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蓉
【摘要】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方法:由研究者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以教材為基礎設計兩個單元共4課時的“發(fā)現學習”課例進行課堂教學。并于教學前后進行學習態(tài)度興趣調查和音樂才能測試。研究者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說明,闡述“發(fā)現學習”在初一音樂課堂的可行性和效果,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發(fā)現學習 初中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219-02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的意義
21世紀是知識爆炸的時代,人們從學校中獲得的知識已遠不能適應人們對工作和自身不斷發(fā)展的要求; 1995年召開的世界發(fā)展首腦會議呼吁:重建以人為中心的發(fā)展價值體系,重視人的和諧發(fā)展,重視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基礎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各國把教育的目光投向了人,關注人的發(fā)展,堅持以人為本。
基于這樣的背景,傳統(tǒng)的灌輸性、接受性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和滿足對人的培養(yǎng)要求,在重視教師怎樣“教”的同時,關注學生究竟如何“學”成了教育者迫切需要關注的問題?!鞍l(fā)現學習” 就是通過學習者的獨立學習,獨立思考,自行發(fā)現知識,掌握原理原則。學生通過這種模式的學習獲得的不僅是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學到了怎樣去學習,這為他們將來通過自己的經驗去學習更多知識打下了基礎,為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
中學教育是基礎性的教育。中學教育通過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學習、生活習慣,通過學生整體素質,獲得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中學教育是學生繼續(xù)學習的基礎,是終身發(fā)展的基礎。
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的發(fā)展。筆者愿意在中學音樂教育領域對“發(fā)現學習”作探索,希望能摸索一些出適合初中生的音樂科目發(fā)現學習的方法。
(二)文獻綜述摘要
現代發(fā)現學習的倡導者,是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他吸取了德國“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和瑞士皮亞杰發(fā)展心理學的學說,在批判繼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研究,形成了“發(fā)現學習”的模式和理論。他提出發(fā)現學習的流程模式為: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提供材料——分析總結——遷移運用;發(fā)現學習的四個特征:注重學習過程、注重直覺思維、注重內在動機和注重信息的提取。
筆者查閱資料,總結了前人在不同學科、不同學段對發(fā)現學習所做的研究后發(fā)現這些研究都是基于布魯納的理論,不過資料中尚沒有研究初中音樂學科的發(fā)現學習,所以筆者試圖從前人的學術成就中吸取經驗,對自己執(zhí)教的學科和學段進行研究,希望能為發(fā)現學習在音樂教學領域做一些實事。
二、研究過程
(一)前期調查
1.為了解授課前本校初一學生對“發(fā)現學習”課堂模式的偏好與態(tài)度筆者依據Likert Scales量表的設計理念和本研究的實際情況自行編制《初一年級學生音樂課興趣、態(tài)度調查表》。
第一部分 音樂課興趣、態(tài)度調查表
根據問題在表格內打鉤
2.為了解授課前學生音樂基礎,筆者選用了國際著名的音樂心理學和音樂教育學資深專家Edwin.E.Gordon博士編制的《戈登音樂能力傾向測驗》。根據初中音樂知識結構和本研究發(fā)現學習課例的教學內容,該測試選用其中音調形象——旋律的內容;筆者在預試后考慮學生的實際音樂基礎和年齡特點決定選用每塊測試的前10題;為適應中國學生答題習慣,筆者又將答題卡進行了翻譯和重新布局。
第二部分 音樂能力傾向測驗
測驗說明:本測驗為聽力測試,由教師播放事先錄制好的錄音。每個測試有10題,每題中又分成A和B 兩個小題,各有3個選項,每題演奏一遍。根據聽到的內容選擇符合的選項,并在“□”內打“√”(單選題)。以下列舉測試答題卡第1題,后9題形式相同。
(二)“發(fā)現學習”課堂教學(列舉1個課例)
筆者以初一第一學期四單元教材內容為基礎,根據發(fā)現學習的流程模式即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提供材料——分析總結——遷移運用和發(fā)現學習的四個特征即注重學習過程、注重直覺思維、注重內在動機和注重信息的提取的特點,設計了符合學生學習水平的發(fā)現學習教學課例,進行教學。本課例學習焦點為發(fā)現中國民族五聲調式的五個音,教學過程如下:
1.創(chuàng)設情境
(1)復習西洋大小調知識
學生演唱《故鄉(xiāng)的親人》、《牧童之歌》。
教師提問:兩首歌曲都不重復地運用了哪些音?共幾個?
(2)從興趣出發(fā),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學生欣賞周杰倫歌曲《菊花臺》。
教師提問:它還是用西洋大小調式創(chuàng)作的嗎?
2.提出問題
演唱歌曲《菊花臺》第一部分。
教師提問:歌曲中包括哪些音?
3.提供材料
學生觀察樂譜(包含《菊花臺》、《茉莉花》)與學習單,要求學生發(fā)現并記錄。
教師提問:歌曲《菊花臺》第一部分運用了哪些音(不重復,且在一個八度內)?與西洋大小調歌曲相比,少了哪些音?
