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坤
(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淮安)
利潤分配及其會計處理
□文/李坤
(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淮安)
利潤分配由于關系到多方的經濟利益一直為各利益相關者所關注。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利潤分配內容和程序的理解多有困難,利潤分配的會計處理既是難點也是重點,因此通過舉例進行分析。
利潤;利潤分配;會計處理
原標題:《基礎會計》中利潤分配及其會計處理淺探
收錄日期:2015年9月29日
利潤是指企業(yè)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以及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利潤計算時,通過分步驟分別計算營業(yè)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三個指標,其中利潤總額是在計算當期所得稅費用之前得出的結果,又稱為稅前利潤或會計利潤,凈利潤是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費用之后的凈額,即為稅后利潤。
2014年準則修訂后,將未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凈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列示在利潤表的凈利潤項目之后。
利潤分配,是將企業(yè)實現(xiàn)的凈利潤,按照國家財務制度規(guī)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順序,在企業(yè)和投資者之間進行的分配。分配利潤之前,首先要計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潤,即將本年凈利潤與年初未分配利潤合并,如有虧損也進行合并。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潤為負數(shù)(即虧損),則不進行后續(xù)分配;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潤為正數(shù)(即累計盈利),可以進行后續(xù)分配。
企業(yè)進行利潤分配時,應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具體來說,企業(yè)一般按如下順序進行利潤分配:(1)稅前利潤補虧,但不得超過連續(xù)5年的規(guī)定期限;(2)繳納企業(yè)所得稅;(3)稅后彌補在稅前利潤補虧后仍存在的虧損;(4)提取法定公積金;(5)提取任意公積金;(6)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或股利。
這里的稅前利潤補虧,實質上是國家以所得稅額對企業(yè)進行的補貼,是國家以減少稅收為代價對企業(yè)的支持,表現(xiàn)在宏觀上屬于預算收入的減少。而稅后利潤補虧是先繳納企業(yè)所得稅之后再進行的虧損彌補,是企業(yè)可分配收益的減少或有關基金的使用,不影響國家預算收入和財政目的實現(xiàn)。
公積金,又稱儲備金,是企業(yè)為鞏固其財產基礎、增強信用、彌補意外虧損、擴大業(yè)務規(guī)模等目的,額外保留的一部分資金,各國公司法幾乎都規(guī)定了公積金制度。我國公司法規(guī)定的公積金包括法定公積金和任意公積金兩種。法定公積金,又稱強制公積金,其中的法定盈余公積金是按照法定比例(10%)從公司稅后利潤中提取的公積金。法定公積金有專門的用途,一般包括:(1)彌補虧損;(2)擴大公司生產經營;(3)增加公司注冊資本。法定公積金轉增資本后,所留存的該項公積金不得少于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25%。
表1
(一)彌補虧損
1、所得稅前利潤補虧。公司發(fā)生的年度虧損,可以用下一年度實現(xiàn)的稅前利潤彌補,下一年度稅前利潤不足彌補的,可以在5年內延續(xù)彌補。這里的5年內延續(xù)彌補是指自虧損年度的下一個年度起連續(xù)5年不間斷地計算,即使是連續(xù)發(fā)生年度虧損,也必須從第一個虧損年度算起,先虧先補,按順序連續(xù)計算虧損彌補期,不得將每個虧損年度的連續(xù)彌補期相加,更不得斷開計算。
2、計算交納所得稅。彌補以前年度(前五年內)發(fā)生的虧損后,利潤總額仍有剩余的,或者公司不用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利潤總額按稅法有關規(guī)定相應進行調整,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基礎會計中一般假設沒有納稅調整事項,因此應納稅所得額等于利潤總額),用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的所得稅稅率,依法計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
3、所得稅后利潤補虧。連續(xù)五年內用稅前利潤不足彌補的虧損,可以用稅后利潤彌補。公司發(fā)生的年度虧損以及超過用利潤抵補期限的虧損,也可以用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積金彌補。
公司虧損的彌補不需要進行專門的賬務處理,只要將公司實現(xiàn)的稅后利潤自“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貸方,其貸方發(fā)生額與“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的借方余額自然抵補。所不同的是,以稅前利潤進行彌補虧損的情況下,其彌補的數(shù)額可以抵減公司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而用稅后利潤進行彌補虧損的數(shù)額,不能抵減公司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若公司用盈余公積彌補虧損,則按照補虧的金額,借記“盈余公積”科目,貸記“利潤分配——盈余公積補虧”科目。
[例1]假定甲公司2008年成立,2008~2014年間每一年的盈利和虧損(表中用負數(shù)表示)情況如表1所示,甲公司適用所得稅稅率為25%,分析甲公司的虧損彌補及納稅等情況。(表1)
解析:
