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如
【摘 要】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過程中,把教師由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榻虒W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成為學生在課堂教學情境下學習,能夠起到優(yōu)化學習效果,還能夠帶動課堂氣氛。本文從初中英語教材的內(nèi)容出發(fā),研究了如何在英語課堂上創(chuàng)設成功的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情境創(chuàng)設 課堂 應用
情境學習法能把枯燥的英語真實與珍惜的情境結合在一起,真實的情境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他們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提高了英語學習的效率,強化了知識的記憶效果,并且逐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情境創(chuàng)設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新式教學方法,是一種值得研究并推廣的優(yōu)秀的高效的教學方法。
1. 初中英語教材的特點
1.1 強調(diào)語言綜合運用
與以往相比,現(xiàn)行使用的英語教材開始注重語言的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每個單元都是與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章節(jié)教學,并且聽、說、讀、寫訓練都被引入教材,語言知識能讀由深到淺,語言功能結合主題和語法呈螺旋形循環(huán)加深,練習形式采用教學任務和真實生活任務相結合的模式,正是強調(diào)綜合運用能力的體現(xiàn)。
1.2 加強文化滲透
與以往相比,現(xiàn)行使用的英語教材開始注重文化的滲透,其中教材中引入包括歷史、文化、宗教、風俗等內(nèi)容,加大了教材的信息量。但是,我們不難看出,教材關于這一方面的內(nèi)容比較單一,所以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創(chuàng)設更多情境、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識,開闊學生視野,加強語言與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并加以利用,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1.3 寓教于樂思想的體現(xiàn)
江蘇譯林牛津版教材在內(nèi)容上體現(xiàn)了主題教學(Theme-based Approach)的特點,單元內(nèi)容不僅綜合各個方面的練習,也彰顯了新時代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添加了許多趣味的內(nèi)容。這一內(nèi)容讓教材增加了可讀性,讓學生在獲取新的知識的同時,受到啟示還享受了學習的樂趣。
2. 情境教學的應用
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增進師生互動有好的輔助作用。如果情境設置不合理,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目前來說,主要的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有如下幾種,在課堂上合理地創(chuàng)設下述情境,能夠提升教學效果。
2.1 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
問題情境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參與度,并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決更重要,因為問題本身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好的問題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一種緊張、生動、張弛有度的學習氣氛, 然后問題設置必須要注意問題的質量,設置的問題一方面要反應學習重點,另一方面還需要難度適中,容易的問題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感覺,而難度太大的問題,則會讓學生陷入思維困境,而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必須充分教材和課堂氣氛,設置的問題要具有代表性,能讓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例如在江蘇譯林牛津版8A Unit 2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What does Edie think school like? What do you think school like? 讓學生讀過課文部分之后,先自行分析,尋找結論,這一問題充分結合了課文內(nèi)容,隨后拓寬思維,讓學生結合生活,探討自己校園生活。
2.2 活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
活動情境指教師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動力,活動包括有獎?chuàng)尨?、對話情境、表演、猜謎等情境,這些情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多種感官的作用,“Tell me and I forget. Show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understand.”(告訴我,我就忘了,傳授我,我會記得,讓我參與,我就記住了。)——美國教育學家本杰明·富蘭克林,荀子在《荀子·儒效篇》里曾言:“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無論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的教育學家,都肯定了參與情境在教學的重要作用。教師要盡量帶動學生參與到情境之中,初中生好動、愛模仿,而且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表現(xiàn)欲,教師應該正確的利用這一特點,培養(yǎng)學生靈活使用語言的能力,通過在活動情境中,給學生更多成就感,并且在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2.3 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
在英語教學中,尤其是難度較大,較枯燥的語法知識,學生記憶與理解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教學效果不佳,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的理論根據(jù)在于新知識與背景情境的關系,一般來說新知識與自己背景越接近就越容易掌握。虛擬語氣是語法中的難點,對于初中生來說,難度較大,教師可以在虛擬語氣的教學中,聯(lián)系實際省會,開拓學生思維,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虛擬語氣,教師可以在課堂創(chuàng)設了以下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練習使用 If 引導的虛擬語氣,熟練使用虛擬句式。
T: Are you satisfied with everything in our school?
Ss: No!
T: If you were the headmaster of our school, what would you do?
這時,學生就會根據(jù)自己在學校的經(jīng)歷,而暢所欲言,使用句式對校園生活的見解進行暢想,我們很可能會看到這樣的答案:
S1: If I were the headmaster of our school, I would cancel all the examinations.
S2: If I were the headmaster of our school, I would give students more holidays.
S3: If I were the headmaster of our school, I would let the students choose the subjects as they want.
S4: If I were the headmaster of our school, I would let us have big meal every day.
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使用虛擬語氣,更清楚的記憶了虛擬語氣的知識點,而且學生們在回答問題時的突發(fā)奇想,也為課堂增添了樂趣。
2.4 多媒體情境創(chuàng)設
多媒體情境創(chuàng)設指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投影、幻燈、錄音、影片等多媒體技術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這些情境能夠給學生直觀的視覺效果、聽覺效果,不但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更加專注,還能夠給他們愉快的享受,并且節(jié)省了板書所用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還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這樣把視覺和聽覺感受與英語知識結合起來,更好地理解對話場景,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理解、掌握語言知識,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牛津譯林版 7A 《Unit 5 Lets celebrate!》這一模塊中,涉及到萬圣節(jié)的文化內(nèi)容。教師可以選擇播放《萬圣驚魂夜》這部電影供學生觀看,并在播放影片時,講解萬圣節(jié)的習俗,包括“不給糖就搗蛋”等有趣的文化內(nèi)容,進一步擴寬學生語言文化背景的知識面。
3. 結語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在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是開展想象力進行教學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生動的生活情境中學習;在啟發(fā)問題情境中鍛煉思考能力,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參與到情境之中,不僅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還能加大對自身學習成就的認同感,并將其轉化為動力,反作用于英語學習,研究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對于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
[1] 張紅. 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D]. 上海: 上海師范大學, 2010.
[2] 李澤宇.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適切性研究[D]. 長春: 東北師范大學, 2010.
[3] 賴文斌, 溫湘頻. 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 教學與管理, 2010(06).
[4] 馮衛(wèi)東, 王亦晴. 情境教學策略[M].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