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印度海外利益的拓展與維護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2015-08-15 00:51
探索 2015年2期
關鍵詞:利益印度

(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北京 100089)

建國伊始,印度經濟困難,主要精力都放在國內建設上,海外利益范疇有限,局限于同周邊國家的關系以及大國關系方面。1960年代開始,印度經濟有所起色,外交局面稍定。中印邊境戰(zhàn)爭中印度的失利使其外交政策轉向,開始擴充軍備,同時加強與美蘇的關系,獲得了大量經濟與軍備援助。在1971年爆發(fā)的第三次印巴戰(zhàn)爭中,巴基斯坦遭到肢解,印度地緣環(huán)境得到極大改善,在南亞次大陸上獲得了絕對的優(yōu)勢。自此,印度展開了一系列外交手段以鞏固和擴大其在南亞地區(qū)的利益。其中,最為突出的是于1975年吞并錫金王國,將錫金納為一個邦,進一步改善自身地緣環(huán)境,在南亞國家間樹立大國威勢。同時,由于英國宣布退出蘇伊士運河以東,美蘇開始競相滲透印度洋地區(qū)。對此,印度一方面與印度洋沿岸各國呼吁印度洋地區(qū)的非核武化,在印度洋建立非軍事和平區(qū),竭力排阻其他大國在印度洋的影響力;另一方面決意發(fā)展海軍,制定印度洋安全戰(zhàn)略。進入1980年代,印度海軍發(fā)展迅速,而且種種跡象證明,美印于1980年代劃定了印度洋上的勢力范圍,印度的海外利益得到進一步擴展。

進入1990年代后,一方面,由于蘇聯解體,美國的注意力向亞太轉移,印度得以趁機擴展其在印度洋地區(qū)的影響力。同時,印度洋的地緣重要性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有所提升,為印度開拓海外利益帶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印度于1990年代初開始進行了廣泛的經濟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經濟快速發(fā)展,同時展開了全方位的地緣戰(zhàn)略與大國外交戰(zhàn)略。至此,印度海外利益的內容與范疇得到空前拓展,從過去重點關注對外政治、對外經濟安全更多地轉向對外經濟安全、對外能源安全,以及保障海外印度人利益、建設國家形象等方面。關于海外利益的研究,印度國內尚未對此進行專門展開[1]。本文擬從海外利益的主要內容入手,梳理印度外交戰(zhàn)略、地緣戰(zhàn)略,以及對外政策中的相關內容,以期呈現出印度海外利益拓展與保障體系的概貌。

1 利用地區(qū)和全球性合作機制拓展海外利益

建國初期,印度一方面積極倡導不結盟運動,靈活游弋于大國之間,使其國家利益以及海外利益不在美蘇兩大集團的對峙間受損;另一方面,不結盟運動并不意味著印度走向了孤立主義,事實上,積極參與聯合國框架內的機制合作、參與英聯邦事務等都表明了印度外交中的務實主義。選擇恰當的國際合作戰(zhàn)略,使得印度較早實現了與國際社會的良性接軌,樹立了良好的海外形象。冷戰(zhàn)結束后,印度一方面強調不結盟運動應該在發(fā)展與合作的領域上持續(xù)下去,以保證印度繼續(xù)保持并增強其在發(fā)展中國家的影響力;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各類國際組織與合作機制,并在適當的時候倡導新的合作機制以實現本國的戰(zhàn)略意圖,維護國家海外利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從地緣范疇來看,印度參與的國際組織、國際合作機制遍及非洲、環(huán)印度洋、南亞、東南亞、中亞、東亞、北美、拉美地區(qū);合作領域涉及政治、經濟、安全、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

20世紀90年代初,印度經濟陷入危機,內外政策俱進入調整期。在此背景下,印度提出一系列新的外交政策,如東向政策、古杰拉爾主義等。1996年,時任印度外交部長的古杰拉爾提出了“古杰拉爾主義”,以此為契機,通過南亞區(qū)域合作聯盟帶動了印度地區(qū)合作的升溫,以改善印度同南亞國家的關系。同時,印度試圖通過南盟與東盟的區(qū)域合作改善與中南半島國家的關系,以改善印度面臨的地緣環(huán)境。