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的目的是改善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從城市發(fā)展的角度看,農村景觀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對城市景觀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今,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越來越強,審美觀念也發(fā)生了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傳統(tǒng)的城市景觀設計已不再適合現(xiàn)代城市發(fā)展的需要。鄉(xiāng)村風光多變,綠色環(huán)保,符合現(xiàn)代人的生活追求,能給人一種自然、清新的感覺。農村景觀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相結合,為城市景觀設計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從而創(chuàng)造了一個相對合理、舒適、宜人的環(huán)境。
(1)2008年虧損的120萬元,其未來連續(xù)五年補虧期為2009~2013年。其中2009年虧損30萬元,當年虧損不能再補虧,2010~2012年每年分別盈利為20萬元、50萬元和40萬元,可以用來彌補虧損,即-120+20+50+40=-10萬元,至2012年末還有10萬元虧損未彌補。2013年虧損10萬元,不能補虧,這樣2008年虧損的五年補虧期結束,還剩10萬元虧損稅前不得彌補,要用2014年的所得稅后利潤彌補。
(2)2009年虧損20萬元,補虧期為2010~2014年,2010~2012年三年的盈利都已補了2008年的虧損,2013年虧損,只有2014年能夠彌補,彌補后2014年利潤還剩-20+60=40萬元。
(3)2013年虧損10萬元,可用2014年盈利來補虧,因為2014年已彌補了2009年虧損,還剩余40萬元,彌補2013年虧損10萬元后還剩30萬元,假設不考慮其他納稅影響因素,利潤總額等于應納稅所得額,這30萬元就是2014年的應納稅所得額。
編制會計分錄時,由于2008年、2009年和2013年都是虧損年度,則按各年相應的虧損金額,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貸記“本年利潤”科目。而2010~2012年和2014年都是盈利年度,編制會計分錄時,按相應的結轉金額,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4)假設不考慮其他納稅影響因素,2008~2013年補虧后,利潤總額沒有剩余,不用計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2014年彌補前5年的虧損后利潤總額有剩余,需要計算繳納企業(yè)所得稅,若不考慮其他納稅影響因素,應交所得稅=30×25%=7.5萬元。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這部分稅后利潤22.5萬元,先彌補2008年未彌補的虧損10萬元,之后剩余12.5萬元可以進行利潤分配。
[例2]沿用[例1]的資料,甲公司只有在2014年用稅后利潤補虧后,才能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12.5×10%=1.25萬元,編制會計分錄為: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1.25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1.25
(三)提取任意盈余公積金。任意盈余公積金是公司在法定盈余公積金之外,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而從稅后利潤中提取的公積金。任意盈余公積金由于并非法律強制規(guī)定要求提取的,因此對其提取比例、用途等公司法均未做出規(guī)定,而是交由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做出明確規(guī)定。
[例3]沿用[例1]的資料,假設甲公司2014年末決議從稅后利潤中按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金。則提取任意盈余公積金=12.5×5%=0.625萬元,編制會計分錄為:
借: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0.625
貸: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0.625
(四)向股東(投資者)分配股利或利潤。股利,是指公司依照法律或章程的規(guī)定,按期以一定的數(shù)額和方式分配給股東的利潤。股利分配的形式,主要包括現(xiàn)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兩種,現(xiàn)金股利是公司向股東分配股利的基本形式。但現(xiàn)金股利分配方案和股票股利分配方案在董事會決議時,不進行賬務處理,作為資產負債表日后非調整事項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F(xiàn)金股利分配方案待股東大會批準后再進行賬務處理,股票股利待股東大會批準并辦妥增資手續(xù)后再進行賬務處理。
[例4]假設甲公司經股東大會決議分配現(xiàn)金股利5萬元,則會計分錄如下: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xiàn)金股利5
貸:應付股利5
若甲公司經批準分派股票股利,辦妥增資手續(xù)后,按實際發(fā)放的股票股利金額,借記“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股利”科目,按分派股票股利的面值總額貸記“股本”科目,按實際發(fā)放的股票股利金額與股票面值總額的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五)利潤分配完畢后其明細科目的結轉。公司在年末,應將“利潤分配”科目下其他明細科目的余額轉入該科目的“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結轉后,除“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外,利潤分配的其他明細科目應無余額。
根據(jù)前述[例2]至[例4]資料,利潤分配后應編制如下結轉其他明細科目的會計分錄:
結轉后,利潤分配科目貸方余額=12.5-6.875=5.625萬元,反映甲公司歷年結存的未分配利潤。若該科目年末為借方余額,則反映公司歷年累計的未彌補虧損。
[1]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初級會計實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3.12.
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yè)建設工程資助項目;獲江蘇省“青藍工程”資助;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會計職業(yè)基礎》課堂教學改革試點項目
F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