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朝
摘 要 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科學地設計問題并進行有效的提問,就能及時喚起學生的注意,促進學生知識遷移,創(chuàng)造積極的課堂氣氛,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果。本文以數(shù)學課堂提問預設問題的設計推敲為主線,從興趣點、疑難點、遷移性三個方面作為設計問點進行闡述。
關鍵詞 課堂提問 預設問題 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5-0009-02z
課堂提問是任何教學活動中必備的教學形式,是課堂教學中師生相互交流、相互撞擊的重要的雙邊教學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學手段,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引導學生扎實訓練、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
“提問”包含了疑惑和解惑兩個方面,也界定了“教”和“學”的傳達和領會。
“解惑”因“提問”而生,“解惑”與“提問”息息相關。問題建立的同時也就建立了答案生成的預設,建立了課程的教學節(jié)奏和教學進程。
然而大多數(shù)教師都有這種感覺:許多學生表現(xiàn)為上課不愛舉手發(fā)言,課堂討論氣氛不夠熱烈,啟而不發(fā),呼而不答,這給數(shù)學教學帶來很大的障礙。如何有效地優(yōu)化課堂提問,教師在備課中要反復推敲,精心設計“好”問題。做到問題的指向明確、提問針對性強,能穩(wěn)穩(wěn)地吊住學生思維,抓住學生思想野馬的疆繩。使學生善于回答、樂意回答。“好”問題要從以下方面去設計推敲:
一、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提問
所謂興趣點,就是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促進學生理解知識的地方。由問題激發(fā)學生,從而帶著濃厚的興趣開始積極思索和主動探究,那么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例如:在講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時,可進行如下提問: “如圖,△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若一不留心,它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抹了,只留下底邊BC和一個底角∠C?!?/p>
同學們想一想,⑴有沒有辦法把原來的等腰三角形ABC重新畫出來?⑵你能說說這樣畫的理由嗎?⑶你能說說圖中∠B與∠B′的大小關系嗎?
在這里學生通過思考以后,應用重合的思想很容易把原來的等腰三角形ABC重新畫出來,并能輕松地回答問題⑶。這樣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不是由教師給出,而是教師通過提問,讓學生想辦法將原來的等腰三角形重新畫出來,并認識了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又如:學生在學習了勾股定理以后,知道圖1中的S1、S2 、 S3的關系是:S1=S2+S3,這時接著又提出圖2中的S1、S2 、 S3有什么關系?
(圖1) (圖2)
學生通過猜想、推理驗證得出結論,很好地把勾股定理與圖形面積密切地結合起來,同時也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況,激發(fā)了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興趣。
二、抓住知識的疑難點提問
學生學習的疑難點也是教學的重點難點,抓住疑難點提問,就是要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解決了疑難點,也就架通了舊知到新知的橋梁。
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時,用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是教學的難點,為此老師設計了問題串,⑴請分別找出下列方程的三個解:
①y=3+2x ②2x+y=1-x
⑵你覺得哪個方程更容易找?為什么?(3)能不能將方程②2x+y=1-x轉化成方程①y=3+2x的形式?如果能,怎樣轉化?
這樣,老師不必去多講怎樣用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的代數(shù)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應用巧妙的問題串使學生通過思考、比較、發(fā)現(xiàn)、突破了難點。
三、抓住知識的遷移性提問
許多數(shù)學知識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具有類似之處,其間有密切聯(lián)系。教師可在學生回顧舊知識的基礎上過度到對新知識的提問,將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和思維方式(上接9頁)遷移到新內(nèi)容中去。
例如:在講“分式的通分”這一內(nèi)容時,可先讓學生回憶如何進行分數(shù)的通分,分數(shù)通分的依據(jù)是什么,分數(shù)通分的關鍵是什么,然后進行遷移性提問: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分式通分的依據(jù)是什么?分式通分的關鍵是什么?
又如:學習“合并同類二次根式”時。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也有類似的、可借助的已有知識,可讓學生回憶如何進行合并同類項?如何進行提公因數(shù)?
這樣提問能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借助思維定勢幫助學生很快掌握知識,提高教學效率,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類比思維,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從而促使學生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牢固掌握知識。
參考文獻:
[1]李國芝.淺析教師課堂提問的新誤差[J].教學與管理,2006,(6).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