1992年印度提出“東向政策”,成為東盟的行業(yè)對話國,此后與東盟關系迅速發(fā)展。對印度來說,發(fā)展與東盟關系首先打開了一個巨大的海外市場,據稱,2015年有望突破1 000億美元大關①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爾各答總領事館經濟商務室.印度與東盟貿易額2015年有望突破千億美元[EB/OL].http:∥kolkata.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412/20141200831631.shtml.。其次,借與東南亞國家間的合作,印度積極參與地區(qū)安全事務,如維護海道安全、開展聯合軍演等,維護其海外安全利益。近年來印度屢屢與部分東南亞國家聯手介入南海問題,意圖發(fā)揮其對中國的平衡作用。再次,“東向政策”為印度打開更大的外交格局,以樹立大國形象。2005年印度參加東亞峰會,主張通過發(fā)展泛亞自由貿易區(qū)以最終建立亞洲經濟共同體[2]。同年,印度被接納為上海合作組織的觀察員,為增強在中亞地區(qū)影響力提供了平臺。

鑒于保障海上安全通道、戰(zhàn)略通道,以及海外能源獲取的重要性,印度非常重視與環(huán)印度洋地區(qū)國家合作。1997年,由印度、南非倡議的環(huán)印度洋地區(qū)合作聯盟成立,旨在推動區(qū)域內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促進地區(qū)經貿往來和科技交流,加強成員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的協(xié)調②環(huán)印度洋地區(qū)合作聯盟[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7/10/content_965058.htm.。由于印度洋沿岸許多國家的政府脆弱無力,印度還倡議并組建了若干合作機制及多邊聯合巡邏、聯合演習,以擴大自己在印度洋防務中的影響力。其中較重要的是印度洋海軍論壇。該論壇由印度于2008年首次主辦,宗旨是促進沿岸國家的合作,減少對外部援助的依賴。

此外,印度于2004年與歐盟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大力發(fā)展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之間的關系,以保障海外市場及保障能源進口;與非洲多個地區(qū)組織建立合作關系,倡建印非論壇以促進印非經濟合作、尋求新的能源市場;與拉美地區(qū)創(chuàng)建印度-拉美論壇;與巴西、南非跨三大洲建立印巴南論壇;積極參與20國集團、77國集團、“英聯邦”等全球性合作機制;積極尋求成為核供應國集團(NSG)成員以保障其核利益等。各類國際組織與合作機制提升了印度的海外影響力,拓展了外交空間,為海外政治、經濟、安全利益的實現提供了平臺與保障。

第二,印度在參與國際合作時具有較強的主動意識,并適時根據其利益需求倡導功能性合作機制,或倡導現有國際機制的變革。

1997年,印度與孟加拉國、緬甸、斯里蘭卡和泰國組成了五國經濟合作組織。2000年,印度進一步決定與越南、柬埔寨、老撾、泰國、緬甸建立湄公河-恒河合作組織。通過組建囊括南亞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的區(qū)域組織,加強南盟與東盟之間的經濟關系。以此為契機,印度著力規(guī)劃貫穿中南半島的陸路交通線,以促進與中南半島及其以東國家間的貿易往來,規(guī)避海道風險,擴展戰(zhàn)略縱深。目前,印度、緬甸、泰國正在修建一條連接印度東北部和泰國曼谷的高速公路,可使印度到東南亞的海上路程減少一半。此外,從新德里到河內的鐵路工程正在籌劃之中。

進入21世紀,對聯合國進行改革的呼聲一度甚高。2004年,印度與日本、巴西、德國組成“四國聯盟”,提出對聯合國現有機制進行改革,以促進安理會決策機制的進一步民主化,使聯合國更能有效應對各種威脅與挑戰(zhàn)。同時,印度將促進安理會改革與尋求大國地位結合起來,爭取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雖未獲得成功,但并未放棄努力。2015年1月16日,印度總理與日本外相會晤,雙方再次確認了就聯合國安理會改革事宜開展合作的方針,欲借助聯合國成立70周年之際,通過與德國及巴西組成四國集團加強相關努力③日本外相會晤印度總理,確認合作應對安理會改革[EB/OL].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117/c157278-26403223.html.。此外,在國際金融制度改革等重要議程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印度在其中表達的觀點與推動力。

