網時代人們“碎片化”學習的需求——即人們希望通過傳統(tǒng)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在一小段時間里學習一個短小精悍的內容。2010年,微課作為一種最初應用于中小學教育的新興教學方式在廣東佛山悄然興起,隨后迅速風靡全國,成為各個層次教育教學領域爭先關注與實踐的對象。人們對微課進行觀察與總結,認為“微課”是圍繞課堂教學中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出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再輔之以學習指導、進階測試、在線問答、教學評價等其他要素共同組成的“微集成”教學資源。⑤微課的最大特點是教學主題突出明確,教學內容的結構化特征明顯,多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技術手段的高度融合,共同構建了一個頗具吸引力的新型學習空間。endprint
近幾年,微課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應用蓬勃發(fā)展。2012年教育部全國教師網絡培訓中心舉辦了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⑥這次比賽得到了極為廣泛的關注,總計有1600多所高校和超過12000名選手參賽,大賽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展開互動,獲獎作品平均網絡點擊12730次,平均網絡評論達288次。⑦微課教學比賽對于推動高等教育領域微課教學的發(fā)展有意義重大,有力貫徹落實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對于建設高水平高校師資隊伍,提高高校教師專業(yè)水平、教學能力和課程建設能力,加強信息技術與教學工作的融合,推動網絡環(huán)境下學習資源的共建共享具有極其重要的積極意義。
2.2 ?集成化的微課模式設計
創(chuàng)建微課必須依靠一定數量的教學資源,信息化時代這些教學資源有一個共同的屬性就是“開放性”,這是由教育和學習的本質所決定的,信息化為其實現提供了技術基礎。微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開放式教育資源的集成。開放式教育資源的主要特征是免費、可復制重組、無任何獲取和交互障礙。諸如世界開放課程聯盟、“開放大學”這類的開源課程,能夠為微課提供共享的涵蓋幾乎所有學科的課程資源;美國“社區(qū)學院開放教育資源聯盟”和“平坦世界的知識”這些能夠提供豐富的開放教科書資源;iTunes大學、網易公開課能夠提供豐富的開放式音視頻資源;MERLOT和“可重復使用的學習原件”能夠提供充足的學習材料;FLICKR和視覺搜索網站能夠提供海量的教學圖片,CC Mixter和 The Freesound Project能夠提供各類滿足教學需求的聲音和音樂,至于學術期刊資源,其數量也是極為豐富的。
微課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手段予以實現,核心在于對各種教育信息技術手段的集成。微課在形式上就是一段視頻,所以視頻制作工具可以說是其主要的技術工具。當前很多微課視頻就是用錄屏技術工具制作的,只是單純使用這個工具制作的微課應用效果會不大好,為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景,要用到素材處理的工具,如處理靜態(tài)圖像的,制作動畫效果的,進行音頻處理的等等。在做原始視頻素材時,可用專門的屏幕錄制工具,或者用PowerPoint自帶的錄制功能,后者能將幻燈片展示的動畫效果體現出來,還能用到熒光筆的功能,互動性很好??傊⒄n制作,需要盡量多考慮到技術手段、技術素材的融入。以內容為核心,以情景為紐帶,以技術為支持,方能為制作優(yōu)質的微課提供條件。
好的微課必然是在內容、資源和技術上均有較高集成度的成果。這種集成化的思路是針對教師、學習者、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各個維度的需求,將至整合到一個框架下,形成個性化的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本身就是模塊化的,針對各個需求點形成單獨的實體或概念上的構建,構建之間當然是具有適度耦合的,同時可以依據外部需求的變化予以動態(tài)調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集成化的微課模型依托傳統(tǒng)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實現網絡視頻課堂、自定義學習、交流互動、教案課件下載、在線教程閱讀、師生互動及教學評價等多項工作,傳統(tǒng)教學這些工作是分散于不同時空的,但集成化環(huán)境下這些工作過程實現了“一站式”化,教育信息化資源的共建共享得到了有效實現。
3 結語
信息化時代的教育教學工作系統(tǒng)性更強,越來越需要考慮到學習者需求導向這一現實。微課教學是未來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集成化的微課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成為一個資源整合者,同時通過創(chuàng)建強化師生互動的場景來提高課程的教學應用效果。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信息化條件下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XJK011QGD018)、湖南省教育廳項目《基于公眾需求導向的政府電子服務集成體系構建研究》(11C1239)的研究成果、湖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改項目《公共管理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保障機制研究》(JG2012A010)、湖南省教育廳教改項目《基于“輸入、互動和輸出”理論的英語視聽說課程探索和實踐》(湘教通[2012]401號)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項目《基于信息生態(tài)的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培育模式研究》(XJK011Q XJ004)的研究成果
注釋
① 歐陽明,陶艷萍.基于綜合集成方法論的網絡輔助教學設計系統(tǒng)初探——以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課程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3:108-110.
② 陳樹文,唐子茜.研究型課堂“系統(tǒng)集成教學法”探析——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課程為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1:168-170.
③ 任娟,袁頂國.現代教師培訓新型課程——集成式模塊課程的功能、結構、特征與模式[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04:41-44.
④ 蒙華貞,李翠芳,彭翠英,吳小燕,伍東亮,蔣躍貴,蘭照軍.集成教學法在中等職業(yè)學校植物保護課程教學的探究及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223-224.
⑤ 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⑥ 葛秀麗,陶瑞雪.高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課的發(fā)展與應用[J].青年與社會,2014.3:207.
⑦ 靳曉燕.首屆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舉行[N].光明日報,2014-01-19: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