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也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對課本內(nèi)容的講解,更重要的是以閱讀教學為導向,積極優(yōu)化課堂教學形式,科學指導閱讀方法,充分整合知識和能力的同步發(fā)展,使學生在閱讀中理解、感悟、積累和運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影響至關重大,所以,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科學引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拓展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力培養(yǎng)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文知識積累和認知水平提高的重要階段。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對課文中的生字、生詞和內(nèi)容進行講解,并要求學生課后背誦課文,實踐證明這種模式下的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諸多局限性,對于語文閱讀課文中所蘊含的深層次的內(nèi)容缺乏科學的深化意識和積極的內(nèi)化實踐,特別是新課程改革后的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明確要求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更加凸顯出了傳統(tǒ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弊端和不足,所以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科學落實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就是對文章結(jié)構(gòu)進行分解,其中蘊藏的知識板塊能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對課文字面意思的講解上,而應該加強學生對作者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文章整體結(jié)構(gòu)和遣詞用句的把握,以及優(yōu)美語句和寫作風格的仔細揣摩,久而久之,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小學生進行更長遠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
一、科學設置課堂教學,強化閱讀實踐
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意識和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充分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將其科學融入到教學實踐中,科學把握教學節(jié)奏,積極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合理設置教學任務,使小學生在課堂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促進學生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的自主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提前明確閱讀目的和閱讀任務,把握閱讀方法,使學生能在閱讀后有所收獲。比如教師在閱讀教學開始的時候,就以問題形式讓學生明確閱讀任務,使學生帶著任務進行閱讀,相較于漫無目的的閱讀形式,任務型閱讀能有效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
同時,教師也需要對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合理分配,留足充裕的時間用于閱讀教學,不能因為教學內(nèi)容繁重,考試壓力大,追趕教學進度等客觀條件而忽視課堂閱讀教學。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是以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自行閱讀,比如讓學生在早讀課時間進行閱讀后,就不再安排課堂時間進行閱讀,這樣對學生的閱讀形式和閱讀方法缺乏有效的指導,不能達到預期的閱讀目的。所以,教師需要將閱讀納入課堂教學實踐,科學指導學生閱讀行為。比如,教師用30分鐘進行新課講解,同時安排10分鐘用于課外閱讀,在這10分鐘里,學生可以自行挑選想看的書籍、雜志或報紙閱讀,老師不提問,不要求寫讀書報告,也不做任何分數(shù)記錄,學生完全有自由支配自己的閱讀時間,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養(yǎng)成學生進行閱讀的良好習慣。在保障學生閱讀時間的情況下,教師要加強學生的閱讀方法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從閱讀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和個人文化素養(yǎng)。
二、科學指導閱讀方法,強化閱讀能力
閱讀方法是保障學生閱讀行為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閱讀并非漫無目的的閱讀,也不僅僅是對字面意識的理解,而是進行更深層次的情感把握和意思揣摩,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質(zhì)量和閱讀能力。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白x”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朗讀是把躺著的書面文字,用聲音立起來,出口的聲音載著思想感情,增強了語言文字的立體感。學生通過反復多遍的朗讀,與課文的語言文字反復接觸,能深刻領會作者在字里行間的語音節(jié)律,受到直接、強烈的感染。這種朗讀方式對于語言和意境較優(yōu)美的詩歌和散文比較合適。以聲情并茂的示范閱讀創(chuàng)設出濃濃的教學氛圍,喚起學生的情感,迅速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指導學生朗讀時,在初步感知課文后,就應該讓學生沉浸在課文中,去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感悟作品背后所蘊含的情感,讓學生在學習中品析自己喜歡的詞句。除讀出節(jié)奏,注重聲調(diào)和音量外,還要滿懷感情地讀,讀出文句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學生通過繪聲繪色的朗讀,才能隨著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維的翻騰去心領神會,他們在讀中品味語意,在賞析中加以品讀,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科學把握讀物推薦原則,強化閱讀成果
課外讀物的選擇對學生的影響是相當大的。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很差,不能完全正確分辨出書的好壞,所以,教師與家長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做好讀物推薦工作。在教師和家長在為小學生推薦課外讀物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教育性原則:讀一本書都要給學生一定的心靈啟示,能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指導學生的行為習慣。現(xiàn)在,學生中流行口袋書,漫畫書,這些書中有些充斥著暴力、色情,極不利于學生的成長,所以教師與家長一定要指導學生選書時的形成正確價值取向。首先選擇具有教育性的課外讀物,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提高學生的價值觀;其次,面對有負面作用的課外讀物,教師和家長要作好正確的思想引導;最后,和學生一起探討閱讀價值,使每一次的閱讀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充分發(fā)揮課外讀物對小學生的正面教育意義。
(2)廣泛性原則: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所涉及的知識范圍非常廣泛,在小學階段,教師和家長都要注重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不能僅僅局限于與書本知識相關的書籍,可以科學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不同領悟的閱讀愛好,進而有效拓展學生的閱讀范疇;所以,教師與家長在給學生選擇讀物時,既要有古詩,又要有小說,寓言、童話等,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3)益智性原則:學生選擇的書必須能開發(fā)他們的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開拓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學識。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能力得到啟蒙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教師和家長要充分利用課外讀物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習慣,積極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選擇有益智性的課外讀物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引發(fā)學生自主思維的有效途徑。對于這方面的讀物,教師和家長可以與學生一同思維,積極做好思維輔助和引導工作,不能讓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受挫,相反,讓學生體會到積極思維所帶來的優(yōu)越感,進而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習慣,所以益智性原則是小學生選擇課外讀物的關鍵,是教師和家長在為學生選擇讀物時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4)趣味性原則:趣味性讀物是吸引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開端。由于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教師沒有必須給推薦推薦一些深奧的讀物,反而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推薦一些有趣的,學生喜歡讀和愛讀的書籍。教師和家長可與學生共同探討讀書心得,科學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積極正面的方向發(fā)展;給學生仔細講解其中的生詞、難詞和典故等等;設置引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比如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得到什么教訓等等,全方面拓展學生的閱讀成果。
參考文獻:
[1]逯寶和,湯鐵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J].中小學電教,2011.09
[2]許和彬.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閱讀能力的提高[J].閱讀與鑒賞,2011.04
[3]王麗梅,張立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