2 保障海外能源安全與海外經濟利益

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印度經濟迅速實現回升,此后雖經歷了起落,但總體保持了較高的發(fā)展速度。伴隨經濟的增長,市場需求的擴大,印度對能源的需求量猛增。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發(fā)布的數據,印度目前已成為繼美國、中國、俄羅斯之后的第四大能源消費國,對能源進口的依賴日益加深①參見美國能源信息署網站2014年6月26日的報道,網址http:∥www.eia.gov/countries/analysisbriefs/India/india.pdf。保障能源安全、海外貿易、海外投資安全的重要性成為印度保障海外利益中的重要課題。為此,印度在制度設置、機構設置、外交政策等層面均作出相應調整,如設置高級別委員會,積極開展能源外交,建設能源戰(zhàn)略儲備與法律保障體系,實施對外援助等,以充分保障其海外能源、經濟利益。

第一,印度通過健全機構設置保障海外能源、經濟利益。從能源保障來看,印度設有多個級別較高的能源主管部門,如石油天然氣部(下設石油天然氣能源總局和石油天然氣管委會,此外還有大型國有石油公司以及私營石化加工企業(yè))、煤業(yè)礦業(yè)部、電力部、原子能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等,總體來說管理模式較為分散。為了改變此局面,印度石油天然氣部與外交部聯合建立了石油外交常設顧問委員會,通過推進在海外石油和天然氣上游行業(yè)的投資來提高能源安全。海外經濟利益方面,商工部、財政部、外交部、國防部等部門設置了相關職能并進行相互協(xié)調。在更高的層面上,印度成立了由總理擔任主席的“貿易和經濟關系委員會(TERC)”,在印度海外經濟利益保護中發(fā)揮著統(tǒng)籌、協(xié)調作用[1]。

第二,通過開拓海外能源市場、積極的能源外交等手段保障海外能源安全。首先,印度在近年來大力開拓海外能源新市場,其中較為突出的是以援助換項目的方式增強與非洲國家的能源合作。印度已向非洲國家提供了超過10億美元的援助,以及期限為15~20年的貸款,貸款利率低至0.5~1.75%,這些貸款用于石油工業(yè)和基礎設施項目[3]。其次,中東地區(qū)仍然是印度能源進口的主要市場,但由于該區(qū)域政治、安全局勢較為復雜,印度在注重保持與海合會、中東地區(qū)國家間關系的同時,也注重通過實施能源供給地多元化、能源種類多元化等手段規(guī)避風險。再次,印度積極在國際合作機制內推動能源外交。在印非石油會議、G20峰會、金磚四國峰會等地區(qū)性或全球性的多邊機制中,能源合作都是印度拋出的重要議題之一。最后,印度將海外能源安全與地緣外交、通道安全等問題相結合,如對非政策、東向政策,以及近年來對馬六甲安全事務、南海安全事務的積極介入等,著力引導地區(qū)政治、安全結構的構建朝向于己有利的方向發(fā)展。

第三,調整政策以適應全球貿易、金融發(fā)展趨勢,充分利用于己有利的國際貿易制度或規(guī)則,并適時發(fā)出改變經貿、金融體制的呼聲。例如,印度在適應WTO規(guī)則的同時,充分利用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制度為本國對外貿易提供保障??梢哉f,印度是世界上對其他國家商品發(fā)起反傾銷調查次數最多的國家,也可以說印度是發(fā)展中國家中利用世貿組織有關反傾銷規(guī)定維護國家利益最好的國家②本段引文為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文富德教授所述,轉引自李好的載于《南亞研究季刊》2010年第3期的《印度對外貿易政策改革的經驗教訓》一文。。2014年7月,印度曾因對糧食安全談判不滿而拒絕支持WTO在巴厘島達成的全球貿易協(xié)定,并獲得古巴、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等國的支持③WTO將“名存實亡”?[EB/OL].(2014-08-04).Shttp:∥www.chinadaily.com.cn/interface/toutiao/1120789/cd_18245349.html.,11月,各國通過改變用字遣詞,獲得了印度政府的同意,最終打破了這場僵局。進入21世紀之后,印度積極利用國際組織、多邊合作、雙邊合作等方式擴大對外貿易市場。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印度作為新興經濟體,雖非危機制造者,卻遭到了嚴重的打擊。2009年9月,印度、巴西、南非三國外長發(fā)表聯合公報,呼吁改革不合理的世界金融體系,包括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改革,以保障新興國家的經濟利益。

