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平[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成都 610065]
“正義”何為?
——《表面的正義》的反烏托邦批判
⊙王一平[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成都 610065]
烏托邦國度將平均主義與一體化作為社會運轉(zhuǎn)的保障,由此遭到了反烏托邦小說的批駁。如《表面的正義》這樣的反烏托邦小說,通過描繪烏托邦將個體的人強制納入到同一化社會軌道的弊端,顯示出其維護個體自由、權利的強烈與平等的追求。
《表面的正義》反烏托邦 正義 平均主義
烏托邦小說時常把“烏托邦”設計為一個將抽象的集體——普遍主體凌駕于個別自我之上、有著強烈的平均主義(egalitarianism)追求的世界。許多反烏托邦小說都描繪了烏托邦試圖取消自由,用均一化的方式,強制性的手段來彌合社會中“原子化”個體之間的裂痕。反烏托邦小說揭示出,由于現(xiàn)實中資源總體的有限性,這種匱乏性(即難以得到絕對滿足),以及較強者和較弱者之間的客觀差異,“要想同時并且持續(xù)性地實現(xiàn)所有的社會善和政治善,這是不可能的”①,因此一旦進入到“烏托邦”實踐中,由于無法將所有相對較弱者都提升到較強者的位置,為了實現(xiàn)其關于“公平”的許諾,“烏托邦”便只能采用削弱較強者的方式來維持其運轉(zhuǎn)。英國作者哈特利(L.P.Hartley)的《表面的正義》(Facial Justice,1960),便描繪了“新英國”為了消除貌丑者對美者的嫉妒,而迫使大多數(shù)女性都整容為同一模樣的奇特故事,展現(xiàn)出了烏托邦進入實踐后可能出現(xiàn)的前景,并對其合理性提出了深刻的質(zhì)疑。
《表面的正義》曾被《發(fā)條橙》的作者伯吉斯(Anthony Burgess)選入他的《1939年以來的最佳英語小說》(Ninety-nine Novels:The Best in English Since 1939:A Personal Choice)。小說由一個獨特的構想展開,集中探索了烏托邦的“均一性”壓抑這一主題。小說講述了在幾乎毀滅了世界的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即核戰(zhàn)爭后,躲入地下洞穴的幸存者們在一個廣播聲音的鼓動下,重新回到地面上生活,并創(chuàng)建起了“新英國”,接受了廣播中那個從不露面的“親愛的獨裁者”(Darling Dictator)的專制統(tǒng)治。出于對騷亂、戰(zhàn)爭的極度恐懼,這一新國度用無孔不入的“廣播”(與《1984》中著名的“電幕”相似)、鎮(zhèn)靜劑、意識形態(tài)灌輸及自我貶抑(以歷史上的罪人的名字為名)等將人們嚴格控制起來。其所追求的核心價值是“好意(E)”——“平等”(Equality)與正義,力求消滅的則是“惡意(E)”——“嫉妒”(Envy)。然而,政府踐行“平等的正義”的方式卻頗為離奇:人生而有美丑之分,為了修正這種可能帶來顯著后果的“不平等”,政府大力鼓勵女性將自己整容為同一模樣——這也是小說題目“表面/面貌(facial)的正義”的雙關語義所在。當然,不僅在外表上,人們的思想、行為也被要求同一化,“個性”通常被視為威脅而遭嚴厲壓制。然而,這一“平等”實際并不徹底,除“獨裁者”外,該國度還存在著一個特權階層,即約占人口十分之一的巡檢官階層,巡檢官階層對占人口多數(shù)的貝塔、伽瑪階層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力。
《表面的正義》在常見的“烏托邦”背景之外,從獨特的女性角度出發(fā)、圍繞“面貌”這一典型的天賦之資展開了思考。女主人公“吉爾97”有著超凡的美貌,也因此招來了眾多女性的不滿。由于資質(zhì)特異卻又未能入選特權階層,吉爾淪為主流價值觀中的“反社會者”,備受排擠,苦悶的她參加了一次巴士旅行活動。然而由于政府反對民眾乘坐汽車,正隨機制造交通事故,吉爾在旅行回程中遭遇了車禍。在重傷入院進行手術時,吉爾的面貌也被修改為“貝塔式”,變得與大部分女性毫無差別。痊愈后的吉爾深感憤怒,建立起了反政府的秘密組織,又試圖揭開神秘的獨裁者的身份,掀起了一場亂局,獨裁者竟然宣布退位,社會混亂加劇。此時吉爾才發(fā)現(xiàn),一名曾對她很友善的老婦竟然就是獨裁者本人,瀕臨死亡的獨裁者要求吉爾繼承她的身份并恢復秩序。最終,吉爾放棄了抗爭,準備通過“廣播”重建獨裁政權。
