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立
[摘要]中學語文閱讀能力折射出學生的語文基礎、文字信息分析能力。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引起足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
[關鍵詞]農村學生閱讀能力個性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100014
對學生來說,閱讀能力折射出學生的語文基礎、文字信息分析能力,也是母語理解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誠然,閱讀能力與個人獲取知識、學習興趣、見識、自學能力等方面密不可分。長期中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一直是重要的教育目標內容之一。從事語文教育工作,我們深有體會學生的閱讀能力(除寫作外)一直是衡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標準?;谑苤R本位教育觀的導向與現(xiàn)實考試考查壓力的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儼然是一種“偽能力”,即只是注重閱讀技巧,為了取得更高的考試分數,長此以往,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令人擔憂,尤其是農村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從筆者所在的農村中學實際出發(fā),基于教學工作一線經驗,提倡培養(yǎng)農村中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
一、新課標對培養(yǎng)中學生個性閱讀的教師教學要求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語文教師在實施課程教學中,基于學生個性閱讀能力出發(fā),將教師“一言堂”改變?yōu)閹熒叭貉蕴谩?。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誠然,這些話語明確了教師的閱讀教學設計要著眼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著眼于學生從多角度理解課文,著眼于提高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方向發(fā)展。
二、改革課堂舊教法,開創(chuàng)課堂新局面
長期以來的語文閱讀課堂是這番景象: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是課堂的客體;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在課堂中大出風頭,學生在講臺下默默聽講。然而在新課程改革中,學生的個體意識、個性特征、個性需要、個性潛能必須得到發(fā)展,開創(chuàng)閱讀課堂的新局面。
例如,教學張之路的《羚羊木雕》,分析奶奶的話:“算了吧,這樣多不好。”筆者讓學生模仿一下奶奶的語氣。很多學生在臺下模仿,其他學生仔細聽著,待學生模仿后請學生回憶一下自己在家或者學校學習中是否有這樣“算了吧,這樣多不好”的語句呢?其實奶奶的話語比較中和,因為奶奶懂得尊重孩子的情感和友情,是明事理的,但力量有限,又左右為難。在語文課堂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言,讓學生在發(fā)言交流中提升自己個性化閱讀的能力。
清代研究者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說:“古人之言,包含無盡,后人讀之,隨其性情淺深高下,各有會心。”語文教師不應該把教學的視角由作品轉向學生(讀者),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讀者)的平等自由對話上嗎?這也是充分尊重學生(讀者)“各有會心”的權利。
三、提倡多元解讀文本,營造活躍氣氛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辈煌淖x者對同一文本閱讀后產生了不同的情感,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自然對文本的理解與感受是不一樣的。在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認真對待學生的不同見解,激發(fā)學生的感悟,不要過多地強調所謂的標準答案。
再以教學張之路的《羚羊木雕》為例,在第二課時中,教師嘗試著以小組分別代表不同人、不同的立場進行師生問題大討論?,F(xiàn)在選取部分教學案例如下:
(1)“我”:說說前幾天和父母發(fā)生的不愉快嗎?你覺得這樣處理這件事好嗎?為什么?
(2)“媽媽”: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可取嗎?
“爸爸”:把木雕送給了女兒,她卻沒有支配這個禮物的權利,這樣做很矛盾嗎?
“爸爸”“媽媽”:女兒既然已經把羚羊木雕送給了萬芳,應當怎樣處理才更妥當?
(3)“萬芳”:好朋友來找你要回禮物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4)“我”“萬芳”:作為孩子,應該怎樣才能避免這類事情的重演?
課文中所發(fā)生的這一場家庭矛盾在中國絕大部分家庭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影子。此外,在寫作上文章巧妙的布局、人物性格的畫龍點睛、人物心理變化的自然過渡也能引起學生的多元解讀。中學語文課堂中,教師如果能多發(fā)掘師生討論的問題,讓學生多元解讀文本,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在師生交流中演繹出精彩的師生、生生對話,顯然能夠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四、充分利用農村資源,增強學生閱讀體驗
翻閱當前各種版本的語文教材,那些充滿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文章占據著一定的比例,文章描繪的大自然風光、淳樸的鄉(xiāng)土人情等最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為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農村鄉(xiāng)土的文本資源,從增強學生閱讀體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能力。例如,莫懷戚的《散步》、沈一鳴的《斑羚飛渡》、魯迅的《社戲》等都是描繪農村大自然風光,富有淳樸鄉(xiāng)土人文氣息的優(yōu)美文章。這些文章中關于大自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常規(guī)課題: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實踐的策略研究(編號:FJJKCG14-527)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