3 積極維護海外印度人利益

海外印度人是印度海外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印僑(NRI)和印裔(PIO)兩部分。前者具有印度國籍,后者不具有印度國籍,總人數有兩三千萬。印僑主要集中在中東、東南亞和非洲,主要是普通勞工或商人,中東地區(qū)有五百萬印度勞工,而在發(fā)達國家求學經商旅游的印僑也不在少數。印裔多分布于歐美等發(fā)達國家,既有普通勞工,也有商界人士、技術專才、知識精英、政治人物。另外,在非洲東岸還分布有百余萬印裔居民,在政治經濟領域極為活躍。圣雄甘地就在南非居住近20年,在非洲開始其政治生涯。

海外印度人是印度實現其海外利益的重要渠道,具體包括僑匯、資金、技術、國際影響力等方面。中東的五百萬印度勞工每年均匯回大量外匯,僅2011年就匯回約190億美元[4],成為外匯增量的重要來源,且改善乃至維系了千百萬印度家庭的生活,客觀上幫助印度緩解了貧困問題,加速了經濟發(fā)展。與零散的勞工匯款相比,印僑或印裔的大筆投資特別是技術投入對印度經濟發(fā)展的作用更為集中。近年來,海外印度人中不少技術專才回國創(chuàng)業(yè),從海外帶回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成為印度經濟發(fā)展的生力軍。特別要強調的是,很多海外印度人長期在西方生活,深耕細作,已逐步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以及大型跨國企業(yè)中身居高位。這一群體的存在本身就大大提升了印度的國際形象和海外影響力,鞏固了印度在國際規(guī)則方面的話語權。天然的文化與情感紐帶決定了各國商界政界中的海外印度人中的精英人士往往致力于積極發(fā)展對印關系。這一群體的地位越高,影響越大,印度獲利也就越多。近年來,美國印裔院外集團日趨活躍,影響日增,從側面推動了印美關系發(fā)展。印度發(fā)展非洲關系之時也不忘發(fā)揮在非印裔的積極作用。

20世紀70年代之前,印度對海外印度人事務的重視程度一度不足,這種情況后來得到了明顯改變。近年來,印度更是加大力度,推出一系列具體措施來發(fā)揮海外印度人的積極作用。影響較大的有以下措施:第一,機制調整。印度在2000年成立海外印度人高級委員會,2004年正式成立海外印度人事務部,專門處理海外印度人利益保護的各種問題,在相關事務上與外交部、商工部等相互協(xié)調。第二,自2003年起,印度將每年1月9日定為“海外印度人節(jié)”,由中央政府出面進行大型慶祝活動,提升國內對海外印度人事務的重視,增強海外印度人的向心力。第三,初步放開雙重國籍政策,同意給予英國、法國、意大利、荷蘭、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18國(主要是發(fā)達國家)符合條件的海外印度人申請者雙重國籍待遇,吸引其長期在印服務。印度對雙重國籍者的權益仍有一定限制,如不能競選、不能投票等,后逐步有所放寬,2014年的印度大選首度有獲印度國籍的雙重國籍者投票。第四,開展海外保僑行動,保障僑民安全。2011年利比亞危機期間,印度外交部、海外印度人事務部和部隊緊密配合,派遣海軍艦艇從利比亞撤出大批僑民。當澳大利亞發(fā)生多起印度留學生遇襲事件后,印度政府立即向澳政府表示強烈關注,力促澳政府保護印度留學生和印度公民,得到澳方積極響應??傮w說來,印方在海外印度人方面推出的新措施力度較大,且仍在不斷調整提升,對印度海外利益的拓展、維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4 積極展開海軍外交拓展海外利益

