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靜梅
摘 要
新課標下,在重點中學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教師首先要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入手。其次要注重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教學氛圍,以此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產生自覺參與教學活動的動機,并能敞開心扉,無所顧忌地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獨到見解。其三要著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還要懂得因材施教,善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以及引導學生在自主反思中鞏固和提高。
關鍵詞
新課標 重點中學 高中歷史 自主學習 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新課標下,教育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是因為: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獲得其它各項能力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教育教學活動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最好體現(xiàn)。因此,我們說,新課標下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就很有必要。筆者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歷史教師,在本文中著重想談談如何在重點中學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問題。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
好習慣受用一生。在歷史教學活動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要從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習慣入手。教師要向學生宣傳自學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自學的意義,從而增強自學愿望;其次,要讓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課前預習活動是一種簡單而常見的自學活動,在上新課之前,學生通過預習活動就可以大致了解本節(jié)課的目標,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并在預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梢哉f,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再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后閱讀。閱讀也是學生開展自學活動最為有效的途徑和手段,尤其像歷史這樣的人文學科,博覽群書、增加閱讀量是提高知識修養(yǎng)的有效手段;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自學方法進行指導。自學講求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盲目的自覺不但無法發(fā)揮效用,反而會擾亂學生的思維,影響正常的學習活動。就拿閱讀活動來說,學生在選擇閱讀材料時,一定要選擇一些與自身能力水平相當?shù)淖x物,這樣學生才能在閱讀中有所收獲。
二、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教學氛圍
學生思維的展開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產生的。斯托利亞爾認為:“知識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憑記憶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边@樣學生學到的知識才能正確消化吸收,不容易忘記。我根據教學內容,通過設疑問、設障礙,布迷局,揭矛盾等,激發(fā)學生提問興趣,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知識處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狀態(tài)。這種情景,能引起學生對老師提的問題高度注意,會投入積極探索之中,從而使學生成為自覺主動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fā)揚教學民主、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民主、和諧、愉悅的學習氣氛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產生自覺參與的動機,并能敞開心扉,無所顧忌地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獨到見解,對此教師要給予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在學生初步掌握一節(jié)課的基礎上,教師應引導學生把頭腦中分散的知識點用“線”串起來,理順知識的層次結構,既要突出重點,又要有系統(tǒng)性,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獲得準確的歷史概念。
三、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眾所周知,學生是認識的主體,學生的自主性體現(xiàn)在多“思”上,這是一種發(fā)展性的思維活動,老師把問題提出后,應讓學生有充分的思維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有更多的體驗、感悟、交流和實踐的機會,不要為了追求教學模式的完整,使學生的參與活動成為過場,應采取學生先嘗試,教師引導,學生在交流、探究、合作中解決問題,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鼓勵學生質疑,首先,讓他們在預習的過程中構建出本課的知識網絡,了解應掌握的基礎知識。其次,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再次,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設計問題,帶到課上,師生共同解決。逐步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認真分析、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自學能力的運用創(chuàng)造機會,在歷史教學中多注重設計歷史的“典型事例”,使學生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學習,加深對同類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四、因材施教,善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
在一個班里,學生內在潛能、學業(yè)基礎和自主參與程度不盡相同,但都有可能學到這種或那種本領,取得成績。教師應保護學習困難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關注他們是否會從歷史角度思考問題,按照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注意學習信息反饋,并給予他們積極而有效的幫助,多表揚,給學生自信,不斷增加他們參與的次數(shù)和程度,使每一個學生在歷史學習中都獲得一種學習成功的體驗和滿足,增強對投入學習的熱情,可以大大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在科技日益發(fā)達今天,現(xiàn)代的教學設備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我常用多媒體播放歷史故事,讓學生自己從中概括、總結。用課件演示歷史戰(zhàn)役的中進攻路線、戰(zhàn)役地名,城池名稱,學生跟著進行口述或書寫。這樣既激發(fā)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在自主反思中鞏固和提高
在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提出與解決問題,能促進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提高。但如果要使這種能力在歷史教學中不斷地鞏固與提高,還需要引導學生開展反思學習。反思學習就是學習者對自身學習活動過程中所涉及的有關事物、材料、信息、思維、結果等學習內容的反向思考,“不僅僅是對學習的一般性回顧或重復,更是探究學習活動中所涉及的知識、方法、思路、策略等諸多方面,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性質”。由此可見,引導學生開展反思性學習,對于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品質是一種重要的方式。因此,面對新課程學習內容與要求,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形成反思的意識、習慣與行為,多引導學生開展反思學習。因此,在歷史知識自主建構的基礎上開展以問題為主的學習、反思學習,提高與強化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對于推進歷史新課程的實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質,必將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總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歷史教師應采取靈活有效的方法,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多動腦、動手、動口,使學生在自學中有所得有所悟,在自學中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理解、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