教師提問:歌曲《茉莉花》運用的音與歌曲《菊花臺》是否相同?
4.分析總結
學生分析并交流探索結果,并先自行歸納音樂理論。
教師提問:兩首歌曲都運用了哪些音?有幾個?
教師提問:能否再舉出一首歌曲也是用這五個音創(chuàng)作的?
教師最后講述中國民族五聲調式理論——宮、商、角、徴、羽。
5.遷移運用
學生辨別歌曲運用的調式(西洋大小調或中國民族五聲調式)。
學生用中國民族五聲調式創(chuàng)作一條旋律。
發(fā)現學習注重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如本課中教師用在學生中流行較廣的周杰倫的《菊花臺》就是從學生興趣出發(fā),提升他們學習的內在動機;在欣賞歌曲《菊花臺》后,學生沒有看到樂譜,他們憑感覺判斷出歌曲似乎與以往西洋大小調歌曲有所不同便是本課注重引導學生直覺思維的體現;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組織不斷提問,引導學生一步步去思考、探索、發(fā)現是“發(fā)現學習”注重學習過程的基本要求;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在各種樂譜中發(fā)現規(guī)律、進行分析總結,提煉自己需要的關鍵信息是“發(fā)現學習”注重信息提取的特點。
(三)授課后的情況
經過連續(xù)兩個單元的發(fā)現學習課堂教學,筆者將前期調查的問卷再發(fā)給學生做。事后,筆者將前期調查的數據和授課后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得到以下結果。
1.數據整理
(1)學生音樂課興趣、態(tài)度調查結果
(2)音樂能力傾向測驗結果
2.結論分析
(1)學生音樂課興趣、態(tài)度調查結果
施教后對發(fā)現學習教學模式選擇“很不喜歡”、“不喜歡”和“一般”的學生人數相對減少;選擇“喜歡”和“很喜歡”的學生人數相對增加;特別是選擇“很喜歡”的學生人數相對前4個選項增加幅度最大,達到﹢24.9%。
可見,學生對于由老師提出問題,自己主動去探索知識的音樂課?(發(fā)現學習)是能夠接受并喜歡的,在初中一年級音樂課堂實行“發(fā)現學習”教學模式是可行的。
(2)戈登音樂能力傾向測驗結果
顯然,施教前后學生在平均總分和單題的平均分上都有提高,而且提高明顯。筆者思考后感到,因為該測試選用的是“旋律”板塊,而筆者編制的發(fā)現學習的課例中注重啟發(fā)學生唱歌曲的旋律和創(chuàng)作旋律,這可能就是學生成績提高的主要原因,可見在初一年級音樂課實行“發(fā)現學習”教學模式不僅可行而且只要課程設計合理科學,學習成效也很好。
三、建議
(一)課堂環(huán)境
初一學生由于年齡和生理特點狀態(tài)非?;钴S,發(fā)現學習的課堂要求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行發(fā)現知識,課堂基調相對平靜而理性,自制力稍弱的學生很難靜下心來思考問題,所以紀律問題是擺在教師面前的難題。筆者經過實踐認為首先課堂上教師創(chuàng)造的情境一定要吸引學生,把他們的“胃口”吊足;其次教師要及時肯定學生的探索成果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最后教師在課前應明確提出課堂要求,并制定懲罰措施,營造賞罰分明、務實求真的課堂氛圍。
(二)接受“接受學習”
國際上與“發(fā)現學習”相對應的是“接受學習”,接受學習就是教師灌輸知識的模式,在當前倡導的教育理念里接受學習并不值得提倡,但筆者認為它不應被全盤否定。比如在筆者的發(fā)現學習課例中當學生探索了教師要求的原理后,教師就會把該原理非常正規(guī)地告訴學生,這個步驟是需要的,雖然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原理,但教師有責任告訴他們學術界對該原理的描述。
(三)研究限制
本論文教學對象為筆者執(zhí)教學校的學生、學段為初一年級、科目為音樂,授課內容依據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課本七年級第一學期《音樂》第三單元,研究方法和結論不能簡單推導到其他學校、其他學段或其他科目,僅希望筆者對于初中一年級音樂課發(fā)現學習的探索能為以后的相關研究提供一些依據和參考。
參考文獻:
[1]《發(fā)現學習思想與教育論著選讀》:布魯納著,邵瑞珍等譯,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當代教育新理念》:張德偉、孔鍇.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上海,2008。
[3]《中學教育學》:葉上雄,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北京,1995。
[4]《當代發(fā)達國家藝術教育理論與實踐》:錢初熹.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上海,2010。
[5]《教育心理學》:大橋正夫編,鐘啟泉譯,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1980。
[6]〔美〕J.S.布魯納著,邵瑞珍譯:《教育過程》,文化教育出版社,北京,1982。
[7]《上海市中小學音樂課程標準》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8]《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Jerome Seymorr Bruner
[9]張德偉.《當代教育新理念》,北京出版社,2005,第27頁
[10]葉上雄.《中學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