海軍作為典型的硬權力,被印度視為保障其海外權益的必要屏障。首先,強大的海上力量可對保障海外能源安全、海上交通線安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強大的海權可保障印度的地緣戰(zhàn)略得以順利實施,其“東向”“西顧”的地緣戰(zhàn)略布局可為海外權益的拓展提供極大空間。第三,強大的海權可為印度塑造地區(qū)大國形象,在地區(qū)安全機制構建中爭取到主動、有利的地位。此外,在眾多的印度洋沿岸國家中,印度不僅位處腹心,且是實力最強大的國家,這不僅使得印度的遠洋戰(zhàn)略得以較為順利的部署,也使得印度認為自己應該在印度洋安全上承擔更多的責任。

20世紀60年代起,印度的海權思想起步,此后一步步制定了宏大的遠洋戰(zhàn)略與海軍發(fā)展戰(zhàn)略。20世紀90年代開始,印度的海洋發(fā)展戰(zhàn)略愈加宏偉,海軍外交愈加活躍,對打擊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保障海上運輸線安全、保障海外印度人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在印度洋地區(qū)安全結構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影響力。

第一,印度積極參與海上秩序維護、印度洋航道安全保障,拓展了海外影響力。印度洋地區(qū)的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嚴峻,東側的馬六甲海峽不僅是最重要的海上航道之一,也是海上恐怖襲擊事件的頻發(fā)區(qū)域,為應對該地區(qū)恐怖威脅,印度海軍積極與馬六甲國家進行合作,參與聯合護航協(xié)調機制。在西印度洋地區(qū),塞舌爾于2003年與印簽署協(xié)議,允許印在塞舌爾領水巡邏;2003年、2005年,毛里求斯與印兩次簽署協(xié)議,允許印監(jiān)控其專屬經濟區(qū)水域;2006年,印度和莫桑比克簽署協(xié)議,規(guī)定印方此后應在莫桑比克海峽定期巡邏[5]。

第二,印度積極參與海上救災與人道主義行動,營造大國形象,提升了國家軟實力。2004年,印度洋發(fā)生海嘯災害,印度海軍反應迅速,在馬爾代夫、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有效進行了救災援助,為其樹立地區(qū)海洋大國形象起了積極作用。2014年3月8日,馬來西亞客機失聯,11日,馬政府請求印度協(xié)助搜尋失聯客機,印度政府12日即批準印軍參加搜尋工作。

第三,印度重視地區(qū)合作,利用海洋合作機制與周邊國家建立戰(zhàn)略聯系,拓展海外利益。首先,印度積極展開與印度洋沿岸國家的海上合作,派遣海軍艦艇對西亞、非洲國家進行訪問;與相關國家海軍舉行聯合演習;受邀在莫桑比克、塞舌爾、毛里求斯等國海域進行巡邏。其次,印度積極幫助印度洋國家培訓海軍人員;為沿岸國家提供水文援助;為塞舌爾、馬爾代夫等國提供軍備,受到普遍歡迎。最后,印度積極參與建立海上安全合作機制。2013年6月初,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建立三國海上安全合作機制,簽署《三邊海上安全條約》,內容包括聯合打擊海盜活動、聯合搜救,對專屬經濟區(qū)進行聯合巡邏等。斯、馬兩國將分享印方建設的自動識別系統(tǒng),塞舌爾和毛里求斯已同意正式加入。

5 塑造大國形象維護印度海外利益

國家形象是一國海外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印度極為重視的部分。在構建、維護國家形象的過程中,印度重視將軟實力、硬實力相結合,將政治手段、文化手段相結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印度積極塑造正面的大國形象。從自然條件來看,印度國土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是南亞地區(qū)最大的國家,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對地區(qū)事務影響很大。從經濟發(fā)展上看,近年來印度經濟發(fā)展速度總體較快,按印方習慣使用的購買力平價計算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大國實力日漸凸顯。從外交戰(zhàn)略上看,印度總體上維持了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樹立了自主的外交姿態(tài),通過積極參與各類國際組織和國際機制,維護并提升了國家利益,且樹立了國際社會的守法者、積極參與者、規(guī)則制定者的良好形象。