在《表面的正義》中,最令人驚懼的一幕便是吉爾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被悄然改頭換面,這引發(fā)了她對該國集體“均一”原則的強烈憤恨。小說作者發(fā)人深思之處在于,如吉爾這類天資優(yōu)越的人,是否應該被剝奪資質(zhì),以防止其利用天資比常人獲得更多(或更容易地獲得)?天資共有論是否合理?羅爾斯(John Bordley Rawls)認為,人的天資(natural assets)是任意的,不是道德上應得的,自然天資應該被視為一種社會的共同資產(chǎn),而非擁有者的個人資產(chǎn),為照顧“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應按集體的整體利益進行調(diào)節(jié)分配。②對此,羅爾斯的哈佛同事諾齊克(Robert Nozick)進行了反駁。如果借由諾齊克的理論來考察吉爾的故事,可作如下理解:如果吉爾擁有“美貌”(無論這種美貌是不是她應得的),她擁有“美貌”并未侵犯任何他人的權利或資格,而且通過一種沒有侵犯任何人的權利或資格的過程,吉爾擁有了比別的女性更多的愛慕者,那么擁有“美貌”的吉爾對“更多的愛慕者”就是有資格的。③簡言之,吉爾對她天生的美貌是有資格的,而如果人們對某種東西是有資格的,那么對來自它的任何東西都是有資格的,所以即使吉爾所擁有的(愛慕者)來自偶然的天賦資質(zhì),這也是她“應得的”(deserved),至少是有資格的(are entitled to)。
按諾齊克所主張,如果人們對某些東西是有資格的,那么他們就應該擁有它,而且這壓倒了關于該事物的任何“平等”④的根據(jù)與要求,這也是其理論中極為重要的立足點。《表面的正義》中的吉爾有權擁有更多的愛慕者,而任何他人或政府,無權為了拉平她與容貌較遜色的女性被選擇(擇偶)的機會差,而迫使吉爾放棄她的美貌——這是她的正當權利,即使這一資質(zhì)產(chǎn)生于一種天賦的偶然。諾齊克用歸謬法質(zhì)問道:“如果從任意的東西所產(chǎn)生的東西不具有道德意義,那么任何一個特定個人的存在也都不具有道德意義,因為從道德的觀點看,眾多精子使一個卵子受精(據(jù)我們所知)完全是任意的……成功的精子并不比失敗的數(shù)百萬個精子是更應得的。我們是否應該按照羅爾斯的標準所判定的那樣,希望這個過程更公平,希望這個過程中的所有‘不平等’都加以矯正?”⑤即是說,人類是否希望所有人在任何方面都始終保持一種一致性?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實際上,《表面的正義》以理念小說的形式,對烏托邦固有的“均一化”理想提出了質(zhì)疑:為了消除較弱者的“嫉妒”,或者說為了達到“平等的正義”,褫奪如吉爾這樣某方面優(yōu)異者的才能與機會,是否具有獨裁者所宣稱的那樣的合理性?假如“人們的天資和才能不能被套上韁繩來為別人服務,那么是不是要做一些事情來消除這些卓越的天資和才能,或者禁止它們服務于這個人自己的利益或者他選擇的其他人的利益?”⑥《表面的正義》否認了烏托邦的這一“正義”,因為烏托邦將個性、特異本身視為不同、不均,甚至戰(zhàn)亂的源頭,因此強制削平了個體的特性與優(yōu)異者的能力,個人的自主性也被徹底否定(當然也否定了個人應為自身所承擔的責任),個體成為某種虛幻的“公共利益”的祭品,也使烏托邦自身的運轉(zhuǎn)效率低下,其結果是缺乏差異、競爭的烏托邦變得毫無生機與潛能,最終陷入了退化、衰落,在某些類似的反烏托邦小說如安·蘭德的《頌歌》中,這種退化甚至表現(xiàn)為人類對重新發(fā)現(xiàn)電能都深感恐懼和無法接受。
在反烏托邦小說的視野中,“烏托邦”追求一種絕對的均一化,并強制差異化的個體放棄個性,而對此情況充滿憂慮與反思意識的小說則表明,“平均主義”雖然看似極具吸引力,甚至看似是通向人類渴望的“公平”“正義”的路徑,但個體獨有的個性、選擇權卻絕不應被強制剝奪;同時,反烏托邦小說描繪了“烏托邦”由理想的公正而造成的事實上的等級之差:“烏托邦”以“公平”與“正義”要求個體的犧牲,這種以崇高的集體目標為己任的追求,又往往在毫無制約之下地被悄然置換為特權機構對自身利益的尋求——如《表面的正義》中的獨裁者和巡檢官們便并不受制于“平等”規(guī)約,最終成為了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偠灾?,反烏托邦小說等通過理念推理、與眾不同的想象,表明了均一化“烏托邦”看似可欲卻不可取之處:在其審視之下,“烏托邦”由自由與解放的理想始,以奴役的結局終,由對完美的熱切追求始,以黑暗而苦澀的幻滅終,“烏托邦”作為基督教的“千年王國”之后最令人向往的完美社會,其頭頂?shù)墓猸h(huán)消散了,反而成了壓迫性、非正義世界的代稱。
①③④⑤⑥諾齊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姚大志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356頁,第270頁,第271頁,第271頁,第275頁。
②參見羅爾斯《正義論》,何懷宏,何包鋼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第101-104頁。
作者:王一平,文學博士,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當代英美文學。
編輯: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本文系四川大學引進人才科研啟動經(jīng)費資助項目“西方科幻小說之烏托邦/反烏托邦思想研究”(YJ20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