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仿,吳興國
(1.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湖北 武漢430073;2.湖北警官學院,湖北 武漢430034;3.湖北省廣水市公安局 刑事科學技術(shù)室,湖北 廣水432700)
用VSC5000 文件檢驗工作站,研究應用熒光檢驗復印文字朱墨時序,為準確鑒別此類可疑文件開辟了新路徑。
在先朱后墨時序下,交叉點處復印文字出現(xiàn)筆畫邊緣不整、缺損或筆畫中無墨粉覆蓋現(xiàn)象。這是先蓋印后復印的制作時序中極易出現(xiàn)的重要特征。同時,非交叉點處復印機墨粉顆粒較均勻地分布于紙張空白處。因復印的靜電效應,紙張上格線、圖案邊沿處易粘附墨粉,沿印文筆畫兩側(cè)的墨粉顆粒相對更密集。復印墨粉屬干性物質(zhì),對紙張不滲透,僅粘附于紙張表面而形成薄層色料,從紙張背面觀察,印文筆畫較完整,墨粉筆畫有間斷或缺損現(xiàn)象。
在先墨后朱時序下,復印文字筆畫上有少量印文色料,新蓋印的印文有一定立體感。普通印泥、水性印油覆蓋復印文字時,其中的植物油能夠溶解墨粉,表現(xiàn)為交叉點處墨粉呈膠著狀態(tài),對入射光反射率增大。同時,復印文字筆畫均較完整,而蓋印印文有間斷現(xiàn)象。
紫外線是人眼無法直接看見的光線,它具有較強的熒光效應和光化學效應。復印文字和印章印染物成分不同:復印文字主要成分是墨粉,不屬發(fā)光物質(zhì);印泥(印油)中含有熒光物質(zhì),對紫外光能強烈吸收,并產(chǎn)生熒光。先朱后墨時,交叉部位復印文字能掩蓋住印泥(印油),并吸收紫外線,印泥(印油)就不能較好地受到紫外線照射而激發(fā)熒光。先墨后朱時,復印文字墨層上有少量印泥(印油)堆積物,它能吸收紫外線而激發(fā)熒光,在色差反襯下,文字墨粉顏色加深,且層次特征清晰、穩(wěn)定。印染物和墨粉成分不同時,交叉部位對不同波長的紫外線吸收、反射及激發(fā)熒光的能力不同,并形成特定性、規(guī)律性的變化,因而可用熒光檢驗復印文字朱墨時序。
英國Foster and Freeman 公司生產(chǎn)的VSC5000文件檢驗工作站;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復印機6 臺,即Kyocera(KM-1635)復印機、Kyocera(KM-2035)復印機、Sharp(AR-236)復印機、Samsung(SF-555P)復印機、Canon(4570)激光多功能一體機、Canon(GP 405)激光多功能一體機;A4 型白紙108 張;機器雕刻的普通印章2 枚(外加油性印泥和水性印油各1 盒)、原子印章1 枚。
第一步,用6 臺復印機復印54 份材料,每臺復印機復印9 份。
第二步,用3 枚不同印章,以重、中、輕3 種力度,對每1 臺復印機形成的復印件分別蓋印,使印泥(印油)量呈多、中、少3 個層次,用數(shù)字1 ~9,10 ~18,19 ~27 等在紙張背面予以標示,共制作54 份先復印后蓋印的實驗材料。
第三步,先用3 枚不同印章,以重、中、輕3 種力度,在54 張空白紙張上分別進行蓋印,使印泥(印油)呈多、中、少3 個層次,再用6 臺復印機分別復印,并用數(shù)字55 ~63,64 ~72,73 ~81 等在紙張背面予以標示。共制作54 份先蓋印后復印的實驗材料。
經(jīng)過用3 種紫外光源對108 份實驗材料進行照射檢驗,通過改變長通濾色片、帶通濾色片、放大倍數(shù)、增強時間、光圈、增益、亮度、對比度、圖像寬度等參數(shù),找出先朱后墨和先墨后朱兩種時序下的不同特征反映,著重分析印文與復印文字交叉部位的細節(jié)特征,最終發(fā)現(xiàn)很多規(guī)律性特點。
第一,先墨后朱時,交叉部位的復印文字筆畫比較完整,無斷筆或缺損現(xiàn)象,且顏色明顯加深。主要原因是復印墨粉不屬于發(fā)光物質(zhì),上層的印染物是熒光物質(zhì),對紫外線能強烈吸收,并產(chǎn)生熒光。所以,在激發(fā)光的作用下,交叉部位處復印文字筆畫的熒光反差比反射光時的反差大大加強(圖1)。
圖1 交叉部位的復印文字筆畫完整、顏色加深
第二,先朱后墨時,交叉部位的復印文字易出現(xiàn)斷筆或缺損現(xiàn)象,在紫外線照射下,熒光反應的差別不大。形成該特征的主要原因是蓋有印文的紙張表面光滑程度與無印文的紙張表面不同,印文色料與墨粉的親和力較小,使復印機顯影裝置里的墨粉轉(zhuǎn)印到紙張表面時不均勻,造成復印文字筆畫不完整。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非交叉部位與交叉部位復印文字的熒光反應基本沒有差別(圖2)。
圖2 交叉部位的復印文字筆畫缺損、顏色一致
當蓋印壓力大、印染物量多時,調(diào)試VSC5000 文件檢驗工作站的檢驗參數(shù):“光源”為“透射光源UV”,“長通濾色片”為“可見”,“帶通濾色片”為“關(guān)閉”,“放大”為“16.69”,“增強時間”為“1/4”,“光圈”為“73%”,“增益”為“12dB”,“亮度”為“自動”,“對比度”為“自動”。先墨后朱時,可見交叉部位復印文字顏色加深明顯,且筆畫比較完整(圖3a);先朱后墨時,交叉部位與非交叉部位的復印文字顏色無明顯差異,但交叉部位的復印文字筆畫存在斷筆、缺損現(xiàn)象(圖3b)。
