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玲??
[摘要]初中政治學科承擔著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與思想引領的雙重職責。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思想實際,開展珍愛生命探討、法制意識教育、社會實踐調(diào)查、權益維護研究等專題活動,讓學生的思想受到震撼,強化對自己言行的約束,同時增強自我教育和自我保護能力。
[關鍵詞]專題活動政治學科引領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040073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靈魂,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應當注重教育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發(fā)揮政治學科在引領學生健康成長中的積極作用。筆者在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學中嘗試以專題活動為契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服務,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文將做簡要論述。
一、開展珍愛生命探討活動,引導學生總結自我保護經(jīng)驗
生命對每一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對生命真諦的領悟還不夠深刻,厭世情緒、輕生現(xiàn)象時有出現(xiàn),這就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教師必須要在教育教學中強化對學生思想的引導,教育他們珍愛生命。在《生命只有一次》的教學中,筆者開展了珍愛生命探討活動,活動分三個步驟進行。首先引導學生分析生命的意義,從母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到自己牙牙學語、姍姍學步,再到當前的初中階段,父母經(jīng)歷了多年的辛苦才將自己拉扯大。這樣的闡述重在讓學生明白,生命的意義寄托了老師、家長、親朋好友的希望,每一個生命不再是孤立的,而是與整個家庭、社會同呼吸、共命運的,以此加深學生對生命的理解。接下來的活動中,教師要求學生分析在生活中具有哪些危險因素,從生活中的一些突發(fā)事件、主觀情緒方面的異常表現(xiàn)等角度進行全面分析,并在下一步的活動中論述如何避免生活中的危險隱患,如何保障生命更加健康地成長。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生命真諦的領悟,而且提高了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青春期的學生內(nèi)心充滿了冒險、躁動、叛逆的因子,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及時發(fā)現(xiàn)各種思想動態(tài)與苗頭,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教育引導與疏導,幫助學生化解不良情緒,從而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與生活之中,更加健康地成長。
二、開展法制意識教育活動,引導學生增強遵紀守法意識
法律是學生的行為準則,但是許多初中生法制意識不強,如果不加以及時的引導和教育,很容易走上歧路。對此,筆者以法制教育活動為契機,拓展思維,創(chuàng)新方式,讓學生在警示教育活動中加深理解、受到教育,時刻警醒自己要做遵紀守法的青少年。在《法律護我成長》一課教學中,筆者穿插播放了三個少年犯的懺悔視頻短片,以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懺悔,教育引導學生明白觸犯法律帶來的后果是極其嚴重的,輕則失去自由,重則剝奪生命。在警示教育之后,筆者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并談一談自己或同學身上存在著哪些不良的思想與言行,并做深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通過這樣的活動,許多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對于一些思想隱患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增強了遵紀守法的意識。筆者還邀請了本校法制副校長、轄區(qū)派出所的警察走進課堂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活動。警察同志運用公安機關查處的有關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對學生進行警示教育,其中有打架斗毆致人死亡的案例,有開始小偷小摸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也有因為好奇而吸毒的案例。這些發(fā)生在身邊的反面案例為學生敲響了警鐘,極大地增強了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到拘留所、少管所等警示教育基地進行實踐活動,聽取在押人員的現(xiàn)身說法,這樣的教育形式對學生內(nèi)心產(chǎn)生的震撼將會更為明顯。
三、開展社會實踐調(diào)查活動,引導學生感悟偉大建設成就
當前,初中生與社會接觸較少,往返于“學?!彝ァ眱牲c一線,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變遷,缺乏直觀、全面的感悟與認識。筆者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nèi)容開展調(diào)研活動,讓學生走進社會、走進生活,去直觀生動地感知,為學習活動積累豐富素材,加深感悟理解。例如在《萬眾一心奔小康》的教學后,筆者指導學生深入社會生活,向自己熟悉的人調(diào)查走訪,上網(wǎng)收集相關資料,了解本地區(qū)在經(jīng)濟與社會建設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在學生調(diào)研獲得豐富的素材之后,筆者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偉大的建設成就是在誰的帶領下取得的?為什么能夠取得這么大的成就?學生紛紛開動腦筋,經(jīng)過熱烈的討論、梳理、總結,得出“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制度”“人民群眾的勤勞智慧”“中國共產(chǎn)黨的有力領導”是經(jīng)濟與社會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因素。這樣的專題活動不僅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而且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教學后,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了“我眼中的改革開放”調(diào)查活動,讓學生與自己的長輩進行交流,聽取他們對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的印象感知。從這樣的走訪調(diào)查中,學生能夠獲得更為直觀的印象,尤其是從自己身邊的變化、條件的改善等方面入手,對改革開放的成就增進了了解。
四、開展權益維護研究活動,引導學生提高自我維權能力
當代初中生要具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其中維權意識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專題活動,讓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提高自我維權能力。例如在《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教學后,筆者結合學生的實際,引用了“購買偽劣商品致人傷害”的三個不同類型的侵權案例,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如果自己是其中的受害者,應當如何維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了討論活動,大家積極開動腦筋,集思廣益,以集體的智慧去完善和補充問題的答案。有學生提出向上級部門反映,也有學生認為應當讓消協(xié)來調(diào)解,還有學生認為應當走司法訴訟程序等等。在這樣開放性的討論交流中,學生的思維不再受到束縛,創(chuàng)新的火花得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看待問題的層次有了明顯的提升。為了幫助學生增強自我維權能力,筆者還要求學生向自己的父母、親戚宣傳維權思想,在生活中對一些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事情,嘗試運用合法的手段進行維權。這樣的實踐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維權意識以及增強學生的維權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之后有學生在家庭中尋找到“三無”商品,成功向商家退了貨,也有學生幫助周圍鄰居開展維權活動,受到了廣泛好評。
綜上所述,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當重視專題活動的作用,結合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思想實際進行拓展延伸,讓專題活動在學生的健康成長中發(fā)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鵬.思想品德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青春歲月,2014(7).
[2]張曉營.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學周刊,2014(8).
[3]劉愛云.初中政治的教學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研究[J].學周刊, 2014(5).
[4]胡加友.初三政治“活動課”的幾點嘗試[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11).
[5]黎厚蘋.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魅力中國,2009(19).
[6]王齊艷.淺談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科技信息, 2011(6).
(責任編輯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