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文娟
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有效的課堂提問能輕松地引導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教學所創(chuàng)設的氛圍中來,激發(fā)他們探究問題的興趣,幫助他們走進文本,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語文教學實踐(課例選自蘇教版語文三上教材《趕海》),就課堂提問的設計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緊扣文本,精選問題
有效的課堂提問要緊扣文本,改變教師逐段串講串問、碎問碎答的教學模式,在指導學生初讀課文、讀通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出可供學生深度探究的一兩個能夠輻射全文而又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放手讓學生去自讀自探。仍以《趕?!窞槔揖褪沁@樣抓住文眼“趣”,以詞會文的:
師:(教師邊點擊趕海圖片,邊敘述)同學們,趕??捎腥だ?!你瞧,開始退潮了。海水嘩啦啦往下退,金色的沙灘上留下了無數(shù)海洋里的寶貝:有海魚、海蝦、海蟹……還等什么,就讓我們迎著海風,背起小背簍,趕海去吧!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動筆畫出你認為寫得有趣的地方。
生:邊默讀邊畫出有關句子。
師:你們剛才學得很認真。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把這些寫得有趣的地方讀得有趣呢?請大家大聲朗讀你剛剛畫出的地方,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誰想象得好,誰就能把這篇課文讀得好。
上述案例中,教師把“小”問題當“大”學問來做,提了兩個可以統(tǒng)領全文的問題,要學生說說“哪些地方你認為有趣?趣在哪兒?”給學生以充分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學生緊緊圍繞文本,進行閱讀思考。學生會非常樂意去思考,不管他已有的知識儲備如何,文本中總有他認為新鮮有趣的內(nèi)容,而這種認識大家都是不一樣的,學生交流起來會非常帶勁,都愿意爭相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學一起分享。清代詩人鄭板橋曾有一副對聯(lián):“刪繁就簡三秋樹,標新立異二月花。”如果我們的教學也能務本正源,用適合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積極地走進文本、主動研讀,那么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一定也可以像“二月花”那般春光獨占,精彩紛呈!
二、以生為本,設計問題
首先,問題的設計不能脫離學習的主體,要關注學生的年段特點。《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各年段的學生是有不同要求的,低段關注字詞句,中段關注句段,而高段就應關注篇章。三年級上冊《趕?!芬徽n中,我就是抓住中年段學生閱讀教學的重點來設計問題的。
師:每當聽起這支歌便想起童年趕海的——
生齊說:趣事。
師:對,趣事就是——
生競相回答:有意思的事、高興的事、難忘的事……
師:本文的趣事有哪些?
生:趕海的趣事有追趕浪花、抓螃蟹和摸海星。
生:趕海趣事還有捉大蝦。
像這樣的提問看似簡單,卻幫助學生初步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訓練了學生概括的能力。如果能長期堅持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必定能夠得到提高。不過如果我們在提問的過程中,忽視學生的年段特點,那么這樣的問題就會成為課堂的累贅,降低了課堂的效率。
其次,問題設計要突出重點,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為“二八定律”,即一篇文章有80%的內(nèi)容是學生自己能夠讀懂的,僅有20%的內(nèi)容是需要老師引導、點撥的。這就需要老師在備課時精選教學內(nèi)容,巧妙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突破難點。作為教師,就要以學論教,從以往“只見教材,不見學生”的備課模式中轉變過來,花時間去琢磨學生、琢磨課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可能的反應,思考相應的對策,了解學生的需要,真正提出有效的問題。
三、師為主導,優(yōu)化問題
課堂提問是一種技巧,需要老師發(fā)揮一定的主導作用。因呈現(xiàn)方式的不同,學生的反應就不一樣,好的提問往往能引起學生的學習情趣,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課堂上適時的反問就是一種激趣提問,可以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上述案例中,如果問同學們“摸呀摸呀”說明什么,恐怕沒幾個人想回答。而換一種問法,效果就不一樣了:難道作者只摸了兩下就摸到海星了?這一反問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火花,經(jīng)過相互碰撞,他們說出了那么多出人意料的精彩回答。其實,有些問題,要達到的目的是相同的,但如果問法不同,學生的接受度會完全不同,教學效果也就大不一樣了。
其實,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但有效的提問能拓寬教學的時空,不但能拓展所學知識,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增加語文學習的內(nèi)涵。本課最后可以啟發(fā)學生回憶過去多姿多彩的生活,并跟大家分享童年趣事。像這樣的問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解答。他們可以借助文中語言,將所學詞句內(nèi)化;可以調(diào)動已有積累,豐富自己的想象?!靶 眴栴},有“大”學問,更可以發(fā)揮大作用。
總之,課堂上的互動交流離不開巧妙的提問,慎重地對待課堂提問應該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追求有效的課堂,應精心設計好有效的問題,把“小”問題當“大”學問來做,這樣才可能收獲學生精彩紛呈的答卷。
【作者單位: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