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劍波
時下,當種種 “培訓” “培養(yǎng)” “研討”接踵而至時,教師往往被裹挾、被吸引或頂替參加學習,來不及詢問自己:誰來改變我?改變后,我成了誰?我還有哪些被改變的可能,如何改?這種現(xiàn)狀迫使我們反思教師接受再教育的兩個關鍵性問題:一是為了什么,二是如何實現(xiàn)。
對于第一個問題,張楚廷教授提出了一個 “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自己”的命題,深刻地指出:人應該按照自己內在尺度來培養(yǎng)自己,做到有我而忘我,忘我而有我。我非常贊同這一說法。其一,按照 “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來說,教師只有自己才能培養(yǎng)自己。其二,基于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唯有教師的生命自覺,才能培養(yǎng)學生自覺的生命;唯有教師的獨立意識,才能培養(yǎng)學生意識的獨立;唯有教師的自由精神,才能培養(yǎng)學生精神的自由……因此,本文重提此命題意在喚醒教師自我培養(yǎng)的主體性意識,同時,避免將一些團體或者個人的目的強加于教師群體。
張教授認為 “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自己”,前一個自己是原我,后一個自己是更高尚、更高大、更聰明、更有智慧……的新我。本文重點探索如何實現(xiàn)這一目標。結合我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雙重身份和經(jīng)歷,提出了教師自我的四重修煉及成長。第一是 “作者”自我化。自入職以來,在師范教育基礎上不斷地研磨教材、閱讀經(jīng)典、參考文獻等,教師與大量素未謀面的文本作者進行會話,領悟教學思想,吃透內容知識,儲備教育教學的方法等,成為一名新手。第二是 “專家”自我化。借助各種線上線下的培訓和學校 “師徒結對”的青藍工程,聆聽講座、參與活動、對話交流,在專家引領和名師帶動下,已能勝任教學。第三是對象化為 “風格”。結合學情和學科特點,教師科學設計、精確講解、及時反饋,在反思和批判基礎上,通過實踐積累逐步形成穩(wěn)定的教學風格,教師和人已合二為一。第四是對象化為 “學生”。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引導學生開展知識分享、思想對話和情感交流等活動,人本身消失在課堂中,被對象化為學生新生命的一部分。以上看來,前兩者是對象自我化,后兩者是自我對象化,教師經(jīng)歷新手、勝任、專業(yè)和創(chuàng)新四重境界,不斷地成長與進步。
不論是教研員還是教師,我們需要正確地認識:學習是一個自我對象化和對象自我化的教育再生產過程。拒絕和否認這一規(guī)律,任何學習將是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