圖3 印染物量多時交叉部位形態(tài)
當蓋印壓力較輕、印染物量較少時,在先墨后朱條件下,交叉部位的復印文字筆畫顏色加深現(xiàn)象不明顯,通過調(diào)試儀器參數(shù),使“光源”為“365nm 紫外光源”,長通和帶通不變,選擇較大的放大倍數(shù),可觀察到交叉部位有洇散現(xiàn)象(圖4a)。在先朱后墨條件下,交叉部位復印文字無洇散現(xiàn)象,但仍能觀察到斷筆現(xiàn)象(圖4b)。
圖4 印染物量少時交叉部位形態(tài)
印章印染物的種類按其基本成分可分為油性印泥、水性印油、原子印油等。
首先,用普通印章蘸取油性印泥蓋印時,用透射光源UV照射效果最佳,此時將“長通濾色片”設(shè)置為“OG530”,“帶通濾色片”設(shè)置為“關(guān)閉”,適當控制放大倍數(shù),并調(diào)節(jié)對比度和亮度,盡量增大反差。在先墨后朱條件下,能觀察到交叉部位復印文字筆畫顏色加深了(圖5a)。在先朱后墨條件,交叉部位復印文字筆畫顏色基本無變化,但有斷筆現(xiàn)象(圖5b)。
圖5 印泥蓋印時交叉部位形態(tài)
其次,用普通印章蘸取水性印油蓋印時,在先墨后朱條件下,交叉部位復印文字筆畫的顏色會略加深,但效果不明顯,不易辨別,如果改用365nm 紫外光源,將“長通濾色片”設(shè)置為“OG530”,“帶通濾色片”設(shè)置為“關(guān)閉”,放大倍數(shù)達到16 倍以上,選擇較低的亮度,能夠觀察到洇散現(xiàn)象(圖6a)。在先朱后墨條件下復印文字筆畫無洇散現(xiàn)象,但也有斷筆或缺損現(xiàn)象(圖6b)。
圖6 水性印油蓋印時交叉部位形態(tài)
再次,用原子印章蓋印時,用365nm紫外光源照射,“長通濾色片”為“可見光”,“帶通濾色片”為“關(guān)閉”,“對比度和亮度”調(diào)為“自動”。在先墨后朱時序下,可觀察到交叉部位復印文字筆畫顏色加深(圖7a);但在先朱后墨時序下則無此變化(圖7b)。
圖7 原子印油蓋印時交叉部位形態(tài)
不同復印機的墨粉對朱墨時序的鑒定效果有一定影響:Canon(GP 405)激光多功能一體機、Canon(4570)激光多功能一體機和Kyocera(KM-2035)復印機制作的復印材料,先墨后朱時,交叉部位的洇散現(xiàn)象比較明顯;Kyocera(KM-1635)復印機、Sharp(AR-236)復印機、Samsung 激光多功能一體機(SF-555P),先墨后朱時,交叉部位顏色加深現(xiàn)象較明顯。若復印機因零部件老化或出故障,使復印文字產(chǎn)生斷筆,就不能作為鑒定朱墨時序的依據(jù)。
對復印文字朱墨時序問題,可通過紫外光照射,改變長通濾色片、帶通濾色片、放大倍數(shù)、增強時間、光圈、增益、亮度、對比度等參數(shù),觀察交叉部位與非交叉部位的熒光反應來判定朱墨時序。可選取的特征有:交叉部位是否有顏色加深現(xiàn)象,是否有洇散現(xiàn)象,是否出現(xiàn)斷筆現(xiàn)象。如果形成時間為先墨后朱,則使用365nm 紫外光源或透射光源,“長通濾色片”為“OG530”或“可見光”,“帶通濾色片”為“關(guān)閉”,并選擇合適的放大倍數(shù),調(diào)整好配光,能觀察到交叉部位的復印文字筆畫顏色加深或洇散現(xiàn)象。當形成時序為先朱后墨時,交叉部位的復印文字筆畫顏色基本沒有變化,但會存在斷筆或缺損現(xiàn)象。
[1]賈玉文,鄒明理.文件檢驗(中國刑事科學技術(shù)大全)[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1234-1244.
[2]劉建偉,李樹巖.幾種朱墨交叉時序的檢驗方法及其比較分析[J].中國司法鑒定,2001(3):36-38.
[3]胡爽,鄒積鑫.文件朱墨時序的檢驗方法及其比較分析[J].刑事技術(shù),2007(3):30-33.
[4]胡向陽,姚慧芳.運用高倍顯微鏡判斷朱墨時序的方法[J].刑事技術(shù),2008(3):29-31.
[5]Aginsky,V.Determining the sequence of non-intersecting media on documents:ballpoint pen ink and laser toner entries,J.Am.Soc.Questioned Doc.Examiners,2005(1):1-4.
[6]Montani I,Mazzella W,Guichard M,Marquis R.Examination of heterogeneous crossing sequences between toner and rollerball pen strokes by digital microscopy and 3-D laser profilometry.J Forensic Sci,2012(4):997-1002.
[7]Jane Lewis.Forensic document examination:fundamentals and current trends[M].San Diego,US:Academic Press,2014:69-78.
[8]王少仿.熒光法檢驗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時序的實驗研究[J].刑事技術(shù),2015(4):291-295.