第二,印度非常重視文化在國家對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當代印度文化是印度教文化、伊斯蘭文化、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要素的混合。印度不斷宣傳自己的多元主義和世俗主義特色,在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得到了較多認同。傳統(tǒng)印度文化很早就得到了西方文化界的關注,歐美大學素有印度學的傳統(tǒng),對印度教、佛教等的研究已培養(yǎng)了深厚的學術傳統(tǒng),孕育了一代代的印度學研究者,其中一些人已經成長為當代印度問題專家或政府決策人士。在當代人釋放壓力、提升精神、強身健體的普遍需求之下,印度的瑜伽、靈修等活動也吸引了東西方很多民間人士投身其中。印度的伊斯蘭文化要素拉近了其與伊斯蘭世界的距離,印方宣傳自己是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數一數二且長期奉行世俗主義的大國,獲得了西方社會較多認同。

由于英語在印度享有通用語地位,這一因素大大拉近了印度與西方特別是英美的關系。印度的媒體觀點、學術思想乃至政府政策都能夠較為便利迅捷地傳播到西方,印度精英階層能較為直接地與西方溝通,印度文化產品能較便捷地打入國際市場,印度較為熟悉各種國際規(guī)則,都與英語的通用地位有直接關系。

此外,印度文化產業(yè)發(fā)達,文化產品在海外受到較大歡迎。印度電影業(yè)中心寶萊塢每年制作的電影不僅暢銷南亞,很多還成功打入了中亞、東南亞各地,有些甚至在西方受到重視,得到奧斯卡獎等重要獎項。印度的電視劇在南亞和周邊地區(qū),以及海外印度人群體中也有較大影響力。

第三,印度善于利用政治制度、民主價值觀博取國際社會的好感。印度獨立后長期堅持議會民主制,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這一點得到西方的青睞,美日歐等在與印度發(fā)展關系的時候都愿意強調其共同的民主價值觀。這一點在與中國和伊斯蘭世界對比的時候更加得以凸顯。中印同為亞洲國家、文明古國、人口大國、獨立自主的大國,西方自上世紀50年代起就一直將中印對比,某些存在意識形態(tài)偏見的學者和政客總是堅信“民主”的印度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印度模式優(yōu)于中國模式。直到現在,西方仍有一種出于意識形態(tài)偏見的聲音唱衰中國,追捧印度。近年來,印度與伊斯蘭世界的關系出現較大問題,西方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感到憂慮。印度不失時機凸顯自己長期奉行世俗主義和印度穆斯林的溫和色彩,引起國際社會的好感與重視。

6 結語與啟示

印度擁有發(fā)展、保護其海外利益的強大內在驅動力。印度的大國情結由來已久,尼赫魯在《印度的發(fā)現》中寫下了那句著名的論斷:“印度以它現在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么銷聲匿跡?!币鲇新曈猩拇髧?就必然走上在全球范圍內追逐、維護海外利益的道路。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印度在近二三十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展現出了對民族文化、國家形象,以及發(fā)展道路的自信。這樣的自信是一國平穩(wěn)發(fā)展、崛起,最終成為一流大國的內核要素之一。

近二三十年來,印度在海外利益的拓展與維護方面有了長足發(fā)展,其在維護海外政治經濟利益、構建國家海外形象、保障海外印度人利益等領域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印度以一個雄心勃勃的崛起中大國形象活躍在國際社會舞臺上。盡管如此,應該承認的是,印度對海外利益的拓展與維護仍具有發(fā)展中國家的許多特點,在很多方面仍不夠完善。例如:在國際組織外交方面,印度雖有廣泛的參與,但在設置國際議程的能力、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上仍較為不足;在海外能源保障方面,印度的機構設置較為松散,龐大的能源國有企業(yè)具有明顯的發(fā)展中國家特點;在維護海外印度人安全方面,印度屢次曾因撤僑速度緩慢被批評,尚有較大需改進的空間。此外,關注印度時事政治的讀者不難發(fā)現,印度在政治、經濟、軍事領域的發(fā)展均有著較為強烈的“中國情結”,喜歡與中國進行對比,并且傾向于將中國作為假想敵。這是印度外交中不成熟的一面。中印同為發(fā)展中大國,有著廣泛的海外利益合作空間,對中國發(fā)展的過度緊張與警惕無疑是在同時損害雙方的利益。

盡管如此,對于同為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而言,印度維護海外利益的手段與成效仍值得中國進行思考與借鑒。

第一,相對中國而言,印度擁有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較好的發(fā)展保護海外利益的條件。從地緣環(huán)境來看,印度周邊多小國,尤其在南亞地區(qū),印度無論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實力來看,都是區(qū)域內無可匹敵的大國。直面印度洋、扼守印度洋航道雖為其帶來安全隱患,同時也為其帶來了發(fā)展海上力量,成為海洋大國的契機。同時,印度號稱“最大的民主國家”,其堅持的議會民主制度為其創(chuàng)造了較為寬容的國際社會環(huán)境,加之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更易受到各類國際組織、國際制度的認可與接納。

第二,印度具有利用國際合作機制的強烈意志,善于處理外交中的雙邊關系,善于合理利用國際規(guī)則。比如,冷戰(zhàn)中的印度在美蘇兩大陣營中最大限度地維護了本國利益;再比如,印度對國際貿易中反傾銷原則有著充分的利用,成立了反傾銷管理總局,負責受理企業(yè)提出的傾銷投訴并開展調查,展開了頻繁的反傾銷調查,其中對中國發(fā)起的大量反傾銷調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對外貿易利益。

第三,印度近三十年來制定的明確的海洋戰(zhàn)略發(fā)展計劃,在其推進地緣戰(zhàn)略、擴展海外利益范疇、發(fā)展海軍、保護海上通道、構建海外監(jiān)測基地等一系列戰(zhàn)略安排中起到了較好的推動作用。相較而言,中國目前尚無綜合性的海洋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更無遠洋發(fā)展規(guī)劃,對于日益復雜的海上安全形勢尚無綜合性的、長遠的指導協(xié)調機制,這是中國海外利益拓展與保護體系中急需填補的部分。

第四,印度的海外利益保障體系建構較為全面均衡,而中國則有所偏重,更加注重海外經濟利益。印度大力宣傳本國文化、充分利用各類媒介資源、利用民主制度創(chuàng)造出多元包容的國家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反觀中國,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發(fā)展誤讀頻頻,最具標志性的海外文化宣傳工程“孔子學院”近兩三年來也連遭質疑。中國應反思自己的形象建設工程,不應將文化傳播停留在表面,而應真正展示出中華文明的優(yōu)秀內涵。

第五,在海外移民方面,雖然中國的僑務政策相對印度起步較早,但近幾十年來印度在該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例如,隨著中印國力的迅速提升,兩國海外僑民均越來越希望與母國建立特殊聯系。對此需求,印度政府先是實施了“印度裔外國人卡”的計劃,而后研究、制定并出臺了雙重國籍政策。此舉雖不一定符合中國國情,但印度政府在該問題上的努力與經驗仍值得中國思考、借鑒。

此外,在發(fā)展對外援助、開展民間外交、提升國家軟實力等方面,印度均做出了大量符合自身國情的努力,收到了良好效果,值得中國學習并借鑒。

參考文獻:

[1]劉宗義.印度海外利益保護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現代國際關系,2012(3).

[2]張貴紅.印度的國際組織外交[J].國際觀察,2010(2).

[3]汪巍.印度保障能源安全的舉措及啟示[J].中國能源,2013(4).

[4]Vinita Bharadwaj.New Help for Migrant Workers From India[N].New York Times,2012-09-05.

[5]曾祥裕,朱宇凡.印度海軍外交:戰(zhàn)略、影響與啟示[J].南亞研究季刊,2015(1).

猜你喜歡
利益印度
五彩繽紛的灑紅節(jié) 印度
如果可以去印度
印度簽訂長單合同 需求或將減弱
利益與西瓜
環(huán)保從來就是利益博弈
斬斷“灰色利益鏈”
絕不能讓“利益綁架科學”
利益調整要十分注重“穩(wěn)”字
山哈·印度攝影
印度式拆遷
南通市| 获嘉县| 周口市| 潮州市| 六安市| 青河县| 新田县| 隆化县| 青州市| 祁门县| 吴川市| 囊谦县| 乌拉特后旗| 象州县| 攀枝花市| 康乐县| 镇沅| 安阳县| 衡山县| 象州县| 天长市| 承德市| 北川| 皋兰县| 鹤庆县| 桦川县| 祁阳县| 黔西| 依兰县| 双柏县| 运城市| 美姑县| 鄂伦春自治旗| 贡山| 朝阳市| 福鼎市| 仁化县| 乐昌市| 新乡县| 井陉县| 观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